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净化系统运行规程(广州李坑)_第1页
烟气净化系统运行规程(广州李坑)_第2页
烟气净化系统运行规程(广州李坑)_第3页
烟气净化系统运行规程(广州李坑)_第4页
烟气净化系统运行规程(广州李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lue Gas System Operation Manual烟气系统运行规程Issue Date:发行日:Document No.文件号:OPT-B-P104Prepared by: Dennis chen起草人:陈文林Checked By: 审查:Approved By: 批准:Revision :版次:1.0Flue Gas Treatment System Operation Manual烟气净化系统运行规程(试行本)Onyx (Guangzhou) WTE Technology Co., Ltd2005年11月本规程依据设备制造厂所提供的技术资料和本厂的生产实际编写而成。 制造厂所提供的资料欠详细、全面,故本规程有不妥之处,尚需通过实践不断完善。 本规程从_日起正式实施。 下列人员应熟知本规程的全部或有关部分: 值班值长、机组操作员及助理操作员。 主管生产的各级领导,其他有关生产、管理人员。目录第一章 烟气净化系统设计参数与设备规范第二章 石灰浆制备系统运行第三章 反应塔装置运行第四章 活性碳喷射系统运行第五章 袋式除尘器系统运行附一布袋净化系统操作指南附二 制浆操作指南附三旋转喷雾器操作指南附四烟气在线分析系统操作指南第一章 烟气净化系统设计参数1.1 余热锅炉出口烟气参数1) 烟气流量 Nm/h2) 烟气温度 1802203) 烟尘 36664888/ Nm4) HCL 507/ Nm5) SOX 459/ Nm6) NOX 400/ Nm1.2 烟气净化后的排放1) 烟气流量 Nm/h2) 烟气温度 1503) 烟尘 10/Nm4) HCL 50/Nm5) SOX 260/Nm6) HF 2/Nm7) NOX 400/Nm8) H 0.2/Nm9) 二噁英 0.1TEQng/Nm第二章 石灰浆制备系统运行2.1 石灰浆制备系统设备规范序号项目单位数值1石灰存罐个2储存容积m80筒体直径38002仓顶除尘器台2型式布袋式风量Nm/h1000出口含尘量/Nm10过滤面积203石灰储存罐计量设备套2计量斗容积m0.2计量螺旋器出力/h20010004石灰消化罐个2容积m35石灰稀释个2容积m36石灰浆输送泵台2型式离心式流量L/h15000压头MPa0.757排水蒸汽风机台2流量Nm/h3002.2 投运前的准备和检查2.2.1 确认检修工作完毕,工作票已终结,设备完整良好,现场整洁。2.2.2 确认压缩空气系统已投用,压力正常,气控阀开、关良好,无卡涩泄漏现象。2.2.3 确认控制系统验收合格并已送电,CRT画面显示正常。2.2.4 确认系统中所有热工仪表、开关均已投入,指示正确。2.2.5 各转动设备试转合格,绝缘合格,动力及控制电源已送上。2.2.6 石灰储仓、消化罐和稀释罐等容器均无漏粉、漏液现象。2.2.7 确认石灰浆泵联锁和保护校验良好。2.2.8 检查软管与待运行的石灰浆泵联接完好,无漏浆现象。2.2.9 确认系统管道无堵塞现象,待校验的石灰浆泵清洁,待投用系统设备的动力及控制电源均已送上。2.2.10 系统各开关阀门按“石灰浆制备系统启动前检查要求”检查完毕。2.3 石灰浆制备系统的运行2.3.1石灰储仓进料2.3.1.1石灰储仓进料是由现场的控制盘上的气动进口阀来完成。2.3.1.2石灰储仓进料的启动条件是仓顶除尘器电动机已具备启动条件。2.3.1.3操作员现场启动气动进口阀,石灰储仓进料。2.3.1.4当仓内物料超过预设的重量时,系统自动产生警报,启动喇叭,装载手动停止。2.3.1.5若未手动停止,继续加载,将达到一个不能超越的安全限值,系统自动产生一个信号关闭进口装载阀。2.3.1.6若系统负荷称故障,则系统料位开关按步骤5自动操作。2.3.2石灰浆的制备2.3.2.1石灰浆制备系统的运行是非连续性的,它的启停受稀释罐的液位开关控制,稀释罐的液位开关同时控制制备系统的搅拌器、计量螺旋、水盘的启停。2.3.2.2石灰浆制备系统给料斗旋转浆启动条件:1) 旋转浆电动机已具备启动条件。