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资本主义是如何兴起的?谈近代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资本主义”一词,从二十世纪初才开始广泛使用。我也可能有点武断,不过我认为,1920年出版的威纳尔桑巴特的名著现代资本主义是该词正式出台之时。实际上,马克思从未用过这个字眼。因此,作为历史学家,我们可能直接犯下最大的过失:时序颠倒。有一次,一位年纪尚轻的历史学家喊道,在产业革命之前,资本主义并不存在,“讲资本嘛,有的。讲资本主义,没有!”布罗代尔: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主要内容,一、关于西方世界兴起的各种理论二、产权与经济增长三、商业革命四、近代农业革命五、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六、近代金融制度的建立,一、关于西方世界兴起的理论,什么是西方世界的兴起,技术创新的角度,制度变迁的角度,国际贸易的角度,意识形态的角度,市场机制的角度,阶级斗争的角度,加州学派的观点,世界体系学派的观点,国内学者的观点,如何理解“西方世界的兴起”,西方世界的兴起是指从10世纪到18世纪之间西方世界由相对落后地区成为世界霸主的历史进程。其中既包括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变革,也包括制度变迁中心的转变即从处理自然环境的不确定性到处理日益复杂的人类环境的不确定性。,从技术创新看“西方世界的兴起”,罗斯托(19162003)WaltWhitmanRostow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现代经济的起源HowitAllBegan:Originsofthemoderneconomy(1975)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THESTAGESOFECONOMICGROWTH:Anon-communistmanifesto(1960),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科技革命,从哥白尼起到牛顿,科学革命不可避免地改变了人们对自己、对社会、对物质世界、对宗教的看法。虽然科学研究未必直接带来发明,但借助对更根本问题的认识,能改变了人们观察世界的方法,这种潜在的观念上的更新,增加了发明家/企业家/各种领域中的创新者的数量。,肯尼迪(1945)PaulKennedy大国的兴衰(1988)theriseandfallofthegreatpowers:EconomicChangeandMilitaryConflictfrom1500to2000,西方的兴起:,欧洲地理条件,分权政治,激烈竞争,科学技术,欧洲的奇迹,其他观点,李约瑟(19001995):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andCivilizationinChina,1954)戴维兰德斯:国富国穷(wealthandpovertyofnations),新华出版社2001.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三联书店1997.,从制度变迁看“西方世界的兴起”,道格拉斯诺思(1920)DouglassC.North理解经济变迁过程(UnderstandingtheprocessofEconomicChange,2005)ViolenceandSocialOrders:AConceptualFrameworkforInterpretingRecordedHumanHistory(2009),共有的信念结构(基督教),荷兰、英国,对自由的现代感知演化,西班牙,延续中世纪等级秩序的信念,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民族国家,产权界定,交易成本,意识形态,低效或无效的经济组织,琼斯CharlesI.JonesWasanIndustrialRevolutionInevitable?EconomicGrowthovertheverylongrun:NBERworkingpaper7375.,西欧的突破性增长,内因,人力资本积累,外因,产权改进,战争、饥荒等外部冲击,卢卡斯(1937)RobertEmersonLucas,Jr.工业革命的过去与未来Theindustrialrevolution:pastandfuture(2003),保障和提高人力资本积累的回报率的产权制度,工业革命,外部冲击,(Exogenousshock),从大西洋贸易看“西方世界的兴起”,三个假设,大西洋贸易对西欧经济发展有关键影响,得自大西洋贸易的利益能够催化制度演变,制度转变与国王皇室专制权力的强弱有关,约翰逊(SimonJohnson)、阿西墨格鲁(DaronAcemoglu)、罗宾逊(JamesRobinson)欧洲的兴起:大西洋贸易、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TheRiseofEurope:AtlanticTrade,InstitutionalChangeandEconomicGrowth(AmericanEconomicReview,June2005),制度指数(institutionalindex),各国、皇室或其它特权阶级侵犯商业活动权利限制的程度,对私有财产保护的程度,允许人们在有利可图的产业中自由经商的程度,大西洋贸易,英国、荷兰:大西洋贸易新商人阶层的兴起社会阶级的高流动性分工演进与贸易发展经济增长与工业革命。,西班牙、葡萄牙:大西洋贸易皇室专制权力强化社会阶级的低流动性一般人无法分享大西洋贸易的好处阻碍经济增长与工业革命。,结论:大西洋的贸易机会,若能与各国国内内在的制度转变发生良性循环,则从大西洋的贸易得到的好处会引发经济成长与工业革命。而各国在大西洋贸易发展初期所拥有的政治制度,与各国在大西洋贸易后所进行的制度转变有密切的关系。,从加州学派看“西方世界的兴起”,彭慕兰(1958)(KennethPomeranz)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TheGreatDivergence:China,Europe,andtheMakingoftheModernWorldEconomyUniversityofPrincetonPress2000,美洲新大陆,棉花,木材,谷物,土地与劳动力的节省,现代化的棉纺织业,生态缓解,(ecologicalrelief),结论,所谓西方的兴起并不是欧洲社会的特殊性,也不是什么工业革命的神话,而是由于东方处于周期性衰落的同时,西方由于一个偶然的事件(发现了美洲的白银)而获得了相对地位的上升的结果。