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地块18#楼塔吊基础方案(无地下室)_第1页
A-17地块18#楼塔吊基础方案(无地下室)_第2页
A-17地块18#楼塔吊基础方案(无地下室)_第3页
A-17地块18#楼塔吊基础方案(无地下室)_第4页
A-17地块18#楼塔吊基础方案(无地下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口市灵山片区旧改项目A-17地块 A-17地块18#塔吊基础施工方案18#楼塔吊基础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海口市灵山片区旧改项目A-17地块WKHK岩土工程勘查报告;(2)、海口市灵山片区旧改项目A-17地块施工图纸及相关说明;(3)、QTZ80(ZJ5710)自升塔式起重机说明书;(4)、国家、海南省海口市相关施工规范、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 187-2009)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7-200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5)、PKPM 2016版施工安全计算软件2、工程概况2.1参建单位一览表工程名称:海口市灵山片区旧改项目A-17地块项目地址:海口市灵山镇海榆大道西侧建设单位:海口绿地鸿翔置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海南省建筑设计院 勘察单位: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上海斯美科汇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上海绿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海口灵山西片区旧改项目A-17地块,位于海口市灵山镇,海榆大道以西。工程占地面积16997.2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平方米,主要由14-16层高层住宅、2层群楼商铺、一层地下室组成,其中住宅建筑面积约91714平方米,幼儿园建筑面积:5097平米,多层群楼商铺建筑面积约15749平方米,地下室面积约17809平方米。 本工程(18#楼)0.00标高为绝对标高9.0m。建筑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二级,耐火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本方案为18#楼QTZ80塔吊基础施工方案。现场自然地坪绝对标高约为8.7m。18#楼无地下室,现决定QTZ80塔吊基础面标高-3.650m。塔吊基础桩采用四桩基础,桩选型为:桩长度26米(为PHC-AB400-95-C80-26),塔吊基础桩间距3.6m。2.3、地质勘探情况根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位于海口市美兰区灵山镇,属玄武岩风化剥蚀台地地貌。现为居民区,正在拆迁中。地形较平坦,地面标高为8.3412.36m。场地地层分布主要有以下特点:1、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内分布的地层有:人工填积()层、第四系玄武岩风化残积层()层、第四系下更新统海相沉积()层及古近系新近系(N)海相沉积层。 由上至下如下:杂填土(地层代号1)、素填土(地层代号2)、粘土(地层代号)、粘土(地层代号1)、中粗砂(地层代号2)、全风化生物碎屑岩(地层代号1)、强风化生物碎屑岩(地层代号2)、中风化生物碎屑岩(地层代号3)。2、地下水场地地下水分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潜水主要分布在层填土、层中粗砂中,水量较丰富,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地表渗透及地下径流,排泄方式主要为大气蒸发及向低洼地段排泄,其埋深较浅,季节变化较大,其变化幅度一般在1.01.5m;基岩裂隙水赋存于下部生物碎屑岩裂隙中,按其埋藏条件属裂隙承压水。富水性及导水性具各向异性,地下径流是其主要的补给来源。勘察期间实测潜水水位深度在3.806.92m之间,平均5.83m,其对应高程为3.815.85m,平均4.65m,水量较小。3、据现场钻孔揭露及附近地质调查表明,拟建场地附近区域未发现泥石流、崩塌、滑坡、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无全新活动断裂。未发现滨沟、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2.3、QTZ80(ZJ5710)塔吊布置 根据业主提供的图纸,本工程结构及装饰施工需采用塔式起重机械进行结构材料和周转材料的吊运工作。 本工程拟定安装七台塔吊,塔吊型号为QTZ80; 塔吊均计划在基坑开挖前安装。 塔吊安装由25 t汽车吊进行。3、塔吊选型、部署、性能及主要参数3.1、塔吊选型根据设计图纸及本工程实际情况相结合,A-17地块项目中共计安装七台QTZ80型塔吊(具体安装位置详见塔吊位置平面布置图);负责结构及装饰材料及周转材料等的吊装。本方案针对18#楼塔吊基础施工,18#楼总高度48.3米,塔吊安装采用一部25t的汽车吊进行,塔吊安装高度为60m,最大工作幅度57m。3.2塔吊部署考虑与周围建筑关系及塔吊离建筑物不能过远,及放坡要求,18#楼塔吊设置在18#楼南北侧,塔基中心点为18-H轴向南3.735米与18-4轴的交汇点,本工程塔吊基础尺寸为5*5*1.25,基底标高-3.65米,相当于高程5.35米,该塔吊部位地质剖面参照附近的1#点,详见下图。