2) 旋转浆电动机转速信号无异常。2.3.2.3 螺旋计量器启动条件:1) 螺旋计量器已具备启动条件。2) 旋转浆电动机转速信号无异常。3) 消化罐液位正常,搅拌器运行正常。4) 稀释罐液位正常,搅拌器运行正常。5) 螺旋计量器出口压力正常。2.3.2.4消化罐、稀释罐搅拌器启动条件:1) 搅拌器电动机已具备启动条件。2) 消化罐、稀释罐液位正常。2.3.2.5石灰浆制备系统程控启动条件:1) 计量给料斗上的旋转浆已具备启动条件。2) 螺旋计量器已具备投运条件。3) 消化罐、稀释罐无高液位信号。4) 消化罐无低液位信号。5) 螺旋计量器出口压力正常。6) 配水系统无故障。7) 石灰浆制备系统功能组处于自动模式。2.3.2.6石灰浆制备系统程控启动:1) 当稀释罐液位到达低液位时,PLC程序自动启动石灰浆制备系统。2) 开启消化罐的配水气控隔离阀与螺旋计量器的密封隔离阀。3) 启动旋转浆螺旋计量器,石灰浆开始制备。4) 当稀释罐液位到达高液位时,石灰浆的一次制备过程完成,PLC程序自动停止。2.3.2.7石灰浆分配系统启动前,确认使用的泵及路线。2.3.2.8石灰浆泵的启动条件:1) 石灰浆泵电动机已具备投运条件。2) 石灰浆泵密封水流量正常。2.3.2.9石灰浆泵的启停程序:1) 启动石灰浆泵,检查密封水正常工作。2) 检查石灰浆泵出口压力、振动、声音正常,检查电动机电流、轴承温度等均正常。3) 回流管路无堵塞现象,石灰浆泵密封正常,无溢出。2.4 石灰浆制备系统的停止2.4.1石灰浆制备系统的停止2.4.1.1当稀释罐液位到达高液位时,石灰浆的一次制备过程完成,PLC程序自动停止备系统的运行。2.4.1.2直到稀释罐液位再次达到低液位时,一次新的石灰浆制备重新开始。2.4.2 石灰浆泵的停止2.4.2.1停止了石灰浆泵的运行,检查石灰浆泵密封水电磁阀。2.4.2.2检查泵的电动机电流到零,泵无倒转现象。2.4.3 石灰浆分配系统的冲洗2.4.3.1在整条分配管路及石灰浆泵停止运行后,必须用清水对相应的管路及泵进行清洗,防止管路或泵因石灰浆结块而堵塞。2.4.3.2管路及石灰浆泵的清洗按“石灰浆分配系统冲洗操作卡”执行。第三章 半干反应塔3.1 设备规范旋转雾化器及其附属设备均由供货商比利时西格斯提供。3.1.1雾化器总体的高度 1055mm直径 330 mm 雾化盘直径 215 mm雾化盘中导流块 高硬质合金钢石灰浆最小喷射量 1m3/h石灰浆最大喷射量 5 m3/h3.1.2雾化器配电动机型号绝缘等级 F功率 74kw极数 4转速(400HZ) 10000rpm 旋转方向 顺时针3.1.3反应塔烟气流量 Nm/h烟气进口温度 180200烟气出口温度 150烟气压降 700-900pa 反应塔设计压力 -2500pa反应塔设计温度 250反应塔材料 St37.2反应塔尺寸 :直径 8500mm圆柱部分的高度 9970mm圆锥部分角度 6003.2 投运前的准备和检查3.2.1确认检修工作完毕,工作票已终结、设备完整良好,分路设备的动力及控制电源均以停运。3.2.2确认压缩空气系统已投运,压缩空气压力正常,气控阀远控、就地操作开关良好,无卡涩、泄漏现象。3.2.3各分路的转动设备分部试转合格,绝缘良好,分路设备的动力及控制电源均以送上。3.2.4确认水箱水位正常。3.2.5雾化器试转区域清洁,无异物。3.2.6雾化器内油位正常,快速接头连接良好,管路接头、焊缝处无渗漏现象。3.2.7雾化器振动保护投入,指示正确。3.2.8确认冷却水泵、冷却风机及密封风机电动机轴承油位正常。3.2.9确认冷却水泵联锁和保护校验良好,泵的联锁已投入。3.2.10确认系统的所有热工仪表、保护均已投入,指示正确。3.2.11系统中各阀门的开关位置已检查完毕。3.3 启动操作3.3.1 把旋转雾化器放在安装井附近的等待位置上3.3.2用起吊装置提起盖子3.3.3以下列顺序连接旋转雾化器上的接头:连接起吊钢缆绳动力插头控制插头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石灰浆液和水密封空气去掉油润滑装置上的密封盖放在给出的支座上安装油润滑接头3.3.4移开安装井上的封闭盖3.3.5把旋转雾化器放在安装井内3.3.6以和上面同样的顺序连接盖上所有的接头(除了钢缆绳)3.3.7设置电气柜中的振动检测3.3.8使电气柜中开关处于手动位置3.3.9启动冷却空气风机3.3.10使电气柜中开关处于当地自动位置3.3.11启动PU3.3.12检查所有的设置(润滑油压力、密封空气压力、空气总压力、密封空气流量)3.3.13设置速度3.3.14设置所有警报3.3.15设备准备启动3.3.16启动旋转雾化器3.4 停运操作通过就地或远控操作雾化器可停运:3.4.1需接值长命令后,方可停止雾化器的运行。