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的开发与开采..ppt_第1页
油气田的开发与开采..ppt_第2页
油气田的开发与开采..ppt_第3页
油气田的开发与开采..ppt_第4页
油气田的开发与开采..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球科学学院,石油工业概论IntroductionofPetroleumindustry,第三章油气田的开发与开采第一节石油钻井第二节油气的开采与开发第三节提高原油采收率,第一节石油钻井一、钻井的分类(一)勘探井和生产井1、勘探井:为获取地质资料。2、生产井:也叫开发井。是在油田开发阶段为油田生产而钻的井,包括油(气)井、注水井、调整井等。一般不取岩心,地层情况清楚,钻井速度快、费用低。(二)垂直井和定向井(水平井和斜度井)。水平井:指设计最大井斜角在80120之间,并沿(近)水平方向钻进一定长度的井。斜度井:斜度井是指设计的最大井斜角不超过85的井,可分为低斜度、中斜度、大斜度定向井,其中中斜度井使用较多。,视频,定向井,二、钻井方法的发展(1)人工掘井:1521年之前,直径大约为1.5米。(2)顿钻钻井:也叫冲击钻井,分为人工顿钻和机械顿钻。(3)旋转钻:1901年发展起来的。(4)其他方法:熔化法、热膨胀法、化学反应法、机械诱导应力法等。,“顿钻”钻井技术,钻井井筒直径有碗口大小,井深可达130米左右,古称“卓筒井”。是一种用直立粗大的竹筒,用竹片当绳索从地下捞取卤水的盐井。,1835年(道光6年),我国打成了世界第一口超千米的“卓筒井”(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寨的燊(shn)海井,深度达1001.42米),使钻探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三、转盘(旋转)钻井(一)井下钻具钻头:破碎岩石钻铤:加重钻头压力,连接钻头和钻杆钻杆:传递扭力和循环洗井液,钻铤,重点,(二)地面设备动力系统:传递动力,包括原动机和传动设置。旋转系统:旋转钻杆,转盘、水龙头及传动设置。起升系统:起下井内钻具,井架、天车、滑车、绞车、大钩。循环系统:循环泥浆,冲洗井底,泥浆池、泥浆槽、振动器、除砂器、除泥器、离心机等。,视频,钻井设备,四、钻井工艺技术1、钻前准备定井位、修公路、平井场、打基础、水电及通讯、安装井架设备2、钻进(1)钻井参数:泵排量、泵压,泥浆喷射速度;钻压,钻具转速(2)钻头:刮刀钻头、牙轮钻头、金刚石钻头(3)钻具:方钻杆、钻杆、钻铤(4)钻井液(5)取心(6)井下事故的预防和处理,1)井涌:钻井液涌出至转盘面以上(不超过1m)。油花或气泡占槽面50以上。2)井喷:钻井液喷出转盘面1m以上。喷高超过二层平台称强烈井喷。3)井漏:钻井液量明显减少。4)卡钻、钻具折断等。,(7)固井:在已打好的井眼内下入套管,并在套管与井壁之间注水泥封固的工作。包括下套管和注水泥。固井的目的是封隔疏松、易塌、易漏等地层;封隔油、气、水层,防止互相窜通,形成油气通道;安装井口,控制油气流,以利于钻进和生产。,视频,固井作业,重点,(8)完井及试油完井工艺过程:钻开生产层、确定完井井底结构、安装井底、使井眼与产层连通并安装井口装置等。,下油层套管至生产层底部固井。射孔穿透套管和水泥环进入油气层。,视频,射孔压裂,一、采油方法指把流到井底的原油采到地面所用的方法。自喷采油依靠油藏本身的能量,使原油喷到地面;机械采油借助外界能量将原油采到地面(人工举升),视频,采油设备,第二节油气的开采与开发,重点,二、油水井增产、增注措施1、注水:通过注水井向油层注水补充能量,保持地层压力。2、压裂:用地面高压泵组将带有支撑剂的液体注入地下岩层压开的裂缝中,形成具一定长度、宽度及高度的填砂裂缝。3、酸化:是靠酸液的化学溶蚀作用以及向地层挤酸时的水力作用来提高地层渗透性能的工艺措施。,视频,压裂酸化,视频,注水开发,4、稠油开采:稠油以相对密度为主要指标,以粘度为辅助指标,把相对密度大于0.934,在油层温度下,脱气原油密度大于10010000mPas的原油称之为稠油(国际),而中国将脱气原油密度大于150mPas,相对密度大于0.92的原油称之为稠油。,降粘法: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性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十二醇醚、烷基苯磺酸钠等活性剂,配成活性水溶液。按一定的比例注入井内,靠机械作用使活性水溶液与井内的稠油混合,形成不稳定的、粘度较低的水包油乳状液,再用常规方法开采。稀释法:向井内注入一定量的稀油与井筒内的稠油互溶,降低稠油粘度,即可用常规方法开采。蒸汽吞吐法:向稠油层注入一定量的蒸汽,降低稠油粘度,是开采稠油的有效方法。从50年代开始注蒸汽试验,现已发展到工业应用阶段。电热法:用井下电炉加热油层以降低稠油粘度。,稀油,稠油,三、设计和制定油气田合理开发方案1、进行油藏描述2、计算地质储量3、确定开发方式、井网系统,划分开发层系4、确定压力系统、生产能力,计算开发指标5、开发年限与经济采收率,一、影响采收率的因素,油藏地质因素-客观因素油田开发和采油技术因素-主观因素,第三节提高原油采收率,重点,二、提高采收率的方法1、化学驱油法:通过向油藏注入化学剂,以改善流体和岩石间的物化特征,如降低界面张力、改善流度比等,从而提高采收率。2、混相驱油法:指向油藏中注入一种能与原油在地层条件下完全或部分混相的流体驱替原油的开发方法。3、热力采油法:是向油层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