他认为从航海大发现直到18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前,是亚洲时代。欧洲之所以最终在19世纪成为全球经济新的中心,是因为欧洲征服了拉丁美洲并占有其贵金属,使得欧洲获得了进入以亚洲为中心的全球经济的机会,使欧洲有可能站在亚洲的肩膀上。,王国斌ChinaTransformed:HistoricalChangeAndTheLimitsofEuropeanExperience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及欧洲经验的局限(1998),斯密型增长,中国,西欧,马尔萨斯陷阱,西欧,美洲大陆开发,矿产能源开发,中国,城市工业资本主义,:农业帝国,从意识形态看“西方世界的兴起”,韦伯(18641920)MaxWeber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20)TheProtestantEthicandtheSpiritofCapitalism经济通史GeneralEconomicHistory(1923)。,资本主义精神,天职观,禁欲主义,经济理性,正式的自由劳动,市场上的自由交易,企业家对物质生产资料的占有,经济生活的商业化,用于生产的理性的机器技术,法律的可计算的裁决和审判,桑巴特(18631941)WernerSombartthemoderncapitalism现代资本主义(1902),资本主义精神,企业家精神,征服,营利,市民精神,勤勉,节制,经济,守约,犹太教,理性主义,边缘地位,熊彼特(18831950)SchumpeterCapitalism,Socialism,andDemocracy(1942)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企业家精神,创新,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Creativedestruction,托尼(18801962)R.H.Tawney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1926)ReligionandtheRiseofCapitalism,中世纪背景,欧洲大陆宗教改革家,英国国教会,清教运动,从市场机制看“西方世界的兴起”,希克斯(19041989)JohnRichardHicksATheoryofEconomicHistory(1969)经济史理论,人格化交易,非人格化交易,习俗经济,命令经济,:市场经济,货币,法律,信用,农业,商业,工业,财政,金融,市场渗透,格雷夫(AvnerGreif):CulturalBeliefsandtheOrganizationofSociety:AHistoricalandTheoreticalReflectiononCollectivistandIndividualistSocieties,Th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02(5October):912-50,1994.米尔格雷姆(PaulMilgrom):TheRoleofInstitutionsintheRevivalofTrade:TheMedievalLawMerchant(withDouglassNorthandBarryWeingast),EconomicsandPolitics,2,March1990,1-23.,从世界体系学派“西方世界的兴起”,布罗代尔(19021985)FernandBraudel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CivilizationandCapitalism,15th18thCenturies,3vols.(1979),长时段,:物质文明,15至18世纪世界范围的人口、粮食、饮食、住宅、服饰与时尚、能源和冶金、技术革命和技术落后、货币、城市等的情形,形形色色的交换,中时段,:市场经济,短时段,:资本主义,世界的时间,:经济世界,欧洲、俄罗斯、土耳其、远东,沃勒斯坦(1930)Wallerstein现代世界体系THEMODERNWORLD-SYSTEM(1976),弗兰克(19292005)AndreGunderFrankReorient:TheGlobalEconomyInTheAsainAge(2001)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亚洲时代,欧洲时代,白银贸易,商业扩张,白银贸易是指欧洲为获得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的商品而支付白银所导致的贸易。欧洲人渴望获得中国的手工业品、加工后的农产品、丝绸、陶瓷和茶叶,但是没有任何可以向中国出售的手工业品或农产品。而中国在商业经济的扩张中似乎对白银有一种无限渴求。,从阶级斗争看“西方世界的兴起”,马克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互动,新型商人阶级的兴起,传统阶级的没落,阶级斗争,资本主义兴起,罗伯特布伦纳RobertBrennerTheOriginsofCapitalistDevelopment:ACritiqueofNeoSmithianMarxism,NewLeftReview,1,104(1977),pp90-1.,西欧农奴与封建领主的斗争,西欧农民获得自由,东欧农奴失败,农业地主与佃农、小农,法国失败英国胜利形成大农场,农民成为自由劳动者并购买食品资本大规模投资农业和工业等,国内学者的观点,张宇燕美洲金银与西方世界的兴起,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财富重组,阶级兴衰,制度变迁,经济增长,外生货币,厉以宁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城市,体制外的权力中心,市民,体制外的异己力量,刚性体制,弹性体制,王权,制度调整,自上而下改革,资本主义,封建社会,其他研究如李伯重、侯建新、林毅夫、汪丁丁、韦森等。