3.4.2停止雾化器电动机的运行,检查电动机电流到零。3.4.3停止冷却风机运行。3.4.4根据需要拉去雾化器电动机电源。3.4.5特别注意: 当雾化器停运时,雾化器在烟气中的停留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雾化器从壳体中取出后,把与之连接的管路脱开,并把运行状态设置在就地手操状态;当雾化器已安装好,并且顺利经过就地手操后,可切入远控自动状态。3.5 联锁保护3.5.1如果雾化器故障,关闭石灰浆入口门、自来水门和冲洗用水门。3.5.2如果石灰浆入口门未打开,停止喷入活性碳。3.5.3如果布袋除尘器的旁路打开,则关闭石灰浆入口阀。3.6 反应塔温度的控制:3.6.1在反应塔出口装有三个温度测点进行三选处理与设定值进行比较,调节自来水入口阀门的开度,达到温度的控制。3.6.2联锁: 如果温度低于130,则布袋除尘器切为旁路方式。 如果温度高于230,则布袋除尘器也为旁路方式。3.7 雾化器:3.7.1雾化器就地控制板有就地/手动/远程开关。3.7.2在“手动“模式,个别项能通过就地面板控制。3.7.3在“就地“模式,通过就地控制板顺控启停喷雾器。3.7.4在“远控”模式,通过控制室顺控启停喷雾器。3.8 事故分析3.8.1非正常噪音雾化盘不平衡 清洗检查仍有问题返回工厂 雾化盘安装错误 检查重新安装 螺栓松动 检查修理或更换 轴承问题 工厂 雾化器的噪声 清洗检查仍有问题返回工厂3.8.2振动报警 结垢使表面不平坦(在雾化器内部及外部)视在检查及清洗 雾化块问题 视在检查有必要更换雾化盘 雾化盘安装错误(由于油或污垢) 检查重装 由腐蚀及侵蚀引起的不平坦 检查工厂 雾化盘螺栓松动 检查整装 热变形及轴断裂引起轴的不平衡 工厂 变形 工厂 振动问题 检查3.8.3轴承超温报警 冷却水量不够 检查泄漏阻力检修冷却水问题热交换或二次冷却水问题 控制检修轴承磨损 工厂3.8.4冷却水低温报警 闸阀前堵塞 检查清洗更换部件 软管破裂(在闸阀之后) 检查更换软管 冷却水箱水位过低 检查泄漏检修充满 水泵不工作 检查水泵3.8.5变频器问题 有错误信息出现时,变频器出现问题,运行人员需首先检查问题,再解决问题。3.8.6雾化块 在雾化盘与轴之间有沉淀物检查清洁 轴承及轴的问题工厂3.8.7控制问题 当联锁出现问题时,系统报警显示错误信息及类型。3.8.8正常运行时雾化器停运 检查报警情况 电器故障 检查电源与通信接口;检查电源过负荷或消缺 雾化盘与轴之间的沉积物 检查清洗 轴承或转子故障 工厂3.8.9 注意:假如故障重复出现,必须考虑是否由于放置室外原因直接影响系统运行,检查系统或更换设备位置,这样可以得到类似问题的处理经验。3.9 运行的维护旋转雾化器/雾化盘每天:自动清洗系统。每8个小时,雾化器运转速度减小到6000转/分钟保持,同时切换开关动作从石灰浆雾化切换到水雾化,速度增加到12000转/分钟,该速度保持30秒,然后减小到正常运转速度。每周:目测接头损坏或污染情况以及雾化盘上的石灰沉积情况。每月:目测接头损坏或污染情况,时刻保持雾化盘的清洁。每年(运行8000小时):在进行大修的时候对雾化器进行全面的检查。第四章 活性炭喷射系统4.1 活性炭喷射系统规范 活性炭喷射系统设备均由供货商比利时西格斯提供。4.1.1活性炭储存型式 袋装储存量 1m3(500Kg)4.1.2中间缓冲斗容积 0.75m34.1.3给料斗容积 0.02 m34.1.4活性炭计量螺旋器出力 315Kg/h4.1.5输送风机风量 160 m3/h4.1.6喷射器风量 120N m3/h4.2 投运前的准备和检查4.2.1确认检修工作完毕,工作票已终结,设备完整良好,现场整洁。4.2.2确认压缩空气系统投用,压缩空气压力正常。4.2.3确认气控阀遥、近控操作灵活,阀门无卡涩、泄露现象。4.2.4确认系统中所有热工仪表、开关均已投入,指示正确。4.2.5确认各分路设备试转合格,电动机绝缘良好,电动机动力及控制电源均已送上。