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诗经,一、诗经简介,1、何谓诗经说文解字:“诗,志也。从言寺声。”朱自清说:“诗字是言志二字合并而成的。”尚书舜典:“帝曰:夔命女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发心声以文字,即为诗;谐声和律,歌之以咏志。),另一种看法“诗”和“歌”不同。“歌”是抒情的,上古人类直抒其情,及至先秦的贵族王侯,宗法社会血亲之间,或许婉转,情感表达还算直率,所以用歌咏言,我们现在还能从一般人酒后狂歌中体会当年贵族宴饮为什么用歌。或许有王者要表达志向,例如统一各国之类,就要用诗了。到了周代的春秋时期,为贵族服务的“士”这个阶层发展很快,言志的风气高涨。孔子删诗,乃称诗或诗三百,即是将抒情的传统改为言志的传统。而到汉武帝,立五经博士,乃有诗经之称。,2、诗经的作用献诗陈志君主的乐队一方面自己编歌,另一方面采集民歌,当时,其作用只为娱乐,如汉武帝使李延年谱歌。但民歌自然反映社会、政治情形。后人便把古代理想化,以为古人采诗为的是明民病,以规谏君主。故此说中,所陈的“志”都与政教相关。赋诗言志西周氏族贵族时期,极讲风度,诗经就是当时贵族交往的一个文化通行证,在聚会、宴会,乃至于重要的外交场合,诸侯的交往都需先赋诗的。,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郑伯见晋国赵文子,在赋诗中就表现自己的意思:“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郑风野有蔓草)郑伯从诗中断章取义,以表示自己欢迎之意。如果在某个场合中,所赋的诗与身份、场合不符,那会产生很大的问题。如左传襄公十六年载:晋平公与诸侯宴于温,使诸大夫舞,曰:“歌诗必类!”齐大夫高厚之诗不类。晋大夫荀偃怒,且曰:“诸侯有异志矣!”使诸大夫盟高厚,高厚逃归。于是,叔孙豹、晋荀偃、宋向戌、卫宁殖、郑公孙虿、小邾之大夫盟曰:“同讨不庭。”由此段记载可知春秋时代诗经之要。一部左传引诗句多达二百五十条,其中百份之九十五都出诗经。无怪乎,孔夫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教诗明志诗经是中国有文化以来第一本教科书。到春秋末期,礼崩乐坏,老歌没人爱唱了,孔子起来,收集旧歌以为是古代很重要的有关教化的歌,因此,孔子教诗,重视的是诗的文化价值,即只重诗之义而不重诗之声。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其中的“兴观群怨”、事父事君,都是教化的作用。,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也是重教化。论语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完全是断章取义了。孟子讲“以意逆志”,说要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但后人则误认为可以不管上下文,以诗是用于诗教方面的意念来解释诗,如此就变成了汉儒的政教化的解读。,3、诗经读法汉儒的误读诗三百本不是为作课本产生的,尤其是风,是人民要说出自己的话,但自从政府采诗而用作教本,就得加上骗了。汉代诗三百变成诗经,成为圣人教化的“圣经”,更是不惜以各种方式有意地误读。汉朝有四家解释诗经:鲁、齐、韩、毛,鲁诗最古,四家竞赛的结果是,毛诗集说谎之大成而独存至今,韩诗至今仍零碎存于别书引证中,齐、鲁二家几乎消亡。韩诗和毛诗相比,韩诗往往较多实话,而毛诗却去原意十万八千里。,毛诗的误读毛诗序:“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何谓“六义”周礼春官大师:“太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毛诗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从“六诗”到“六义”,表示了诗和乐的分离。“六诗”都与音乐有关:风采自民间,是各地的土风;雅则由乐官所作,是王朝的乐调;颂是带舞的;赋就是铺,许多乐器按一定顺序陈列;比表示在合唱队里的对唱;兴是一人领唱。,“六义”中则分为二:“风”,讽也,“雅”,正也,“颂”,歌颂盛德也,是为诗之体;而“赋、比、兴”则成为诗之用,朱熹注曰:“赋者,铺也,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今人读诗经,应把它当做一个文学文本来读,就必须拨开蒙在诗经上的几千年的政教迷雾,真正领会上古先人内心的大声疾呼和浅斟低唱。,二、诗经赏析,1、诗经分类颂:宗庙祭祀之乐,共四十篇。周颂最古、鲁颂次之、商颂乃宋诗(宋国人是商之后裔)。周、鲁(周公受封之地)、商皆用天子之礼,故有颂,此主要为政治诗。,雅:“雅”乃正之意,是周王朝统治区域的音乐,分大小雅,共一百零五篇。大雅约与鲁颂、商颂同时,因此也多是政治诗,也有少许抒发自己愉快情感(多为感恩)的诗,作者多属于上层统治阶级。大雅三十一篇,主要为祝颂赞美或宴饮祭祀,其中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赞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的丰功伟绩,是简略的周部族发展史诗。到小雅,周天子的统治渐趋涣散,一部分贵族没落,他们的骂和讽刺就成了小雅中的一部分。,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即十五国风,共有160篇,周南、召南为黄河以南,至江汉流域的音乐,诗中多河、汝、江、汜、沱等地名,其余则为黄河流域音乐。风最富于文学价值,多为情诗,因此其中的感情除了畏和恨外,又加上了“爱”,各人自顾自己的幸福,爱自己。孔子把“爱”扩大为“仁”,说诗教是“温柔敦厚”,其实不然,风诗中有很泼辣的东西在内畏、恨、爱。,2、诗经作品大雅生民(节选)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翼覆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訏,厥声载路。小雅采薇(节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杨柳意象,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山”与“隰”、“扶苏”与“荷华”是相配的,男女亦应结为配偶。“子都”与“子充”都是古代的美男子,这儿说没瞧见帅哥,却碰见你这个傻瓜。)郑风狡童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这两首郑风都是骂人的,因为在初民社会里,最早的诗歌多是骂人的,这理直气壮的骂人正说明上古社会的健全。),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鄘风柏舟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周礼地官媒氏称:“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妈呀,天哪,不了解我啊!诗经时代父母对儿女的压迫未若后世之甚,故此诗并非如前人所释,为怨恨父母之词。),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打情骂俏,人言可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秋水伊人,望穿秋水,最富抒情意味之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有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逃之夭夭。)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张爱玲倾城之恋:“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看那是最悲哀的一首诗,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好象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卫风伯兮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此后常常用女子懒得梳洗来表示相思别苦。例:温庭筠:懒起画娥眉,弄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