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现当代通俗小说概述.ppt_第1页
1章现当代通俗小说概述.ppt_第2页
1章现当代通俗小说概述.ppt_第3页
1章现当代通俗小说概述.ppt_第4页
1章现当代通俗小说概述.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通俗小说经典,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王晓文,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百年雅俗文学的互动流变一、建立雅俗文学生态平衡的现当代文学史观二、二十世纪雅俗文学的互动流变1、19世纪末20世纪初,知识精英理论超前,通俗小说创作取得成绩。(1)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起步以小说界革命为起点。严复:本报附印说部之缘起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知识精英理论超前,通俗文学受益,出现了四大谴责小说。,第一章概述,(2)四大谴责小说是中国现代通俗社会小说的始祖。鲁迅等名家对四大谴责小说的评价。(3)小说界的办刊高潮。第一次:1903绣像小说(李伯元)1904新新小说;1906月月小说;1907小说林第二次:1909小说时报陈景韩、包天笑1910小说月报王西神、恽铁樵1914礼拜六王钝根、周瘦鹃小说大观、小说画报包天笑(4)通俗文学家为五四文学作了隐性准备,是继承改良派,第一章概述,2、五四时期至1930年代,新文学批判通俗文学,但通俗文学与新文学并行发展。(1)新文学兴起,批判鸳鸯蝴蝶派,雅俗文学形成一种敌我态势。(2)三顶帽子封建思想与买办意识的混血种;半封建半殖民地十里洋场的畸形胎儿;游戏的消遣的金钱主义;反驳:拥护新政制,保收旧道德:包天笑。以市民视角反映现代都市生活:上海。文学功能宽泛,通俗文学重视娱乐性、趣味性。通俗外文学理论上采取守势,用长篇小说占领读者市场。,第一章概述,(3)朱自清对通俗文学的肯定性评价(4)通俗文学与新文学的互补性通俗文学对现代文学最大的贡献是写出了我国都市民间生活与民俗风貌。(5)刊物争夺小说月报另办小说世界申报自由谈另办申报春秋通俗文学刊物还有红玫瑰、紫罗兰、珊瑚(6)此时期通俗文学形成了社会言情(张恨水)、武侠(还珠楼主)、侦探(程小青)、历史小说(蔡东藩)四种稳定类型。,第一章概述,3、抗战时期,雅俗文学呈现互融趋势。雅俗对峙有松动。新文学已站稳,并有大众化以适应抗战时代的要求。通俗文学要赶上时代步伐。“文协”成立,张恨水、包天笑、周瘦鹃参加。万象月刊雅俗合办。30年代的各种通俗小说类型又有发展,社会言情(刘云若)、北派武侠(北派五大家)成就较高,又出现了新市民小说(张爱玲、徐訏等)。40年代解放区有赵树理的评书体小说及新章回体小说。,第一章概述,4、1950197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使40年代解放区成为大陆文学唯一合法形态。大陆通俗文学基本断层;通俗文学因素片段寄存于严肃文学体内,如青春之歌之于言情小说,林海雪原之于武侠小说。(另有文革时期的手抄本“梅花党”系列等)。通俗文学在台港地区出现生机。有金庸的武侠小说和琼瑶的言情小说。5、1980年代至20世纪末,大陆通俗文学逐渐复苏,90年代以来雅俗互融再度出现。80年代先出现引进台港通俗文学热;清末民初通俗小说重印热。通俗文学刊物兴办。90年代以来的通俗文学成就高,主要类型有官场反腐小说(阎真、张平);域外小说(曹桂林);公安法制小说(海岩);历史小说(二月河);网络小说(痞子蔡)等。,第一章概述,第二节通俗文学学科的界定一、现当代通俗文学可看作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一个二级学科。二、雅俗文学称谓的命名问题雅文学、纯文学、严肃文学等称谓并不准确。本课程分为:1、知识精英文学2、市民大众文学,第一章概述,三、雅俗文学的分界问题没有明确答案,因为1、有中间性作品:张爱玲。2、有环境、地域因素影响。古代区别以使用的语言为标准,文学革命后以白话为正宗。就要看作家的思想、流派。3、综合标准:是否与世俗沟通;是否浅显易懂;是否重视娱乐消遣功能,第一章概述,四、雅俗文学的各自特色1、探索性、先锋性;站在市民立场,平视民间生活。2、重自我表现,主体性强;贴近读者、消费者的期待视野,商业性。3、文体、语言的创新性、试验性;模式化(社会、言情、武侠、侦探)。4、崇尚永恒;企盼流通。5、当前,雅俗文学互相靠拢、融合。,第一章概述,五、俗文学与通俗文学俗文学有四大子系:1、通俗文学子系2、民间文学子系3、曲艺文学子系4、现代音像、网络传媒中属于通俗文艺的作品。本课程主要讨论通俗文学子系,兼及现代音像和网络。,第一章概述,六、鸳鸯蝴蝶派与通俗文学的关系1、鸳鸯蝴蝶派的称谓最早由周作人1918年提出,是贬义。范伯群对通俗文学的界定:是指以清末民初大都市工商经济发展为基础得以滋长繁荣的,在内容上以传统心理机制为核心的,在形式上继承中国古代传统为模式的文人创作或经文人加工再创造的作品;在功能上侧重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但也顾及寓教于乐的惩恶劝善效应;基于符合民族欣赏习惯的优势,形成了以广大市民层为主的读者群,是一种被他们视为精神消费品的也必然会反映他们的社会价值观的商品性文学。,第一章概述,鸳鸯蝴蝶派是一个言情小说流派,通俗小说中的其它类型归此名下很勉强。通俗文学界自己的看法。陈蝶衣自认鸳鸯蝴蝶派、周瘦鹃自认礼拜六派。2、评价:可统称“鸳鸯蝴蝶礼拜六派”。因为他们的文学观念与写作情趣大致相同;他们有共同的出版阵地;他们组织过自己的社团(青社和星社);他们的创作大多涉及多种通俗题材类型。周瘦鹃属于此派,但叶圣陶虽然在礼拜六上发表过小说,却不属于此派(他是文学研究会成员)。思考题概述20世纪中国文学中雅俗文学的互动关系。,课程主要参考文献,1、范伯群等:中国现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