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透水案例、原因、危害.ppt_第1页
矿井透水案例、原因、危害.ppt_第2页
矿井透水案例、原因、危害.ppt_第3页
矿井透水案例、原因、危害.ppt_第4页
矿井透水案例、原因、危害.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霍州煤电团柏矿职工防治水培训课程,1,引言,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然而,洪水却是无情的,矿井水灾也很可怕!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认识一下,什么是矿井水灾?下面我们先通过几张图了解一下!,2012年7月26日晚上,北京防汛抗旱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721”特大自然灾害的最新情况。北京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新闻发言人潘安君介绍,北京区域共发现77具遇难者遗体,其中66人身份已经得到确认,11人身份正在确认之中。目前,搜救工作已经进入尾声。,2010年3月28日14时30分左右,中煤集团一建公司63处碟子沟项目部施工的华晋公司王家岭矿(在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境内,为中煤集团与山西焦煤集团合作组建的华晋煤业公司所属)北翼盘区101回风顺槽发生透水事故,初步判断为小窑老空水。事故造成153人被困。经全力抢险,115人获救,另有38名矿工遇难。,2010年3月1日7时20分,位于内蒙古乌海市的神华集团乌海能源公司骆驼山煤矿在基建施工中发生透水事故。当班井下共有作业人员77名,事故发生后经抢救有46人相继升井(其中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共造成32人遇难、7人受伤。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张德江副总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千方百计抢救被困人员,并做好善后工作。截止2010年5月10日,累计钻孔20个,进尺5874米,排水144万立方米,注浆堵水共注入浆料8384立方米,全面完成了井下补给水源封堵和井内涌水排水工作,31名被困人员遗体全部找到。,矿井水灾第一节概念,矿井水:在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以各种形式涌入井筒、巷道和工作面的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老窖积水等。矿井水灾:当矿井涌水量超过矿井的正常排水能力,而造成矿井水泛滥成灾的现象。,第二节矿井水的来源,矿井水的来源,决定于一系列的自然因素和非自然因素。分析研究这些因素以后,才有可能采取防止矿井水灾发生的必要措施。一、矿井充水的自然因素矿井充水的自然因素包括:大气降水、地表水、地形、基岩出露程度、岩石成分、覆盖层的作用、地质构造和埋没的古代地形等,1大气降水大气降水是矿井充水主要因素之一。除了一部分被蒸发和随河流流走以外,另一部分则沿着岩石的孔隙、裂隙渗入矿井。大气降水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开采深度对矿井充水的影响也不相同。在降雨量少的西北地区,矿井涌水量就小;在降水量多的南方地区,矿井涌水量就大即使在同一个地区内,由于大气降水量是随着季节变化的,矿井涌水量一般也随之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在一般情况下,矿井涌水量是随开采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也有的矿井,其涌水量却随开采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这是由于开采的愈深,水文地质条件愈加复杂的原故。,2地表水地表水位于矿井附近或直接分布在矿井以上的地表水,如河流、湖泊、水溏、水库等是矿井充水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地表水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岩石的孔隙、裂隙、岩溶等进入矿井,如河南义马矿区的个别井田在小浪底水库附近开采,受地表水威胁很大,故必须进行多项的水文地质工作,开采时采取必要的安全生产措施。