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0 卷第 1 期 Vol. 30 No. 1 2009 青 岛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Qingdao Technological U niversity 青岛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研究 钟 ? 勇1, 李兵营2 ( 1. 同济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 200092; 2. 青岛理工大学 建筑学院, 青岛 266033) 摘? 要: 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各物质要素构成与功能组织方式在空间上的具体表现, 分析它的演化进程对于 指导城市空间发展方向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青岛市百年以来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 运 用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理论对青岛百年来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的进程、 动力机制进行理论研究和分析, 在此基础 上提出青岛市未来的城市空间结构和空间拓展方向. 关键词: 城市空间; 动力机制; 演化 中图分类号: TU984? ? ? 文献标志码: A ? ? ? 文章编号: 1673? 4602( 2009)01? 0046? 05 收稿日期: 2008? 05? 06 作者简介: 钟? 勇( 1975? ) , 男, 湖南常德人. 博士, 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与设计. E?mail: lionzy 126. com. The Research on Urban Space Evolution of Qingdao ZH ONG Yong 1, LI Bing?ying2 (1.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 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2. School of Architecture,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Qingdao 266033, China) Abstract: The urban spatial form is the physical expression of urban element structure and urban function organization.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urban space de? velopment to analyze its evolution process. By teas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urban space of Qingdao in the past hundred years systemically, this paper researches and analyzes the process and dynamic system of 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Qingdao in the past hundred years by using the theory of urban spatial evolution. Base on this, the paper proposes the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nd spac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Qingdao City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urban space; dynamic system; evolution 0 ? 引言 青岛市最早从一个滨海小渔村经过百余年的时间发展成为现代化滨海旅游城市, 其空间形态经历了 不同的发展演化阶段和历程. 对这一时期内青岛市的城市建设和规划情况进行整理和研究, 不仅可以了解 和认识青岛市近百年城市建设的历程, 进而把握未来青岛市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方向, 而且对于我国近现 代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研究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1 ? 青岛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演化历程 纵观百年来青岛城市空间发展历程, 按照社会发展背景和城市发展速度, 大致可划分为以下 3 阶段. 第 1 期? ? 钟? 勇, 等: 青岛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研究 1. 1? 解放前青岛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化 1. 1. 1? 德占时期( 1887? 1914 年) 青岛城市发展从港口开始. 1887 年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侵占了青岛, 次年胁迫清政府将胶州湾沿 岸及其附近岛屿 551 ?75 km 2土地和 576 ?56 km2海域划为 德国租借地! 1 . 自 1898 年始德国人将原沿海 一带的中国居民迁移, 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 相继建成小港码头、 胶济铁路、 青岛火车站、 四方机车厂, 青岛具备了一定的城市规模和雏形. 