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一期4-楼塔吊基础型钢承台(钻孔灌注桩)方案_第1页
高层一期4-楼塔吊基础型钢承台(钻孔灌注桩)方案_第2页
高层一期4-楼塔吊基础型钢承台(钻孔灌注桩)方案_第3页
高层一期4-楼塔吊基础型钢承台(钻孔灌注桩)方案_第4页
高层一期4-楼塔吊基础型钢承台(钻孔灌注桩)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昆山合生颐廷项目高层一期4#塔吊基础施工方案昆山合生颐廷项目高层一期4#楼工程塔吊基础施工方案(KS.HSYT.G1.TDJC-008b)2011年8月目 录昆山合生颐廷项目高层一期4#楼工程11工程概况12编制依据13地质勘查资料见下图24塔吊部署及参数44.1QTZ80型塔吊设计技术性能(起重高度95m)44.2 4#楼塔吊布置55塔吊基础设计及定位75.1塔吊基础设计75.2 4#楼塔吊基础定位图:105.3塔吊附墙杆设计1364#塔吊(QTZ80型,95.0m)基础计算书156.1 塔机倾覆力矩的计算156.1.1QTZ80(H5810)塔吊(臂长58米)倾覆力矩的计算156.1.2自重荷载及起重荷载166.1.3风荷载计算166.1.4 塔机的倾覆力矩176.1.5综合分析计算186.2 桩基计算19桩顶竖向力的计算196.2.1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206.2.2桩的抗拔承载力验算216.2.3桩身承载力计算216.2.4桩身水平承载力计算226.3 塔吊附着计算236.3.3 杆件轴心受拉强度验算236.3.2 杆件轴心受压强度验算246.4.1 格构柱截面的力学特性246.4.2 格构柱的长细比计算256.4.3 格构柱的整体稳定性计算266.5.4 缀板焊缝验算266.4.5 斜支杆焊缝验算276.4.6 格构柱与灌注桩的连接286.5 型钢承台受力计算286.5.1型钢承台弯矩的计算286.5.2 H型钢抗弯、抗剪验算286.5.3 型钢平台连接焊缝验算301、钢平台和封口板的焊缝计算302、基础节与钢平台连接的焊缝计算313、封口板与格构柱连接的焊缝计算317施工计划安排318塔吊基础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328.1型钢承台与格构柱连接328.2塔吊基础节与型钢承台连接328.3格构柱剪刀撑连接329 质量验收要求3310 焊缝外观质量标准及尺寸允许偏差3411 焊接质量验收评定3612 安全保证措施3613 塔吊基础的监测3614 应急预案3714.1 触电伤害事故的急救3714.2 机械伤害急救381 工程概况 昆山合生颐廷项目高层一期4#楼工程位于昆山市周市镇新塘河南侧、迎周路西侧。建筑面积为:17348.66m2;两个单元,其中西单元24层,东单元18层,带有一层地下室。 本工程4#楼住宅建筑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2.700m。现以地下车库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900m计算,以下均按地下车库0.000计(注明除外)。4#楼结构类型为;剪力墙结构,室内外高差300mm。现在场地初步测量相对标高-1.700m左右。基础形式为平板式桩筏基础,住宅采用预制空心管桩,住宅地下室底板标高为-4.000m(结构)。为满足该工程主楼施工垂直运输任务,拟在施工现场安装1台QTZ80型塔式起重机,具体见后附图。4#楼塔式起重机基础采用直径800mm钻孔灌注桩型钢格构柱型钢承台形式。 本次重新设计是因地下车库定位调整,原先设计的4#楼塔吊基础已无法施工。2 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 JGJ/T 187-2009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 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 JGJ94-200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200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JGJ18-2003 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 DBJ08-202-2007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 建筑结构设计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 JGJ106-2003 昆山合生颐廷项目高层一期2#4#楼地质勘查报告 H5810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本工程建筑图、结构图;3 地质勘查资料见下图4#楼剖面:4 