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教案_第1页
景观设计教案_第2页
景观设计教案_第3页
景观设计教案_第4页
景观设计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景观设计教案景观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景观设计 课程英文名称:Landscape Design课程类型:专业主干课总 学 时:64理论学时:28 实践学时:4 上机学时:32适用专业: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方向先修课程:人机工程学、环境艺术设计原理、工程材料等开课单位:艺术系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景观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程,该课程介绍有关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发展演变,景观资源的类型及评价方法及城市与区域的景观与绿地系统的规划方法.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景观资源,景观要素的分类归纳及评价方法,景观与绿地系统规划的程序,规划的一般原则,规划的方法等,能够进行初步的景观与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师上课前应该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和参考书内容,制定好合理的教学方案。授课时能够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课程教学中信息量要大,做到收放自如,形象而生动。教学手段合理。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和课堂板书授课相结合,避免过分重视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轻视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启发和诱导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五、学时分配表采用上海人们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商业空间设计教材。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学时作业理论教学全部教材内容以及补充的教学内容161校外考察实地考察41课堂交流从网络或实地收集案例整理成电子讲稿,学生一一讲解、评价、讨论、交流121作业辅导机房上机、作业讲评321课程安排:第15周(共4次课) 教师讲授第16周 (前3次课) 学生资源共享第17-18周 学生作业考核方式:考勤:20%分享:30%作业:50% 一、景观基础景观就是土地,景观设计就是关于土地的规划设计。景观设计学则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是关于人类生存的艺术。大禹被称为是人类最早最杰出的景观规划大师。1、什么是景观设计?2、以什么样的标准评价景观设计的好坏? 从规划设计角度来看,不单单在于环境好看与否,更重要的的是其是否解决了功能,氛围等问题,是否形成了适宜的场所感,使用上是否方便舒适,与周围环境是否和谐,融洽等等.图纸的表现,文本说明的撰写(也就是理论够不够玄),尤其是后者,对方案的评价极为重要.3、景观设计师应具备的素质:有较强的方案设计能力及手绘能力,熟悉从概念设计到方案到扩初的全过程,良好的美学素养; 熟练掌握办公软件及各种绘图软件;如AutoCad,PhotoShop ,SketchUp,word.等责任心强,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及团队精神善于沟通与表达,思维活跃,思路清晰,敬业负责 第一节 景观艺术概述地理学家地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如城市景观、森林景观等。艺术家 风景 建筑师 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 旅游学家资源 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景观分类: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具有一定的历史性、文化性,一定的实物和精神等表现形式的旅游吸引物。分为:1、文物古迹 2、革命活动地 3、地区和民族的特殊人文景观4、现代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科学活动所形成的景观。景观分类:硬景观:指人工设施,通常包括铺装,雕塑,凉棚,座椅,灯光,果皮箱等; 软景观:指人工植被,河流等仿自然景观,如喷泉,水池,抗压草皮,修剪过的树木等等 景观设计的含义风景: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栖居地:人类生活其中的空间和环境;生态系统: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具有内在和外在联系的有机系统。符合:一种记载人类过去、表达希望与理想,赖以认同和寄托的语言和精神空间。