,二、产权与经济增长,(一)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理论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派,马尔萨斯和李嘉图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人物。古典主义经济增长理论遵循完全竞争原则,增长模式是一种“线性模式”,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简单明了,因果关系显而易见,同时还特别表现在单一因素的考察上,研究的重点是土地资源、资本、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理论有斯密(AdamSmith)模型、哈罗德(RoyF.Harrod)多马(E.D.Domar)模型、麦迪逊(AngusMaddison)模型等。,(二)主要的经济增长模型斯密模型斯密认为劳动分工刺激资本积累(箭头a)并且通过共同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箭头b和c)。劳动生产率提高会增加整个国家的产出(箭头d),这会拓展市场,进一步推动劳动分工和资本积累(箭头f)。作为资本积累的一个结果,工资基金增加(箭头g),工资会上升(箭头h)。高工资会激发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箭头i)。国家产出的提高会增加消费品,按照斯密的观点,这些消费品构成了国民财富(箭头e)。,劳动分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提高国家产出,增加国民财富,资本积累,工资基金的增长,高工资,a,b,c,d,e,f,g,h,i,马尔萨斯:认为人口与生活资料之间呈比例增长趋势,即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而产出则趋于算术级数增长,从而最终导致人类只能维持在温饱收入水平上。李嘉图:从农业来考虑经济增长,他认为农业土地至关重要,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加,无论是对土地的进一步密集利用还是开发次等闲置土地,资源利用的报酬递减现象终将出现,人口增长是不变的事实,而技术进步又缺乏,则经济无疑会跨入长时间的均衡状态。,哈罗德多马模型:G=S/V,即经济增长取决于储蓄与资本产出比,由于哈罗德、多马假设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所以资本产出比确定,经济增长的限制重点在于资本和资本积累。事实上,资本产出比固定不变很不现实,而且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使人们认识到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是需求而不是供给。发展经济学:麦迪逊等人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技术进步贡献在发达国家要大于发展中国家,而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贡献在发展中国家要大于发达国家。,新经济增长理论:主要强调技术进步、知识和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有罗默(P.Rome)和卢卡斯(R.Lucas)模型。罗默提出一个收益递增的增长模型,他论证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而一般知识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专业化知识可产生要素递增效益,而且能使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也产生递增收益,从而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是递增的。卢卡斯将资本划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将劳动划分为原始劳动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他认为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从而将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进一步具体化、微观化,使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更为深入细致。,制度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随着产权经济学的兴起,运用产权理论研究经济增长问题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经济与历史的合一,主要是诺思的理论。西方世界的兴起: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所在。而有效率的经济组织的产生,需要在制度上做出安排和确立产权,以便对人的经济活动造成一种激励效应根据对交易费用大小的权衡使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一个社会如果没实现经济增长,是因为该社会没有为经济方面的创新活动提供激励,也就是说,没有从制度上去保证创新活动主体应该得到的最低限度的补偿。诺思比较分析了西欧各国近代以来的经济增长经验并指出,尼德兰和英格兰地区最早进行了产权方面的变革,即确立了私有产权制度,从制度上激发和保护了经济领域的创新活动,因此,这两个地区首先在西方世界兴起。,三、商业革命,主要内容(一)1314世纪商业变革的临界点(二)地理大发现(三)商业革命(四)重商主义(五)世界市场的概念,(一)1314世纪商业变革的临界点,1、贸易范围和贸易规模的扩大。2、竞争制度的安排。城市法以法令、判例为内容,规定了交易主体在各种经济活动中的平等关系,试图排除交易中的随意性及封建特权对这些平等关系的侵犯。