德占领时期的青岛人口由1902 年的15 593 人增至 1913年的 53 312 人. 1. 1. 2? 日占时期( 1914? 1922 年; 1938 ? 1945 年) 图 1? 1919 年青岛城市建成区范围 1914 年,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青岛, 将青岛作 为其掠夺山东和华北物资的基地. 堂邑路、 聊城 路等处建成日侨商业和居住区, 称为 新市区! ( 见图 1) . 城市空间布局沿胶州湾东岸继续向北 发展. 这一时期, 城市人口增长很快, 到 1922 年, 全市约有 29 万人, 其中日本人 2 ?3 万, 约占全市 人口的 8% . 1938 年, 日本再次占领青岛, 并于次年 6 月 将行政区扩大到胶县、 即墨, 称为大青岛. 日本占 领的 8 年间, 在城市建设方面, 为扩大港口运输而 辟建了大港六号码头, 建造了部分住宅, 修建了少 量道路等市政设施, 其他方面没有大的发展. 1. 1. 3? 国民党统治时期( 1922? 1938年) 1922 年, 南京国民政府接收青岛, 设立青岛特别市. 这一时期, 青岛的工商业和海陆运输进一步发展, 市政当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城市建设, 汇泉角、 太平角、 八大关别墅区、 莱阳路住宅区、 中山路银行群等陆 续形成, 大港增建二号码头, 并建成大批公共建筑和游览、 体育设施. 这段时期青岛的城市建设得到了质的 发展, 1937 年, 市区人口达到 38?5 万, 青岛已成为引人注目的休养避暑游览胜地. 1. 2? 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青岛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化( 1949? 1978 年) 青岛市的快速发展是在解放以后.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青岛市人民政府就着手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居住 条件. 1951 年, 青岛市的行政区划得到了重新调整, 设市南、 台西、 市北、 台东、 四方、 沧口 6 个区及崂山县, 1952 年城市建成区面积 30?2 km 2, 市区人口 66 ?8 万, 完成工业产值 8?54 亿元( 见图 2) . 图 2? 1949 年青岛城市空间 1958 年 大跃进!以后, 青岛的工业生产有了较大的提 高, 但是城市建设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 反而遭受了很大的削 弱, 仅建成了小白干路. 小白干路平行于胶州湾东岸, 纵穿四 方、 沧口两区, 它的开通使城市布局更快向北扩展. 1965 年市 区人口达到 107 ?4 万, 城市建成区面积为 56?7 km 2. 文革!期间, 青岛的城市工业继续发展, 但城市建设陷入 混乱. 许多公共设施, 尤其是园林和风景区的名胜古迹遭到严 重破坏. 这期间对港口进行了扩建. 1978 年港口吞吐量达到 2 081万 t, 客运量达到 49 万人次. 到 1978 年, 青岛市区人口达 到 104 ?7 万, 成为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 城市建成区面积为 66 km 2( 见图 3) . 1. 3? 1978? 2000 年城市空间形态的飞跃发展 1984 年, 中央确定青岛为 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 青岛市加快了城市东部的开 发建设, 新设立了青岛市高科技工业园、 东部新区和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 东部已成为青岛市新的政治、 经济、 文化中心. 这一时期, 青岛市的行政区划几次扩大: 1979 年, 即墨、 胶县、 胶南 3 县及黄岛区划归青岛市; 1983 年, 平度、 莱西 2 县又归属青岛. 47 青 岛 理 工 大 学 学 报第 30 卷 ? 1995 年以来, 青岛城市空间进入了飞跃发展阶段( 见图 4) , 在 1995 年编制的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5- 2010)#指导下, 城市总体结构基本上形成了以胶州湾东岸为主城、 西岸为辅城、 环胶州湾沿线为发展组团的 两点一环!的发展势态. 主城和辅 城为城市相对集中发展的区域; 环胶州湾的棘洪滩、 上马、 红岛、 河套、 营海、 红石崖镇 6 个发展组团为城市适度分散发展的区域. 形成 相对集中与适度分散!相结合的城市组织结构关系, 青岛的 城市中心形成 一个主中心和五个副中心!的多中心均衡分布结 构, 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地区. 2005 年底市区人口达到 300万. 2 ? 青岛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理论分析 基于以上对青岛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化历程 3 个阶段的划 分, 可以运用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理论中的 结构 ? 功能相关原 理! 和 自构 ? 被构统一原理!对青岛市空间形态演化的影响因 素和动力机制进行系统分析. 2. 1? 结构? 功能相关原理 从本质上讲, 结构!是指事物之间的关系定式, 而 形态!则 强调要素组合的表象特征, 功能则是结构在运行中发挥出来的 作用, 三者 三位一体!, 共同组成一个事物. 一方面, 功能的变化 往往是结构与形态变化的先导, 城市常因功能上的变化而最终 导致形态上的变化; 另一方面, 形态一旦发生变化, 又要求有新的结构与功能迅速与之配合, 否则, 城市的 持续发展难以实现. 结构? 功能相适调节过程常常是变动不定的, 总是处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 新 的不平衡%的矛盾运动中. 而形态作为这一调节运动过程的外在表现形式, 也是经常变化的. 城市空间是城市经济发展的载体, 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了城市空间的扩展, 城市空间的扩展是城市经济 发展的需求和体现 2 . 