塔吊部署及参数4.1 QTZ80型塔吊设计技术性能(起重高度95m)基础所受的垂直荷载kN705(工作工况)包括型钢承台、格构柱、槽钢的重量 (按起重高度95m计)645(非工作工况)包括型钢承台、格构柱、槽钢的重量(按起重高度95m计)基础所受的水平荷载kN20.56(工作工况)123.02(非工作工况)基础所受的倾覆力矩kNm789.05(工作工况)2789(非工作工况)基础所受的扭矩kNm250.6(工作工况)0(非工作工况)起重工作幅度m最小2.5最大58最大工作高度m固定式40附着式140起重高度m95最大起重量t6末端起重量t1.5起升机构倍率a=2a=4速度m/min8.640804.32040起重量t331.5663功率kw24/24/5.4回转机构速度r/min0.6功率kw22.2kw牵引机构速度m/min40/20功率kw3.3/2.2顶升机构速度m/min0.5功率kW4工作压力MPa16平衡重t14.5总功率kW31.7(不含顶升机构电机功率)工作温度-20+504.2 4#楼塔吊布置4#楼布置一台QTZ80(臂53米)塔吊具体布置见总平面布置图。4#楼塔吊立面图塔吊基础参数表技术参数4#楼塔吊进行计算型号QTZ80起重高度95m工作半径53m型钢承台顶标高-0.700m(相对、按地库0.000计)主梁H4004002113设备梁H4004002113型钢格构柱柱顶标高1.100m(相对、按地库0.000计)总长8650mm截面尺寸460mm460mm角钢L140mm140mm12mm缀板420mm200mm12mm剪刀撑220a双拼端板500mm500mm20mm灌注桩桩顶标高-6.750m(相对、按地库0.000计)桩长17m桩径800mm桩间距2.4m5 塔吊基础设计及定位5.1塔吊基础设计本塔吊基础设计是将锚入钻孔灌注桩内的型钢格构柱与型钢平台连接,型钢格构柱间用槽钢加强,设置斜向和水平剪刀撑。然后再将塔吊的标准节与型钢承台连接,并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加以固定。塔吊基础采用800钻孔灌注桩,混凝土强度为C40,桩间距为2.4m。型钢承台下设置4根型钢格构柱,格构柱插入灌注桩内3000mm,型钢格构柱截面尺寸460460mm,总长8650mm,柱顶标高1.100m,型钢承台顶面相对标高为-0.700米,灌注桩桩顶相对标高为-6.750m,桩内主筋顶标高为-6.050m,锚入地下车库底板内。室外场地自然地面相对车库0.000标高约-1.700米。型钢结构材料选用Q235B钢,格构柱焊条采用E43,焊缝均为满焊,未注明时焊缝高度为12mm。格构柱施工时应注意各边平行,确保四柱外边处于同一平面,所有焊缝等级均为三级。钻孔灌注桩混凝土强度为水下C40,超灌高度不得少于2d桩径,将型钢格构柱与预埋节焊接形成防雷保护措施。钻孔灌注桩配筋图:型钢格构柱详图:5.2 4#楼塔吊基础定位图:4#楼塔吊基础布置剖面图4#楼塔吊基础型钢格构柱剪刀撑连接示意图4#楼塔吊基础钢平台平面、剖面、节点图主梁与主梁、主梁与次梁的焊缝高度均不得小于hf = 14mm剖面图1剖面图25.3塔吊附墙杆设计塔吊附墙与建筑物的关系见下图: 塔吊原配有五套附着架,附着架最大高度为第一附着装置距离地面32.5米、第二附着距离第一附着装置25.2米、第三附着距离第二附着装置25.2米、第四附着距离第三附着装置22.4米、第五附着距离第四附着装置16.8米。必须严格按照上述要求执行,根据工程进度来进行附墙安装,如由于进度原因造成如上述附墙不能满足要求时将增加附墙或者把下面较密的附墙翻上去,但最终附墙间距必须满足上述距离的要求。 撑杆角钢为L63638,缀条圆钢为20,最大拼装长度为7米。 对于4#楼塔吊安装高度95米,根据相应规范及施工需要设置3道附墙装置,另使用原配附着架可满足安装使用要求。 附墙杆内力,根据厂方提供的数据,Nmax=262kN,4#楼塔吊安装高度95m,安装标准节31节,共3道附墙,立面示意图如下图: 附墙杆断面示意图6 4#塔吊(QTZ80型,95.0m)基础计算书6.1 塔机倾覆力矩的计算 风荷载产生的倾覆力矩应在其自由状态下,因此风荷载计算时应取其独立式的最大高度,QTZ80型最大的独立高度是40米,超过40米需设置附墙杆,水平荷载通过附墙杆传递具备一定强度的结构上,只要满足附墙杆的安装要求,倾覆力矩不再进行考虑,因此取独立高度的最大值进行倾覆力矩计算。6.1.1 QTZ80(H5810)塔吊(臂长58米)倾覆力矩的计算G0=360.3KN -塔身自重标准节重量(按高度95m计)G1=56.7KN -起重臂自重G2=3.5KN -小车和吊钩自重G3=19.5KN -平衡臂自重G4=145KN -平衡块自重6.1.2自重荷载及起重荷载1) 塔机自重标准值:Fk1=Gi=G0G1G2G3G4 = 585KN;2) 型钢承台的自重:63.21690.01 = 32.45KN外露部分格构柱20a槽钢 =60KN计;3) 起重荷载标准值:Fqk=60.00KN;6.1.3风荷载计算1) 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参见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 