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陕西高考研讨会资料-生物2017届高考生物实验复习备考探讨_第1页
2017年陕西高考研讨会资料-生物2017届高考生物实验复习备考探讨_第2页
2017年陕西高考研讨会资料-生物2017届高考生物实验复习备考探讨_第3页
2017年陕西高考研讨会资料-生物2017届高考生物实验复习备考探讨_第4页
2017年陕西高考研讨会资料-生物2017届高考生物实验复习备考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届高考生物实验复习备考探讨,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 房双喜,讲座提纲,一、考纲认识与考题分析二、实验复习备考策略(一)课本实验: 以课本开设的实验为基础,重视分析实验程序(二)经典实验:(三)以实验设计题训练为主体,分析试题类型及解法类型:(四)做好能力归纳:(五)效果评价:加强适应训练,落实训练目标,一考纲认识与考题分析,1实验与探究能力: 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能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判断与识别 )考查教材实验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准确表述题-填空与问答题)考查验证性实验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分析与综合、演绎与推理题)考查探究性实验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4)确认变量;(5)作出假设和预期;(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8)利用数学的方法处理、解释数据;(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思和修改。,(二)考题分析,1.近5年新课标全国II卷必修实验分值分布,(二)考题分析,2. 2016年重点地区高考考过的必修实验分值分布,高考试题特点,1.考分在增加;2.材料在外、答案在内、起点高、落点低,立意鲜明、背景新颖、设问灵活、层次清晰;陌生之中考查熟悉,体现学科自身价值;3. 看题时间少、做题时间少、想题时间多考查思维能力;4.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2018/2/15,例1:(2016江苏卷)5.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还原糖、DNA的鉴定通常分别使用双缩脲试剂,二苯胺试剂B.鉴定还原糖、蛋白质和DNA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C.二苯胺试剂和用于配制斐林试剂的NaOH溶液都呈无色D.脂肪、蛋白质鉴定时分别可见橘黄色颗粒、砖红色沉淀【答案】C,2018/2/15,【解析】还原糖鉴定试剂是斐林试剂,DNA鉴定试剂是二苯胺试剂,A错误;鉴定还原糖和DNA需进行水浴加热,蛋白质鉴定不需进行水浴加热,B错误;二苯胺试剂和用于配制斐林试剂的NaOH溶液都呈无色,C正确;脂肪鉴定时可见橘黄色颗粒,蛋白质鉴定时呈紫色,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例2.(2016全国卷1).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01,02,03,04,依然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加强能力训练,审题是关键,启示,高三生物复习总体策略 一切以是否能提高总分为原则!,1.摸清底子有效管理决定合格率;2.分层教学专业素养决定优良率;3.要求学生放平心态做到会、准、快。4.复习中做到讲练结合,及时总结归纳,处理好心理、习惯、技巧、时间掌控等问题。5.抓好训练,以题释理,以理解题,用变量分析及变量关系分析破解图表曲线类习题。,二实验复习备考策略,(一)课本实验: 以课本开设的实验为基础,重视分析实验程序1.高中生物新课程中的实验分级,2018/2/15,2.高中生物新课程中的实验,3.近三年全国各地试卷课本基础实验考查分类,4.近三年全国各地试卷实验考查类型,21, 高度重视教材基础实验, 重视实验设计,关注技能的提高,对策:实验专题复习 ,观看实验录像,部分亲自动手做。对策:掌握实验设计题的常规方法 分组、编号 ,控制变量(单一变量、无关变量),培养 ,因变量的检测、记录、计算。,“讲授演示”,6.对照(对比)实验的突破的具体做法:,实验变量=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给定的因素或条件反应变量=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无关变量=控制变量,指实验中由于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变化和结果的因素或条件。额外变量=干扰变量,指实验中由于无关变量所引起的变化和结果。,(1)确定探究实验还是验证实验。明确题干信息(结果已知还是未知),确定是验证性还是探究性实验,实验目的中具体的字眼:.探究/验证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关系例: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例: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探究与某因变量相关的自变量有哪些例: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明确题干信息(结果已知还是未知),确定是验证性还是探究性实验实验目的:一般套路:探究/验证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例(2013浙江卷)某同学为研究甲状腺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 将若干只未成年小鼠分为2组; 甲组:不切除甲状腺(假手术) 乙组:切除甲状腺 实验开始时和实验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耗氧量和体长,并记录。 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要求与说明:假手术指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耗氧量用单位时间的氧气消耗量表示;实验持续时间合适;实验条件均适宜。) 