4.2.6确认对应的烟气处理线已投入运行。4.2.7确认石灰浆液已投入。4.2.8确认活性炭喷射系统阀门已按“活性炭投运前检查要求”检查完毕。4.3 活性炭喷射系统的投运4.3.1活性炭喷射系统的投运,受公用PLC控制。4.3.2中间分配料斗的进料条件:4.3.2.1确认活性炭储存袋已具备启动条件。4.3.2.2确认中间料斗进料阀动作正常,开、关良好。4.3.3活性炭喷射的条件:4.3.3.1中间分配料斗螺旋输送机电动机已具备启动条件。4.3.3.2活性炭进料压力正常。4.3.3.3反应塔进/出口烟气压差正常。4.3.3.4袋式除尘器不在“旁通”模式。4.3.3.5公用PLC许可及总安全防护PLC信号真实。4.3.4活性炭喷射的启动顺序:4.3.4.1先启动罗茨风机。4.3.4.2计量螺旋和文丘里进撩斗之间的出口阀打开。4.3.4.3计量螺旋启动。4.3.5待活性炭喷射系统投运后,须检查系统无泄露现象。如有泄露现象,须及时通知检修处理。4.4 活性炭喷射系统的停运4.4.1计量螺旋停运。4.4.2计量螺旋和文丘里进撩斗之间的出口阀关闭。4.4.3停运罗茨风机。4.5 联锁保护联锁保护在今后运行正常后根据运行状况再行补充。第五章 布袋除尘器5.1 设备规范和参数项目单位数量运行烟气量Nm/h设计烟气量Nm/h设计烟气量(150 4000Pa)m/h除尘器出口粉尘浓度设计值mg/Nm干11%O25期望值mg/Nm干11%O25保证值mg/Nm干11%O2100风机马达KW18.5风机风量Nm/h10000旁路阀+气密风机、风管套15.2 袋式除尘器的保护5.2.1 袋式除尘器最主要的保护目标是滤袋。5.2.1.1 应防止除尘器箱体内温度超过滤袋的耐温上限而导致滤袋被烧坏。 5.2.1.2 应防止除尘器箱体内温度低于烟气的露点温度,以免除尘设备和系统内结露而导致糊袋或滤袋被腐蚀。5.2.1.3 应防止清灰不良现象的出现,以避免滤袋积灰过厚而导致的处理烟气量下降。5.2.1.4 防止突然断电而可能造成的滤袋及其他相关设备和部件损坏。 5.2.2 实现保护目标的途径和措施5.2.2.1防止箱体内温度超高是通过PLC自控系统控制烟气进口总管旁路阀、各箱体进口和出口阀门而实现。运行过程中,烟气温度高于210时,自控系统发出报警;若烟气温度继续上升至230,则开启烟气进口总管旁路阀,并关闭各箱体烟气进口和出口阀,关闭烟气出口总管阀门。5.2.2.2 防止箱体内温度过低是通过PLC自控系统控制热风循环系统和烟气进口总管旁路阀、各箱体进口及出口阀门而实现。 运行过程中,若烟气温度低于140,则自控系统发出报警;同时开启烟气进口总管旁路阀;停止气密风机;关闭烟气出口总管阀门和各箱体烟气进口阀门;启动热风循环系统。开启各箱体热风进口阀;关闭热风辅助阀并停止辅助加热器。5.2.2.3 清灰不良的避免是通过PLC自控系统控制脉冲喷吹装置工作和检测喷吹装置工作状况而实现。 在正常运行状态,PLC自控系统按照定压差或定时控制方式,使脉冲喷吹装置各脉冲阀顺序喷吹。 自控系统将连续监视清灰气源压力,当高于上限或低于下限时,自控系统将发出报警信号;若脉冲清灰气源压力连续1O分钟低于0.1MPa时,则应考虑开启旁路系统。 5.2.2.4 运行过程中若突然停电,各气动阀门将自动回到启动前的状态。其动力为除尘器近旁储气罐中的压缩空气。5.3 袋式除尘器的投运5.3.1投运前的准备与检查5.3.1.1除尘器首次使用时应先手动各附属设备的传动机构,在没有任何故障时,才可启动电机。 5.3.1.2 除尘器进气和排气各阀门、卸灰阀、振动器、风机、加热器等设备应进行单机试车,以确认不存在故障,具备正常运行的条件。5.3.1.3自控系统自身现场安装调试后,必须与主体设备联动;并且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要求。5.3.2 清灰系统及辅助设备冷态试验5.3.2.1查看清灰气源压力,若不在规定范围之内,则应检查储气罐压力和减压阀出口压力,并将其调节至正常值。 5.3.2.2启动自控系统的清灰控制程序,查看各脉冲阀工作是否正常,查看喷吹顺序同信号顺序是否一致。5.3.3 热风循环系统的启动5.3.3.1热风循环系统的启动按以下步骤进行: 1)开启:烟气进口总管旁路阀、热风循环管路总阀和各箱体热风进口阀、各箱体烟气出口阀; 2)关闭:各箱体烟气进口阀门、烟气出口总管阀门、气密管路总阀、热风循环辅助阀;3)启动:热风循环风机和电加热器。