城市法还包括对集市贸易规则的各项规定,制定了对违反不法行为的制止规则和惩罚措施,规范了市场主体的行为,促进了市场的有序性。,3、商业技巧的创新。钱币业从商品流通中独立出来,成为日后金融业的先驱。记帐与划帐的结算制度逐渐成型,使债权和债务相互冲抵,减少了因缺乏硬币造成的商业困难。出现了汇票,并且汇票还可以转让、流通。保险业也有所发展。特点:商业组织和金融市场都获得较大发展,提高市场效率所必需的知识已经具备。,(二)地理大发现,1、地理大发现的动机第一,地理大发现的概念。是指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国家在大规模海外探险中对美洲大陆的发现和对通往东方新航线的开辟。第二,西欧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诱发了封建贵族对贵金属的需求,这是地理大发现的原始动机。第三,欧洲人想从东方获取金银的欲望由于近东贸易危机收到极大的阻碍。,2、地理大发现的条件天文学航海技术3、西欧国家的海外探险葡萄牙:达伽马西班牙:哥伦布、麦哲伦西欧的其他国家,1、社会商业的冲动2、贸易路线的转移第一,地中海贸易的衰落意大利城市的衰落、南德意志城市的衰落第二,大西洋沿岸城市的兴起16世纪的安特卫普17世纪的荷兰和阿姆斯特丹特点:世界贸易的中心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从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16世纪中期的安特卫普、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相继成为欧洲经济中心。,(三)商业革命,3、价格革命第一,新航路开辟所导致的欧洲贵金属存量的显著增加。第二,价格革命。第三,价格革命所导致的社会阶层的分化。新兴农场主的出现、工商业者阶层的壮大等。,4、商业组织的创新第一,合伙制的推广。第二,特权公司。第三,特许公司。第四,股份公司。特点:合伙制、股份公司等商业组织的创新,为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证,也为其他行业的企业组织创新提供了范例。,英国东印度公司,全名是“伦敦商人在东印度贸易的公司”。英国政府特许设立经营垄断贸易,进行殖民扩张的组织。1600年12月30日成立。领有“皇家特许状”,享有好望角以东各国(主要是印度和中国)的贸易垄断权。最初在马来群岛一带进行香料贸易,后在印度建立商馆和堡垒,拥有军队和舰队。至十七世纪末,在印度已建立孟买、马德拉斯和孟加拉三大管区,设总督管理。1698年伦敦成立一家新公司,1708年新旧公司合并,并获得在印度宣战和媾和的特权。十八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中叶,通过一系列战争,排挤法、荷势力,确立在印度的统治地位。其间以武力侵占大片土地,征收巨额田赋;经营种植场,实行强迫劳动;垄断烟盐贸易,从事海盗式掠夺,大量种植鸦片,并以走私方式输入中国,毒害中国人民,掠得大量财富并获取巨额利润,成为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来源。英国政府曾借其财力和人力(军队),对印度周围的亚洲国家(如缅甸、阿富汗、中国)进行侵略和掠夺战争。英国工业革命后,为满足和适应工商业资本的发展要求,英国政府先后取消该公司对印(1813)和对华(1833)的贸易垄断权。1858年,在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打击下撤销。,(四)重商主义,1、民族国家的兴起民族国家兴起的原因、民族国家的建立等2、重商主义重商主义一般是指亚当斯密的国富论(1776)出版前即17-18世纪的经济政策体系和经济学说。这是以极度垄断和特许形式为特征的商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时期。作为一种经济思想,重商主义统治欧洲长达两个多世纪,并且经历了早期重商主义到晚期重商主义的发展,但它们之间的跨越,尚不足以破坏重商主义思想的根本一致性。早期的重商主义倾向于把国民财富等同于金属货币,实际上是把货币与资本等同起来,并主张限制出口,以阻止货币流向国外;后期和更加成熟的重商主义者主要是试图分析贸易条件,以便能够确保国际收支的盈余和货币的净流入。,第一,早期重商主义:以英国为典型早期重商主义经济思想:代表人物:英国的海尔斯、马林斯等;法国的博丹、孟克列钦等。孟克列钦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学的名称。在此阶段,国家迫切需要增加货币,所以他们极力提倡不断吸收国外货币到国内,禁止货币输出国外。此外,国家力图通过行政手段,调节货币的流动,达到使国家储藏尽量多的货币,积累起充足的货币财富的目的。被称为重金主义或货币主义。第二,晚期重商主义:以法国为典型晚期重商主义经济思想:代表人物:英国的托马斯曼、法国的柯尔培尔等。在此阶段,他们虽人物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但是他们已开始用资本家的眼光看待货币,初步地意识到货币不单纯是货币财富,而且把它看作是增加财富的手段。他们坚持发展对外贸易,而在对外贸易中必须实现出超。其特点是:通过调价商品的运动,达到增加货币财富的目的。又称为重工主义。第三,特点:西班牙、葡萄牙重视控制金银贸易、英国侧重于对外扩张、商业战争和颁布航海法令等、法国注重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等。,3、商业战争第一,商业战争的原因。第二,商业战争。16世纪末期的西班牙17世纪的荷兰18世纪的英国,4、商业文明文艺复兴。主要的社会思想是人文主义。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人文主义在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科学的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从文艺复兴的起源和指导思想来看,其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宗教改革。是16世纪首先在德意志爆发,随后席卷西欧的社会政治运动。