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动权的保护和完善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技能。劳动权的保护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宪法权利。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公民工作权保护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对工作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华为员工集体辞职等规避法律的事件表明,任忠的劳动权利保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劳动权的保护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劳动权的实现应该受到宪法的保障。一、劳动权利的宪法地位和性质(一)劳动权利纳入宪法资产阶级革命后,以劳动权为基本权利。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解放了个人的封建身份。革命后,西方国家制定的宪法确立了以自由为核心的人权保障体系。此时,劳动权是自由层面的宪法权利。工作权被视为保护始于1793年的法国宪法的一项宪法权利。其中,第18条规定:“每个人都可以与其他人订立服务和时间合同,但不得出卖自己或被出卖。”人体不是可转让的财产。法律不承认仆人的地位;在工作权利和雇员之间只有一个对关心和回报的限制。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欧洲大陆的瑞士率先突破了劳动权,这只是自由的一个层面。宪法劳动权开始显示出社会权利的趋势。1874年瑞士联邦宪法第34条规定了劳动权利的三个方面,即劳动安全保障权、工伤保险权和劳动合同权、工作介绍权和劳动培训权。根据宪法的规定,联合会有权就工厂雇用童工、成年人的工作时间以及保护从事有害健康和危险工作的工人等问题制定统一的条例。可以通过立法,并根据现有的福利建立事故和疾病保险。有权制定劳动合同、岗位介绍和劳动培训方面的法律。20世纪初,德国宪法劳工权利发生了重大变化。享有“经济宪法”称号的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是第一部将劳动权和社会权利纳入宪法的宪法。魏玛宪法第157条规定:“劳动受国家特别保护。联邦应颁布统一的劳动法。”第159条第1款和第2款分别规定了第:条,即为了保护和促进劳动和经济条件下的结社自由,无论谁和何种职业都应受到保护。它规定“任何足以限制或阻碍这种自由的合同都是非法的。”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强调国家对劳动权利的“特殊保护”。同时,魏玛宪法规定了丰富的劳动权利内容,包括劳动保险、劳动标准、失业保护、劳动者团结权、群体纠纷权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魏玛宪法被许多国家的宪法所遵循。德国1945年的基本法、法国1946年的和平宪法和日本1947年的和平宪法,以及许多国家都将社会性质的劳动权利写入了宪法。显然,劳动权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宪法权利,在基本人权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二)劳动权的双重性质劳动权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即从纯粹的自由权利转变为具有自由权利和社会权利双重属性的权利。事实上,学术界对劳动权的性质仍有争议。有人认为,劳动权利应该被定义为社会权利,即公民有权从社会获得工作机会和工作条件,并获得报酬,这意味着国家必须积极提供和保护劳动机会和条件。有人认为劳动权是一种兼具自由和社会权利双重属性的复合权利。此外,我国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哲学领域,英国哲学家柏林将自由分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相应地,法理学也将权利分为“消极权利”和“积极权利”。“消极权利”意味着公民有权免受胁迫,这意味着国家或其他主体应作为某种不作为。自由是一种典型的消极权利。“积极权利”是指公民要求国家或其他主体积极保护自己利益的权利,它体现在一定的行动中,以社会权利为代表。从以上劳动权利进入宪法的历史可以看出,劳动权利最初作为自由层面的权利进入宪法,即消极权利。劳动自由权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因为早期资本主义宪法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制定的。在经济上,早期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需要大量具有个人自由的劳动力。在政治上,资产阶级的任务是推翻封建等级制度,把人民从个人依附中解放出来,这符合当时资产阶级革命的“自由、平等、博爱”精神。因此,在法律制度中,早期的宪法权利一般被反映为消极权利,即政府或其他主体不得对公民施加某种胁迫。工作权作为一种自由权,与封建国家的奴隶或现代种植园经济中的奴隶主的强迫劳动相对立。这是对强迫劳动的否定。劳动法的自由属性不仅存在于现代宪法中,也存在于当代宪法中。宪法对个人自由的保障意味着不允许强迫劳动。另一个例子是,1945年联邦德国基本法第12条规定,除了通常要求所有人平等参与的强制性公共服务之外,不得强迫任何人从事特定工作。只有当法院决定剥夺该人的自由时,才允许强迫劳动。事实上,关于工作时间限制的规定也从另一个角度保障了属于消极自由的劳动权。违反法律对工作时间限制的规定可能导致强迫劳动的嫌疑。例如,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1949 共同纲领年第32条规定,“公共和私营企业目前一般应采用8至10小时的工作制度,特殊情况应由它们酌情处理。”