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一(北师大精品课程)42.ppt_第1页
古代文学史一(北师大精品课程)42.ppt_第2页
古代文学史一(北师大精品课程)42.ppt_第3页
古代文学史一(北师大精品课程)42.ppt_第4页
古代文学史一(北师大精品课程)42.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五节汉书的写作特点和其他史传散文,汉书的写作特点,在二十四史中,汉书的成就和影响仅次于史记。做为一部历史散文,它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有着足以令人称道的地方。,班固继承了司马迁注重人物刻划的传统,通过富于个性特征的行动和语言突现主人公的思想品质,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他推崇那些忠君爱国之人、特立独行之士,憎恶荒淫昏暴的帝王、外戚和幸佞,尤其痛恨篡权窃国的“乱臣贼子”,每遇这种人物,都要尽全力刻划,使其形象格外鲜明。,书中的李陵传、苏武传、霍光传、外戚传、王莽传等,都写得深具匠心,相当精彩。苏武传写苏武被拘匈奴十几年,历尽艰险,终于重返汉朝的事迹,生动表现了他坚贞不屈、不惜用生命维护国家尊严的崇高品质。,文中写苏武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丝毫不为所动,并大义凛然地斥责前来逼降的卫律:“女(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叛)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见女为?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悬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末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其堂堂正正,凛然难犯,读之如闻其声。这是班固为表现苏武的气节而精心设计的语言。文中关于苏武与李陵的对话也写得激昂慷慨、文情并茂。,汉书写坏人也很逼真鲜明,如外戚传、王莽传。班固不承认王莽建立的新朝,写出了王莽的刻意伪装,是个大阴谋家。这个过程写的非常具体深刻。,汉书不象史记那样雄肆奇崛,骀荡疏宕,而带有典雅浑厚、细密详赡的特点。班固在叙事中往往不动声色,侃侃而谈,但通过具体而微的描写、生动传神的细节,把人物的个性、神情、心理惟妙惟肖地再现出来。,如陈万年传中为了刻划陈万年的谄媚,便安排了一段他在病中训子的细节:“万年尝病,召(其子)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听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作者没有直接发表议论,也没有故意夸张声势,完全是在平静客观的叙述中,活画出一副专以谄媚为事的封建官僚的嘴脸。,更有趣的是对陈万年病重时对儿子教诲的描写。陈万年父子的一怒一答,写得一本正经,读之却令人哑然失笑。象这样的文章,最能体现汉书的风格。,汉书的文章带有很强的学术性。表现在:书中增设了一些记载学术活动和文人事迹的传记;在有关传记中增加了关于学术的记载;又非常重视探讨学术源流。书中的十“志”,在史记“八书”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补充了很多重要资料,更注意在学术发展上溯本穷源。,根据刘歆七略创立的艺文志,详细叙说了古代典籍的流传散聚,论述了各类作品的源流及功用,为研究古代学术和文学提供了重要参考。其行文也条分缕晰,严密翔实,历来受人称道。,此外,汉书的人物传记中大量收录了主人公的经世之作和辞赋,它们穿插在文中,既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也增添了作品的文学色彩。这也是人们喜爱汉书的一个重要原因。,汉书的语言比史记更为简洁整饬。书中有些传记袭用了史记的原文,但行文更为简洁,大大缩短了篇幅。班固又爱用古字和骈句,使文章显得富丽典雅,读起来虽不如史记浅豁生动,但也别具风味。,范晔在后汉书班固传赞中说:“迁文值而事核,固文赡而事详。若固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者娓娓而不厌,信哉其能成名也。”比较准确的概括了汉书的文章风格。和史记一样,汉书在后代也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被当作古文写作的典范。,其它史传散文,除了史记和汉书,汉代还有一些颇有成就的史传散文,对后世有一定影响。西汉后期,刘向著有新序、说苑和列女传,这是三部分类编撰的历史故事集。刘向编辑此书,本为劝戒人主,正纲纪,迪造化,因而书中有不少封建伦理说教,但也有很多富于教育意义的积极内容。,如新序中的“叶公好龙”、说苑中的“螳螂捕蝉”、列女传中的“孟母三迁”、“鲁黔娄妻”,都很有教益。这几部书叙事简练传神,并注意在叙事中刻划人物,有些故事颇具小说色彩。,如列女传珠崖二义写珠崖令后妻和前妻之女临难时竞相承担罪责,争死让生,其语言、心理、神态及周围人的反应都写得历历如现。又如说苑立节中写杞梁妻痛哭杞梁,“城为之圮,而隅为之崩”,更富于浪漫色彩。这些作品开了魏晋小说的先声。,东汉时期的历史散文还有赵晔的吴越春秋和袁康的越绝书。前者主要记叙春秋时吴越争霸史事,其中附益了较多的传闻,并加以虚构、夸张。书中记叙、描写细致入微,情节生动离奇,人物刻划也颇见功力。,后者主要叙吴越两国历史,间及楚国史事,有的故事颇富浪漫气息。其文章博丽奥衍,纵横排宕,不乏精彩片断,如书中胡风子向楚王论剑一节,采用主客问答方式,极力铺陈排比,很象一篇辞赋。这两部作品在写法上都更近于小说,表现了历史散文向小说过渡的趋势。,东汉时期,还出现了一些对后代有影响的历史散文的变体。马第伯的封禅仪记记光武帝刘秀封泰山的经过。此文被看作古代山水游记的滥觞,但从形式与功用来看,仍属记叙重大事件的历史散文。,东汉后期,蔡邕作有不少碑铭文字,叙事简要有体,形式上基本脱去了秦汉纪功碑文的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