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体育器材的研制与应用_第1页
自制体育器材的研制与应用_第2页
自制体育器材的研制与应用_第3页
自制体育器材的研制与应用_第4页
自制体育器材的研制与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制体育器材的研制与应用一、 体育器材的定义1、体育器材体育运动和健身活动所配制的各种设施和器材。包括各类项目的规则规定的各种运动器械、装备和教学训练运用的各种辅助性设备与器材,以及用于健身活动的一般性器材和专用的单功能和多功能健身器材。2、自制体育器材(简易体育器材)因学校体育活动和健身活急需而制作的各种设施和器材。大多是正规厂家不愿意生产、利润率不高,科技含量一般不高,不但具有制作简易,构造简单,方便教学,实用性较强,推广比较容易,而且含有创新的成份,能培养创新精神,是构建节约型体育教育,解决体育教育紧缺、弘扬民族体育、校本开发、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教学内容、丰富校运会内容、丰富课间活动内容等的有途径。是实现体育教育最优化的最有效的途径。二、自制体育器材的必要性和空间1、自制体育器材的必要性体育教育上到底需要多少种体育器材,恐怕谁也说不清楚。教育正在发展,体育器材也在不断更新,体育器材的种类和数量必然随之增加,其种类和数量是无止境的。2、自制体育器材的空间A、穷国办大教育,城镇困难都有不少困难,农村地区困难更大,贫困地区可谓困难重重。国家拨给的体育器材、资金运用体育教育中显得苍白无力,可谓“杯水车薪。”B、弘扬民族体育,自制体育器材的创新部分,体育教育需求市场是买不到等。C、有需要才会有市场、才能更好的推广体育课需要(体育器材紧缺),学生、老师喜欢(渴望)D、自制体育器材的要素:“四有”既有市场,有能力、有资金、有需求三、自制体育器材的初衷1、解决体育教育器材紧缺的困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体育器材器材成了上好体育课的拦路虎。2、校本开发 A、根据新课标的精神,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每所学校完全可以根据自已的实际挥优势来确定。 B、客观地说,多年来我国学校体育事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学校场地设施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现在巳成为制约我国的学校体育事业的瓶颈。但是现实的问题是,我们不能等到体育场馆问题解决发后再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只有巧妙利用学校周围的自然环境、校内可利用的物体和师生的聪明才智,积极主动开发。C、开发学校附近的树木、山坡、水域、空地、草地、石、沙、藤、竹等。3、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玩的艺术家。4、丰富教学内容、校运会内容、课间活动内容等的有途径。5、艰苦创业求发展,因地制宜建特色:内强素质创特色(自制体育器材“人无我有,人有我奇、新奇乐实,品种多数量大”、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丰富多彩的校运会、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外争一流塑形象(艰苦创业,奋发向上)。四、自制体育器材的美及特点1、自制体育器材的美(1)、构思的巧妙美;(2)、设计的新颖美(3)、材料的廉价美(4)、结构的简洁美(5)、形式的多样美(6)、制作的容易美(7)、教学的适用美 (8)、性能的可靠美(9)、使用的方便美(10)、利用的灵活美(11)、造价的便宜美(12)、推广的普及美 2、自制体育器材的特点(1)、物养价廉,(2)、构造简单(3)、制作简易(4)、变废为宝(5)、工具简陋,(6)、制作新奇妙(7)、实用性强:容易制做、方便教学(8)、有创新的成份:创建创新型校园。总之,自制体育器材节约、环保、实用、创新(自制体育器材的“八字方针”),这对老、少、边、穷地区来说具有特殊意义。但是自制体育器材不仅是老少边穷学校的事,对于条件比较优越的城、镇学校来说,也尤为重要,特别是创新部分,意义重大。五、 自制体育器材的目的意义1、 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维修便捷。2、 焕醒环保节约意识,自主创新,构建节约型体育教育A、健身有法,但无定法。B、光棍树的启示:需要的少,却活得很好。C、实例:校长、教师、学生等。