因此经济与产业结构的调整、 演进会改变城市用地的形态和规模, 如经济发展从农 业经济过渡到工业化初期、 中期, 再过渡到以知识和科技为代表的工业化后期阶段, 城市空间的演化也随 之变化, 这种变化就是结构 ? 功能相关原理作用的结果. 同全球发展趋势一样, 青岛市城市空间布局形 态演变也是城市经济、 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不断相互适应的结果, 最基本动力是经济产业的空间集聚, 也 就是工业化过程. 从青岛市百年来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的动力机制分析, 青岛市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也可以看作是青 岛市城市功能和结构相互联系、 不断适应的结果. 从德占时期的城市结构来分析, 德国人占领青岛, 将其作 为掠夺中国资源的一个据点, 为了方便掠夺资源, 修建了许多重要的交通设施. 这个时期城市的建设主要 集中在火车站及小港码头一带, 城市内部和外部空间结构呈现出点状发展的态势, 这与当时殖民地的经济 和社会发展有很大的关联, 可以说德占时期城市的结构主要满足交通为主的城市功能的需求. 日占时期, 日军为了侵略中国, 掠夺中国资源, 并在中国设立许多工厂, 生产战争所需的物资. 这个时期的城市空间结 构开始向北沿铁路线拓展, 呈带状结构, 城市功能除了交通还增加了工业的内容. 解放后特别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随着黄岛经济开发区的设立以及青岛行政区划的调整, 青岛城市的发展跨越了胶州湾的阻 隔, 城市空间呈两点布局、 跨湾发展的态势. 城市功能与以前青岛市较为单纯的交通、 工业功能相比较, 增 加了很多新的内容, 如临港产业、 文化、 旅游等. 可以说, 当青岛市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如在不同政权交 替之初和改革开放以来) , 会带来实际收入水平和城市建设投资的增加, 促使了城市空间的加速扩展; 反之 则导致城市空间扩展的停滞, 这说明城市空间扩展的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是相吻合的. 2. 2? 自构? 被构统一原理 2. 2. 1? 空间的自组织过程 城市空间的演化中存在着自组织过程, 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城市内部诸要素之间, 城市之间及城市与区 48 第 1 期? ? 钟? 勇, 等: 青岛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研究 域之间存在着类似于自然界的生态位势差. 正是这种生态位势差促成了各种社会经济要素在地域空间上 的频繁流动. 而作为这种流动过程的空间表象? ? 城市形态, 则表现出一种自我组织与调节的功能, 这种 功能通过一对 矛盾而又统一!的空间过程 ? 集中与分散!来实现 3. 2. 2. 2? 空间的被构组织过程 城市空间的被构组织是人类一种主动的、 有意识的干扰对空间形态演化的影响. 空间的自组织力作为 一种客观存在的自发力自始至终伴随城市的发展, 人类对区域、 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演化的宏观干预几乎是 一直存在的, 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前进, 干预的程度也在不断地加深、 拓宽, 因此, 城市空间形态 的演化也必然是一个被构的组织过程. 城市空间的演变始终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两种力量机制即自构和被构的相互作用, 二者不断交替 融合, 促进空间整体的演化 4. 一般来说自构和被构对城市空间会产生 3 种影响: 阻碍或延缓空间的自组织演化过程; ( 修正空间自组织 过程的方向, 这完全取决于人们主动作用的目的、 方式与能力, 它与人们的价值观及主观取向是直接相关 的. 由百年来青岛市城市空间发展演化的轨迹看, 青岛市的空间发展经历了复杂的自构和被构的演化历 程. 青岛市 1992年行政中心的东移, 很好证明了城市空间的被构组织过程对空间整体的演化进程产生影 响中的第一种: 当人类组织力与城市空间形态的自组织力耦合同步时, 加速空间形态的演化. 自市政府 1992 年迁至五四广场后, 东部开发势头迅猛, 用了不到 10 年的时间, 将东部地区建设成为青岛市新的城 市中心, 为青岛市城市空间向东扩展描下了浓厚的一笔. 同时行政中心的东移也带动了各种行政办公设 施、 商贸服务设施、 旅游服务设施等向东部转移, 形成新的城市中心, 极大地促进和带动了城市经济和社会 的发展. 图 5? 城市空间组团发展 3 ? 青岛市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方向 3. 1? 合理分散城市功能, 构建组团式城市空间框架 深圳市从改革开放前的滨海小渔村历经 20 多年高速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大城市, 这一点和青岛市从滨 海小渔村经过 200 多年发展成现有的城市规模十分相似. 深圳的成功经验是通过采用组团发展战略, 在中 心城之外培养和发展新的城市中心, 将部分城市功能合理分散, 实现城市地域功能结构及空间结构的合理 重组. 组团松散型的城市结构为城市功能的分散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又为各个组团空间的自组织过程 提供条件. 实践证明: 这种组团式开敞布局的空间结构对于快速增长的城市空间和功能具有良好的弹性和 可操作性, 深圳市的组团式发展策略对于深圳市城市空间支撑特区经济 20 年的高速增长、 缓和城市中心 区域的过分拥挤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种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在我国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得以普遍采用. 