请回答: (1)实验目的是_。,答案:探究(自变量)甲状腺激素对小鼠(因变量)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或耗氧量和体长)的影响,(1)实验思路与实验步骤的区别 (2)需要包括的要点: 实验组如何处理 对照组如何处理根据指标统计结果或说明的问题,根据指标统计结果或说明的问题例:(2015福建卷)为探究可可碱影响种子发芽率的可能原因,某同学提出假设: 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现欲通过实验检验上述假设,请写出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 。,【答案】 以不同浓度的可可碱处理鬼针草种子,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分析可可碱浓度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实验设计步骤三部曲(1)取材分组编号 (2)控制相关变量(3)培养观察记录,(1) 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应当注意等量原则排除无关变量干扰(常见术语:生长状况一致、健康、同等质量、体积、洁净、新鲜等) 分组应当随机、均分若干组 组数的确定研究最适、佳值:至少为三组,关于探究实验类,制定计划,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搜集数据,分析结论,交流反思,设计实验方案的依据:预期目标和实验原理现有的实验材料和实验设备题干给出的有关提示单因子、设置对照、大样本等原则以实验步骤为主线,将组合及处理、操作及注意事项、收集实验数据等条理化,31,01,02,03,(1)取材分组编号,(2)控制相关变量,(3)培养观察记录,实验设计步骤三部曲,(1) 取材分组编号 例:探究酶的最适温度、生长素最适的生根浓度等 研究是不是、能不能等分2组或3组 例:探究CO2是不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组)(2)控制相关变量 实验组施加自变量;对照组做等量的平衡无关变量的处理。设置对照原则: 空白对照 不给对照组任何处理因素。 条件对照 给对照组施以部分实验因素,但不是所要研究的实验因素。 相互对照 不单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 自身对照 对照和实验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2018/2/15,33,01,01,02,02,03,03,04,04,所用生物材料要相同.,所用实验试剂要相同.,所用实验器具要相同.,所用处理方法要相同.,等量原则:,此外,还应注意科学性原则(指在设计实验时,必须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也就是要以前人的实验为基础,而不是凭空设想,主观臆造)、简便经济原则(如,装置简单、实验步骤较少、使用材料用具少、实验时间较短等),安全性原则等等。(3)培养观察 培养:一句套话“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观察:确定好观测指标 区别清结果与结论 设计必要的表格记录结果思考方向要明确:自变量操纵是否恰当因变量检测是否恰当实验设置中是否遵循三大原则选材是否合理实验步骤是否合理结果的分析是否正确,例3.(2016江苏卷).过氧化物酶能分解H2O2,氧化焦性没食子酸呈橙黄色。为探究白菜梗中是否存在过氧化物酶,设计实验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1号管为对照组,其余不都是实验组B.2号管为对照组,其余都为实验组C.若3号管显橙红色,无需对照就能证明白菜梗中存在过氧化物酶D.若4号管不显橙红色,可证明白菜梗中无过氧化物酶【答案】A,【答案】A,【解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白菜梗中是否存在过氧化物酶,自变量是白菜梗的有无,则1号和2号是对照组,3号和4号是实验组,3号与1、2号对照,3号管显橙红色,1、2号不变色,证明白菜梗中存在过氧化物酶,C错误;若4号管不显橙红色,与3号对照,说明高温使过氧化物酶变性生活,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实验的能力。,7. 善于总结、强化记忆1、实验原理的总结2、实验目的的总结3、试剂、材料的总结4、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总结5、实验流程总结6、实验条件的总结7、实验结果、现象的总结8、实验拓展延伸总结,(二)经典实验: 1. 以经典实验为依托,让学生重视科学研究的步骤和科学实验设计的原则获取信息的具体做法: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大学教材 背景知识 教材小字 教材练习题 教材旁栏科学史实验和其他重要实验:,1、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2、验证光合作用释放O23、验证光合作用需要CO2 4、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5、验证细胞膜流动性实验 6、肺炎球菌转化实验7、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8、孟德尔杂交实验9、向光性实验 10、DNA杂交实验11、动物激素实验 12、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查经典实验在高中生物教材中列举了很多,如酶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遗传定律的发现过程等。它们隐藏着很重要的科学实验思想、巧妙的实验设计方法。复习中,以经典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方法。,2018/2/15,实验解决什么问题?选择什么材料?如何控制变量?怎样分析结果? 单因子分析,逻辑分析,数学分析,2018/2/15,例1.(2016江苏)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的DNA是用32P直接标记的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例2.