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概论(PPT 51页).ppt_第1页
国学概论(PPT 51页).ppt_第2页
国学概论(PPT 51页).ppt_第3页
国学概论(PPT 51页).ppt_第4页
国学概论(PPT 51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学漫谈之,中共安陆市委党校高级讲师汪洋,国学概论,本讲内容,一、全球视野下的国学二、国学概念三、儒释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四、学习国学的方法,一.全球视野下的国学,1.历史与国学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老文明。,一.全球视野下的国学,2.世界与国学文明冲突的反思当前世界的冲突,集中反映了不同文明(文化)的冲突。(20世纪是人类文明史上最血淋淋的世纪)反思人类需要的不是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个“尽善尽美”的霸权帝国,而是一个在文明开化的联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世界;人类缺乏的不是规则,而是能够指引道路、让大家都能接受的思想文化,即普世伦理。,在当今世界,人类的两个家园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一个是人类肉体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另一个是人类心灵赖以栖居的精神家园。中国文化的包容和谐与天下观念、世界精神,就像是水泥,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像是砖瓦,只有用这水泥,才能把这些砖瓦黏合起来,使新的文明大厦拔地而起,创造人类丰富多彩的未来。“国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修复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乃至人类的精神家园。,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目前较为认同的两个儒家普世价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道原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道原则在人类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七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人类要想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40年前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2005年美国人民年鉴手册的一项评选全世界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活动,孔子排在首位。其顺序是: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哥白尼、牛顿、培根、康德、达尔文等。,一.全球视野下的国学,3.现代化与国学现代化进程的误区:批孔反儒陈独秀在答佩剑青年一文中说:“吾人倘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则不得不以旧有之孔教为非;倘以旧有之孔教为是,则不得不以新输入之欧化为非,新旧之间绝无调和两存之余地。”胡适说:“新文化运动的根本意义是承认中国旧文化不适宜于现代的环境,而提倡充分接受世界的新文明。”“我是主张全盘西化的。”,现代化发展的短板:文化发展的滞后传统文化的丢失人的发展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中国人到底怎么了?信用缺失、道德滑坡到了何等严重的程度礼仪之邦缺礼仪、文明时代不文明韩潮现象说明什么,“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讨论:上两句的意思,被误读的经典戏说的圣贤,“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史记、孔子世家“野合”是什么意思?,民族复兴的呼唤: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民族复兴中国梦,如何才能复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其本质的发展是什么?国际政治话语权是什么?我们有自信吗?当今世界,现代化的浪潮,中国如果想在世界舞台上保留自己的位置,更需要他的忠实的儿女学会如何适应国际环境,如何健全自己、发展自己,而不是消灭自己。这就需要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独一无二的汉语,英语“我”:I汉语“我”:我、吾、余、予、俺、咱、在下、小人、鄙人、小的、奴才、下官、本官、卑职、臣、孤、朕、寡人、本宫、哀家、奴家、咱家、人家、洒家、小生、小可、妾身、老身、老夫、老奴、奴婢、贱民、贱妾、民女、小弟、老朽、贫道、贫僧、老衲、小僧,18、19世纪世界上崛起的第一批国家,如英国、法国等,其人口都是千万级的;20世纪崛起的第二批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其人口是上亿级的;而今天21世纪中国的崛起,其人口是十亿级的,超过前两批国家的人口总和。这不是人口数量的简单增加,而是一个不同质的国家的崛起,是一个五千年文明与现代国家重叠的“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的崛起,是一种独立政治话语的崛起,它给世界带来的可能是新一轮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张维为中国震撼,二、国学概念,何谓国学一国固有之学中国之学中华之学季羡林:“什么是国学呢?简单地说:国就是中国,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传统文化就是国学。”胡适:“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国学研究的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的基本分类小学:开启中国文化之门的管钥;经学:中国人的道德精神与理想追求;史学:中国人的价值判断与道德坚持;诸子:中国人的思想与生存智慧;文学:中国人的人生情怀与咏叹。,国学典籍,最具权威性:论语最具影响力:周易最全面:礼记最具人生哲理:中庸最具现实意义:周礼最具史学价值:春秋最具悲剧意味:尚书最富有生活情趣:论语最具趣味性:周易,最佳文采:诗经、大学、孟子最难懂:春秋、尚书、周易最佳口才奖:孟子最佳总结奖:大学争议最大:孝经最值得一背:四书最值得一看:五经,三、儒释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一)孔子和儒学1.儒学创始人: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誉为“万世师表”之圣人。,儒学狭义的国学,儒学是由孔子创立、由孟子和众多学者共同完成的一种完善人性和社会伦理的学说;四书五经是儒学的理论基础,是指导人由野蛮走向文明的百科全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最终成为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儒学伦理道德:孝、悌、忠、信,刚、毅、木、讷,恭、宽、信、敏,仁、义、礼、智信。,传统儒学经典:仁、义、礼、智、信,仁、义、礼、智、信称五常,爱之仁,正之义,君之礼,哲思智,情同信,春生化万物而成仁,秋刚正利收而为义,礼是形式,智为思想,信是保证。仁,人二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不能自私自利,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义,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礼,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智,知道日常的东西。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了解宇宙运行的规律,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就叫智。信,人言也。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智慧。,2.儒学经典四书五经,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孔子以其毕生精力收集、研读、整理、删修的五部著作。