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ppt_第1页
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ppt_第2页
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ppt_第3页
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ppt_第4页
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编,文学活动,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第一节活动与文学活动,人类活动的性质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文学活动的地位,一、人类活动的性质,生命活动:动物性的一面达尔文弗洛伊德马克思,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提出的进化学说,标明人与动物同宗,达尔文Darwin18091882,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指出具有动物性的“本我”(id)对理性的“自我”(ego)有着强大的内驱作用,弗洛伊德FrendSigmund18561939,马克思,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伦敦马克思纪念碑,一、人类活动的性质,生活活动:自觉意识的一面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发生学层面看生活活动,生活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是人类发展、延续的基础“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马克思资本论,从认识论层面看生活活动,唯物主义: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塑造和影响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的、活动的方面,不能说明现实的、感性的活动马克思主义:从主客体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揭示了人的生活活动的社会性和实践性,二、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动物对事物感觉的角度是单一的:生命本能的人的感觉与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是多样化的:功利的、伦理的、道德的、诗意的人的活动的多种意义:经济技术、革命实践、审美创造,文本赏析,诗经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文本赏析,老鼠尖嘴细腿,其貌不扬,而且性喜偷食,损人衣物,令人生厌。但在大画家齐白石的画笔下,却成为偷吃灯油的可爱的小生灵。,二、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人的生产是全面生产人的活动的美学意义文学创造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自觉的能动的创造,达到了全面地表现人的本质特性,文本赏析,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二、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人在审美王国和诗意世界中体悟自身的价值,“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陆机,三、文学活动的地位,人类活动系统:物质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物质实践活动是一切其他活动的基础精神活动是指人的意识领域的活动文学活动属于精神活动精神活动的形态具有多样性,三、文学活动的地位,按照人脑掌握世界的不同方式看,三、文学活动的地位,按照精神活动与物质经济基础的关系看,精神活动,意识形态性的精神活动,非意识形态性的精神活动,自然科学,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政治、法律、道德等,第二节文学活动的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一、世界,世界的含义主观世界客观世界社会世界超验世界,一、世界,艺术模仿论文学活动是一种意识反映行为立论观点: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或者世界的模仿中西模仿论传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尔巴赫周易、司马迁、刘勰、荆浩、叶燮、白居易、梁启超,艺术模仿论之西方传统,柏拉图宇宙间的三类事物理式感觉世界中的各种事物镜子、艺术等艺术与理念世界隔了三层,是“影子的影子”,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艺术模仿论之西方传统,亚里士多德艺术模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了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亚里士多德:诗学,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艺术模仿论之西方传统,奥尔巴赫(ErichAuerbach)一个(荷马史诗)是详尽的描述,着墨均匀,各部分连接紧密,表述自如,发生的一切均在幕前,一目了然,在历史发展和人类问题方面有局限;另一个(圣经)是突出几个部分,淡化其他部分,支离破碎,未完整表达的东西具有强烈的作用,后景化,含义模糊,需要诠释,世界历史的要求、历史观念的形成及问题的深化。论模仿:西方文学中所再现的现实,周易“观物取象”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下,艺术模仿论之中国传统,荆浩五代大画家荆浩说:“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叶燮原诗中说:“文章者,所以表天地万物之情状也。”