5.3.4 投运带负荷5.3.4.1 投运带负荷的条件为出口烟气温度(以出口总管阀门前的测点为准)达到140时。 5.3.4.2投运步骤:1)开启:各箱体烟气进口阀和出口阀、烟气出口总管阀、气密管路总阀;2)关闭:热风循环总阀和各箱体热风进口阀、烟气进口总管旁路阀; 3)启动:气密风机、热风辅助加热器。 4)停止:热风循环风机和电加热器。5)开启:热风循环辅助阀。5.3.5 旁路系统的使用5.3.5.1旁路系统在以下两种条件下使用:1)出口烟气温度(以出口总管阀门前的测点为准)低于14O时; 2)出口烟气温度(以出口总管阀门前的测点为准)高于23O时。 5.3.5.2当出现上述第一种情况时,旁路系统的使用包括以下措施: 开启烟气进口总管旁路阀;停止气密风机; 关闭烟气出口总管阀门和各箱体烟气进口阀门 启动热风循环系统,开启各箱体热风进口阀,关闭热风辅助阀并停止辅助加热器。 5.3.5.3当出现上述第二种情况时,旁路系统的使用包括以下措施: 1)开启烟气进口总管旁路阀,停止气密风机; 2)并关闭各箱体烟气进口和出口阀,关闭烟气出口总管阀门。5.3.6运行中的检查与注意事项 5.3.6.1应定期巡检脉冲阀及各阀门的运行情况,对于需要润滑的部件,应经常注入润滑油;对于密封部件;应定期更换密封填料。 5.3.6.2当发现脉冲阀工作不正常时,应及时查明原因。若发现膜片、弹簧、电磁阀等零部件损坏,则应及时更换。 5.3.6.3遇有含尘浓度超过保证值的情况时,应及时查明原因。若系滤袋破损而引起,则应及时更换滤袋。 5.3.6.4定期检查和维修卸灰阀,防止卸灰阀故障所导致的粉尘堵塞。 5.3.6.5袋式除尘器稳压气包的压力应在0.15-0.3OMPa之间。当压力低于0.1MPa时。则应及时查明供气设备及管道的调节阀门,排除故障;当压力超过0.30MPa时;应及时调节供气系统的调压阀,使供气压力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5.3.6.6清灰用的压缩空气为仪表用气,应不含明显的水份和油份。若发现压气内存在明显的水份和油份(例如在脉冲间的卸压通道出口处),则应及时提请有关方面注意。并及时检查和改进。5.3.6.7除尘器的进、出口压差过高或过低时都应及时查明原因,排除故障(例如脉冲阀工作不正常,或气源压力过低等)。5.4 袋式除尘器的正常停机5.4.1 停机前的准备停机前应逐个检查各主要运行参数,确认它们处于正常范围内。5.4.2 袋式除尘器停机 停机按以下顺序进行: 5.4.2.1开启烟气进口总管旁路阀,停止气密风机; 5.4.2.1关闭烟气出口总管阀门和各箱体烟气进口阀门; 5.4.2.1开启各箱体热风进口阀; 5.4.2.1启动热风循环系统;关闭热风辅助阀并停止辅助加热器。5.4.3 辅助设备的起、停、切换及正常维护5.4.3.1 热风循环系统(热风循环风机、辅助加热器、加热器、阀门)的起、停、切换及正常维护1)热风循环系统在除尘系统开机时启动;而在箱体内气体温度达到140 时自动切换,此时主加热器和风机将停止工作; 在正常运行过程中,若烟气温度低于140 ,则热风循环系统又将自动切换到除尘系统开机时的工作状态;主加热器和风机又投入工作; 2)热风循环系统的启动按以下步骤进行: A.开启:热风循环管路总阀、各箱体热风进口阀和烟气出口阀; B.关闭:热风循环辅助阀; C.启动:热风循环风机和电加热器; D.停止:热风辅助加热器。 3)热风循环系统的停机按以下步骤进行: A.停止:热风循环风机和电加热器; B.开启:热风循环辅助阀; C.启动:热风辅助加热器。 D.关闭:热风循环管路总阀、各箱体热风进口阀。 4)热风循环系统的正常维护 A.热风循环风机属高温风机;应定期检查和保养转子轴承的润滑和冷却装置,令其保持正常。 B.定期检查辅助加热器电路,并使之保持正常。 C.定期检查加热器各加热组的电路;并使之保持正常。 定期检查加热器进风和出风法兰;并保持其严密不漏。 D.对热风循环管路总阀和各箱体热风进口阀的正常维护: 定期检查各阀门的开启和关闭情况;若发现异常,则应对其内都进行吹扫;以保持阀板开、关到位。 定期检查阀的驱动装置(换向阀、气缸等);令其保持通畅,并能按照驱动信号的要求而动作。