(2015江苏)下列关于研究材料、方法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发现了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B. 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通过统计后代雌雄个体眼色性状分离比,认同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C. 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区分蛋白质与 DNA,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D. 沃森和克里克以 DNA 大分子为研究材料,采用 X 射线衍射的方法,破译了全部密码子,例3.(2014 江苏)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A.孟德尔用山柳菊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B.范海尔蒙特基于柳枝扦插实验,认为植物生长的养料来自土壤、水和空气C.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D.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例4.(2013新课标)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肺炎双球转化实验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DNA的X光衍射实验 A B C D,2015年:屠呦呦疟疾新疗法的发现青蒿素联系育种,生物多样性价值2014年:发现了一种大脑定位系统-内部GPS,可以指导我们的空间定位,为更高级的认知功能提供了细胞基础。可以与神经调节、信息传递、人脑的高级功能等相联系2013年:发现细胞内部囊泡运输调控机制可以分泌蛋白的形成与分泌、受体等相关联。2012年:成年体细胞重新诱导回早期干细胞状态,以用于形成各种类型的细胞,应用于临床医学。可以与细胞分化、胚胎干细胞的培养、器官移植建立联系。2011年:免疫方面可与所学免疫知识联系。,例4.(2016浙江卷)下面是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问题。请回答:(1)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 中,H20在光反应中裂解为 。(2)若以14CO2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在卡尔文循环中首先出现含14C的三碳化合物是 。该三碳化合物在NADPH的氢和ATP的 等物质存在的情况下,被还原为三碳糖磷酸。(3)给某植物提供C1802和H20,释放的氧气中含有18O是由于 ,H218O又作为原料参与了光合作用之故。(4)植物光合作用光饱和点可通过测定不同的 下的光合速率来确定。在一定条件下,某植物在温度由25降为5的过程中光饱和点逐渐减小,推测该植物在光照充足时的光合作用最适温度 (选填: 、)25。【答案】(1)类囊体膜 氧气、H+和电子(2)三碳酸 磷酸基团(3)C1802的部分氧转移到H2180中(4)光强度 ,杂交实验考试方向:1、判断相对性状显隐性和个体基因型2、判断基因位置3、判断某基因在X.Y染色体的哪一区段4、判断变异类型5、判断是否符合遗传规律,例5 (2016全国卷III)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B. 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C. 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 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类型比红花植株的多【参考答案】D,例. (14分)果蝇的眼形有棒眼与圆眼之分,由基因D、d控制,研究发现,某种纯合眼形的幼体会死亡 (XDY、XdY视为纯合子)。某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中雌果蝇所占比例为2/3. (1)据结果推测:基因D、d位于 染色体上,理由: 。 (2)若F1代雌果蝇全为圆眼,则致死基因为 。F1代雌果蝇基因型为 。 (3)若F1代雌果蝇有圆眼和棒眼,则致死基因为 。 遗传上致死效应有多种原因,常见两种原因是:一个基因纯合致死,染色体缺失纯合致死(XY视为纯合子)。继摩尔根发现白眼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之后,科研人员又发现了一种翅膀后端边缘缺刻(缺刻翅)的红眼雌果蝇,并用这种果蝇做了下面的实验。,2018/2/15,针对上述实验现象,某小组同学做出以下4种假设(各种配子均可育):假设:常染色体上有显性缺刻翅基因(设为A),且具显性纯合致死效应;假设:X染色体仁有显性缺刻翅基因(设为A),且具显性纯合致死效应;假设:X染色体缺失导致缺刻翅(用X-表示),且眼色基因随X染色体缺失而丢失;假设:X染色体缺失导致缺刻翅(用X-表示),且眼色基因没随X染色体缺失而丢失。(4)理论上能成立的假设有_ 。答案:(1)X F1表型与性别有关所以是伴性遗传,若致死基因在Y染色体上,则F1无雄性个体。(2)X d XDXd和XDXD (3)XD (4),2018/2/15,2.关注与生物相关的问题【生物高科技】: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太空育种;克隆技术;杂交水稻;转基因工程;人类基因组计划;器官移植;生化武器;生物芯片;生物制药等【人类与健康】:艾滋病;吸烟;吸毒;口蹄疫;疯牛病;炭疽病;埃博拉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等【环境污染与保护】:大气污染(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雾霾);水污染(水花、赤潮)固体污染;沙尘暴;酸雨;厄尔尼诺;拉尼娜;美国洛杉矶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近年我国长江流域的自然灾害;比利时“二恶英”事件等【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粮食问题;无土栽培;生物固氮;生物防治等【西部大开发】:环境问题、措施等等,(三)以实验设计题训练为主体,熟悉试题类型及解法类型 时间基本上到二轮复习了,教学要特别关注讲评落实:(1)落实好错因分析 (2)落实好知识消化(3)落实好能力提升(4)落实好个别辅导。 