国际人权公约中仍然存在劳动自由权。1966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8条规定了:”.2.任何人都不应被强迫服役。不应要求任何人从事强迫或强制劳动. 该公约的主要目的是免除公民的强制,因此它包含了大量的消极权利,包括非强迫劳动。那么,我国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工作的权利和义务”是否与作为消极自由的工作权利相冲突?从各国宪法来看,将劳动规定为公民义务是我国宪法中的一个独特现象。由于现代社会明确禁止强迫劳动,这里的义务应该理解为道德义务,而不是法律义务。如果它被理解为一种法律义务,它无疑会引起法律冲突和实际问题。因此,可以说中国在宪法中把劳动规定为一项义务,也许它的宣示意义大于它的实践意义因此,劳动自由权(消极自由)的性质没有改变。2.劳动权的社会权利属性仅仅将劳动权归属于自由权并不能完全概括劳动权的性质。从宪法的历史发展和宪法规定的工作权的内容来看,工作权既具有自由的属性,又具有社会权利的属性。前者是一种消极的自由,主要是公民免于强迫劳动,有权自由选择职业,不受国家干涉。后者主要指公民要求国家积极保护其劳动机会和条件的权利。劳动权从纯粹的自由权利向兼具自由权利和社会权利双重属性的权利的转变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一方面,就业问题不是个人问题问题是,仅仅依靠个人避免强迫劳动和选择自己的职业是不可能解决整个社会的劳动和就业问题的。劳动就业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需要国家的积极干预。另一方面,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社会上的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劳资矛盾加剧,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迫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改变对劳工权利的待遇。在概念上,人们认识到仅仅通过保证消极自由来保护人们免受胁迫是不能解决劳动和就业问题的,消极自由的概念已经被修正。在经济上,各国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即凯恩斯主义,来调节国民经济,包括干预劳动力和资本问题。在宪法中,它体现为加入劳动保险、劳动安全卫生保护、劳动标准、劳动培训等积极权利。我国宪法第42条第:款还规定,“国家通过各种渠道创造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国家在就业前向公民提供必要的劳动和就业培训。“大部分内容是劳动权利,属于社会权利(积极权利)。国际人权公约也将劳工权利规定为社会权利。1948年第23条第世界人权宣言款规定了: (1)人人有权工作、自由选择职业、享受公正和适当的工作条件以及享受失业保护。(3)每个劳动者都有权获得公平和适当的报酬,以确保他和他的家庭成员享有符合人类尊严的生活条件,必要时辅以其他形式的社会保障。(4)每个人都有权组织和加入工会,以维护自己的利益。”1966年通过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标志着以积极权利为主要内容的第二代人权在国际人权法中的确立。第6条规定: 1。本公约缔约国承认工作权,包括人人有机会通过自己自由选择和接受的工作谋生的权利,并将采取适当步骤保护这项权利。2.本公约缔约国为充分实现这一权利而采取的步骤应包括技术和职业指导和培训,以及在保障个人基本政治和经济自由的条件下实现稳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以及充分生产和就业的计划、政策和技术。”第7条规定,缔约国应确保人人有权享有公正和良好的工作条件。第8条规定,缔约国应保障工人组织和加入工会的权利。劳动权的双重性意义重大。一方面,工人不会被迫工作,并享有选择自己职业的自由。另一方面,国家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提供工作条件和保障工作机会,使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够得到实质性的实现。这对工人的生存和发展,对国民经济的繁荣和稳定,对整个社会的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二、劳动权利的宪法结构:和我国宪法劳动权利的不足劳动权的法律保护首先在于宪法保护。工作权首先体现在宪法中,宪法以国家基本法的形式规定了工作权的基本内容。劳动权从近代的纯粹消极的自由权利转变为兼具自由权利和社会权利的宪法权利,其在宪法中的内容日益复杂,呈现出劳动权的宪法结构。(a)宪法规定的工作权的基本结构公约规定劳动权利的基本内容为基本人权。它不仅是国际劳工权利保护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对各州具有约束力的法律1.职业选择。公约第6条第1款规定了选择职业的权利。早在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就规定了选择职业的权利。职业选择通常包括选择职业、有收益的活动、工作场所等。例如,1945年联邦德国基本法第12条第1款规定,“所有德国人都有权自由选择职业、工作场所和培训场所,职业的实施应受法律管辖。”然而,对于特殊职位,法律将规定资格和禁止性条件,如法官法、检察官法和公务员法对法官、检察官和公务员的特别规定。2.获得技术、职业指导和培训的权利。根据010-3010第6条第2款,缔约国应采取步骤,包括技术和职业指导和培训,这是确保实现第6条第1款规定的权利的必要措施。在当代社会,劳动的技术含量和要求越来越高。为了确保工人就业,政府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对工人的技术、职业指导和培训。