,艺术模仿论之中国传统,二、作者,艺术表现论作者通过创作表达感受并以此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中西传统对作者的观念“诗言志”说、物感说、白居易浪漫主义、福柯:作者缺席,“诗言志”说,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毛诗序中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荀子乐论中的“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荀子,白居易,与元九书:诗可“补察时政”,“泄导人情”“感伤诗”是“有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白居易,琵琶行,浪漫主义,“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斯,华兹华斯,福柯:作者缺席,“作者的作用是表示一个社会中某些话语存在、传播和运作的特征”一方面,作者是功能性的另一方面,作者表现了话语存在的特殊性,两种不同的作者“跨话语的作者”“作为话语实践拓荒者的作者”,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19261984,二、作者,表现论与模仿论的区别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表现论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模仿论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二、作者,文学表现与日常表现的区别,文学表现要经过深思熟虑唐代苦吟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三、作品,作品与现实的差异艺术描写可以超越事物的本真形态,去创造更具有普遍性的、更深层的意蕴形式主义文论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的本质在于文学的形式,文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学性”“陌生化”效果(Verfremdungseffekt)强调作品的形式之于作者的意义,英美新批评,兰塞姆创造了一个术语:文学本体论文学本体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兰塞姆J.C.Ransom18881974,结构主义,对作品进行整体的模式研究,追踪作品的“深层结构”注重二元对立的分析方法共时与历时/横组合关系与纵组合关系/语言与言语/代码与信息/能指与所指/秩序与序列等,读者之于作品:再创造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诗无达诂”印刷术的发展,形成包容社会各个阶层的文学公共领域,比如,对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和岳飞的满江红的阅读。,三、读者,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该书基本主题是嘲讽时政。作者自称该书是“使世人烦恼而不是供他们消遣”今天,人们把它作为儿童文学作品,斯威夫特JonathanSwift,岳飞的满江红,从“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来看,词作主要表达忠君情愫现在被诠释为爱国主义名篇,岳飞像,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20世纪60年代兴起代表人物姚斯伊瑟尔,三、读者,姚斯,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姚斯:走向接受美学,姚斯HansRobertJauss,伊瑟尔,提出“隐含的读者”,开启由接受研究向效应研究的内在转变作家在从事创作的时候,都已设定了阅读对象,这些对象需要用作品中的空白结构去召唤,伊瑟尔WolfgangIser,文学活动是一个交往结构,文学活动四要素的交往性马克思每一方表现为对方的手段;以对方为中介;这表现为它们的相互依存;这是一个运动,它们通过这个运动彼此发生关系,表现为互不可缺哈贝马斯任何两个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都可以用符号(语言)作为中介达成一种对话关系,第三节文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文学活动的发生文学活动的发展,一、文学活动的发生,巫术发生说巫术:一套约定俗成的有目的和意义的行为方式系统弗雷泽:在金枝中较早提出了巫术与文学的关系问题,弗雷泽,巫术原理“相似律”:同类相生或同果必同因“接触律”:甲乙二物接触后,施力于甲可影响乙,施力于乙可影响甲,弗雷泽J.G.Frazer18541941,一、文学活动的发生,宗教发生说宗教与文学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这点集中表现在欧洲中世纪赫尔德格罗塞,赫尔德,诗产生于由感觉所经验的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诗不是靠深思熟虑,而是靠对事件的无意识反映来完成。诗是诗人意识不自觉的自然流露。诗歌情感同宗教神秘情感是联系在一起的。,JohannGottfriedHerder17441803,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追求情感表达就是艺术的目的。实践活动追寻外在目的,审美活动以情感表达为内在目的,游戏介于二者之间。格罗塞把艺术也当成一种宗教。,一、文学活动的发生,游戏发生说康德席勒古鲁斯,康德,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换言之,艺术作为自由的游戏,就是合目的性和无目的性、有意图性和无意图性、艺术和自然的统一。,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席勒,“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动物的游戏局限在身体运动的方式,而人还有想像力的游戏人的艺术活动是一种以审美外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游戏冲动创造了一个活的形象。,席勒FriedrichSchiller17591805,古鲁斯,游戏有隐含的实用目的艺术活动可以归结为“内模仿”的心理活动,它在本质上与游戏相通,一、文学活动的发生,劳动说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文学活动的需要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早期文学的形式,二、文学活动的发展,文学活动发展的动力和原因的探讨社会风气与时代变化黑格尔的理念弗莱从文学内部来探求文学发展动因文学固有因素的不同组合引起了形态变化:普洛普、列维斯特劳斯,社会风气与时代变化,乐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黑格尔的理念,文艺发展不过是作为世界本原的理念(idea)对文艺产生了不同作用而已。文艺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而理念有由精神外化为物质形态再返回精神的自生长的要求,理念运动的不同阶段就有不同艺术类型来表现它。,黑格尔Hegel17701831,弗莱,文学的发展的内在动因与自然界四季“循环”一样春天对应为喜剧夏天对应为传奇秋天对应为悲剧冬天对应于缺乏正面目标的讽刺文学,加拿大原型批评家弗莱N.Frye,普洛普,民间故事形态学:从一百多个俄罗斯神话与民间故事分析出三十一种功能,各个不同的民间故事无非是这三十一个功能不同组合下呈现的不同样式。,普洛普VladimirPropp18951970,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俄狄浦斯神话流传中形成了不同变种,不同“版本”,它们都体现出大体相似的“主题”,即“过分强调人的血缘关系与过低估价人的血缘关系”的矛盾。该神话的不同变种无非是由同一些纸屑组合成了不同图像。,列维-斯特劳斯Lvi-Strauss,文学发展的根本力量是生产劳动生产劳动并不是文学发展的惟一的因素,上层建筑一些观念以及涉及文学发展的制度等往往有更直接影响经济因素只是在最终的意义上作为文学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