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4物权法上的动产物权转移以第二十三条为中心的体系化解释内容提要物权法上的动产物权转移规则,以第二十三条为中心构成一个规范体系,但这样的认识应当建立在准确理解物权法相关条文以及协调不同企业的正常运转,实有认真梳理之必要,故笔者不揣浅陋,对选题所涉内容做一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二、论题范围的界定动产虽然动产属于物权法最为重要的调整对象之一,但物权法对动产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学理上一般把动产理解为能够移动而不损害其价值或企业之间的留置)是否可以在转移主债权的场合下,把其所留置的动产以“质权”名义转移给主债权受让人,法律并未有规定。这涉及到物权法定与私法自治之间的关系,暂且不论。即使允许这样的流转,也不影响本文的讨论,因为本文限定于“既有物权”的转移,而至于属性转化之后的留置权,不在讨论范围之内。12参见上引江平主编书,第81页以下;梁慧星、陈华彬物权法,法律出版社XX年版,第66页以下。13第二章的标题。14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转移】改变位2/14置,从一方移到另一方转移阵地、转移方向、转移目标、转移视线;改变客观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转让】把自己的东西或应享有的权利转让给别人转让房屋、技术转让。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651页以下。从词典的解释内容看,二者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15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就有严格区分使用汉语词语的典型例子。LOCALHOST如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与转让之别。16如果严格以现代汉语词典对转让的解释来理解物权法中的物权“转让”规则,势必得出与本文可能区隔很大的结论,也或许为物权法的解释,提供新的视角。详细分析,可参见下文。17第三十一条属于规范不动产物权变动的特殊规则,故被排除在本文之外。第三十条则由于规定事实行为导致物权设立或灭失的规则,故与本文无直接关联,不作详细探讨,但下文有所涉及。18物权法第二编“所有权”中第四章、第八章个别条文也涉及到了动产物权的转移,但或是基于国家所有权而设定的特殊规定,或是企业所有权的行使方式,或是共有的一般性规定,从具体规则上将没有特殊意义,故不作讨论。3/14另由于条文内容规范的对象不限于动产物权转移,故仍引用全部条文,但只探讨动产物权转移的规则。19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20由于该条与后文详述的第二十三条有密切之关联,故在下文当中一并讨论。21物权的取得和行使,应当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22其他相关法律对物权另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23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24至于动产交付是否还需配合其他行为或事实,祥见下文分析。25参见第九条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26具体采取哪种理解方式,有待于下文的详加分析。27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4/1428标的物在订立合同之前已为买受人占有的,合同生效的时间为交付时间。29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第三人依法占有该动产的,负有交付义务的人可以通过转让请求第三人返还原物的权利代替交付。30动产物权转让时,双方又约定由出让人继续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该约定生效时发生效力。31详见下文。32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33因继承或者受遗赠取得物权的,自继承或者受遗赠开始时发生效力。34由于条文过长,故从略。35理论上的争论,可参见前引梁慧星、陈华彬书,第211页以下。36善意受让人取得动产后,该动产上的原有权利消灭,但善意受让人在受让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权利的除外。37相同的观点,参见梁慧星、陈华彬书,第212页。38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六个月内无人认领5/14的,归国家所有。39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者隐藏物的,参照拾得遗失物的有关规定。