3、 渗透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学生玩法的创新;教师引入语言学习中4、 实现体育教育最优化的有效途径(1、)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巴班斯基(19271987),生前为苏联教育科学院副院长,正式院士。教学教育过程的最优化,就是指教师有目的地选定一种建立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使能保证在规定时间内解决教养和教育学生的任务,并取得尽可能最大的效果。(2)、最优化:人的意识活动企望通过最佳的活动过程得到最满意的结果。“最佳”或“最满意”就是今天常说的“最优化”。(3)、自制体育器材的启发:A、体育教育最优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器材(重要的因素)费用投入最少,教学方法最妙,组织管理最佳,学生学习兴趣最高、健身效最好(教学质量最高)。B、体育教育最优化的重要因素:体育器材自制体育器材。5、 解决器材紧缺的困难6、 乐于奉献的“试金石”7、弘扬民族体育8、满足学生的兴趣:学生是玩的艺术家。9、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0、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自制体育器材是训练教师各方面素质最实在、最具体、最有效的途径之一。11、有利于开发右脑,更有利于大脑的“双向开发” A、1981年诺贝奖金获得者美国的罗杰斯佩里博士,关于“裂脑人”的实验公开发表,分成功地揭示大脑两半球的秘密,证明了人脑两半球在功能上具有高度的专门化。左脑主司说、写和进行数学运算,具有语言、概念的、逻辑的、分析的和计算的能力。右脑具有音乐的、绘画的、综合的、整体的和几何空间的鉴别能力。B、从创造学的角度看,人们的创造是大脑右半球的功能发挥作用。因此右脑以被认为是创造的脑,它主要过通过想像力、直角思维和扩散进行创造力的开发。C、由此可发得出这样的结论,注重开发左脑或只注重开发右脑都是偏极的做法。只有左脑右脑同时“双向开发”,才能充分释放大脑的潜能。双向开发的最好方法就是“动手”,因为动手能力既是右脑的功能,也是左脑的功能。动手能力实属高级的综合能力,人类就是“动手”创造出来的,可以这样说,没有动手能力,也就没有我们这个世界。总之,意义不仅在于让教师学会自制体育器材(仿制、改进、创新),解决教学上的急需,更重要是通过自制体育器材训练动手和动脑能力,通过展开“双向开发”的翅膀,举一反三地再创造出独具一格、新颖别致、适合教学的体育器材,才是自制体育器材的目的。六、 自制体育器材的研制1、 解放思想A、农村学校的体育发展严重滞后,除经济原因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贫困和由此带来的“等、靠、要”思想及自信心不足等。B、有识之士和业内人士达成共识,思想观念的落后是最为要害的,势必遏制创新思维和行为,导致悲观失望,不思进取。只有观念转变,天地才能无限。C、一提起自制体育器材,人们往往把它与“土”、“陋”、“穷、”、“破”、“差”联系在一起,认为这是在教育经费偏紧的情况下迫得已的做法,是权宜之计,不会坚持多久必然会自消自灭,其实这是一种偏见。体育教育上到底需要多少种体育器材,恐怕谁也说不清楚。教育正在发展,体育器材也在不断更新,体育器材的种类和数量必然随之增加,其种类和数量是无止境的。D、准确定位是导航的灯 从拨河要领:一、目标看准,二站稳准备好,三、统一用力。感悟:农村体育的发展要素第一、准确定位(城市、农村、贫困地区,准确定位往往比速度更重要);第二、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发展,因地制宜,建特色);第三、合力(领导、优势、师生)推进。龟兔赛跑新传(合作的重要)。2、 坚定信念A、想要飞得高就得把地平线忘调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有100个理由“等、靠、要”,但只需1个理由既“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就足够。B、信念不变,动力无限 有了坚定的信念, 就不怕吃苦(流汗、流血甚至危及生命),干起工作来尽头十足,勇往直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红军有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战胜了无数的艰难困苦。苦不苦想想红军长征二万,累不累比比革命老前辈。C、不登上山顶,岂知山外有山,末闯荡世界,怎知人外有人。3、 领导重视是关键4、 教师乐于奉献是前提A、崇高的事业往往伴随着伟大的精神,体育教师不但要求教师上好体育课,而且要开展课外活动,再加上自制体育器材占用休息时。B、自制体育器材大多是利用课余时间、假日。C、公益事,主动积极地去做是高档的,别人指派去做则一般,被别人赶着去做是最低档。