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电力公司国庆60年征文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收获的季节里,我们满怀豪情迎接伟大祖国60周岁的生日。1949年10月1日,一个雄健豪壮的声音在古老苍穹,广袤无垠的大地上飘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震荡环宇,让群山响应,大海回波。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扬眉吐气,迈着矫健的步伐,昂首挺胸,意气风发地走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宏伟巨篇。光阴荏苒,岁月如歌。至今,我们经历了六十年的坎坷磨砺,沧海桑田。回首国家电网伴随着新中国成立的60年,我们电力人一路走过,风雨兼程,共同成长,锐意进取,与时俱进,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用豪迈激越的歌声放飞金色的理想与憧憬,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发展壮大的凯歌,放飞着坚如磐石的信念。君可见否,青山碧水间,崭新的电线整齐美观,闪着银光穿越田野、山川和村庄;君可侧耳倾听,电力人那匆忙的脚步,那骤起的锤声、线钳的剪线声汇聚成铿锵的交响乐,您可曾领略到其中言外的神韵君可知否,在高高的电线杆上,在绿色掩映的田头,在崇山峻岭之间,到处都有我们可爱电力人的忙碌身影。他们顶烈日,战酷暑,拉电缆,固螺丝,顽强拼搏,奋战在最艰苦的第一线。从2/7新中国成立至今,他们成为我们电力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生力军,他们演绎着半个多世纪中国电力发展和进步的精彩。电力,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行业先锋和动力引擎。电力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新月异,今非昔比,真可谓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停四保三”黑夜漫漫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满目苍夷,百废待兴。国民经济基础薄弱,电力工业发展缓慢。而电力又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电网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实力的体现,象征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和发展趋势。同时,它连接着寻常百姓,与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1953年4月,县第一家电厂建成投入运行,这标志该县结束了全县无电的历史,但该电厂总装机容量只有12千瓦,当年发电万度,仅供县城机关部分居民照明用电。1964年,全县第一条35千伏高压线建成,但仅供县城用电。70年代前期,电网才开始新建。直至到80年代初,虽有一些发展,但是电力依旧落后,供应紧张,造成不少企业每周进行“停四保三”生产,不少线路拉闸限电,更不用提老百姓正常的居民用电了。儿时的记忆,一年365天,几乎60以上的时间也都是由煤油灯来“统治”的。突然停电,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停电的时候,家里3/7的那盏煤油灯便大大发挥了作用了。小时候,当母亲娴熟的把煤油灯点亮后,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串动的火焰,心中唯一的奢望便是盼着来电。因为儿时的胆子特别小,看到那漂浮不定的火苗,让我联想到那些魑魅魍魉,枯黄的灯光驱不走黑暗带给我的恐惧。大部分时间都是彻夜不来电的,我总是带着失望入睡。但也有来电的时候,记忆中是很少的。有时等到来电时,犹如发现新大陆,异常兴奋,奔走相告。到处都是“来电了”那充满激动的“呐喊”。“萤火虫”时代的来临1985年,全县各乡镇电管站相继设立,此时形成了覆盖全县的供电管理网络进入80年代中后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梦幻日益变得现实。一些普通的家用电器也“飞入”寻常百姓家。但是,那时候正处于改革初期,电网没有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电网重复建设,农村电网布局不合理,供电半径超标,设备陈旧、落后,线损高,安全性能差,农电电压极不稳定,而且偏低。“电灯像个小火炭,电视买了不能看,水泵放着不能转。”这是农村过去用电的真实写照。那时大部分的灯泡都是15W的,灯光昏黄,可是那时候却很满足,在漆黑的夜里氤氲着农家特有的光晕和淡淡的温暖。有些家庭有电视的,大部分也都是黑白电视机。据了解,80年代末期全县年供电量仅为500万千瓦时左右,而且那时候的电价也4/7不低,农村电价偏高,那时全省农电价格在元/千瓦时以下的约占30,元/千瓦时的约占50,元以上的约占20,农村的负担普遍偏重。但是为了看“春晚”,我爸咬咬牙,买了一台十二英寸黑白电视机。但每每都是因电压过低,屏幕严重变形。我们却是束手无策,只能咬牙切齿,别无他法。但那时却是很期盼过年的,因为只有在过年我们才像吃了颗定心丸,在我的记忆当中,过年停电的几率是很少的。电力局都会千方百计的保证过年期间的电力供应让广大老百姓过上一个祥和的春节。看着春节的节目,真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享受。