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性.人格.人文以德育为灵魂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促发了我们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层思考。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诸如“张扬个性,是不是就可以为所欲为,我行我素”;“师生平等,是否不再师生有别”;“德育工作如何走出光靠说教的窠臼”等困扰。为此,我们学校德育组近年来,就与德育相关的人性,人格,人文等几个关键词,进行探究,并在探究中逐步形成了高扬人性,敬畏人格,崇尚人文的德育理念。一、高扬人性的德育在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学校十分强调张扬个性,目的是让孩子的智慧得到最有效的激活,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然而,有人提出:“张扬个性,是不是就可以为所欲为,我行我素”。这显然是对人的个性的误读。人的个性,即人性。人性既具有共通性,又充满独特性和差异性,是多样性与独特性的“共在”。任何人首先是人,即具有人的共性;任何具体的人,又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个性。所谓个性,是指具体的人有别于他人的,与众不同的特性。我们在教育工作中,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首先要承认个性,尊重个性,让不同个体都能扬长避短;让不同个体个性特长都能得到充分的张扬与发展。但是,人又是社会的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德育工作者,在育人工作中,既要创造条件让不同的孩子个性获得充分张扬,又要旗帜鲜明地进行社会化的价值引导。即让每一个孩子懂得作为社会的人,必须无条件地遵守集体的“游戏规则”。在学校必须做遵守学生守则的好孩子,在社会必须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任何人不能以张扬个性为借口,违反游戏规则。这种既要求孩子遵守集体的“游戏规则”,又让孩子个性充分张扬的理念,就是我们信守的高扬人性的德育理念。要说明的是,在这里,遵守集体的“游戏规则”仅仅是人的社会化的底线,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更要追求高层次的人的社会化。即一个人不仅要遵纪守法,更要无私地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社会。这种理念,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摆脱两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或强调社会化而忽视个性化;或强调个性化而忽视社会化。我们学校德育组研究认为,优质的德育应当在人的社会化与人的个性化方面找到最佳的结合点。理直气壮地抓人的社会化不仅不会影响孩子的个性张扬,而且,只有在社会化前提下的个性化才能为社会所认可,为社会所容纳,个人的生命价值也才能真正得到实现。我们学校的德育实践也证明,我们学校培养的一些特长生,都同时也是品学兼优的“华南之星”。但是,我们绝不允许“特长性”变成可以“我行我素”“为所欲为”的“特殊生”。二、敬畏人格的德育在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学校还十分强调师生在人格上绝对平等。有人提出,师生平等,是否师生不再有别。这显然又是对人格的误读。人格即人的品格,包括人的性格,人的道德品质以及做人的资格等,其特征中最核心要素是“自尊、自重、自强”。人格在人的素质中处于核心地位,“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不断升华人格,应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目标。然而,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悖论,开展以完善人格为重点的德育却经常出现一些不尊重人格,甚至污辱人格的违法行为。一些老师面对那些学习成绩既不理想又不听话的麻烦生就变成像“老凶婆”,“大恶霸”那样,时而破口大骂什么“弱智”、“白痴”,时而狗血喷头什么“笨蛋”、“蠢猪”。这种极不尊重学生人格的行为给我们的德育抹了黑,也给我们的教师人格抹了黑。我们之所以说,这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这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就明文规定:“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同时指出:“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还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也指出:教师应当履行“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的义务。这种不尊重学生人格的行为,也是从根本上否认师生在人格是绝对平等的理念。师生都是人,都是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师生是无别的。但我们也绝不否认师生有别。问题是我们是从什么样的角度看师生关系。我们学校德育组研究认为,必须从哲学意义上来全面理解多维度的师生关系: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作为社会角色,老师与学生担负着不同的职责,不同的义务,当然是有别的;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学生就是教育的消费者,教师则是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服务者,这同样是有别的;从法学角度分析,学生是权利的主体,有受教育权,而教师则有教育权,这也是有别的。但是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人格上,就是从哲学意义上说,他们作为人的存在,他们是没有差别的。他们都是一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人,都是一个有尊严的人。尊重学生人格是教师实施优质德育的前提。污辱孩子人格尊严的德育是谈不上心悦诚服的,它必然走向德育的反面。敬畏人格是我们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共识,是我们信守的德育理念。三、崇尚人文的德育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缺失人文情怀,机械灌输,生硬说教,难以真正把学生德育落到实处。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仅让我们德育工作有了新渠道,新方式,而且更有了新的理念。那就是崇尚人文的德育理念。所谓人文,就是与生俱来的存在于人性中的良知,它包括,对个性充分发展的向往,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对人与人真正平等的理想等等。崇尚人文的德育就是以人格境界为目的教育,是使一个社会、民族人格健全的教育。它不同于现行教育中以工具价值为主体的知识教育。崇尚人文的德育最根本任务就是要去唤起人的良知。这里的“唤起”,不是说教,不是灌输,而是熏陶,是启迪。我们学校德育组结合课程改革实践,在校本研究中,也逐步悟出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良好的品德不是在一门门课程中教出来的,不是在一次次训话中训出来的,而是在日常活动中陶冶而成。基于这样的理念,近年来,我们学校提出了“文化兴校,文化育人”愿景。学校编写了福州华南实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手册(见附件),这让我们的德育工作有了行动的指南。学校通过实施“节日文化链”,举办了一系列诸如:“书香溢校园”读书节;“数学好玩”数学节;“你好!英语!”英语节;还有工艺节,科技节,游戏节等等,让孩子在自己喜闻乐见的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品德熏陶。真正实现“书画润情操”“巧手美心灵”的育人效果。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学校还全面开设了全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去年暑期,全校三年级以上学生,都在教师引导下,在父母的配合下,各自开展了异彩纷呈的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以课题探究为目标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以实际应用为指向的设计性学习活动”,“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活动”和“以社会参与为目的的实践性活动”等。为了评估与交流暑期活动成果,学年度新学年伊始,学校就为此举办了华南实验小学首届综合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练习题含答案详解(典型题)
- 红外光谱仪培训
- 2026届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化学九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柳中庸《听筝》古诗鉴赏试题及答案
- 威海市重点中学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酒店地震应急培训
- 2026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化学九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副班个人工作总结
- 护士核心能力培训
- 2026届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鳌冠学校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新沃合作社育肥羊养殖项目实施方案
- GB 7300.308-2025饲料添加剂第3部分:矿物元素及其络(螯)合物苏氨酸锌螯合物
- 银行企业贷款培训课件
- 拔罐疗法课件
- 2025-2030中国单轴激光陀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DB11-T 2429-2025 补充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
- 安全生产的三管三必须是什么
- 大米直播促销活动方案
- 过敏反应的防治与治疗讲课件
- 物流运输规章管理制度
- GA/T 2014-2023道路交通信号配时运行管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