5.4.3.2 旁路系统(出风总阀、旁路阀、气密风机)的起、停、切换及正常维护1)旁路系统在除尘系统开机时投入工作,以预热各箱体;当箱体内气体温度达到14O并自动切换后,旁路系统将自动关闭,此时气密风机处于工作状态;在正常运行过程中,若烟气温度低于130,则旁路系统又将自动切换到除尘系统开机时的工作状态,气密风机则停止工作; 在正常运行过程中,若烟气温度高于230,则旁路系统也将自动切换到除尘系统开机时的工作状态,气密风机则停止工作。2)旁路系统的启动按以下步骤进行:A.开启旁路阀(或确认旁路阀已经处于开启位置);B.关闭烟气出口总管阀门(或确认烟气出口总管阀门已经处于关闭位置); C.停止气密风机(或确认气密风已经处于停止状态)。3)旁路系统的停机按以下步骤进行: A.开启烟气出口总管阀门; B.关闭旁路阀; C.开动气密风机。 4)旁路系统的正常维护 A.气密风机属高温风机,应定期检查和保养转子轴承的润滑和冷却装置,令其保持正常。B.对出风总阀和旁路阀的正常维护: 定期检查各阀门的开启和关闭情况,若发现异常,则应对其内部进行吹扫,以保持阀板开、关到位。 定期检查阀门的驱动装置(换向阀、气缸等),令其保持气路通畅,并能按照驱动信号的要求而灵活可靠动作。5.4.3.3 压气系统(储气罐、油水分离器、减压阀)的起、停、切换及正常维护 1)压气系统应在除尘系统启动之前予以开启,而在除尘系统停止工作一段时间后予以关闭。 2)压气系统的开启步骤: A.确认储气罐和油水分离器的泄水阀处于关闭位置; B.开启供气总阀(位于储气罐之前),并确认供气压力正常; C.开启油水分离器之后的供气阀,并检查和确认调压阀出口压力在规定范围内。 3)压气系统的关闭步骤: A.关闭供气总阀; B.关闭油水分离器之后的供气阀。 4)压气系统的正常维护 A.保持各阀门(供气阀、储气罐和油水分离器的泄水阀)开闭自如; B.保持调压阀功能正常; C.定期开启储气罐和油水分离器的泄水阀,放出积油和积水。5.4.3.4 脉冲喷吹系统(气包、电磁间、脉冲阀、喷次管)的起、停、 切换及正常维护1)脉冲喷吹系统应在除尘系统启动之前予以开启;而在除尘系统停止工作一段时间后予以关闭。 2)脉冲喷吹系统在稳压气包内的压力达到规定值、P L C自控系统开通之后,即进入工作状态;停止对稳压气包供气和关断P L C自控系统后,脉冲喷吹系统即脱离工作状态。 3)脉冲阀仅当接到P L C自控系统的信号后;才投入工作。其过程为:P LC自控系统的电脉冲信号令电磁阀开启;进而导致脉冲阀开启,稳压气包内的压缩空气瞬间被释放并迅速进入滤袋。 4)脉冲喷吹系统的工作按程序进行;P L C自控系统实行定压差或定时控制。 5)脉冲喷吹系统的正常维护 A.定期检查稳压气包的压力,令其保持在规定范围内。若有异常出现;应及时查明原因,排除故障。 B.定期检查脉冲阀的工作情况。若有异常出现;应及时查明原因。予以排除(例如:膜片漏气、膜片破损、内部通道堵塞等)。C.若脉冲阀工作异常,亦应及时检查相应电磁阀的状况;排除可能的线路不通、通道堵塞等故障。5.4.3.5 卸灰系统(气动仓壁振动器、回转卸灰阀)的起、停、切换及正常维护1)卸灰系统的回转卸灰阀由DCS系统发出启动、停机命令信号给除尘器PLC除尘器PLC自动控制其启动或停机。 气动仓壁振动器仅在卸灰不畅的情况下才予启动,以帮助卸灰。 2)卸灰系统启动的必要条件为其下部的输灰系统已经启动。 3)卸灰系统的正常维护 A.定期检查气动仓壁振打器的工作情况;若发现异常;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B.定期检查回转卸灰阀的工作情况,若发现异常,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C.定期为回转卸灰阀的转动部件注油,保持其运转平稳。5.5 袋式除尘系统运行参数的检测与控制5.5.1 投运前的准备与检查 5.5.1.1对照有关图纸和规范,检查全部电控设备、检测元件是否安装完毕,确认具备投运条件。 5.5.1.2对照有关图纸和规范,检查全部线路敷设和接线是否正确,确认具备投运条件。 5.5.1.3和相关工艺专业技术人员一起逐项检查所有用电设备,确认具备送电试运行条件。 5.5.1.4检查所有用电设备、按图纸和规范要求须接地的设备及其它设施是否已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必须达到要求值。 