187-2009规程附录A) 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基本风压o=0.2kN/m2)z=1.59 s=1.95 z=1.85 0=0.2 o=0.35 B=1.6 H=40 根据以上公式qsk=0.81.591.951.850.20.351.64040=0.514KN/m 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 = 0.51440 = 20.56KN 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设计值 = 0.520.5640 = 411.2KNm2) 非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参见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 187-2009规程附录A) 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中取 /o=1.10kN/m2) z=1.73 s=1.95 z=1.85 /0=1.1 o=0.35 B=1.6 H=40 根据以上公式qsk=0.81.731.951.851.10.351.64040=3.076KN/m 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 =3.07640=123.02KN 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 =0.5123.0240=2460.4KNm6.1.4 塔机的倾覆力矩塔机自身产生的倾覆力矩,向前(起重臂方向)为正,向后为负。1) 大臂自重产生的向前力矩标准值M1=56.727.6 = 1564.92KNm2) 最大起重荷载产生的最大向前起重力矩标准值M2=6013 = 780KNm3) 小车位于上述位置时的向前重力矩标准值M3=3.513 = 45.5KNm4) 平衡臂产生的向后力矩标准值 M4=-19.57.2 = 140.4KNm5) 平衡重产生的向后力矩标准值M5=-14512.09 = 1753.05KNm6.1.5综合分析计算1) 工作状态下塔机对基础顶面的作用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设计值Mk=M1+M3+M4+M5+0.9(M2+Msk)=1564.92+45.5-140.4-1753.05+0.9(780+411.2)= 789.05KNm 水平荷载设计值 Fsk=20.56KN 竖向荷载设计值 塔机自重:Fk1=585KN 型钢承台加格构柱、槽钢的自重:Gk=60KN 起重荷载:Fqk=60.00KNFk= Fk1+Gk+Fqk=585+60+60=705KN2) 非工作状态下塔机对基础顶面的作用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设计值Mk=M1+M4+M5Msk=1564.92-140.4-1753.052460.4 =2131.87(2788.93)KNm 水平荷载设计值 Fsk =123.02KN 竖向荷载设计值 塔机自重:Fk1=585KN 型钢承台加格构柱、槽钢的自重:Gk=60KN 起重荷载:Fqk=60.00KNFk= Fk1+Gk=585+60=645KN6.2 桩基计算计算简图:图中x轴的方向是随机变化的,设计计算时应按照倾覆力矩M最不利方向进行验算。桩顶竖向力的计算对混凝土承台进行相应的受弯、受剪承载力计算。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187-2009的第6.3.2条Qkmax=Fk+Gkn+Mk+FvkhL Qkmin=Fk+Gkn-Mk+FvkhL其中 Q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基桩的竖向力标准值; Qkmax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角桩的最大竖向力;Qkmin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角桩的最小竖向力;F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Gk桩基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标准值,水下部分按浮重度计;n桩基中的桩数;M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沿矩形或方形承台的对角线方向,或沿十字形承台中任一条形承台纵向作用于承台顶面的力矩;Fv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塔机作用于承台顶面的水平力;h承台的高度;L矩形承台对角线或十字形承台中任一条形承台两端桩基的轴线的距离;标准值为: 按4#楼塔吊计算1. 