3.工作报酬权。第公约号法第7条规定,缔约国应确保人人有权享有公正和良好的工作条件,包括给予所有工人至少以下报酬:(1)公平工资和同工同酬,不受任何歧视,特别是确保妇女享有不低于男子的工作条件,并享有同工同酬;(2)确保他们及其家人按照本公约的规定过上体面的生活。”可以看出,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在这里相当具体,包括获得33,360英镑的公平工资的权利、不受歧视的权利(包括男女平等和同工同酬),以及至少享有最低生活条件(包括个人和家庭)的权利。4.享有安全和卫生工作条件的权利(公约,第7 (b)条)。5.平等晋升的权利。第公约号法令第7 (c)条规定,每个人在他或她的职业中都有相同的适当晋升机会,除了资格和能力的考虑外,不受其他因素的限制。6.休息的权利。第公约号法令第7 (d)条规定了对休息、休闲和工作时间、定期带薪休假和公共假日报酬的合理限制。也就是说,除了给休息时间和公共假日(除了合理的限制),休假时必须支付报酬。7.组织和加入工会的权利。第公约号法第8条要求缔约国确保人人有权组织工会和加入自己选择的工会;工会有权建立全国性协会或联合会,有权组织或参加国际工会联合会。工会有权自由工作;工会有权罢工。然而,公约第8条也对上述权利施加了某些限制,包括国家法律、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二)我国宪法劳动权利的缺失劳动权纳入宪法伴随着现代宪法的出现,宪法劳动权的发展也伴随着现代宪法而发展。适应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宪法劳动权主要以自由为核心。为了适应垄断阶段市场经济的要求,宪法赋予劳动者的权利已经转变为社会权利。在当代,由于人权保护理念的兴起和国际人权法律体系的建立,宪法不仅保障属于消极自由的劳动权,保留公民反对强迫劳动的权利,而且要求政府积极干预劳动和就业,确保公民劳动权的实现。可见,宪法劳动权制度是丰富的,劳动法中的劳动权必须受到宪法劳动权的保护。1.自由工作的权利自由工作权是指政府或其他主体不得强迫公民工作或自由选择职业,不得无理干涉公民的职业选择。一些学者也称之为国家的“尊重义务”与国家相比,它应该尊重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工作的自由,包括选择职业类型和地点的自由,开始、继续和终止工作的自由等。没有正当的理由,就不能剥夺公民现有的工作机会。禁止通过法律或行政命令不适当地限制劳动自由。禁止强迫或强制劳动和奴役;禁止歧视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对于许多经历了现代自由主义思想洗礼的西方宪政国家来说,这些也许是自然的,但对于处于转型期的我国来说,现存的问题使得从国家义务的角度强调公民的劳动自由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西方国家宪法经历的历史阶段不同,我国宪法直接面临着三代人权确立的局面。此外,我国一贯重视积极权利,强调国家干预。因此,在自由水平上工作的权利没有反映在我们的宪法中。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面临着一个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多元化是必然趋势,各种社会矛盾也更加复杂,工人处于相对明显的弱势地位,并有被强迫的可能(如明显的无薪加班,以及一些工厂强迫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金融反欺诈技术升级与大数据应用趋势分析报告
- 艺术品数字化交易平台市场竞争力分析报告2025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西-江西药剂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计算机信息处理员三级高级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图书资料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放射技术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0-2025年房地产估价师之开发经营与管理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北京-北京信号工-机车信号设备维修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银行金融类-金融考试-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法规+公司信贷)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劳动关系协调员-劳动关系协调员技师(二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晋中祁县司法协理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农村自建房租房合同范本
- 虚拟化平台日常运维指南与规范
- 2024年梅州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家电购销合同范本
- (2025)纪检监察应知应会试题库与参考答案
- 非煤矿职工职业卫生培训
- 社区居民高血压防治健康讲座
- 2025年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深度解读及答案详解
- 2025年内蒙古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Unit 3 Same or DifferentSection A Grammar Focus (3a-3c) 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