它由新兴资产阶级发动,广大农民、城市市民积极参与,个别国家的君主大力支持,部分贵族也积极投入。宗教改革形式上是反对天主教教义和教会组织,实际上是对现存的社会和制度的反抗,实质上是西欧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的政治运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一个特殊阶段。商人地位的提高商业文明的冲击,(五)世界市场的概念世界市场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历史性的经济范畴,其内含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狭义的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相互间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和领域,它突破了国家的界限,把从事商品生产的国家和地区连成一体。广义的世界市场不仅包括商品市场、还包括国际金融、劳务、信息和技术市场等。1、欧洲的贸易区。地中海地区、波罗的海地区、大西洋地区。2、世界两个贸易圈欧洲和亚洲的贸易联系欧洲与美洲的贸易联系3、世界市场的中心、边缘和半边缘,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M.M.波斯坦等著,王春法主译:剑桥欧洲经济史第五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2.(法)布罗代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三联书店1993年版。3.(法)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三联书店1997年版。4.陈孟熙:经济学说史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5.托马斯曼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6.(英)希克斯:经济史理论,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主要术语斯密的经济增长模型商业革命价格革命重商主义世界市场思考题诺思如何解释西方世界的兴起?简述商业组织创新的主要内容。比较英法两国重商主义政策及其实施后果。,四、近代农业革命,主要内容,(一)近代农业革命的出现(二)近代农业革命的模式(三)现代农业的产生,(一)近代农业革命的出现,1、马尔萨斯陷阱19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指出,人口增长和粮食生产的增长必须保持平衡是一个自然规律。粮食为人类生活所必须,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由于土地报酬递减,粮食生产的增长只是按算术级数增长,而人口在没有妨碍的情况下则会按几何级数增长。当人口增长超过粮食增长时,自然规律就会发挥作用,通过积极的抑制(如晚婚晚育、不婚不育)和消极的抑制(如战争、瘟疫),强制性地实现人口和粮食增长之间的平衡。之后,又开始新一轮的人口增长和衰减,不断地循环往复,直至下一轮新的平衡的出现。2、欧洲主要国家的近代农业革命近代农业革命表现为农业体制的变革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体制的变革经历了漫长的、渐进式的变迁,人口变化引起的劳动与土地价值比例的变化是推动农村中土地所有权改变的根本因素,市场的形成和扩大也是促成农业体制变革的一个重要原因。见课本上具体的时间表,3、人口革命18世纪下半期,随着欧洲各国近代农业革命的发生,欧洲国家的人口增长率迅速提高,1800年人口增加到1.81.9亿。这次人口增长是以死亡率持续显著地下降和生育率缓慢上升为特征的。可以说,这一时期处在人口变革的突破期,突出地表现了突破人口周期变化曲线的特征,因此我们将近代开始的这种人口迅速增长称为人口革命。4、农业耕作制度和耕作技术的创新第一,逐渐消灭休耕地,代之以作物连续轮种。第二,新作物的推广和选种、育种。第三,农具的改进。5、近代农业革命对工业革命的贡献第一,农业革命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物质要素。第二,农业革命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国内市场。第三,农业革命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批可供雇佣的劳动力。,15001700欧洲人口,(二)近代农业革命的模式,1、英国式道路特点:掠夺教会土地,欺骗性地出让国有土地,盗窃公有地,用剥夺方法、用残暴的恐怖手段把封建财产和克兰财产变为现代私有财产,这些方法为资本主义农业夺得了土地,促使土地与资本合并。步骤:庄园经济的瓦解;不确定的小土地所有制;土地私有产权的确立;资本主义大租佃制议会圈地的程序1.向议会递交一份请愿书要求圈地;2.接到请愿书,议会允许递交一份关于该地区圈地的议案;3.圈地议案要得到议会两院的同意;4.如果议案被议会通过,议会就会组织一个圈地委员会到村子中进行分地;5.圈地委员会到所有的地主家取证,而后分配土地。,庄园经济瓦解的基本解释在整个中世纪,庄园经济的和谐稳定时常受到人口增加或减少的影响,农奴和领主之间的契约也由于劳动力和土地价值比的变化而不断修正。人口增加时,土地价值相对昂贵,主动权就掌握在领主手中,一般他会向农奴索取更多的劳役和加强对农奴人身自由的控制;人口减少时,劳动力价值相对昂贵,农民的主动权相应提高,农奴会要求对土地有更长的使用权,甚至拥有使用权的继承权,同时会争取减少劳役和人身依附关系,领主为了让闲置的土地有收益和保证他提供的保护和公正的边际收益不下降,一般会与农奴达成妥协。每一轮人口的高涨都破坏了典型的庄园经济。当庄园人口增加致使同一块土地报酬递减时,人口便会涌向未开发地区,这样就产生了不同的农业活动方式,交换与贸易自然随之产生,并且贸易的盈利能力也会提高。从贸易中得到的好处鼓励着领主对商业提供保护,并将保护扩大到庄园以外的地区,从而打破庄园封闭的自然经济状况。由于市场的存在,使领主和农奴有了供给和消费各种商品的可能。原先农奴按契约向领主提供的劳役生产出来的单调的消费品,已经不能满足领主多样化的需求,领主渴望用金钱、用以到市场上消费,农奴的劳动所得逐渐用货币来计量。