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物理测试题_第1页
原子物理测试题_第2页
原子物理测试题_第3页
原子物理测试题_第4页
原子物理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5模块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天然放射现象,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会随着压力、温度、化合物种类变化而变化C. 铀()经过多次、衰变形成稳定的铅()的过程中,有6个中子转变成质子D. 一个氡核衰变成钋核并放出一个粒子,其半衰期为3.8天,则2g氡经过7.6天衰变,剩余氡的质量是1g2入射光照射到金属表面上发生了光电效应,若入射光的强度减弱,但频率保持不变,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数目减少B. 从光照射到金属表面到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明显增加C. 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D. 有可能不再产生光电效应3.如图甲是、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示意图,图乙是工业上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查金属内部的伤痕的示意图,请问图乙中的检查是利用了哪种射线()A.射线B.射线C.射线D.三种射线都可以4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1.62eV到3.11eV之间,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的一部分,若用某种能量的光子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能发出至少两种频率的可见光,则该光子能量可能为( )A. 13.06eV B. 12.11eV C. 12.09eV D. 13.25eV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铀核发生裂变时的核反应是UBa+Kr+2nB.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C.压力和温度对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没有任何影响D.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6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选项前的字母)A玻尔理论也能很好地解释复杂原子的光谱B玻尔理论认为原子的能量是连续的,电子的轨道半径是不连续的C大量处在n=2能级的氢原子可以被2.00 eV的电子碰撞而发生跃迁D当氢原子从n=2的状态跃迁到n=3的状态时,辐射出1.89 eV的光子7若用绿光照射某种金属板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则下列哪一种方法可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A. 增大入射光的强度 B. 增加光的照射时间C. 改用黄光照射 D. 改用紫光照射8用一束单色光照射处于基态的一群氢原子,这些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处于激发态,并能发射光子,现测得这些氢原子发射的光子频率仅有三种,分别为和,且2.那么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将要吸收波长为的光子30关于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下图不正确的是()A BC D3-5模块综合检测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多选题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三、计算题(本题有3小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31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原子的能级为E113.6 eV,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当氢原子在n4的激发态时,问:(1)要使氢原子电离,入射光子的最小能量是多少?(2)能放出的光子的最大能量是多少?32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某金属的极限波长恰等于氢原子由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所发出的光的波长现在用氢原子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发出的光去照射,则从该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多少33如图所示,相距为d的两平行金属板A、B足够大,板间电压恒为U,有一波长为的细激光束照射到B板中央,使B板发生光电效应,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金属板B的逸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