塔吊自重 F1 = 585KN2. 塔吊最大起重荷载 F2 = 60KN 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 Fk =F1F2 = 645KN, 塔吊的倾覆力矩 Mk = 2789KN.m基础自重:Gk = 60KN 标准值为: Qkmax=Fk+Gkn+Mk+FvhL = = 1027KNQkmin=Fk+Gkn-Mk+FvhL = = 674.75KNQmax=Fk+Gk1.2n+Mk+Fvh1.4L设计值为: Qmin=Fk+Gk1.2n-Mk+Fvh1.4L= = 1402.67KN= = 979.67KN6.2.1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187-2009的第6.3.4条 Ra=uqsiali+qpaAp 式中 u桩身周长:u = 2.512m; qsia第i层岩土的桩侧力特征值; li第i层岩土的厚度; qpa桩端端阻力特征值; Ap桩底端横截面面积,Ap=0.5024;4#楼塔吊预制桩顶以下土层厚度及侧阻力标准值表(取C2孔)序号土厚度(m)土侧阻力标准值(kPa)土端阻力标准值(kPa)土层名称1.5300粉质粘土3.5200淤泥质粉质粘土4.675850粘土3.4400粉质粘土3.7300淤泥质粉质粘土-10.3400粉质粘土夹粉土3.6502200粉砂2.3755000粉砂4#楼塔吊桩的入土深度为17m,为绝对标高3.85m以下17m,所以桩端是在第层土体面下0.14m,现只计算到第层土体底标高;4#楼塔吊最大压力验算:Ra=(2.512(1.2620+4.675+3.440+3.7300.3403.650)+22000.5024)/2=1569KN经计算的1.2Ra的值为1883KN大于最大压力1402.67KN, Ra大于竖向承载力标准值1027KN,所以满足要求!6.2.2桩的抗拔承载力验算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187-2009的第6.3.5条 Ra=uiqsiali+Gp 式中 Ra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 i抗拔系数,取0.8; Gp桩身的重力标准值,水下部分按浮重度;塔吊最大拉力验算:Gp=0.5024(1725-1710))= 128KNRa =2.5120.8(1.2620+4.675+3.440+3.7300.3403.650)/2+128 = 941KN上式计算的Ra的值大于最大拉力674.75KN,所以满足要求! 6.2.3桩身承载力计算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187-2009的第6.3.6条 轴心受压桩桩身承载力设计值应满足下面的公式: 其中 Q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c基桩成桩工艺系数,取0.6;fc混凝土(水下C4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19.1N/mm2;Aps桩的截面面积,A=0.5024m2f/y 纵向主筋抗压强度设计值(查规范为300N/mm2)A/s 纵向主筋截面面积(1220) Q=1403KN=0.619.10.50241060.93003768=6774.86KNQ=1403KN 经过计算得到桩身轴向压力设计值满足要求,只需构造配筋!轴心受拔桩桩身承载力设计值应满足下面的公式:其中 Q/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的桩顶轴向拉力设计值;fy fPy 纵向主筋抗拉强度设计值;As Aps 纵向主筋截面面积; Q/ =979.67KN= 0300376810-3 = 1130.4KN Q/ = 979.67KN经过计算得到桩身轴向拉力设计值满足要求,只需构造配筋!6.2.4桩身水平承载力计算桩水平承载力验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第5.7.2条HikRh桩身配筋率为0.75%,故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Rha=0.75mftw0vm1.25+22g1NNmftAn式中 桩的水平变形系数; Rha单桩水平力承载值; vm 桩截面模量塑性系数取2; ft桩身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W0桩身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截面模量, ae为钢筋弹性模量和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 g桩身配筋率; An桩身换算截面积: N桩顶竖向力影响系数,竖向压力取0.5,竖向拉力取1.0; N 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桩顶的竖向力;计算得Rha=1.06103kNHik=123kN,满足要求。