此时,庄园经济的基本特征劳役制和自然经济逐渐消失。,特点:为保存君主制度、贵族特权、农民无权及中世纪残余的条件下实行改革,由农奴制地主经济缓慢地转化为资产阶级的容克式经济。步骤:(1)农奴制的复兴16世纪农奴制复兴的原因:第一,航线的西移对德国的贫困化起了决定性作用。第二,市场发育的倒退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农村中的确立。第三,社会动荡导致了人们寻求保护的行为。可以说,德国国内市场支离破碎和海外市场的丧失加大了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成本,相比之下,通过强迫劳役生产所需的产品和劳务,可以很低的费用得到消费的满足,缺乏市场使劳役成为最有效的经济组织,而不是采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为了防止农奴逃避劳役和为他们提供保护,庄园的法例又恢复了。恩格斯指出:“农奴制度现在成了普遍的制度。自由的农民正如白色的乌鸦那样少见。”农奴制的复兴壮大了封建领主的力量,加大了农业革命的成本,阻碍了农业革命的进程。(2)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主要通过赎买的方式进行。(3)资产阶级容克经济普鲁士式道路是改良的道路,沿着这条道路,农奴制地主经济缓慢地转化为资产阶级的容克式经济,同时分化出少数大农,广大农民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受到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农业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比较缓慢。,2、普鲁士式道路,(1)特点:地主经济已不存在,农民在普遍建立小农经济的基础上,通过自由竞争和分化,产生雇佣制的大农场。(2)步骤:自由占地国有土地私有化雇佣制大农场,3、美国式道路,(三)现代农业的产生,(1)工业革命与农业发展(2)农业现代化的滞后性(3)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4)农业教育和科研的进步,(1)工业革命与农业发展,在工业革命以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其份额下降速度很慢。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以手工劳动和自给性的生产为主。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决定着农业与非农业的相对份额。在工业化过程中,非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农业份额加速下降的主要原因,也是现代农业的开端。工业革命中科技革命、自然力的应用和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使人类最先在非农业领域中突破了劳动者体力与经验的限制,非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提高。这样,工业革命开拓了广阔的非农业发展空间,它使工业取代农业成为社会的支柱,它把商业的范围扩大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工业化过程中,主要由非农业的巨大发展带动农业份额下降,后者因而表现出下降速度快、下降幅度大、产值份额比劳动力份额趋前下降等特征。在工业化后期或工业化完成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成为农业份额下降的主要动因。这时,工业发展为农业技术改造提供了现实基础,而且农业相对滞后的积累,促使农业现代化的政治经济压力不断增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变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推动了农业份额的进一步下降。,一些国家农业份额的下降速度贾生华、张宏槟:农业产业化的国际经验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第3页。,(2)农业现代化的滞后性,农业现代化的时间滞后于工业现代化。现代工业化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农业现代化才开始迅速发展起来。英国和美国的农业机械化开始的最早,但农业中使用蒸气机的时间比工业晚了一个世纪,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19世纪以畜力机械为主,19世纪末开始使用机器动力,到20世纪40年代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这比工业中机器生产占主导地位的时间也晚了半个多世纪。,(3)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4)农业教育和科研的进步,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付美榕:美国经济史话,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版。主要术语马尔萨斯陷阱人口革命近代农业革命圈地运动雇佣制大农场思考题1、试述近代农业革命对工业革命的贡献。2、试比较农业革命的三条道路。3、简述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发展。,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对早期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兴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场手工业是这些国家近代工业的基础。特别是英国的工业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工场手工业时期,它是传统工业与近代工业的转换环节。