5.5.1.5会同前级供电部门一起检查为除尘器供电的两路电源的线路和设备;确认正常电源和备用电源均具备投运条件。5.5.1.6会同上位机DCS系统管理部门一起检查除尘器控制柜与DCS之间的硬线连接信号线路和数字通讯线路;确认具备投运条件。5.5.2 试验及操作步骤 5.5.2.1除尘器电控系统在冷态联合试验之前须按如下步骤进行分项试验;并作好分项试验记录及试验结论; 1)送电试验; 2)配电柜、控制柜空载试验; 3)各单体设备手动空负荷试验; 4)各单体设备手动负荷试验; 5)各单体设备自动空负荷试验; 6)各单体设备自动负荷试验; 7)压力、压差、温度等一次、二次仪表的标定试验。 8)PLC自动控制程序空负荷模拟运行试验; 9)PLC自动控制程序负荷模拟运行试验; 10)与上位机DCS之间的硬线连接信号传送试验; 11)与上位机 DCS之间的数子信号通讯试验。5.5.2.2须进行单体试验的设备包括: 1) 星型卸灰阀 6台 2) 气密风机 1台 3) 热风循环加热器 1台 4) 热风循环辅助加热器 1台 5) 热风循环风机 1台 6) 灰斗振动器 24台 7) 电动葫芦 1台 8) 各室烟气进、出口阀 12台 9) 烟气出口总管阀 1台 10)烟气进口总管旁路阀 2台 11)气密管路总阀 1台12)热风循环总阀 1台13)热风循环辅助阀 1台 14)各室热风进口阀 1台 15)清灰脉冲阀 108台5.5.2.3 须进行模拟试验的PLC控制程序包括: 1)热风循环系统控制子程序; 2)除尘器启动控制子程序; 3)除尘器停机控制子程序; 4)除尘器清灰控制子程序; 5)除尘器运行工况自诊断及报警子程序; 6)除尘器自动控制主程序。5.5.2.4 各气动阀门均设有开、关位置检测接近开关,须会同有关工艺人员一并进行调整。开、关位置反馈信号必须与阀门的实际位置相一致,特别是在关位置时阀门必须关闭严密、不漏气。5.5.3 冷态试验5.5.3.1 除尘器的冷态联合试验必须在下列各项条件满足后才能组织进行: 1)第三节所述各分项试验完成,检验合格,确认已具备冷态联合试运转条件。 2)会同有关工艺人员一起确认除尘器范围内的全部设备均已具备冷态联合试验条件。 3)除尘器的外围设备,包括风机、压缩空气气源、供电系统、DCS控制系统等已具备冷态联合试验条件。 5.5.3.2 除尘器的冷态联合试验必须在统一指挥与协调下进行,各部门、各岗位、各设备点必须由专业人员监护或巡视,并作好记录。 5.5.3.3 在冷态联合试验的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按下列步骤启动: 1)启动电控系统; 2)将设备及阀门控制方式设置为自动方式; 3)将除尘器清灰控制方式设置为定时清灰;4)采用就地方式启动除尘器; 5)通知有关部门启动系统风机。 至此除尘器投入冷态运行。 5.5.3.4 在冷态联合试验过程中应密切观察除尘器本体及电控系统工作是否正常,与DCS系统的硬线连接信号和数字通讯信号是否正确等。若发现问题应立即分析原因,排除解决。5.5.3.5 在冷态联合试验的时间达到要求后,按下列步骤停机: 1)通知有关部门停止系统风机; 2)采用就地方式停止除尘器; 3)间隔一段时间后,再停止电控系统。 4)通知有关部门冷态联合试验结束。5.5.3.6 在冷态联合试验结束后,应对试验记录进行分析讨论,对带负荷投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对策。5.5.4 带负荷投运5.5.4.1 除尘器及其电控系统的带负荷投运要在整个工艺系统的统一协调与安排下进行,整个工艺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作好相应的准备。 5.5.4.2 按下列步骤启动: 1)启动电控系统; 2)将设备及阀门控制方式设置为自动方式; 3)将除尘器清灰控制方式设置为定压差方式; 4)通过D C S系统远方启动除尘器; 5)通知有关部门启动系统风机。 5.5.4.3 除尘器在带负荷试运行中,应特别注意:温度控制及热风循环系统工作是否正常,能否达到设计要求;旁路系统密封是否达到要求;除尘器清灰、卸灰系统是否工作正常。若有问题应立即分析原因,及时解决。