火树银花不夜天0年代以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为更好的协调电力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平衡性,急需突破设施老化、线径偏小等一系列瓶颈,1998年国家实施“两改一同价”农村电网建设改造。电力人抓住机遇,投资7000多万元对全县10KV及以下的线路和设备进行了全面改造,电力人克服重重困难,测线路、栽电杆、架线路、装配变,日夜奋战在电网建设改造第一线。致力于进行变增容、县城电网和乡镇公网的改造、配电网络设备改造、农村低压村组整改、标准化配电台区建设等重大工程,有效地解决了线路老化、设备陈旧、电价过高、断电停电等一系列弊端,解决了长期存在基层供5/7电企业想解决但因资金所困无法解决的大问题。同时,积极稳妥、分步实施城乡用电同网同价。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推动了供电公司的跨越发展,电力事业迅速壮大,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公司电量连年攀升,1999年用电量突破3000万千瓦时。安全稳定的电,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元素。电视机、电冰箱也开始慢慢普及了。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看到鳞次栉比的建筑物万家灯火通明,那五颜六色的灯光,那变幻多姿的霓虹灯,那散发着激情与活力的光芒,好一派“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壮丽景观。作为一个电力人,心里油然而生一种豪迈和骄傲。迈入电气化新时代007年,国家电网公司吹响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号角。电力人精心组织,攻坚克难,冒着酷暑,顶着严寒,以较高的标准,打造电气化建设的精品工程。公司高度重视科技进步,用新技术、新设备改造城乡电网,优化电网结构,提高35KV变电站和开关站的科技含量,实现了微机化和自动化,建立了MIS信息管理等系统。经过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改造,使得农村电力线路和设备的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用户的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率大大提高,用电的损耗也明显降低,切实满足了农村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6/7XX年的用电量达到了亿千瓦时。XX年,公司共投入780余万资金,按计划完成了变电站的改造工程,对电网供电设备和线路进行了新建和改造,全面完成了“户户通电”工作。XX年用电量达到了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加亿千瓦时,增幅。累积完成电费总额亿元,实现售电收入亿元,同比上年增长,上交税收1548万元。2016,公司将共计投资2500余万元,计划完成变电站改造工程以及对35KV及10KV新建线路和台区进行整改,届时将大大提高矿产资源开发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供电可靠性。如今,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家用电器琳琅满目。一些以前比较奢侈的电器如电脑、洗衣机、空调等都已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了。现在,有些用电大户的人家的用电量甚至赶得上以前一个村甚至是两个村的用电量。有人说“电力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象征”,电力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农业、乡镇企业、地方工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我们电力人并未骄傲自满,止步不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国网公司2016年年中工作会议上,刘振亚总经理在工作报告中确定了要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战略目标,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不仅关系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门诊承包协议合同范本
- 保利华府购房合同范本
- 青少年成长观察课程合同
- 耕地承包出租合同范本
- 安全生产总承包合同
- 员工餐厅服务合同范本
- 整人收费服务合同范本
- 特种空调采购合同范本
- 温控大棚租赁合同范本
- 简易板房销售合同范本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 二手房屋买卖物品交接清单
- 技师论文 变频器的维修与保养
- 非标自动化设备项目进度表
- 诊断学教学胸部查体
- 桥梁安全事故案例警示
- YY/T 1095-2015肌电生物反馈仪
- SB/T 10460-2008商用电开水器
- GB/T 9124.1-2019钢制管法兰第1部分:PN系列
- GA 1800.2-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2部分:火力发电企业
- 欣旺集团种禽养殖管理制度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