基础地基位于黏土层,根据地勘报告该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为130KPa。根据塔吊说明书对基底承载力要求不低于200KPa的要求,故不满足塔吊基础承载力要求,决定采用四桩承台基础。3.3塔吊性能及主要技术参数塔吊型号:QTZ80(ZJ5710)塔机自重标准值:Fk1=455.0kN起重荷载标准值:Fqk=60.00kN塔吊最大起重力矩:M=954kN.m非工作状态下塔身弯矩:M=-1668kN.m塔吊计算高度:H=60m塔身宽度:B=1.60m桩身混凝土等级:C80承台混凝土等级:C35保护层厚度:H=50mm矩形承台边长:H=5.0m承台厚度:Hc=1.25m承台箍筋间距:S=183m承台钢筋级别:HRB400承台顶面埋深:D=0m桩直径:d=0.4m桩间距:a=3.6m桩钢筋级别:HRB500桩入土深度:26m桩型与工艺:预制桩桩空心直径:0.21m4、塔吊基础设计4.1塔吊基础设计项 目参 数基础类型承台基础+预应力管桩基础基础承台尺寸5000*5000*1250承台高度1250混凝土标号C35 钢筋规格、间距、尺寸上部钢筋双向设置20183,下部钢筋双向设置20183,拉钩架立筋20梅花布置,间距550*550基础承台所处土层名称黏土:4.55m预应力管桩规格型号PHC- AB400(95) -C80预应力桩长度26米预应力桩间距3.6米根据岩土勘探报告:预应力管桩所经过的土层名称、厚度1、黏土:4.55米2、中砂:6米3、黏土:5.2米4、生物碎屑黏土:2.9m5、生物碎屑岩:7.35m塔吊安装高度60米附着装置型号、间距塔吊中心与建筑物距离3.635m,附着点距离6.5 m扶墙预埋件制作要求t25*400*7004.2、塔吊地基土层力学性能本塔吊基础设计在塔吊基础下设置四根直径400的PHC- AB400(95)-C80 桩,桩长为26米,层生物碎屑岩7.35m为持力层,桩顶设计标高为-3.650m(相对标高),桩顶上面再做塔吊基础厚为1.25米。序号土层编号土层名称土层厚度(m)土层侧阻力标准值(KPa)土层端阻力标准值(Kpa)1黏土4.555032中粗砂67041黏土5.26051生物碎屑岩黏土2.965生物碎屑岩7.351008000塔吊基础土层剖面图5、塔吊桩基施工塔吊基础桩就采用的本工程楼基础桩为:PHC-AB400(95)-C80桩,采用静压桩机施工:5.1、静压桩机工艺流程:平整场地测量放样桩进场底桩(带桩尖)就位、对中调直静压沉桩接桩再静压打至持力层停机移至下一根桩。(1)施工准备:A、桩基础施工前,应清除妨碍施工的地上、地下障碍物,如电杆、架空线、地下构筑物、树木、埋设管道等。B、打桩场地的平整处理:施工设备进场前应做好场地的平整工作,对松软场地应进行夯实处理。若施工场地的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桩机作业时的要求,应在表面3:7灰土处理,并予以整平,以提高地基表面承载力,保证桩架作业时平直。遇雨时,必须采取排水措施。(2)施工测量放样:该工程桩位放样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放样。a选点在施工前根据施工现场的条件以及桩位放样的需要以及桩基础结束时桩基位移检测时的需要,在场地外围布置一条闭合导线,控制点的埋设采用砼浇注,外围用砖砌成台形,高出地面50cm左右。b测角、量边导线采用全站仪观2测回,为保证精度,放样、复核均采用全站仪,导线有关精度按国标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范规定执行。c高程高程路线按控制点而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采用校核过的自动按平水准仪观测,水准高程闭合差按国标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范规定执行。d放样 为确保桩位准确无误,桩位坐标推算后,必须校核,桩位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施测,桩位以木桩标记,周围以白灰画圈。(3)底桩(带桩尖)就位、对中、调直打入地下的第一节桩俗称“底桩”。底桩就位前,应在桩身上划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并按从下至上的顺序标明桩的长度,以便观察桩的入土深度及记录油表压力或锤击数。(4)静压沉桩:将底桩吊直,并吊入压桩机夹持腔内,再用人工扶住方桩下端将方桩桩尖(靴)在白灰圈内就位并压入土中0.51.0米,暂停下压,再从桩的两个正交侧面校正桩身垂直度,等桩身等垂直度偏差小于0.5%时才可正式开压。压桩通过主机的压桩油缸伸程之力将桩压入土中,压桩油缸的最大行程2.0米,所以每一次下压,桩入土深度约为1.52.0米,然后松夹上升再夹再压,如此反复进行,可将一节桩压下去,当一节桩压到离地面80100cm时,可进行接桩或放入送桩器将桩压至设计标高。施工过程中应认真记录桩入土深度和压力表读数。5.2、主要施工技术措施(1)打压方桩1)、商品桩运到现场,要求堆放整齐,堆桩场地平整,根据桩强度,堆放高度不超过四层,方桩按支点位置放在垫枕上,层与层之间用垫木隔开,每层垫木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各层垫木在同一垂直线上,垫木不得用软垫木、腐朽木。2)、方桩倒运:应轻吊轻放,严防碰撞,起吊吊点符合规范要求,起吊时钢索与桩的夹角应大于45。3)、预检:我公司工作人员将在压桩前对进场的桩进行预检,外观有质量问题的桩不用。现场起桩、堆桩及起吊时应轻吊轻放,禁止互撞或与其它物体碰撞。临时堆放层数不超过三层。4)、每根桩根据轴线进行测放,并经监理复核后方可施工,并做好样桩保护工作。5)、桩机就位前施工员和班组必须进行桩位复查,凡误差20MM应重新检测,待校正后方可施工。施工时必须控制桩的垂直度。6)、打压桩前和电焊接桩前要用两台经纬仪在桩的相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