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生态化设计原则 1、地方性原则 2、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原则 3、整体性原则 4、多学科综合原则 人性化设计 1、物理层次的关怀 物理层次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 2、心理层次的关怀 景观设计学面临的三大挑战: 能源、资源与环境危机思考:当前城市的景观概况是什么样的?现代的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居住环境?现代景观艺术设计理念:理想人居天地人神之和谐中国传统文化:士大夫上层文化 琴棋书画、阳春白雪等让人赏玩的消遣艺术,中国古典园林便是这种消遣艺术的最高形式,它所要创造的就是一种虚假的、缺乏生命力的桃花源,在那里连桃树都是不结果的。 下层文化 几千年没有被上层社会所认可的乡土中国的生存经验,“生存的艺术”,是关于大地设计的艺术。 桃花源生存艺术的起源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真实的桃花源”生存的艺术:中国广西灵渠,一项建于2000多年前但沿用至今的水利设施。它是与自然为友并且利用自然力的典范。虚假的桃花源,圆明园之“武陵春色”,典型的中国园林造园模式,没有了桃花源里丰产的良田,只有亭台楼阁奇花异木。圆明园成为1860西方列强焚毁的首选目标,象征着封建中国走向衰败。生存的艺术: 乡土农耕景观,云南高原上的梯田。生存艺术在丧失:一根活生生的风水树曾经保佑一族人的生存与安康,却被当代园林师搬上城市大街,成为“断臂的维纳斯”。生存艺术在丧失生存艺术的丧失:在大地上栖居的生存艺术被当代规划设计师阉割为城市的“化妆运动”。桃花源模式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总结:天地,即自然,不光是说自然的元素,更重要的是讲自然的结构,空间的偏好,一种依存的关系人,社会人,人和人的关系。神,人需要神,不光是宗教,主要讲的是人跟土地的依附关系。天地,人,神的和谐,说的是人在做设计时,只有尊重自然,认识自然,人才能找到他的理想环境设计要注意的三点:设计要尊重自然 设计尊重人 设计尊重神 名家推荐劳伦斯哈普林(美) 美国最著名的景观设计师之一。主张:景园设计应从自然环境中获取整个创作灵感,为激发人们的行为活动提供一个具有艺术感召力的背景环境。柏蒂格罗夫公园 仿佛置身于曲折的山谷、小溪与草地之中,曲线的道路分割了一个个隆起的小山丘,路边的座椅透出安详休闲的气氛。罗斯福纪念公园西雅图高速公路公园平面在公园下穿过的高速公路公园里丰富的空间效果爱悦广场演讲堂前庭广场 二、住宅小区景观设计问题:大家眼中的住宅小区景观是什么样的?早期的居住区景观绿化设计,以园艺绿化为主,景观规划设计成为建筑设计的附属。现在的居住区景观概念地产的出现:如景观主题地产、环保主题地产、文化主题地产、休闲主题地产、智能主题地产等 。 关注环境和文化 景观是永恒的主题 分析一:发展商VS建筑师VS景观设计师VS城市居民1、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之中,景观设计师、建筑工程师、开发商要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 2、四方互动,先规划好整体环境,用建筑去巧妙的分隔和围合空间,使建筑和景观能融化在居住区整体设计之中。3、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分析二:传统文明VS现代文明1、它必须扎根在自己历史的土壤中,熔炼一种民族的精神,并且在殖民者的个性面前显示出这种精神和文明的再生。2、为了走向现代化,为了参加现代文明,它又必须参与到科学、技术和政治上的理性行列中来,而这种理性又往往要求把自己全部的文化传统都纯粹地、简单地予以抛弃。分析三:整体风格VS空间组织1、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对应不同的景观配置 如:现代风格的住宅 现代景观造园手法 地方风格的住宅 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2、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空间 分析四:共享性VS独有性 1、强调了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均好和共享,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能均匀享受这些优美环境; 2、要强化围合功能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全安静的院落空间,达到归属领域良好的效果,从而创造温馨、朴素、祥和的居家环境。 注意:许多高端住宅在进行设计时,则强调每套产品的独有性,限量版的。 小区景观设计的要求:一:提高住宅小区园林绿化水平和质量(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以乡土树种为主,体现地方特色。利用原地形地貌。(二)体现植物的多样性(三)以绿为主,最大限度的提高“绿量”。(四)不断提高设计水平和创新意识。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营造宜居的生态空间。 (一)活动空间动态活动空间:尺度大,地势平坦,以健身活动为主。活动区外设置树荫及休息场地。离住宅较远。静态活动空间:尺度小,具有独立性,不封闭,有遮阴及休憩处,创造“人看人,人看物”的视野范围。创造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公共空间。 (二)安静休息空间以静坐休息为主,私密空间,以高大的植物围合形成。三、建筑小品在小区环境设计中的主体性体现。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趋势生态景观顺应和谐社区的发展趋势。共享景观居住环境是家之环境的外延。