诗经原名诗,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尚书历史文献汇编,主要记载商周统治者的讲话礼记记载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之书,体现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重要资料易经“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是研究商周重要史料,是一部集中国古人智慧之大成的奇书春秋编年史,记载鲁隐公至鲁哀公242年的史事。,四书,四书的概念由朱熹提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后二篇原为礼记中的文章,朱熹用四十年时间进行注解四书集注,四书之大学儒家的“心经”,大学曾子著“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朱熹大学章句序大学是一本阐述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安邦关系的政治哲学论著。主旨:“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书之中庸至高无上的道德准则,作者“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子思,名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孙。尊称述圣。中庸“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朱熹中庸章句)儒家的中庸即永恒恪守中道之意;是道德的最高准则;是依据天下万物运行的自然法则而确定的;是一种不偏不倚、没有过与不及的平常不变的理念。这种理念是儒家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最重要的理念之一。,中庸之道:不可不圆,不可太圆,饭,不可不饱,不可太饱。不饱对不住美食,太饱对不住身体。饱中略饿,饿中微饱,乃养生之道、健康之本,少吃三成饭,多活二十年。酒,不可不醉,不可太醉。不醉,品味不出酒的妙处,进入不了酒的佳境,难以人酒合一,水乳交融。太醉,胡话连篇,丑态百出,失言失礼,伤己伤人,令人生厌。正所谓不可不醉酒中鬼才,不可太醉饮中君子事,不可不察,不可太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不察,恐怕交上坏人;不察,可能做错事情;不察,难免上当受骗被人利用;擦亮眼睛,不可不察。但是,太过精明会没有朋友,太过苛求会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太挑剔永远无法快乐满足,该清醒时清醒,该糊涂时还得糊涂。节,不可不傲,不可太傲。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做人要有骨气,有个性。当然也不可太傲,要随和、大度、宽容,于浩然正气中透出温情敦厚、质朴无华。己,不可不圆,不可太圆。日中则移,月满则亏。做人三分傻,不可太圆滑,外圆内方,方圆有度,才是处世之道。,中国人的“圣经”论语,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们对孔子一生的言语进行汇总编辑而成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台湾出版的国学基本教材将论语分为:德行类:包括论道德、论仁爱、论孝友、论修养;言语类:包括论法语(即严正告诫之语)、论人;政事类:包括论政治、论礼乐;文学类:包括论为学(即孔子的教育思想、论学、论诗。,论语的核心思想仁论语中五十九章提到“仁”,“仁”字出现109次。主要包括“仁”的内涵、实现“仁”的途径、“不仁”的表现等。何谓“仁”?说文解字:“仁,亲也,从二人。”即两个人的亲密关系。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其含义包括:孔子将“仁”定位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孔子认定的“仁”就是“爱人”,首先要有爱,要修为爱心,爱惜自己;其次要向外实践仁德,把爱心献给别人;孔子“仁”的概念中,视别人为人。,儒学旗帜的捍卫者-孟子,孟子孟轲著。孟轲(约前372前289年),山东邹县人,孔子第四代弟子,尊为“亚圣”。提出人性善学说,主张仁政人要存恻隐之心、谦让之心、羞耻之心、是非之心君轻民重思想,小康社会理想,(二)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1.道教道教肇始于老庄学说,创始人张道陵,被奉为“张天师”;道教以“道”为自己的最高信仰,把道德经奉为最高经典,所以称道教;道教重生,贵生,十分尊重生命,珍爱生命;道教主张积功累德,举善济人。,2.老子与道德经,道家创始人:老子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生于公元前571年,长孔子20岁。,道德经,道德经,又名老子,是老子留给后人全部智慧的集中体现,其显著特点是老子第一次把“道”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范畴,并进行了系统、详实和多侧面的论证。道德经是中国文化古典中译为西方文字最多的一本书,达两百余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是道德经。,3.道,道德经开篇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究竟是什么?其一、老子认为:“道”是一种物质性实体,存在于自然万物产生之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德经二十五章)其二、“道”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四十章),其三、“道”是一种摸不到、看不见的物质;“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道德经二十一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四十二章),一位英译者对“太极”的描述:普遍真理,终极原因,至高无上,永垂不朽,万古不易,变化万千,独一无二,无所不包,此外无物,无物无此。万物源此,无物源此。万物归此,无物归此。此乃万物,此非万物。此乃太极。太极至显于易变易。,其四、“道”产生万物是自然而然产生的;“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其五、“道”与万物分别存在于两个不同的世界,而且是有规律地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的;“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德经二十五章其六、“道”对于人是一种社会规律,即“人之道”;对于宇宙是自然规律,即“天之道”;“人之道”和“天之道”是相通的,人道应该学习天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道德经三十七章),(三)佛教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结合的典范,佛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宗教。是古印度释迦摩尼创立的,以成佛为修行的最高目标,奉释迦摩尼为佛,故称佛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宗教:大多数宗教借助于神的力量或神的精神和理论来关注人文问题,唯有佛教充满了重视人类,依靠人自身的智慧和毅力来进行自我解脱的人文精神。其行为准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为佛教”佛教在公元一世纪东汉时期由印度直接传入中国。小乘佛教自觉大乘佛教自觉觉他,汉语系佛教禅宗,“禅”就是“静虑”,就是用静坐思维的方法,彻悟自心,所以叫禅宗。佛教里的打坐,就是静修的一种方式。佛教常讲无常和无我,“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无常主要指不是恒常的;无我主要指没有一个独立的自性。无常无我即为“空”。空就是清净。对一个人来讲,就是要回归一颗平常心,做好你的本分事,做一个自在人。活在“当下”。此即禅,此即佛。,中国的宗教,儒家真言:“治平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道家真言:“无为而治”、“有无相生”、“道法自然”佛教禅宗真言:“明心见性”、“无念为宗”、“顿悟成佛”儒治世、道治身、佛治心儒入世、道遁世、佛出世,(四)、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文化主旨儒家文化进取文化。道家文化规律文化。佛家文化奉献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