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旅游局年度工作总结_第1页
乡镇旅游局年度工作总结_第2页
乡镇旅游局年度工作总结_第3页
乡镇旅游局年度工作总结_第4页
乡镇旅游局年度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乡镇旅游局年度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县旅游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旅游主管部门的支持下,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围绕建设全市生态旅游的龙头和粤东生态旅游首选地的目标定位,高度重视、高位推进,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2016年全县旅游接待预计752万人次,比增18,其中过夜203万人次,比增20;旅游收入38亿元,比增22。2016年主要工作一、实施旅游基础设施提升计划一是依托大北山生态旅游产业园发展平台,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推进重点项目开发建设。大力推进京明温泉度假村升级改造和京明生态城工程建设,规划开发天宝堂长寿村度假区、独山风景区,借助申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有利契机,对广东大北山旅游度假区进行全面提升完善,规划打造成中医养生茶文化主题园、森林度假酒店、潮汕风情馆、客家民俗文化村;二是积极开展旅游扶贫工作,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大北山产业园获得省旅游局高端旅游项目发展专项资金,贷款贴息1000万的支持;三是发展旅游新业态,开发中医养生旅游,今年9月京明温泉度假村被省旅游协会、省养生文化协会授予“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2/6称号;四是在省旅游局的支持下,在全县设置文明旅游宣传终端机18个,旅游厕所智能服务终端机9个,文明旅游标识牌230个,旅游安全警示牌210个;五是对全县旅游厕所进行重新规划,全年完成新建旅游厕所8个,改建5个,全部达到A级要求。二、加快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点充分依托我县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优势,推动“现代农业旅游观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引导打造坪上西坑梅花、钱坑石灵寺,大夫祖祠、灰寨新宫林、上砂开口石风景区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打造一批富有潮客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认真开展中国乡村旅游“百千万品牌”推介行动,积极申报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加快培育乡村旅游发展品牌,将乡村旅游培育成为我县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三、强化旅游品牌宣传包装力度一是在第五届“中国旅游日”开展以“新旅游、新常态”为主题的各项便民惠民措施;二是在国家4A级景区京明温泉度假村举办京明首届茶文化节,在国庆黄金周推出“蝴蝶谷”等系列活动;三是依托主流媒体、新媒体,在揭阳日报新闻专刊、旅游网、微信、微博进行宣传推介;与百度推广、电商平台合作,打造旅游整体新形象;四是投入150万在揭阳电视台、潮汕机场和厦深高铁潮汕、普宁、深圳北、惠州南四个站投放旅游宣传广告,充分展示旅游新形象;五是组3/6织重点旅游企业参加2016中国(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六是组织重点旅游企业赴XX市、XX县开展旅游考察推介活动,加强与周边县区的合作,努力实现资源置换、客源互推、信息共享、线路互通、共同发展。四、加快推进“互联网农业旅游”认真贯彻落实陈东市长关于推进“互联网农业旅游”的指示精神,结合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制订了县推进互联网农业旅游工作方案。创新宣传模式,开通旅游微信公众号,对旅游网进行改版升级更新,在旅游品牌、整体形象、旅游资源等方面全面进行更新宣传推介,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建设。五、优化旅游安全发展大环境一是继续贯彻落实旅游法,加大旅游执法力度,深入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创建旅游安全大环境;二是加强旅游企业指导服务。成立县旅游协会,将景区、酒店、旅行社等相关旅游企业联合起来,形成支持旅游发展的强大合力;三是严格执行旅游安全用车制度,确保游客人身财产安全;四是启动安全检查联动机制,联合消防、林业、交通、公安等部门,大力推进旅游景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2016年旅游安全检查42场次,268人次;五是文明旅游扎实推进,培养、引导公民文明旅游意识,规范文明出游行为;六是加大旅游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配合县委组织部做好“扬帆计划”生态养生旅游特色人才工程申报工作,积极争取省组织部对我4/6县生态旅游人才培养的资金支持。六、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按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深入推进中央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市委、县委组织部“落实总书记要求“建设模范部门”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干部职工作风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开展治理慵懒散奢浮问题整治工作,提高机关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做好党务政务公开、计生、扶贫、帮扶问题村、第一书记、保密等中心工作,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存在问题2016年,我县旅游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比旅游发达地区及旅游产业迅猛发展的形势,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1、旅游产品不够精致。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基本停留在传统的观光层面,缺乏文化内涵,精品意识不强;产品单一,旅游商品、特色商品开发滞后,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2、产业配套相对薄弱。旅游接待能力较弱,公交系统还欠完善(覆盖面窄、接驳难、没设旅游专线);3、旅游专业人才奇缺。旅游人才流动性大,不稳定,专业人才奇缺,旅游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素质整体偏低,全县1054名旅游从业人员中旅游专业出身仅有6人,其中本科以上8名,大专以上20名,其他均为(高中)中专以下学历。全县仅有22名初级导游,没有高级、中级导游,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县旅游业的发展。2016年工作计划一、科学规5/6划、准确定位一是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生态旅游聚集区、绿色崛起先行区的目标定位,统筹谋划,明确定位,认真做好“十三五”旅游规划工作,编制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整合现有旅游资源,拓展空间,充实内涵;二是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对各景区实行分级管理、开发、保护,避免生态资源遭到破坏,确保资源与环境的永续利用。二、打造生态旅游集聚区依托大北山产业园平台打造生态旅游集聚区,推进重点项目开发建设。不断提升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和文化内涵,规划建设旅游服务中心,建设中医养生茶文化主题园、森林度假酒店、潮汕风情馆、客家民俗文化村,为产业园整体打包创国家5A级景区创造条件。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旅游观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结合农业观光种养和“一镇一品”,探索打造坪上湖光村民宿农业观光、石内河梅花、金和山湖村、上砂开口石、钱坑石灵寺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推出一批特色鲜明和乡村旅游产品,将乡村旅游培育成我县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四、加强品牌宣传包装一是全面包装推介乡村旅游产品。以乡镇为单位,结合农业观光种养、古村落、“一镇一品”等举办“坪上梅花节”、“塔头冬瓜节”等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推介活动;二是充分展示我县丰富的生态旅游6/6资源,组织县摄影家协会举办“旅游风光摄影展”;三是深入挖掘我县“三山国王祖庙”文化内涵,邀请专家举办系列“三山国王”文化研讨会;四是开发包装旅游商品,举办评选“手信”活动。五、提高产业配套水平一是结合我县旅游产业现状,重点打造“潮客风情旅游商品一条街”、“潮客文化体验中心”和“县旅游文化产业创业基地”。通过建设一处集中展示我县丰富旅游商品和集中演示地方民间文化特色的场所,拉伸旅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化水平;二是不断推进旅游厕所建设,2016年完成新建旅游厕所7个,改建4个,基本实现全县旅游景区、主要乡村旅游点、重点旅游餐馆的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