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潍坊市乡村旅游考察组(2010年6月10日)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转方式、调结构以及加快推进“十年一流”旅游产业发展目标的决策部署,市旅游局围绕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培育旅游业新的增长点这一主题,于5月27日至6月1日,由邱兆水副局长带队,组织诸城、寿光、安丘、临朐、坊子、滨海等重点县市区旅游局及重点乡镇、重点旅游企业主要负责人,赴四川成都就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了专题学习考察。在川期间,考察组和成都市旅游局进行了座谈交流,实地考察了成都市双流县、郫县、锦江区等乡村旅游景区和都江堰沙湾村乡村旅游合作社。大家被成都市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深深吸引,更被成都市乡村旅游成功的发展模式所震撼,一致认为,成都市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做法,对潍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借鉴作用。现将有关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特点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有两个阶段,一是自然发展阶段。发展之初完全依靠市场导向,乡村旅游处于无序发展业态,产品雷同,同质化严重,同时潜在生态环境隐患,经营服务无标准,无规范。二是规范发展阶段。从2003年开始,成都市抓住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契机,提出了“城乡互动、发展旅游、服务市民、致富农民”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路,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参与、产业支持、农户主体”的发展格局,使成都乡村旅游从一家一户分散自主经营,逐步转变为规模整体开发、标准管理、连锁经营的规范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一)发展速度快,发展速度快,综合效益好。综合效益好。成都作为全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拥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6个,旅游特色村22个,星级乡村酒店11家,全市农家乐总数达到2738家(其中星级农家乐485家),从业人员44740人,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成都旅游业的一大亮点。2009年成都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457.8万人次,旅游收入21.7亿元,纳税额1.11亿元。成都市发展乡村旅游有5年的时间,基本形成了以农家乐、乡村酒店、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旅游特色村、旅游古镇为主要产品的乡村旅游产业态势,有效地调整了旅游产业结构,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以及农民人均年收入逐年大幅增加。(二)政府主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部门联动。成都市乡村旅游之所以发 2展有规模、上档次、知名度高,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积极推动。成都市各级党委、政府对发展乡村旅游的认识非常到位,认为发展乡村旅游就是抓新农村建设,就是抓农村经济,就是抓劳动就业,就是抓农民增收。因而,各级党委、政府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极高,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把旅游产业发展作为政府的重点工作进行统一部署,统筹安排,规划出重点乡镇和重点村,重点发展乡村旅游业,在人、财、物上予以重点倾斜。成都市政府专门成立乡村旅游工作领导机构,加强对乡村旅游业的协调指导,要求规划、建设、国土、园林、林业、农业、卫生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建设旅游型村镇,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科学规划,科学规划,错位发展。错位发展。成都市在编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十一五”发展规划时,统筹乡村旅游发展,构建了以城郊和周边区(市)县为重点,平原-丘陵-山地梯次发展布局和一村一品、一户一园、一园一景错位发展的格局。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五朵金花、农科新村、锦绣东山、长秋山区、花揪片区五个集中发展区,建设了龙门山旅游产业功能区、龙泉山旅游产业功能区,并且在未来三年实施“十千百”工程,即打造10个乡村旅游特色镇,10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1000个星级农家乐和星级乡村酒店。(四)出台办法,规范引导。出台办法,规范引导。为推动乡村旅游规范发展, 3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成都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成都市旅游促进条例、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乡村旅游度假区建设管理标准(试行)、成都市农家乐旅游服务暂行规定、农家乐开业基本条件、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其评定、乡村酒店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其评定等地方法规和标准。同时,为加强行业监管,成都市以乡村旅游协会或合作社方式开展连锁经营,不断提升了乡村旅游整体发展水平和旅游接待点的服务质量。(五)节庆营销,节庆营销,打造品牌。打造品牌。成都市利用地方特色文化优势,指导各区(市)县策划、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如都江堰市的清明放水节、双流县黄龙溪的火龙节、龙泉驿区的桃花节、彭州市的牡丹花会、新津县的梨花会、万安粗粮饮食文化节、双流原生态蔬菜旅游文化节等。以文兴旅、以节助旅,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搭建了节庆营销平台,不断提高了成都乡村旅游品牌的知名度。二、成都市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成都市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模式主要模式近年来,成都市乡村旅游迅猛发展,锦江区、郫县、双流县和都江堰等县市区已成为全国闻名的旅游热点和知名的乡村旅游品牌,其发展模式和经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一)郫县友爱镇农科村发展特种园艺景观模式。农科 4村是中国“农家乐”的发源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地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中国盆景之乡核心地带。该村田园风光秀美怡人,四时鲜花不断,季季草木常青,被誉为“鲜花盛开的村庄,没有围墙的大型农民花园”。农科村旅游接待景点有100多个,可同时接待游客1万多人,该村农民年人均收入6万多元。农户培植的各种各类奇异苗木花卉、盆景等创意园艺景观,造型千姿百态、美轮美奂,既是商品,又是景观,大小不等,价格不同,售价从几十元到十几万元不等。农家小院里以造型各异的特种园艺美景为依托,设置了客房、餐饮、秋千、滑梯、转圈椅、台球、茶座等休闲、娱乐、度假配套服务设施。经营机制非常灵活,能住、能吃、可游、可商、可农,旅游接待服务和农工两不误。这种“农家乐”方式把100多家农户串联成片,以合作经营模式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既是盆景苗木经营销售的平台,又是游客观光、休闲、娱乐、度假的理想场所。