文物保护法等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40主物转让的,从物随主物转让,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41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法定孳息,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42第一百九十二条抵押权不得与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或者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债权转让的,担保该债权的抵押权一并转让,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第二百零四条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确定前,部分债权转让的,最高额抵押权不得转让,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43参见物权法第一百八十九条,担保法第四十三条。44这里存在争议既然物权法采取了动产抵押权的登记对抗主义,登记信息和真正动产抵押权在理论上6/14就可能存在差异。动产抵押权转移,也并非必然对应于登记信息的变动,但由于登记之后的动产抵押权具有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效力,故如同时存在登记动产抵押权和未登记动产抵押权,前者自然可以对抗后者,且前者的转移似乎仍可以简化为登记信息的变动。而理论上同时存在的未登记动产抵押权,其转移规则诚如文章所述。45第一百八十五条。46精明的读者会发现未登记抵押权附随主债权转移可能还有另外一种处理可能,就是抵押人与主债权的受让人签订新的抵押权合同,而与原来的抵押权人解除原初的抵押权合同。这样的处理模式当然可以,但一是可能增加了交易成本,二是不属于本文所讨论的“既有物权的转移”,故不作讨论。47最高额质权除适用本节有关规定外,参照本法第十六章第二节最高额抵押权的规定。48但如果司法实践中认可意思自治基础上的动产质权转移,第二零四条中部分转让对最高额抵押权转移的限制,则应当适用于最高额质权。49祥见下文。50此处牵涉物权行为承认或采纳与否的问题,但无论持哪种观点,应该不影响笔者这样的理解。51如果把交付理解为物权行为理论意义上的法律行7/14为,则可能存在相反结论。52合同法第三章明确规定了合同效力可能由于有效要件欠缺而引致的消极影响,尽管该法第五十一条之规定在学界争议很大,但在文义上应该很明确。53否则对于动产所有权而言,就可能属于第一百零六条“善意取得”的效力范围。54动产抵押权虽然属于笔者的讨论范围,但由于抵押权转让的附随性特征,故不需要专门的合同配套。55同样的观点,可参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北京大学出版社XX年版,第7页。注下文引用本书时,简称为“法工委说明”。另可参见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解读,中国法制出版社XX年版,第14页。注下文引用本书时,简称为“法工委解读”。56参见法工委说明,第23页。57动产物权转移原则上需要交付和动产物权转移原则上从动产交付时起发生法律效力,二者之间在理论上应该存在着递进关系如果不强调交付之于动产物权公示的意义,那么单从时间意义上强调交付作为动产物权转移的基准就没有坚强的法理基础了。58物权法定在学理上一般理解为仅限于内容法定及8/14种类法定,但从物权法的理论构造上讲,公示方式法定同样属于物权法定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且体现在大陆法系的诸多民法典之中。同样的观点可参见周林彬物权法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5页,经济学角度的分析可参阅该书第235页第253页。不同的理解可参见上引江平主编书,第127页;梁上上物权法定主义在自由与强制之间,法学研究,XX年第3期。需注意的是,物权法第五条规定“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这条显然是学理上物权法定原则在法典中的体现,但是否可以由此认为物权法所认定的物权法定的内容仅限于种类和内容,而不包括笔者所理解的公示方式法定如果笔者的理解有误,势必需对第六条何以限定原则上动产必须交付、不动产必须登记这一选择进行论证,则有可能还回到物权法定的范围上去。限于篇幅,在本文不作详细讨论,笔者暂时坚持公示方式属于物权法定范围的认识。59按照第二十三条,动产交付是动产物权变动效力的“生效要件”,并即产生完整的物权效力自然包括对抗效力;而第二十四条则对于特殊动产采取登记对抗主义,很明显削弱了该类动产仅因交付即可取得的物权效力。60相同观点参加前引法工委说明,第36页之“立法理由”。有争议的是,该节第二十四条包括了设立、变更、9/14消灭、转让四种物权变动模式,显然超出第二十三条的设立和转让。不过由此或也可以看出,交付之于动产物权并非仅限于确定物权变动的时间,而是贯彻了物权法理论中的公示原则。61该章第一节规定“不动产登记”虽然不限于登记之于不动产的物权法意义,但所有条款都属于这一规范重心的辅助性条款。第三节“其他规定”规范的几种特殊的不需要登记或交付的物权变动情形,也正好对应了第一节“不动产登记”、第二节“动产交付”的物权法意义。62相同的观点,可参见前引法工委解读,第52页以下;法工委说明,第36页。也有学者把占有理解为享有动产物权的公示方法,把交付理解为动产物权转让的公示方法,应该和笔者的认识基本一致。参见上引梁慧星、陈华彬书,第98页以下。另可参见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7页。