在前面“2个重视”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教材上不同的实验原理和步骤、实验方法的科学性、设计思维的严密性等等,从而归纳出不同的实验模型,然后有目的地选择高考题进行针对性地强化训练,一般的解题思路归结为: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判断对照方法,初步确定设计对策;构思好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充分占有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案,仔细检查缺漏。 进而做到全面总结实验考点知识(初中教材实验方法汇总,高中教材实验方法汇总,高中生物实验试剂归纳,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高中生物教材中科学发展史的归纳),1.高考题型考查目标归类(1)对实验目的考查 (2)对实验原理的考查(3)对实验方法、步骤的考查 (4)对实验思路的考查(5)对实验结果呈现形式的考查 (6)对实验结果、结论预期的考查(7)对实验结果分析能力的考查,2.实验设计的具体方法 实验的设计可遵循以下思路和方法进行。a.首先确定实验目的,并对其去粗取精,提炼要点,确定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b.运用所学知识,找准实验原理,并要做到对原理理解透彻-是实验设计的依据,理解实验原理对实验设计的重要作用,每一个生物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装置的确定、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的安排都不是随意的、盲目的,而是有其实验原理作为依据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的预期也是依据实验原理而作出的。c.根据实验原理,对照实验目的,通过初步分析,在头脑中搜寻教材上或曾做过的实验模型,初步形成大致方案,实验设计大多与单因子变量和对照实验有关。d.结合实验所给的条件,选取适当的方法(简便性原则),开始草拟具体步骤方案,设计具体步骤后,要顺藤摸瓜,通过实验结果(现象)的判断,分析综合得出实验结论。,e.回归检验。看看自己设计的实验是否符合科学性、对照性等原则,是否紧扣实验原理来进行分析;是否有遗漏的地方,书写是否规范;无关变量是否还有其它可能性存在等,即检验实验的科学严密性问题。实验设计的检验过程最终应该对照实验原理,回归实验目的。f.实验设计中反应变量的确定和控制 生物实验设计中,反应变量的确定非常重要,因为任何一个科学实验的结论都是从反应变量所表现出的数量、质量或状态的事实中推导或分析出来的。生物实验中很多反应变量就是实验条件。设计实验时,应该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来确定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反应变量。 同时,对其他无关变量或非研究变量应进行控制。对变量的控制所要遵循的原则是对照原则,即控制其他因素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反应变量),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通过对照的建立,达到对变量的控制,这是生物实验设计的灵魂。,3.题型分析实验分析题型-根据提供的实验方案,分析其中的步骤、现象、结果,做出解答。例6(2016新课标2卷.)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 组。(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 ,原因是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 ,其特性有 (答出两点即可)。【答案】(10分)(1)B (2)加快 (3)不变 60条件下,t2时酶已失活,即使增加底物,反应底物总量也不会增加(4)蛋白质或RNA 高效性、专一性,2018/2/15,实验设计题型-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例7.( 2015重庆卷.10)(14分)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1)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步骤中加入的C是,步骤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若步骤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2)小麦淀粉酶包括淀粉酶和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X处理的作用是使。若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白粒管(填“深于”或“浅于”),则表明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答案】(1)0.5mL蒸馏水控制pH红粒小麦低缩短 (2)淀粉酶失活深于,实验方案的纠错或完善题型例8.(2015安徽卷.29)(9分)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温度(25和0.5)条件下密闭容器内蓝莓果实的CO2的生成速率的变化,结果见图1和图2。(1)由图可知,与25相比,0.5条件下果实的CO2生成速率较低,主要原因是 ;随着果实储存时间的增加,密闭容器内的 浓度越来越高,抑制了果实的细胞呼吸。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 的浓度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2)某同学拟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如下方案:称取两等份同一品种的蓝莓果实,分别装入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内,然后密封将甲、乙瓶分别置于25和0.5的条件下储存,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瓶中的CO2浓度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CO2的生成速率。