(二)锦江区三圣花乡“五朵金花”模式。三圣花乡位于成都市锦江区东南郊,距成都市区仅12公里。锦江区利用紧邻大城市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创造性地打造了花乡农居、幸福梅林、荷塘月色、江家菜地、东篱菊园五个符合当地民俗风情并各具特色的新农村风貌,称为“五朵金花”。其中,花香农居以休闲餐饮文化为主;幸福梅林则充分展现传统花卉文化;荷塘月色营造了音乐、绘画 5等艺术文化的创作、欣赏天堂;江家菜地以特色农耕文化为主;东篱菊园则创造出具有优美意境的人文文化环境,形成了以春有红砂之百花、夏有万福之荷花、秋有东篱之菊花、冬有幸福之梅花、江家菜地体验休闲农事的乡村休闲观光旅游新亮点。2006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村集体收入达3600万元,对地方财政的贡献超过千万元。同时使当地3000多户农民全部就地转为市民,加快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步伐。(三)双流县乡村旅游功能拓展模式。双流县的乡村旅游业,着眼于区域特点,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大力加强经济农作物基地建设,着力打造亚洲最大的休闲农业观光旅游基地。目前,已建成冬草莓健康旅游珍珠港、双流枇杷海洋等优势生产基地。同时,以锦绣东山生态观光走廊、蜀风牧山文化旅游走廊、麓山国际社区走廊“三走廊”建设和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产业,先后打造了“漉溪万象”、“莓园仙丹”、“红叶金丸”、“三星玉兔”、“梨乡春雪”等乡村观光旅游区,建成了星级休闲农庄,举办了梨花节、枇杷节、冬草莓节、黄甲麻羊节、云崖兔美食节、万安粗粮饮食文化节、双流原生态蔬菜旅游文化节等旅游节会,乡村旅游要素集“吃、住、行、游、购、娱、疗”等于一体,旅游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四)都江堰沙湾村旅游合作社模式。沙湾村位于都江 6堰市北区紫坪铺镇境内,地处岷江上游和中游结合部的岷江出山口,距都江堰市5公里。该镇为规范和提升乡村旅游档次和形象,在2009年,引导乡村旅游酒店和旅游接待户联合成立了四川省首家乡村旅游合作社沙湾村乡村旅游合作社,由无公害蔬菜种植户、猕猴桃种植户、特色餐饮经营户、乡村酒店经营户等为成员单位,联合组成。合作社有严格规范的经营管理监督章程,统一制作店牌、执行统一的服务和房价标准,统一宣传营销。把分散的农家乐经营户以合作社的方式组织起来,联合开发经营,这种模式非常成功,整个村庄经营有序,服务规范,环境优美,乡村旅游有规模、上档次。三、我市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我市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及建议(一)加强对乡村旅游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对乡村旅游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应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进旅游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内容提上议事日程,协调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重点扶持。定期例会协调解决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把乡村旅游发展适当纳入全市旅游工作考核范畴,也可以作为加分内容单独考核,调动各县市区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主动性。各县市区要适当调整旅游业发展方向,把乡村旅游作为重点予以扶持发展。相关重点县市区要成立专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研究制定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出台相关激励扶持政策。(二)编制乡村旅游专项规划编制乡村旅游专项规划。游专项规划。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全市旅游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潍坊市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明确乡村旅游发展方向、具体目标、重点区域和推进步骤。专项规划应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重点突破”的原则编制:一是以奎文、潍城、坊子、寒亭四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依托,规划开发以特色农耕文化为主的土地租赁、农耕体验、休闲农事等旅游项目。二是以临朐沂山镇、青州王坟镇、诸城昌城镇、安丘辉渠镇为依托,规划开发乡村自驾游营地、山林风光、登山健行、观光采果、农家乐和休闲度假等旅游项目。三是以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三元朱村、青州黄楼镇、昌乐尧沟镇、昌邑绿博园等为依托,将各类农副产品融入多种文化元素,规划开发极具特色的“农户+莊园”式的花卉苗木园艺景观休闲度假旅游项目和艺术瓜果蔬菜类旅游商品。(三)加大乡村旅游的宣传推介力度。加大乡村旅游的宣传推介力度。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近年来新兴产品,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重点宣传推介潍坊乡村旅游,营造浓厚发展氛围。应充分利用政府公共资源,在机场、车站、高速公路以及城市主通道设计制作潍坊乡村旅游形象广告牌。同时,积极与主要客源城市探索建立乡村旅游营销相互代理机制,发挥“同城”效应,打造潍坊乡村旅游品牌。(四)制定标准,制定标准,规范管理。规范管理。研究制定潍坊市乡村旅游度假区建设管理标准、潍坊市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其评定标准、乡村旅游酒店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其评定标准等,以推行乡村旅游服务标准化为载体,开展乡村旅游星级评定活动,逐步规范乡村旅游市场。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乡镇村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或乡村旅游协会,以土地流转、租赁等方式,将农户分散的土地和特色农产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9单招护理题目及答案
- 杭州市人民医院光动力治疗技能考核
- 2025年太原市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三)英语答案
- 徐州市中医院学科教学质量体系建设考核
- 淮安市中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咨询技能考核
- 台州市人民医院肿瘤根治术主刀资质评审
- 大兴安岭中医院老年康复护理技能考核
- 抚州市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掌握考核
- 池州市人民医院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时机把握考核
- 烟台市人民医院手术分级管理执行考核
- 淋巴瘤病病人的护理
- 美发行业用户行为分析
- 11.9消防宣传日关注消防安全主题班会课件
- TSG 23-2021 气瓶安全技术规程 含2024年第1号修改单
- 2024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课件
- GB/T 41782.3-2024物联网系统互操作性第3部分:语义互操作性
- 辽宁省建筑外保温工程施工防火安全技术规程
- (高清版)AQ 2036-201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信联络系统建设规范
- 2021技师部规章制度
- DL∕ T 736-2010 农村电网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安装运行规程
- G -B- 43068-2023 煤矿用跑车防护装置安全技术要求(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