6.3 塔吊附着计算附墙杆内力,根据厂方提供的数据,Nmax=262kN,4#楼塔吊安装高度95m,按4#楼计算需安装标准节31节,共3道附墙,立面示意图如下图: 附墙立面示意图 附墙杆断面示意图6.3.3 杆件轴心受拉强度验算验算公式:=N/Anf其中 An为杆件的的截面面积,本工程选取的是L6387角钢,查表可知 A=951.543806mm2;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拉应力 =2621000/3806=68.83N/mm2。最大拉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拉应力216N/mm2,满足要求!6.3.2 杆件轴心受压强度验算验算公式:=N/Anf其中: 杆件长细比,取最长杆件,d=21-1.85=19.15cmIx=(34.5+9.5119.1519.15)4=3522.03=L1/ix=7325/(19.244)=95.2 为杆件的受压稳定系数,是根据 查表计算得=0.513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压应力 =134.19N/mm2。最大压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压应力216N/mm2,满足要求!6.4 格构柱计算依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187-2009)6.4.1 格构柱截面的力学特性 格构柱的截面尺寸为0.46m0.46m; 主肢选用:14号角钢bdr=14014012mm; 缀板选用(bld):42020012mm; 主肢的截面力学参数为A0=32.512cm2,Z0=3.90cm,Ix0=603.68cm4,Iy0=603.68cm4; 格构柱截面示意图 格构柱的y-y轴截面总惯性矩: 格构柱的x-x轴截面总惯性矩: 经过计算得到: Ix=4603.68+32.512(46/2-3.90)2=49857.53cm4; Iy=4603.68+32.512(46/2-3.90)2=49857.53cm4;6.4.2 格构柱的长细比计算格构柱主肢的长细比计算公式: 其中 H 格构柱的总高度,取6.55m; I 格构柱的截面惯性矩,取,Ix=49857.53cm4,Iy=49857.53cm4; A0 一个主肢的截面面积,取32.512cm2。 经过计算得到x=33.45,y=33.45。 格构柱分肢对最小刚度轴1-1的长细比计算公式: 其中 b 缀板厚度,取 b=0.012m。 h 缀板长度,取 h=0.42m。 a1 格构架截面长,取 a1=0.46m。 经过计算得 i1=(0.012+0.42)/48+50.46/80.5=0.545m。1=6.55/0.545=12.02。 换算长细比计算公式: 经过计算得到kx=35.54,ky=35.54。6.4.3 格构柱的整体稳定性计算 4#楼格构柱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整体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轴心压力的计算值(kN);取 N=1403kN; A 格构柱横截面的毛截面面积,取432.5cm2; 轴心受压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系数; 根据换算长细比 0x=35.54,0y=35.54,查钢结构设计规范得到x=0.93,y=0.93经过计算得到 X方向的强度值为116.05N/mm2,不大于设计强度215N/mm2,所以满足要求! Y方向的强度值为116.05N/mm2,不大于设计强度215N/mm2,所以满足要求!6.5.4 缀板焊缝验算 缀板采用焊接方式与格构柱连接,缀板所受剪力计算公式如下 V=Af85fy235 其中: A-为格构式钢柱四肢的毛截面面积之和,A=4A0 f钢材的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 fy钢材的强度标准值(屈服强度); V=(432.50.1215) 0.957/85=31.45KN缀板的弯矩和剪力值按下列公式计算:MO=Vl14 VO=Vl12b1 M0单个缀板承受的弯矩; V0-单个缀板承受的弯矩; b1分肢型钢形心轴之间的距离; l1格构式钢柱的一个节间长度,即相邻缀板之间轴线距离;M0=(31.450.7)/4=5.50kNmV0=(31.450.7)/(20.538)=21.39kN角焊缝采用三面围焊,计算时仅偏于安全的考虑端部纵向焊缝.hf=8mm lw=200-16=184mm he=0.7hf=5.6mm Af=0.70.818.4=10.3cm2 wf=0.5618.42=31.6cm3在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下,角焊缝的应力为:ff2+f2=M0fWf2+V0Af2 = 150N/mm2ffw=160N/mm2 满足要求!6.4.5 斜支杆焊缝验算斜肢杆采用焊接方式与格构柱连接,对接焊缝强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N为轴心拉力或轴心压力,N=1403kN; lw为焊缝长度;采用20a槽钢双拼,lw=692mm; t为对接接头中连接件的较小厚度,T形接头中腹板厚度。