为使试验结果更可靠,请给出两条建议,以完善上述实验方案(不考虑温度因素)。a ; b. 。【答案】(1)低温降低了细胞呼吸相关酶活性 CO2 O2 (2)选取果实应成熟度应一致 每个温度条件下至少有3个平行重复实验,实验评价题1.看实验原则是否正确2.看实验步骤是否合理3.看实验结果与结论是否一致4.看实验材料选择是否得当,2018/2/15,综合类型题型以实验为背景,主要涉及代谢、遗传、调节、生态等相关知识,有必要专项训练综合运用能力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解读: 三种能力的综合,是其它能力的最终目标。,“综合运用能力”= “新的情境 + 已有知识 + 理解能力 + 获取信息能力 + 实验探究能力”,同位素示踪:同位素示踪法在高中生物学实验中的应用同位素示踪法是利用放射性核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即把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参到其他物质中去,让它们一起运动、迁移,再用放射性探测仪器进行追踪,就可知道放射性原子通过什么路径,运动到哪里了,是怎样分布的。同位素示踪法是生物学实验中经常应用的一项重要方法,它可以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用于示踪技术的放射性同位素一般是用于构成细胞化合物的重要元素,如3H、14C、15N、18O、32P、35S、131I等。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有多处涉及到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面笔者对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如下:,1研究蛋白质或核酸合成的原料及过程2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3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4探究光合作用中元素的转移5研究细胞呼吸过程中物质的转变途径6研究某些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吸收、运输过程7研究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8证明DNA是遗传物质9探究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点10探究基因的转录和翻译11基因探针在基因诊断中的应用12在生物诱变育种方面的应用13探究大脑皮层的功能14研究反馈调节机制15在免疫调节中的应用16研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17研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方面的问题 18 胚层分化,例. (16分)小麦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l)小麦中的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的 上。可用 (填溶剂名称)提取叶片中的色素,再用纸层析法进一步分离色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滤纸上扩散更快的是叶绿素 。(2)H2O参与小麦光合作用的 _反应阶段,该阶段产物除O2外还有 _;蒸腾作用强度与气孔的开放程度密切相关,气孔的开放程度主要影响 反应阶段。(3)小麦旗叶因叶面积大、细胞中叶绿体数目较多,对小麦籽粒的产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科研人员认为,在小麦的灌浆过程中,小麦胚乳中的淀粉主要由旗叶提供。为验证该结论,请补充完成以下科研实验设计思路。在小麦的灌浆期,将旗叶和其他叶片分别包在密闭的透明袋中,分别通入充足的_ 和 并始终保持25及给与合适的光照等条件。将小麦培养至籽粒成熟时期收获籽粒。检测、测定籽粒胚乳中 的含量并计算比例。如果 ,则证明科研人员的认识是正确的。答案:(1)类囊体(基粒),无水乙醇(丙酮)a (2)光 ATP和【H】暗(3)14CO2,CO2 含14C的淀粉及所有淀粉 含14C的淀粉所占比例大,实验设计题常见错误及对策:错误:1.实验目的书写不规范 2.实验原理书写不规范 3.实验步骤书写不规范 4.实验分析不到位对策:1.探究自变量对实验对象、观察目标的影响 2.自变量作用的科学依据,因变量获得的原理,因变量检测的方 法。 3.材料器具的准备,实验组对照组的设置,放在适宜相同条件下培养等。 4.分验证性和探究性实验区别对待.,(四)做好能力归纳:1. 一些常见的实验方法用荧光标记法来证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同位素示踪法: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来源;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去向;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确定某种元素为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的方法:水培法(完全培养液与缺素完全培养液对照)获得无籽果实的方法: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花蕾期已去雄的子房,如无籽蕃茄、诱导染色体变异,如无籽西瓜。确定某种激素功能的方法:饲喂法,切除注射法,阉割移植法,切除口服法。确定传入、传出神经的功能:刺激+观察效应器的反应或测定神经上的电位变化。,植物杂交的方法 雌雄同花:花蕾期去雄+套袋 +开花期人工授粉+套袋 雌雄异花:花蕾期雌花套袋+开花期人工授粉+套袋确定某一显性个体基因型的方法: 测交; 该显性个体自交。确定某一性状为显性性状或隐性性状的方法: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的杂交 自交,观察后代是否有性状分离。育种的方法:杂交育种;人工诱变育种;人工诱导育种;单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等。测定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