而在后起的工业化国家中,工场手工业的意义并不明显。这些国家是靠直接引进技术和设备进行工业化的。主要内容(一)工业品的需求和供给(二)工场手工业的组织形式(三)工场手工业的特点,(一)工业品的需求和供给,1、海外市场的需求15世纪地理大发现的影响在16世纪开始显现出来。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和殖民地化,欧洲与新大陆的联系不仅表现在贵金属、染料、蔗糖等源源不断地输入,而且表现在欧洲对新大陆的商品和劳务的输出,这对欧洲的工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美洲市场的需求至少刺激了15世纪上半期西班牙的毛纺织业、金属制造业、造船业的发展。16世纪中叶以后,殖民地对欧洲工业品的需求,超出了西班牙的生产能力。一方面,西班牙与葡萄牙基于殖民地生意的高额利润而不愿意从事工场手工业,另一方面,同期的价格革命引发欧洲更多的国家从事工场手工业。于是,西班牙成为一个漏斗:美洲的金银通过西班牙流入欧洲其他国家,其他国家的商品则通过西班牙流入美洲。大量的金银流入西欧,只要条件具备,它就会转化为投资,从而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西欧出口到美洲的商品主要有:亚麻布、毛织品、呢绒、金属制品、火枪和火药、玻璃球和丝绸、纸张和书籍等。美洲市场需求的急剧扩大是西欧工场手工业增长的重要动力。2、欧洲市场的需求主要表现在需求总量的增加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上。,3、供给方面从自然资源的供给来看,开发了许多尚未得到利用的自然资源;从技术方面看,发明了节省资源与劳动力的技术;从劳动力供给看,分料到户制和集中的工场手工业充分利用了农村中的潜在劳动力;从资本的供给看,合伙制和股份制等企业组织形式的出现和推广,使更多的资金可以利用,而且减少了投资风险。此外,西欧国家奉行重商主义政策,希望通过政府干预促进商业、贸易、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从而提高国家的地位,调整贸易平衡和建立最重要的工业。,(二)工场手工业的组织形式,1、分料到户制(分散的工场手工业)相关链接:企业替代市场:一种关于企业起源的解释。企业替代市场,是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命题之一。市场规模的扩大,促进专业化和劳动分工,进而引起交易费用的增加。这是指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程度越高,从生产过程到消费过程的交换的次数也越多,从而交易费用上升。经济组织的变迁旨在降低这些交易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在科斯(1994)看来,企业是一个交易场所,在其中市场机制受到抑制,转而由权威和指令来完成资源配置。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市场中的交易成本越高,通过企业来组织资源的比较利益就越大。,从分料到户制向企业组织的变迁,在诺思(1994:第12章)看来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分料到户制实际上是一种“原始企业”。商人业主试图在制造过程中的每一环节中保持稳定的质量标准。实施质量管理所需成本的费用,在整个制造过程中保持对原料的所有权以考核质量,低于在生产过程的连续阶段中简单买卖所需成本。中心车间实际上更进一步,是更大的质量管理,而能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直接监控质量是工厂体制发展的前兆。这也是为什么不简单地用一系列市场交易而用一个中心制造商来雇佣劳动的原因。,家庭包买商市场分料到户制的概念最初商人只是到农村去收购城市行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商品,尤其是纺织品。后来,市场的需求超过了农民依赖自己的原料生产的产量水平,或者有些产品需要进口的或昂贵的纤维原料生产,如优质羊毛等,于是商人就为商品生产提供原料。将原料送交农民时,包买商指明说要求的商品种类和品质,同时付给他们工钱,并且开始组织家庭手工业者为他们生产商品。逐渐地,这些中间商控制了生产中的每一道工序,并纵向地将其专业化。分料到户制是以生产工序的不断分离为特征,以生产地和销售地的扩大、每一道工序的付费为表象。,案例:毛纺织业中的分料到户制收买生羊毛毛线布染、漂洗、剪、整理成型市场分料到户制实际是原始的“企业”,是用科层组织代替市场交易的第一步,包买商通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保持对原材料的所有权,以低于每个程序的市场交易成本来达到组织生产、管理生产的目的,并保证产品的质量和销售。,斯密的论述:扣针制造业的例证。“一个劳动者,如果对于这种职业(分工的结果,使扣针的制造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没有受过相当训练,又不知怎样使用这种职业上的机械(使这种机械有发明的可能的,恐怕也是分工的结果),那么纵然竭力工作,也许一天也制造不出1枚扣针,要做20枚当然是决不可能了。但按照现在的经营方法,不但这种职业全部已经成为专门职业,而且这种职业分成若干部门,其中大多数也同样成为专门职业。一个人抽线,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尖线的一端,一个人磨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要做圆头,就需要有两三种不同的操作。装圆头、涂白色,乃至包装,都是专门的职业。这样,扣针的制造分成18种操作。有些工厂,这18种操作分由18个工人担任。固然有时一个人兼任二三门。我见过一个这种小工厂,只雇佣10个工人,在这个小工厂每个人(平均)一天成针4800枚。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不专习一种特殊业务,那么,他们不论是谁,绝对不能一日制造20枚针,说不定一天连1枚针也制造不出来。”