t=14mm; ft或fc为对接焊缝的抗拉或抗压强度设计值,取185.0N/mm2;经过计算得到焊缝抗拉强度 =/(69214)=144.82N/mm2。 焊缝的抗拉或抗压强度计算满足要求!6.4.6 格构柱与灌注桩的连接根据基坑工程技术规范 DGTJ08-61-2010第10.3.3条,立柱插入桩中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且不小于2m。钢格构柱的截面尺寸0.46m0.46m,长边为0.48m。则:40.46=1.84m 3m所以钢立柱埋入灌注桩内3m符合规范构造要求。6.5 型钢承台受力计算6.5.1型钢承台弯矩的计算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187-2009的第6.4.2条 Mx=Niyi My=Nixi 其中 Mx,My分别为绕x轴、y轴方向计算截面处的弯矩设计值(kNm); xi,yi分别为垂直y轴、x轴方向自桩轴线到相应计算截面的距离; Ni不计承台自重及其上土重,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第i桩的竖向反力设计值; 4#楼经过计算得到弯矩设计值:Ni = 1403KNMx=My=Nixi = 1403 2.4-1.62 = 561.2kNm6.5.2 H型钢抗弯、抗剪验算采用H4004001321型钢作为主梁,计算力学参数为钢平台验算:1. 抗弯验算:1) 梁受力工况(在塔机自重和弯矩作用下)及验算1=MxWx= = 171.72 N/mm2抗弯许用应力=215N/mm22) 梁受力工况(在塔机剪力Fh作用下)及验算2=Fh40.4Wy = = 68.64N/mm22. 抗剪验算:计算简图如下支座反力R = Q = 1700.46KN=QSItw= =22.15N/mm2=125 N/ mm23. 组合应力验算: 应满足下式2+321.1f=188.87N/mm21.1f=236.5 N/ mm26.5.3 型钢平台连接焊缝验算钢结构焊接Q235材料的焊接许用应力:=118N/mm2 钢结构Q235材料的抗压许用应力:f=200N/mm2 (机械设计手册提供)1、钢平台和封口板的焊缝计算首先,焊缝有效厚度He=焊缝宽度0.7=14mm取12mm焊缝长度Lw=1000取1000mm根据角焊缝的强度公式:f=N/(HeLw)代入数据,得:f=2789/(2.41.414)1000/1000/12=68.49N/mm2相似地,对于剪力:=F剪/(HeLw)=1231000/1000/12=10.25N/mm2对于拉力和剪力的共同作用,合=f2+2= 合=69.25N/mm2焊缝满足要求!2、基础节与钢平台连接的焊缝计算基础节底钢板为40040020,安装在钢平台上并与之周圈焊接。首先,焊缝有效厚度He = 焊缝宽度0.7=14 mm焊缝长度Lw=1000mm,取1000mm根据双面角焊缝的强度公式:f=N/(He2Lw)代入数据,得:f=/(1421000)=99.6N/mm2相对于剪力:=F剪/(HeLw)=/(141000)=8.79N/mm2对于拉力和剪力的共同作用,合2f2+2= 合=99.99 N/mm2此时,每只支腿上仍保留3颗螺栓,安全系数远大于许用值3、封口板与格构柱连接的焊缝计算格构柱主筋为L1401412,与封口板焊接。首先,焊缝有效厚度He=焊缝宽度0.7=14mm焊缝长度Lw=1120mm根据角焊缝的强度公式:=N/(HeLw)=/(2141120)=88.937 施工计划安排采用1台桩机进行施工,2根/每日,2天钻孔灌注桩施工完成,当混凝土龄期强度达到7天后,焊接型钢平台,14天后安装塔吊。机械设备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备注1电焊机NB500KR2台2泥浆泵NL86-121台4经纬仪J21台5水平仪D31台6挖机1201台7钻孔灌注桩机GPS-101台劳动力计划序号工种数量备注1电焊工42机操工33小工38 塔吊基础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8.1型钢承台与格构柱连接 型钢承台必须由专业钢结构厂家自行加工生产,确保承台的焊缝质量满足规范要求。 型钢承台与格构柱连接在现场焊接完成,格构柱顶板采用-50050020钢板与格构柱四周围焊,焊缝宽度为14,为了加强承台梁与格构柱的整体性,在底层承台梁与格构柱间架设竖向连接板,具体做法见上图。8.2塔吊基础节与型钢承台连接 与基础节连接的钢梁要根据基础节的尺寸开孔就位。 塔身与型钢承台连接由原厂地脚螺栓通过承台预留孔与塔吊基础节螺栓孔连接,连接点部位加强处理见以上节点图。 