,3地形地形对矿井充水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地下水的循环条件及含水层埋藏的深度,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的矿井、通常是涌水小的矿井或无水矿井。在同一地质条件下,位于低标高地区,如河谷,冲沟或低地,可能是涌水量大的矿井。如果四周地形高而中间为低平的盆地时,在雨季积水量大,地表排泄条件不好,地表水可大量补给煤系地层中的含水层,使矿井强烈充水;反之在地形较陡的情况下,降水大部分形成地表水流流走,补给地下水量就少,如图1所示。,图1地形对大气降水补给含水层的影响示意图1地表2含水层,4基岩出露程度、岩石成分和覆盖层的作用如果煤层或基岩岩层出露于地表,其中又有透水岩层,因而能大量吸收地表水,随着巷道掘进,地表水可大量进入矿井;如果煤层或岩层上面存在弱透水层或不透水层,如粘土层或砂质粘土层覆盖,并且厚度稳定,至少在5m以上,则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基本不能进行渗透;如果覆盖层是透水砂层,则水几乎都可渗入。当煤层顶板为良好隔水层时,可以把水隔开。但在某些地区由于开采地段顶板冒落,并在上部形成裂隙时,地表水可大量进入下部的透水层或巷道中去。,我国华北地区多有基岩出露,坚硬岩层裂隙和岩溶现象显著,成为水的天然聚积区域,矿井如果不对其加以防治,就会造成大量的水涌入矿井。有时裂隙和石灰岩溶洞是地表水流入矿井的通道,涌水量也会急剧增加。岩石成分也影响充水程度、胶结很好的沉积岩,如细砂岩、粉砂岩、页岩、泥灰岩等是弱透水层或隔水层,可以有效地阻挡地表水和大气降水的渗透,使矿井充水较小。,在石灰岩溶洞发育的矿井中,其充水性很强,对开采的影响很大。如我国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在其煤系底部为奥陶纪石灰岩,石灰岩中存在大量的岩溶水,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就有可能突然涌入矿井,造成矿井被淹事故。由此可见,在石灰岩溶洞发育的地区,必须调查清楚石灰岩溶洞的分布情况,研究生成过程,以及其补给、循环和排泄的关系,开采时,必须事先探放水,并在危险地区留设防水煤柱等措施,5地质构造大量流入矿井的水往往和区域地质构造形态有关。断层破碎带常是地下水的通道和聚积区,沿断层破碎带可沟通各个含水层,并与地表水发生水力联系,是造成突然大量涌水的原因,如图2所示。,图2断层破碎带引起涌水示意图1含水层2煤层,但是,也不是所有的断层都能造成矿井突水事故,一般来说,断层破碎带本身储存的水量并不是很大,主要是与地表水、含水层有沟通,地下水压力很大,当有足够力量突破断层破碎带和隔水层底板时才会引起突水,对煤矿生产造成威胁,如图3所示。,图3断层涌水示意图1含水层2煤层,此外,涌水也与断层本身透水性有直接关系,根据许多矿井的经验证明,多数逆断层透水性差,正断层透水性强,如果在矿井中有多条断层,断层的交叉处是最容易发生突水事故的位置。如果断层破碎带充填的是较细的柔性颗粒岩石,如泥岩、粘土、煤粉等,经后期胶结牢固,也可能起到隔水的作用。6埋没的古代地形许多矿井充水决定于埋没的古代地形形状。后期被易透水沉积物所覆盖的起伏不平的古老侵蚀区,是地下水容易积聚场所。这些地区,不仅一些含水层彼此之间有水力联系,同时含水层与地表水也有联系,有时还有古河床的存在,都给矿井充水造成了条件。,二、矿井充水的非自然因素矿井充水的非自然因素,包括旧淹没巷道,未封闭的钻孔及不正确的开采方法等1、旧淹没巷道旧淹没巷道在老窑或者废弃的巷道中,积存着大量的地下水,一旦揭露旧巷道,就会造成严重水患,老窑和旧巷涌水时,常带有大量碎屑物和酸性水,能破坏巷道设施和开采设备。2、未封闭的钻孔,当钻孔未封闭或者封孔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时,钻孔可成为地下水的自然通道,巷道掘进遇到钻孔时会造成大量涌水。3、不正确的开采方法如巷道布置不合理、采煤方法不正确、不能很好排出矿井水的采空区等,都可能造成大量的水流入巷道。当采空区顶板采用垮落法进行采煤时,常引起地表下沉,造成裂隙漏斗,如果破坏了隔水层,地下水就会涌入工作面。此外,在断层含水区由于放炮震动或发生冒顶事故时,也会发生涌水现象,有时会造成突然涌水。