人生格言经典。自制体育器材是积极主动去做的公益事。D、自制体育器材寻找材,为了寻找好的材料,上深山,下箐沟,头顶烈日,脚踏烂泥、冒着风沙、寒风、废物堆里收集废物等。苦、脏、累、疼、家人的反对、别人(教好书就行,器材是学校的事,多管闲事。)的不理解常伴。5、 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工具制宜、因财力制宜,发挥优势6、 工具准备(1)、购买 (2)、借用 (3)、自制7、 选材 :要有真对性:树木、铁丝、铁片、石、沙、藤、竹、包装带、布、胶皮、木板、木条、瓶子、球等。8、 博览 :处处留心,事事思考9、设计(1)、力求简易、省钱、实用、创新(2)、安全(3)、舒适(4)、美观大方(5)、废物利用,变废为宝10、 重视实验、改进,力求完美。七、自制体育器材的应用1、体育课把自制体育器材、民族舞蹈、爱劳动、爱惜公物等引入课堂,丰富内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2、课间活动(1)、养成教育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体育锻炼讲科学的习惯、养成体育锻炼讲安全的习惯、养成爱护体育器材的习惯、养成互帮互助,赶先进的习惯、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养成讲秩序的习惯,养成讲科学锻炼习惯。(2)、三育人A、服务育人:每日早把器材搬到场地上布置好等待学生来玩,每日晚收检修、摆放好;变学生要教师为他们服务为教师主动为学生服务、学生自已为自已服务;安全警示随处可见、活动前温馨提示(安全提示)、每次活动后安全总结;各个活动场地区域线、活动范围、排队点、放或挂器材的架或点标明或有架子、要玩取下,玩完后挂好或放好,起点、终点(返回点)、轨道等标致线或标致物明显;制定完善的课间活动规则等。B、管理育人:制定“课间活动常规”、人性化评比(高低年级间梯度扣分)、网络管理(校值日领导、体育教育、班主任、“体协会”会员、体育委员参与管理);人性化管理(各尽所需,人尽其能);统一活动(广播操、武术操自选舞蹈、自编舞蹈等)与自由选择(想玩什就选什么,满足个性需求和爱好、鼓励创新玩法等)相结合。C、知识、技能育人:黑板(体卫园地体育知识栏)报宣传、活动前宣传、活动结束时总结、同学间的技能交流、体育教师技能指导等。(3)、天天体节 它是一种充分利用课间、课余时间组织的全校性、综合性(内容丰富)的体育锻炼活动。以“三育人”(知识、技能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宗旨,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各种体育知识宣传、安全知识宣传及体育竞赛活动、有评比、有表彰、有“思品”教育等;开展班级间、师生间、同学间的“体艺”竟赛活动,活动中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有所创新,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等。其特点是:师生齐参与,天天开展。其特色是:天天过节,岁岁创新,小型多样,灵活分散。3、校运会改革校运会本应是为了全体学生办的,由全体学生来参加,这是办校运会的理念和初衷。然而现在大多数农村小学的校运会,由于受条件制约,校运会所需器材不能满足,内容也只仅限于田径项目,只有少数体育尖子生参加,大多数学生只能是观众、服务员,甚至有的学生读完小学、中学,从未有参加过运动会的历史。自制体育器材优势、民族体育项目优势得不到发挥;不同年级在同一起跑线上比赛,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大同学(高年级)极易产生骄傲情绪,小同学(低年级)极易产生悲观情绪等。这样内容枯燥、缺乏趣味性,只有少数人参加,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比赛不能充分体现公平性等等。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现状。校运会必须改革,怎样改革农村小学校运会呢?只有做到勇于改革和大胆创新、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面向全体学生,项目设置采用多个结合,采用比较科学合理的比赛方法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赛机会,才能收到全面而综合的效果。4、校本教材开发A、根据新课标的精神,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每所学校完全可以根据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