青岛市的城市经济和社会近年来迅猛发展, 城市功能正在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 随着现代服务业在 青岛不断集聚和集中, 以及相应的空间形态和结构的调整, 城市的功能影响空间已不是原先的一个 点!, 而是一个有着相当范围、 不同层次的 面!. 出现了城市区域化的态势, 原来的带状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已 经不能适应新的城市功能需要, 根据城市空间发展的结构与功能相关原理, 借鉴国内相关城市( 深圳市) 的 实践经验, 组团式的城市空间结构成为青岛市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最佳选择( 见图 5) . 通过整体化及 高度现代化的大交通网络建设, 在交通网节点促成城市化空间的高效率、 高水平的集中, 形成新的增长极, 将城市功能在多中心的都市化区域进行分散 5 . 在整个青岛的市域空间尺度上构建一个组团式开敞布局 框架, 确保城市空间结构的弹性和可变性, 避免城市 无序的蔓延扩散, 统筹配置各项基础设施及公益设 施, 保护环境敏感地区及生态资源, 为后代预留发展 空间, 实现青岛市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3. 2? 应用空间被构组织原理, 构造开放性的城市空 间发展轴 ? 从当前世界各国大城市空间扩展的趋势看, 城 市由同心圆环状向外扩展逐步转变为更具有弹性空 49 青 岛 理 工 大 学 学 报第 30 卷 间的沿轴发展 6 . 轴向扩展以现代交通手段为物质条件, 通过建立大容量交通路线, 如地铁、 轻轨及地面铁 路来助长城市扩展, 缓解中心城区的拥挤. 而且沿轴线集约开发, 伸展轴亦可以起到加强与城市区内其他 城镇间的联系, 保留城市空间继续扩展的弹性, 促进都市区地域整体开发水平的提高. 图 6? 青岛市城市发展方向 根据城市空间的被构组织原理, 应用区域规划理论中的 点轴开发!理论, 借鉴国外大城市空间扩展的经验, 结合青岛 市的自然资源分布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青岛未来的城市空 间拓展方向( 见图 6) , 可以分为 2 大部分 7 . & 滨海地区, 由 现有的主城区向胶州湾拓展城市空间, 在保护好胶州湾生态 环境的前提下, 形成 拥湾发展!的城市发展态势, 结合国家级 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出口加工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 形成 青岛市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核心区. 在此基础上, 沿滨海向胶 南、 即墨东西 2 个方向, 带动滨海地区的快速发展. 内陆地 区, 沿着青岛至胶州、 莱西、 平度的主要交通轴线发展. 通过在 各发展轴间留出足够的农田、 绿地、 森林等形成绿契, 以改善 城市生态环境, 构建 组团发展、 生态间隔、 轴向辐射!的城市 格局. 同时对主伸展轴内部的功能及实体建成环境进行合理 组织, 不宜采用城市伸展轴不间断连绵增长模式, 而宜采用一 系列独立的城市单元新区增长模式, 通过绿地加以适当分隔, 为青岛市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4 ? 结束语 通过对青岛百年来城市空间演化的考察, 可以把握青岛城市发展的演化规律, 即青岛市百年来的城市 空间演化是青岛市不同时期城市功能和结构相协调的产物, 也是城市自构和被构过程相统一的结果. 随着 现在青岛市中心城区发展空间的饱和, 未来青岛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城市功能的提升必然给城市 带来极大压力. 青岛市目前的带状城市空间形态在没有快速交通和大运量交通体系的支撑下, 已经不适应 青岛市的发展, 未来青岛市应选择开放性城市发展轴和组团式的空间框架, 构建与青岛市未来城市功能相 协调的城市空间形态.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 青岛市史志办公室. 青岛市志 M . 北京: 新华出版社, 1994: 28 ?35. T he Office of Qingdao City Record. T he City Record of Qingdao M . Beijing: Xinhua Press, 1994: 28?35. 2 ? 武进. 中国城市形态结构、 特征及其演变 M .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243 ?244. WU Jin. Structure Feature and Evolution o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施工报告培训内容课件
- 瑞吉欧课程课件
- 安全方面的培训意见课件
- 甘肃温室工程建造方案(3篇)
- 福田防水补漏工程方案(3篇)
- 理想的风筝DI课件
- 班主任经验交流课件
- 玫瑰书香课件
- 仿古园林修缮工程方案(3篇)
- 猫犬驱虫药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福建-福建行政岗位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婚姻家庭继承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大纲与初赛考纲解读
- 《法律职业伦理(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
- 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指南2025解读
- 2025年全民国防教育知识网络竞赛题库及答案(超强)
- 老龄社区智慧化转型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中国电信面试试题及答案
- 《三星堆历史文化介绍》课件
- 山东校外托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 语文课程教学技能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