如图4所示,图4开采后覆岩破坏形成覆岩破坏三带、地下水沿裂隙进入工作面造成水灾害,在河谷地区或水体下采煤时,要特别注意巷道设计的合理性,选择正确的采煤方法,防水措施一定要严密周全。所有矿井的井口,都必须布置在历年最高洪水位以上,以免造成洪水灌入井下。,第三节总结,我国大部分都是地下开采,煤矿水灾是煤矿建设和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由于我国煤田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煤矿突水事故时有发生,它不仅严重破坏煤矿的正常建设和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时刻威胁矿工的生命安全。煤矿的水来源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主要是指矿区附近的江河、湖泊、池潭、水库和塌陷坑的积水以及雨水、冰雪融化后汇集的水。地下水主要是指含水层、断层裂隙水和老空水。这些水源可能从各种通道和岩层裂隙渗透进入矿井,当进入煤矿的水量超过矿井的正常排水能力时,就会酿成淹井事故。,所以故有水灾害的相关概念的定义如下:凡是在煤矿开拓采掘过程中,渗入、淋入、流入、灌入和溃入井筒或工作面的任何水源水,统称为煤矿水。凡因井巷、工作面与含水层、老窑采区、古井、被淹巷道,地表水体或含水的裂隙带、溶洞、洞穴、陷落柱、顶板冒落带、构造破碎带等接通或沟通而产生的出水事故,称为煤矿突水。凡影响生产、威胁采掘工作面或煤矿安全的,增加吨煤成本和使煤矿局部或全部被淹没的煤矿水,称为煤矿水害。,由于突水,停电设备故障,山洪泄入,揭露富水层而导致煤矿被淹没,巷道塌方,矿工被困(淹)井下,称为煤矿水灾害。针对受水灾害的煤矿而采取的抢险排水为主要技术手段,以抢救遇险矿工,恢复被淹煤矿排水能力为目的的一系列技术经济社会活动,称为煤矿水灾害救治。根据造成煤矿水害的水源进行分类,我们把煤矿水灾害分成四种类型。,1、地表水灾害大气降水,江河,湖泊等,从井口或采区冒落裂隙带,断层钻孔等进入,如:平顶山市一小煤矿,洪水直接进入井筒。如:洛阳市新安寺沟煤矿,河水直接与井下的护河煤柱沟通,造成淹井事故。2、老空水灾害即:古井、小窑、废巷几采空区积水,采掘工作面与之接近或沟通,使水体进入巷道或工作面,造成事故的,这是无论在国有重点、国有地方及乡镇小煤矿是最多的水害事故,都一一发生过。,3、孔隙或裂隙水灾害属第三系、第四系松散含水层孔隙水,有的为顶板砂岩的含水层水;流沙水或泥沙等;有的为地表补给水。当采空区冒落,裂隙导通后,或采面底板破裂或钻孔封孔不良,造成突水淹采面采区,或是淹井的事故。如:永煤集团的陈四楼、车集煤矿,郑煤集团的米村、裴沟矿等等。4、岩溶水灾害这主要是属于薄层或是厚层灰岩水灾害,在我省是危害下组煤的k2灰、O2灰水,采动后,使得水系导通工作面,造成淹井等事故。荥巩煤田、禹州煤田的水害,主要是石炭二叠纪的奥灰水,或寒武纪的寒灰水。如:荥阳的王河、平禹的新峰、梁北煤矿等,都是受到这种水的影响。,水灾的危害:1、通过初步统计,各种灾害平均每次事故的死亡人数为:瓦斯5.54人,火灾0.56人,水灾5.58人,冒顶1.18人。可以看出瓦斯和水灾每起的死亡率最高,数字惊人。2、各种灾害的损失面大。平均每起事故计算结果是瓦斯11.52万元/起,火灾13.61万元/起,水灾16.00万元/起,冒顶3.22万元/起。其中水灾害的损失最高。3、各种灾害的工作日损失统计为瓦斯16954工日,15500工日,水灾18590工日,冒顶5222工日,以水灾工作日损失最多。,煤矿水灾害的成因分析:1、一些煤矿,特别是乡镇小煤矿,在开采设计过程中,对于防治水灾害的措施不合理,没有设计探放水措施,没有设计防水煤柱等。2、对煤矿的水文地质分析不够,特别是探放水不够,在开采中盲目掘进,造成突水事故。3、在开采过程中,矿工违章违规操作,造成水灾事故。4、煤矿没有制定相应的安全规程,装备不齐全,不到位,导致水灾害发生。5、煤矿供电和排水系统运行可靠性能出现故障,造成煤矿水灾害事故。6、地震,山洪暴发等自然灾害引发了煤矿水灾还事故等。,矿井突水的主要危害,威胁矿工生命安全;影响矿工身体健康;降低生产效率;增加排水费用,提高开采成本;酸性地下水腐蚀井下机诫设备,缩短开采机械的寿命;影响煤炭回采率,降低煤质等。引起巷道积水,增加井下运输的困难;破坏巷道顶底板岩石的稳定性,使支护工作复杂化等。,矿井水灾防治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矿井水灾已成为仅次于瓦斯的煤矿第二大灾害。因此,进行水文地质研究,降低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