塔身与型钢承台连接螺栓要定期检查是否松动,并做好检查记录。8.3格构柱剪刀撑连接 土方开挖时加强对格构柱的保护,确保格构柱四周土方高差不大于1m,且对称开挖,格构柱部位土方由人工清除。 土方开挖后即对格构柱剪刀撑进行焊接,连接部位均架设10mm厚加强板,宽度为焊缝外扩50mm。 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格构柱焊缝,如发现脱落的现场要及时进行补焊。9 质量验收要求 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笼及格构柱制作与安装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严格控制灌注桩浇捣质量,超灌高度不小于2d桩径;钻孔灌注桩的桩位偏差不应大于d/12(d为桩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200。桩底沉渣不大于100mm。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表项 次项 目允许偏差(mm)1主 筋 间 距102箍 筋 间 距203钢筋笼直径104钢筋笼整体长度100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质量保证措施表项次控 制 项 目质 量 标 准主要技术、质量措施1桩 位测量定位误差竣工桩位偏差20mm使用经纬仪和钢卷尺测量闭合测量,消除误差,及时复核轨道水平对中,钻机就位对中保护好控制点2孔 径-0,+0.01D流塑粘土层、流砂层使用浓泥浆钻进3钻 孔泥浆钻进参数及时排放砂性,使用浓泥浆转速,钻压按开孔令要求进行施工,开孔速度50r.p.m,正常钻进50r.p.m35m自重加压,40m减压钻进4垂直度1钻机就位调平、“三点成一线”护筒埋设周正钻具同心平直土层无障碍物,软硬变化孔段要减压钻进5孔 深-0+300mm基准标高测量精确钻具、机上余尺丈量准确6正循环一次清孔泥浆时间,渣厚泥浆密度1.3020min、30cm清孔时间充足钻头适当转动7钢筋笼钢筋质量焊条质量焊接质量保护层偏差搭接长度焊缝制作允许偏差安装标高误差接头错开长度、必须合格20mm单面焊5d;双面焊10d宽0.7d,厚0.3d主筋间距10cm、箍筋间距20mm、笼直径10mm100mm35d材料按规定复试E4303或T422焊条按照300个接头抽检试验使用120保护层垫块、认真检查使用定长形卡控制吊筋长度准确、固定牢固质检员现场控制8二次清孔(1)泥浆(2)时间 沉渣厚(3)待灌时间(1)比重1.30,粘度30(2)20min 300mm(3)30 min(1)替浆时间充足(2)浆液逐渐稀释,深度逐渐加深(3)做好灌注前的辅助工作9商品砼水下C40(1)准用证(2)配合比报告10砼灌注(1)充盈系数(2)导管距孔底(3)初灌埋管(4)控制埋管深度(5)桩顶浮浆处理(1)1.11.2(2)3050cm(3)0.81.3m(4) 310m(5)必须合格(1)做好井径测试把好成孔关(2)认真配备导管长度(3)初灌量控制在3m3以上(4)桩顶预留长度1.5m左右 控制钢格构柱垂直度,保证其偏差在1/300以内; 格构柱与型钢承台必须严格按详图施工; 在土方开挖及承台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钢格构柱,避免碰撞影响格构柱与灌注桩的连接效果。 所有埋件要认真埋设,所有焊缝、加强板、焊接必须按图纸施工,焊接完成后要组织验收。10 焊缝外观质量标准及尺寸允许偏差二级、三级焊缝外观质量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项目允许偏差缺陷类型二级三级未焊满(指不足设计要求)0.2+0.02t,且1.00.2+0.04t,且2.0每100.0焊缝内缺陷总长25.0根部收缩0.2+0.O2t,且1.00.2+0.04t,且2.0长度不限咬边0.05t,且0.5,连续长度100.0,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10焊缝全长0.1t且1.0,长度不限弧坑裂纹允许存在个别长度5.0的弧坑裂纹电弧擦伤允许存在个别电弧擦伤接头不良缺口深度0.05t,且0.5缺口深度0.1t,且1.0每1000.0焊缝不应超过1处表面夹渣深0.2t 长0.5t,且20.0表面气孔每50.0焊缝长度内允许直径0.4t,且3.0的气孔2个,孔距6倍孔径注:表内t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对接焊缝及完全熔透组合焊缝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mm):序号项目图 例允许偏差1时接焊缝余高C一、二级三级B2003.0B2004.0B2004.0B2005.02时接焊缝错边ddO.15t,且2.0dO.15t,且3.0部分焊透组合焊缝和角焊缝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下表的规定(mm):序号项 目图 例允许偏差 1焊脚尺寸h1hf601.5hf603.02角焊缝余高Chf601.5hf603.01 hf8.Omm的角焊缝其局部焊脚尺寸允许低于设计要求值l.Omm,但总长度不得超过焊缝长度10;2 焊接H形梁腹板与翼缘板的焊缝两端在其两倍翼缘板宽度范围内,焊缝的焊脚尺寸不得低于设计值.11 焊接质量验收评定 焊缝等级为三级,焊接质量要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的相关要求。 