5.5.4.4 在带负荷试运行的时间达到要求后,按下列步骤停机: 1)通知有关部门停止系统有关设备; 2)通过D C S系统远方停止除尘器;3)间隔一段时间后,再停除尘器电控系统。 通知有关部门除尘器及电控系统带负荷投运试验结束。在带负荷投运试验结束后,应对试验记录进行分析讨论,对正常生产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对策。5.5.5 运行中的维护检查与注意事项 5.5.5.1 在正常运行时,除尘器的运行参数及除尘器范围内各设备的运行状况均传送到了DCS系统,通过DCS系统监控除尘器。 5.5.5.2 当DCS系统观察到除尘器内设备故障时,应及时检修或排除。 5.5.5.3 应对除尘器及其电控系统定时巡视,观察除尘器的实际运行状况与DCS系统反映的状况是否一致,若有偏差及时分析原因解决。5.5.5.4 当除尘器出口温度低于130或高于230时,除尘器温度控制系统会立即动作实施控制,操作监控人员应密切注意,若温度长时间达不到要求值,应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5.5.5.5 当脉冲气源压力低于0.1MPa或高于0.3MPa时;除尘器控制系统会发出警报,操作监控人员应立即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5.6 袋式除尘器事故处理规程5.6.1 烟尘浓度排放超标5.6.1.1 袋式除尘器排气含尘浓度保证值为10mg/Nm,超过此值即为超标。 5.6.1.2 排气含尘浓度超标的原因可能有: 1)滤袋破损; 2)滤袋脱落; 3)旁路阀门出现泄漏; 4)将含尘气体和干净气体隔开的板件出现渗漏。 5.6.1.3 检查和排除措施 1)以手动操作方式逐个关闭除尘器四个箱体的出口烟气出口阀,并同时观察烟囱出口的排尘状况。如果某阀关闭时,排尘浓度显著下降,则该阀相对应的箱体即为故障箱体。2)若四个箱体皆未发现异常,则可能是上述第3)和4)两点原因所致。 3)发现故障箱体后,应及时令该箱体脱离工作,方法是将该箱体设定为维护状态,关闭该箱体的烟气进口阀和出口阀。待箱体冷却后,进入箱体仔细检查每一条滤袋的袋口,那些袋口周围明显存在浮灰的滤袋即为有故障的滤袋。 5.6.1.4 更换滤袋的步骤为: 1)卸下待更换滤袋上方的喷吹管; 2)向上抽出袋笼。袋笼为两节结构,在向上抽出至一半时应将上、下两半部脱开,并继续将下半部向上抽出; 3)用一个手指从外向内顶推袋口并令其变形,进而将它捏成“月牙形”,并从花板孔投入中箱体内; 4)将新滤袋的袋底及袋身小心地从花板的袋孔向中箱体内放入。当只剩下袋口时,用手将袋口捏成“月牙形”,并仔细地将袋口外侧的凹槽同花板孔的内沿贴合,同时逐渐松手,最后令袋口完全涨园; 5)通过观察和手摸方式仔细检查装好的滤袋并确认安装无误后;将袋笼小心地装入滤袋,并将袋笼的两节接好,全部放入; 6)装好喷吹管; 7)关闭上箱体人孔门。5.6.1.5 旁路阀门泄漏的原因可能在于旁路阀门关闭不严,或者气密系统发生故障。可在查明原因后采取相应措施排除。5.6.2 袋式除尘器压力降失常 5.6.2.1 袋式除尘器的设备阻力(即压力降)应在 1300 180OPa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属于异常。 5.6.2.2 袋式除尘器的设备阻力过高的原因可能有: 1)脉冲阀不喷吹或喷吹无力; 2)脉冲阀不能关严,或某一脉冲阀膜片破损,致使稳压气包内压气泄漏; 3)PLC自控系统未给喷吹信号,或信号不正常; 4)喷吹管脱落,致使清灰气流未能进入滤袋; 5)测压装置出现故障或误报; 6)PLC自控系统采取了定时清灰控制方式,但设定清灰周期太长; 7)压气供应系统工作异常,供气压力过低。 5.6.2.3 袋式除尘器的设备阻力过低的原因可能有: 1)PLC自控系统采取了定时清灰控制方式,但设定清灰周期太短; 2)PLC自控系统采取了定时清灰控制方式,稳压气包的压力太高; 3)测压装置出现故障或误报。 5.6.2.4 脉冲阀的检查和故障排除 1)拆下脉冲阀大阀盖和小阀盖的螺栓,查看膜片是否完好。更换破损的膜片; 2)检查大、小膜片的节流孔,清除堵塞物; 3)检查同膜片相联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