动态景观艺术景观主题文化景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体现协调、多样和可识别性单纯齐一是形式美法则的初级,多样统一是高级也是更普遍的法则。居住区环境景观形态是表达整个居住区形象、特色以及可识别性的载体。注重居民对美及心理的需要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潜移默化的更新人的观念、改善人的素质。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要素绿化道路铺装小品水体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几种手法:对、借、添、障对景:在平面布置上在各种轴线的端点安排对应的景物,作为平面和立面的视觉中心,可正对也可偏移。借景:分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和应时借之分,运用借景在横向和纵向上拓展人视觉和联想。添景:在空虚的景观过渡空间上添入过渡景色以丰富层次。障景:把于整体景观不协调的部分通过断、改、挡等方法从构图上去掉,“佳则收之,俗则屏之”。渗透 为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景观冲破相对固定的空间局限性,向相邻空间联络、渗透、扩散和展延,手法有:(1)利用空廊分割和延伸(2)利用景窗互为渗透(3)利用门洞互为引伸(4)利用树丛、花木互为联系。尺度要取得真正美观的比例,必须符号尺度规律。节奏通过铺地材料的律变,灯具、树木排列,花坛座椅的分布等产生景观有序的变化,从而在人的感官上形成节拍和律动。材质主要体现在植被、铺装和小品上。引导1)用“标示”、“质感”、“印记”、“符号”或自身形态来引导人。2)可依靠空间的秩序或差异来进行暗示,从而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人的行为与环境人类有许多适应环境的本能行为。它们是在长期的人类活动中,由于环境与人类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这种本能被称为人的行为习性。三、城市广场设计城市广场历史:形成因素:一是社会文化因素 二是政治宗教因素三是经济因素历史演变“广场”源自古希腊,最初用于议政和市场,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城市的起居室”。古罗马时代开始,功能由集会、市场扩大到宗教、礼仪、纪念和娱乐等,广场也开始固定为某些公共建筑前附属的外部场地; 中世纪意大利,为高度密实的城市中心区创造出具有视觉、空间和尺度连续性的公共空间,形成与城市整体互为依存的城市公共中心广场雏型;巴洛克时期,城市广场最大程度上与城市道路联成一体,而成为整个道路网和城市动态空间序列的一部分;现代,不仅市政、商业广场等是城市的主要广场,较大的建筑庭院、建筑之间的开阔地等也具有广场的性质,城市广场作为开放空间,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城市广场的定义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建设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节点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注意:城市社会生活包括政治、文化、商业、休憩等多种活动;主题思想指表现城市风貌和文化内涵,及城市景观环境等多重目的;节点型是指城市空间中的核型空间形态”。城市广场突出地反映了城市的特征,为市民提供了室外活动和公共社交的场所。 广场的类型:宗教广场 :多修建在教堂、寺庙或祠堂对面,为举行宗教庆典仪式、集会、游行所用。市民集会广场:多修建在市政厅和城市政治中心所在地,供市民集会、庆典、休息活动使用。 交通广场 :火车站、汽车站、航空港、水运码头及城市主要道路交叉点,是人流、货流集中的枢纽地段。纪念广场 :为了缅怀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城市中修建一种主要用于纪念活动的广场。商业广场:集购物、休息、娱乐、观赏、饮食、社会交往于一体,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常与步行街结合设置。 休息娱乐广场:包括花园广场、文化广场、水上广场,以及居住区和公共建筑前设置的公共活动空间。 当今城市广场在规划的现状:低头是铺装(加草坪)平视见喷泉仰脸看雕塑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机关 城市广场设计的要求:1.广场环境设计应赋予广场丰富的文化内涵。2. 丰富广场空间的类型和结构层次与周围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上的协调统一。3. 广场与周围建筑环境和交通组织上的协调统一 4. 标志物与可识别性 设计上采用的手法: (1)引入自然环境的手法(2)引入轴线设计来组织文化广场环境,并通过轴线组织来控制整个城市的内在联系,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3)中式园林造景手法的引用,利用地形高差,空间环境运用对称,对景,虚实,呼应等手法。 城市广场的构成点线面空间实体城市广场的要素 1.铺地 复合功能场地:没有特殊的设计要求,不需要配置专门的设施,是广场铺地的主要组成部分。 专用场地:设计或设施配置上具有一定的要求,如露天表演场地、某些专用的儿童游乐场地等。 铺地注意事项防滑、耐磨、防水排水性能良好。以简洁为主,通过一定的组合形式来强调空间的存在和特性,通过一定的结构指明广场的中心及地点位置,以放射的形式或端点形式进行强调。广场铺地要与功能相结合,如通过质感变化,标明盲道的走向,通过图案和色彩的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