当然,动产物权公示的实践效果以及动产物权是否可以公示,是一个争议性较大的问题,笔者暂且采纳通说。63有学者认为间接占有也具有公示效力,笔者不敢苟同。参见上引梁慧星、陈华彬书,第98页。64类似认识可参见上引谢在全书,第58页。不同意见可参见上引梁慧星、陈华彬书,第98页。65前引梁慧星、陈华彬书,第99页。10/1466从物权行为理论的角度。即作为物权行为生效要件存在。67标的物在订立合同之前已为买受人占有的,合同生效的时间为交付时间。68可参见前引谢在全书,第940页以下。69有学者则认为作为动产物权公示方法的交付,也包括观念交付。参见上引梁慧星、陈华彬书,第99页。70如德国民法典第929条,韩国民法典192条。71或按照有学者理解的,观念交付也具有公示效力。同注6572由于第二十九条已经规定了相关情形,具体适用法律时,不再需要经由引致性规范而适用此条文。73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74因继承或者受遗赠取得物权的,自继承或者受遗赠开始时发生效力。75虽然第二十四条被理解为第二十三条之例外,但第二十四条实际上已超出了第二十三条的统摄范围。见前注5976同样的理解看参见前引法工委说明,第36页;11/14法工委解读,第53页。对交付的理解还涉及到一个理论性问题,即该交付究为事实行为,还是法律行为。从第二十五条“自法律行为生效时发生效力”所采纳的术语“法律行为”可以看出,交付在物权法上实际上被当作事实行为理解的。前引法工委说明和法工委精解两个文本都持此种意见。此问题牵涉物权行为是否已经得到立法者的承认,笔者在此只遵从法条文义,不作价值探讨。77第八条很明确地使用了“其他相关法律”的表述,而非如物权法当中常见的“法律另有规定”。78只是物权法中频繁使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规定”、“本法”、“其他法律”、“法律、行政法规”等等过多,其指涉范围是否一致,实属可议。如果完全按照第八条表述的方式来理解物权法中的相关条文,则基本上就使得物权法很多规定成为废文,比如第五十一条。这方面的问题,可以参考以下条文,仔细琢磨第九条、第十条、第三十一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五条、第五十三条、第五十九条、第六十二条、第六十五条、第七十七条、第一百三十七条、第一百七十一条等等。其中存在的立法学或法理学方面的问题,值得另文详论。79理由参见本文第五部分。80即前引“法工委说明”以及“法工委解读”。81虽然两个文本内容有些不同,但表达的意思一致。12/14参见法工委说明,第7页;法工委解读,第14页以下。82参见法工委说明,第36页;法工委解读,第52页以下。83抵押权的转移既因为具有从属性,又不涉及到交付占有,故理当排除在本条范围之外。84尽管我国现行物权法、担保法都没有加以规定。85买受人期待权相关理论,可参见前引梁慧星、陈华彬书,第391页以下。我国合同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虽然规定了所有权保留制度,但物权法中未有更详尽规定,故买受人期待权在我国还不能算是一种物权或准物权。86法工委说明,第36页;法工委解读,第53页以下。87见前文对留置权可移转性的分析。88参见法工委两个文本对第二十八条的条文解读或立法背景的介绍。法工委说明,第43页;法工委解读,第63页以下。89另外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第二十三条仅仅规范了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但第三章第三节“其他规定”则包括全部的物权变动形态“设立、变更、转让、消灭”,如此,该节有如何能够被第二十三条之但书条款而涵13/14盖90第二章的标题就是“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如果把转让仅限于“经过合同约定”方式,则第三节似乎就超出了第二章的主题范围。如果阅读法工委两个文本对于第二十八条的解释,“实际立法者”所理解的“转让”,似乎又不仅限于“经过合同约定”,而是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学防自然灾害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地震防御知识填空题答案
- 2025年中小学校政府会计考试模拟试卷
- 2025年森林防火无人机操作员面试题集
- 2025年安全员考试题目数量及答案备考经验博客
- 2025年无人机飞手的招聘模拟题操作
- 课件369梅世强教学课件
- 文库发布:课件
- 读览日本二课件
- 2025年法务监察专家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达梦数据库管理系统技术白皮书
- 物料来料检验规范标准
- 辅警考试题库
- GB/T 19289-2019电工钢带(片)的电阻率、密度和叠装系数的测量方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版)》第一章导论
- 《安娜·卡列尼娜》-课件-
- sg1000系列光伏并网箱式逆变器通信协议
- 妇科疾病 痛经 (妇产科学课件)
- 《李将军列传》教学教案及同步练习 教案教学设计
- GMP基础知识培训(新员工入职培训)课件
- 基于Java的网上书城的设计与实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