焊条、焊丝、焊剂、电渣焊熔嘴等焊接材料与母材的匹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 的规定。焊条、焊剂、药芯焊丝、熔嘴等在使用前,应按其产品说明书及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烘焙和存放。 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持证焊工必须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其认可范围内施焊。 T 形接头、角接接头等要求熔透的对接和角对接组合焊缝,其焊脚尺寸不应小于t/4; 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 每道焊接工序完成后,组织相关人员对焊缝质量进行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12 安全保证措施 塔吊桩施工时确保机架平稳,检查钢丝绳的磨损情况。 上岗前对上岗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戴好安全帽。 操作人员应戴好必要的安全装置,保证安全生产。 服从统一指挥,禁止随意操作机器。 注意周围环境,如高压线、地面承载力的,确保桩机拆装安全。 格构柱吊装,应专门人员指挥,严禁无关人员在作业区内穿行。 拆装桩机的整个过程,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和施工方案进行,严禁违规。 格构柱施工完成14天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开挖过程中严禁机械碰撞格构柱。 桩机施工前,必须经过检测合格方可启用,确保使用时各项性能符合要求。 保证安全用电,现场用电设备必须经过专业电工检修合格后可使用,用电线路架空搭设; 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随着土方开挖,要及时完成四根钢格构柱的平联和剪刀撑,在挖开和支撑焊接过程中,塔吊不能使用。13 塔吊基础的监测 塔吊基础施工完毕后,即在承台上设置观测点,观测点满足测量标高、位移的要求。并记录好初始数值。 土方开挖过程中,每天不少于监测一次塔吊基础的标高和位移。 如开挖过程中,格构柱被机械碰中,应立即监测塔吊基础偏移,如偏移量大于要求,应采取措施纠正。 格构柱的垂直度和偏移值应小于质量要求的允许值。14 应急预案14.1 触电伤害事故的急救(1)当发现有人触电后,应迅速展开急救工作,动作迅速、方法准确最为关键。(2)首先应迅速切断电源,若电源开关距离较远,可用绝缘体拉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用带绝缘柄的工具切断电线。切勿用金属材料或潮湿物体作救护工具,更不可接触触电者身体,以防自己触电。(3)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根据其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救治。对伤势不重、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安静休息一小时,再送往医院观察;对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应使其舒适、安静的平卧,并速请医生诊治或送往医院。对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并速请医生诊治或送往医院。必须注意,急就要尽快进行,不能等候医生,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不能中止包救。(4)人工呼吸法当职工在突发事件中发生呼吸暂停,都应立即采用人工呼吸法抢救。应立即使伤员仰卧,解开腰带,松开衣襟,进行人工呼吸。在人工呼吸之前,必须清除口腔、鼻中的血块、粘液、呕吐物以及泥沙等异物,使呼吸畅通。如果呼吸道被吸进的水所堵塞,营救者要把患者的腹部放在自己的腿上,抬起患者的双腿和躯干,倒出呼吸道中的水。 人工呼吸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口对口呼吸法,使患者仰卧,头部尽量向后。术者左手拇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