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高中地理 会考复习 必修2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课件_第1页
湘教版 高中地理 会考复习 必修2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课件_第2页
湘教版 高中地理 会考复习 必修2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课件_第3页
湘教版 高中地理 会考复习 必修2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课件_第4页
湘教版 高中地理 会考复习 必修2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1、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a)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读图时注意单位刻度,填空时注意单位。,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b),影响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经济基础,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2008)6、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A)生物学规律(B)婚姻生育观(C)医疗卫生条件(D)生产力发展水平,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b),影响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经济基础,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2011)6、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A)工业革命(B)生物学规律(C)育龄妇女总数(D)生产力发展水平,3、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典型分布地区(b),低低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增长极慢,增长较慢,增长迅速,增长缓慢并出现零增长和负增长,高高低(原始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传统人口增长模式),高低高(人口增长过渡模式),集中在发达国家,集中在发展中国家,世界总体上属于“高低高”模式,(亚非拉),(欧洲北美澳新),我国正由“高低高”模式向“三低”模式过渡,我国东部地区属于“三低”模式,中西部地区属于“高低高”模式。,(2008)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2006年2月26日世界人口突破65亿大关。2006年l0月17日美国第3亿个公民出生。世界环境与人口中心提出的报告说,美国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约占全球的l4,到2020年预计将增至43。(1)目前,美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是。,(2009)8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的人口增长模式主要是(A)“高高低”模式(B)“高低高”模式(C)“高高高”模式(D)“低低低”模式,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差异(2004年),负增长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德国,零增长希腊、葡萄牙、波兰、奥地利,接近于零增长英国、比利时、芬兰,3、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典型分布地区(b),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3、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典型分布地区(b),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过快/少年儿童比重过大,影响/面临的问题,劳动力不足;社会保障压力大;国防兵力不足,教育压力大;就业压力大,措施,适度鼓励生育;吸纳移民;,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3、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典型分布地区(b),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人口基数过大,老龄化趋势加快影响:社会保障压力大,教育、就业压力大措施:计划生育;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B,B,(2007)读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的统计图(图3)。回答2223题。22图中代表的国家人口增长符合欧洲发达国家现状的是(A)(B)(C)(D)23欧洲某国法律规定:对独身者收取高达自身收入5至10的税率。其初衷是(A)鼓励生育(B)抑制人口快速增长(C)以税养老(D)平衡人口性别差异,(2009)20漫画大餐(图3)所揭示的主题是(A)环境污染问题(B)生态恶化问题(C)气候变化问题(D)人口增长问题,4、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b),人口数量不能超过环境供应资源的能力,也不能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这就是环境的限制性。,5、人口容量及其影响因素(b),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人口容量,6、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b),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2011)8、下列可承载人口最多的地区是(A)青藏高原(B)长江三角洲(C)内蒙古高原(D)塔里木盆地,7、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a),人口迁移,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分类:,国际迁移:,国内迁移,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农村,农村到农村,城市到城市,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2007)31(4)美国人口从东北部向南部、西部“阳光地带”迁移,按迁移的空间范围分,该迁移类型属于(国际或国内)人口迁移。,7、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a),人口迁移,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分类:,国际迁移:,国内迁移,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农村,农村到农村,城市到城市,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2010)10、我国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意义在于(A)促进人口有序流动(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C)加速区域城市化进程(D)提升农业产业地位,7、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a),人口迁移,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分类:,国际迁移:,国内迁移,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农村,农村到农村,城市到城市,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2011)23、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有(A)推进城市化进程(B)缓解城市就业压力(C)解决城市交通困境(D)改善城市住宅质量,8、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c),自然生态环境因素资源和灾害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机会政治因素政策和战争社会文化因素教育、婚姻和宗教,(2011)22、迁入该城市的人群中,受家庭婚姻因素影响的有()应届高校毕业生投夫(妻)者购房者特殊人才投父母者投子女者郊县农民(A)(B)(C)(D),(2008)城市化是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的过程。读图(图2)回答2021题。20、引发图中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因素(B)环境因素(C)政治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