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荷塘月色中比喻句的赏析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本体:叶子。 喻体:亭亭的舞女的裙。相似点:圆形,舒展,形态相似。2.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天里的星星。本体:白花。 喻体: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相似点:晶莹剔透,忽隐忽现,纤尘不染。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本体:荷花的清香。 喻体:渺茫的歌声相似点:似有似无,时续时断4.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本体:月光。 喻体:流水。相似点:月光照下来和水向下流相似。5.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轻纱的梦。本体:月光下的叶子和花。 喻体:笼着轻纱的梦。相似点:朦胧,恬静,柔美。6.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本体:朗照,淡月。 喻体:酣眠,小睡相似点:透彻 朦胧7.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体:月色,光与影。 喻体:“和谐的旋律”和小提琴的名曲相似点:柔和、和谐、优雅8.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本体:树色。 喻体:一团烟雾。相似点:迷茫,朦胧。9.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本体:灯光。 喻体:渴睡人的眼。相似点:昏暗,没有精神。 荷塘月色阅读题1本文的语言准确生动而又充满诗情画意,让人产生遐想。第四段描写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请赏析“袅娜”“羞涩”的妙处。 答:运用拟人手法,把盛开的荷花比作成熟的女子袅娜的身影,把含苞待放的荷花比作害羞的少女的脸庞,形象地表现出月下荷花的楚楚动人,可谓形神兼备。这两个词实际描写了两种不同姿态的荷花,一种是绽放的荷花,另一种是含苞待放的荷花。2. 第五段文字中“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答 :满月朗照是必要的,隔着淡淡的云也别有情趣。3. 第五段文字中“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中的“这”指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答:“这”指“不能朗照”。作者的这种感觉,与他当时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相吻合。4在第五段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光的? 答: 从两个方面衬托月色的。一是用叶、花衬托月色的朦胧、柔和;二是用树影衬托月光的轻盈。5. 四五两段文字所写景物有何不同? 答:前段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描绘了月光下荷塘的花叶之美;后段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勾勒了整个塘上月色的光影之美。6. “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画”改为“印”好不好?为什么? 答:不好;“画”,浓淡相宜,有动感;而“印”则显得死板,不灵活,且“黑影”与“倩影”本来也是在变化的。7“光与影”怎么与“名曲”相通起来? 答:光与影若明若暗、并不均匀的和谐与名曲的抑扬顿挫、高低均匀的和谐是相通的。8第五段写光与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答:运用了比喻修辞,“如鬼一般”“像是画在荷叶上”,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形象感。还运用了通感手法,将视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光与影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把景写活了。同时,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和谐动听两相烘托,增强了意境美。9.四、五两段文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第六段抒发的情感与四、五段有什么 不同? 答:前两段文字体现了作者暂得安宁时的喜悦之情,透出对恬淡生活的向往,也曲折地反映出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但作者毕竟无法真正超然,所以第三段中写夜色的浓重,尤其是一听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一股愁思猛地袭上心头,不禁发出感慨,“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宁静的心情重又纷然。10本文描写的景物色调有什么特点?你从景物描写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写作时间推断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的原因。 答:朦胧的美,静谧的美。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1927年7月,当时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叛变而失败,全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作为一个有正义感的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面对反动派的暴行,内心充满了苦闷哀愁和不满,他渴求平和自由的生活,而现实中又只能寻得短暂的宁静和自由,因此他的笔下的荷塘才是这番模样。11作者说:“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另一世界”是怎样的世界?此时的“我”与平常的 “我”有何不同? 答:第一问,“另一个世界”是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是朱自清精神的避难所,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世界。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理想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朱自清的一个“梦”。两个世界中,梦的世界在文章里是直接呈现的,现实世界只是“偶尔露峥嵘”。第二问,在现实中作者有些事“一定要”做,有些话“一定要”说,使作者感到“心里颇不宁静”;而在这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不做,自己是自由的。12. 第六段在描写荷塘周围环境时运用了哪些手法?突出了荷塘周围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请简要分析。 答: 拟人手法;以动衬静。宁静。内心感受:内心孤寂,饱含心事。【试题分析】第六段写荷塘四周的环境,其中着重写树,荷塘四周,树多而密,将荷塘重重围住,形成一方清静幽僻的小天地。先总写,然后写树色、树姿、树梢上的远山、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展现了清淡朦胧、宁静幽远的特点。但是,“宁静”的环境并未能排除作者内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磁继电器应用课件
- 电瓶车销售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北师大新生开学考试题及答案
- MGTA-117-Antibody-生命科学试剂-MCE
- 3-Hydroxy-5-methylhex-4-enoyl-CoA-3-Hydroxy-5-methylhex-4-enoyl-coenzyme-A-生命科学试剂-MCE
- Desmethylene-oxobexarotene-methyl-ester-13C4-生命科学试剂-MCE
- 保健人员岗位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包头高中教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 高山族民风民俗课件
- 2025年法人大数据项目提案报告
- 2025-2030中国汽车玻璃水行业竞争优势与前景趋势洞察报告
- 厨房刀具安全培训课件
- 私密抗衰培训课件
- 2025年全国高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综合实践计划
- 2024风电项目开工管理办法
- 供热企业运营管理制度
- 2025年高考真题-英语(全国一卷) 含答案
- RocketMQ分布式消息中间件:核心原理与最佳实践
- JG/T 153-2012上滑道车库门
- 绿色矿山服务合同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