分工的效率优势:劳动技巧和熟练程度的提高;劳动过程中非劳动时间的节省;机械的改良和发明,2、集中的工场手工业工场手工业从分散走向集中,除了个别行业的特殊性决定外,几乎全是由于团队生产潜在收益的推动和管理者监督企业生产过程的冲动造成的。在分料到户制中,团队生产没能发挥明显的作用,可是一旦工人们被聚集在一起,得自团队生产的效益就很明显。而且,随着直接监督和管理的发展,监督者的作用就是生产的每个环节都“合理化”,这一过程包括了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和想方设法去考核每一单位的投入产出,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要素组合,其结果鼓励了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又导致组织创新,从而促成了现代工厂制度的最后确立。,(三)工场手工业的特点,1、经济收益这一时期巨大收益的取得不是技术革命性的突破,而是对原先技术的认识、熟练与完善,包括技术的完善和提高、劳动熟练程度的增加、劳动强度的增加等。2、普及性从毛纺织业开始,由分散的手工工场发展到集中的手工工场后,在17世纪,这种组织形式得到普遍发展,采煤、造纸、制盐、冶炼等都采取了这种形式。3、散布于农村原因:(1)城市手工工场受到行会的严格约束,难以扩大生产规模。(2)农民的工资水平较低,农村的税收较低,生产者有组织生产、决定生产工艺和程序的自由。意义(1)吸纳了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同时不至于使粮食生产下降。(2)将市场引入农村经济,改变了农村的传统面貌。,(四)工场手工业的影响,1617世纪工场手工业在欧洲的发展并不是平衡的,欧洲的工业中心从佛兰德斯、意大利北部和德国南部转移到了荷兰和英国。英国由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而成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1、欧洲工业中心的转移英国的“小工业革命”:英国原有工业部门的迅速扩张;大量新部门的出现等。2、为技术革命准备条件3、培养企业家和近代产业工人4、工场手工业的长期存在马克思:真正的工场手工业与现代工场手工业的概念。真正的工场手工业是指工业革命前获得长足进展,并为工业革命奠定物质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之所以称为真正的工场手工业是将其与传统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相区别。现代工场手工业是指在工业革命时期甚至工业革命完成后残存下来的工场手工业,它是机器大工业的附属部分,它补充完成机器大工业未完成的生产部分。,5、工业革命后的工场手工业的作用分析(1)对机器大工业的补充、附属作用。(2)吸纳剩余劳动力。(3)向近代工业输送劳动力。工场手工业既是近代工业之母,又是近代工业发展对社会冲击的缓冲层。,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2、杨豫:欧洲原工业化的起源与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主要术语工场手工业分料到户制集中的手工工场思考题1、简要说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对工业革命的作用。2、分析工场手工业在工业革命后长期存在的原因和影响。,五、近代金融制度的建立,主要内容(一)银行和信用工具发展的原因(二)商业银行的借贷业务(三)信用工具的发展(四)清算制度的建立(五)证券市场的形成(六)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一)银行和信用工具发展的原因,由于缺乏硬币,产生了对信用工具的需求;由于资金分配和使用的不均衡,产生了信贷业务;由于信用工具和信贷业务的发展,产生了近代银行制度和结算制度。1.古代中国钱荒的影响(1)虚实钱制度所谓虚实钱,是指一种钱币拥有两种不同的价值。唐代铜钱除了官铸的开元通宝(好钱)以外,还有大量的私铸钱(恶钱),好恶两种钱币的含铜量、重量等相差较大。当它们在市场上共同流通时,按照金属货币其使用价值决定交换价值的原理,好钱在交易中必然被加抬使用,即好钱一文当恶钱若干使用。这样,好钱也具有两种不同的价值:一种是面值所规定的实价,即实钱;一种是用于对付恶钱的超面值虚价,即虚钱。虚实钱早在唐初就已出现,至唐肃宗时期,由于政府发行当十、当五十的大钱,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于是准许开元钱加价流通,虚钱交易从此合法化。唐后期,政府的收支也多以虚钱为核算单位。,(2)短陌制度短陌是中国历史上货币流通的一种特殊现象,历史悠久。此制度始于东汉。东汉灵帝时,虽然没有铸大钱,但产生了省陌钱。晋代货币紧缩的现象表现在短陌上。葛洪抱朴子有“取人长钱,还人短陌”的说法,短陌与足陌对称,这等于物价下跌,因为铜钱缺乏,所以用短陌代替足陌,以使钱重。唐代盛唐时用足陌,但唐宪宗时实行短陌制度,每贯少二十文,变为少六十文、一百五十文,这是货币供应不足的表现。宋代通行短陌制度,名为省陌。名为一千文的,实际上只付七百七十文,但宋代的省陌制度与两晋、南北朝及五代不同,它不是由于钱币缺乏,而是由于民间的习惯,已成为一种制度。欧阳修归田录:“用钱之法,由五代以来,以七十七为百,谓之省陌。今市井交易,又克其五,谓之依除。”金朝也实行短陌制度。,(3)飞钱飞钱也称“便换”。唐代文献记载:“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产生原因有三:第一,商业发达,适合贸易携带大量的铜钱不便;第二,由于钱荒,各地往往禁止钱币出境;第三,使用飞钱可以节约货币的使用,加快货币流通速度。,2.近代欧洲货币供给的周期性变化(1)货币存量的增加。16世纪,由地理大发现导致美洲金银的大量流入,造成欧洲货币量的增加。(2)货币供给的缺乏。第一,磨损和贮藏会损失一部分货币量。第二,与东方的贸易逆差使欧洲流失了更多的货币量。第三,人口的迅速增加、新兴工业的发展等一系列新出现的或扩大了的经济活动都需要货币。(3)周期性货币短缺的影响。17世纪20年代以后,欧洲采银业全面萧条,同时来自美洲的白银输入量急剧下降,此时欧洲贵金属的存量也减少了。1700年之后,巴西发现黄金,欧洲的货币量又增多。周期性的货币短缺总会使资金周转不灵的商人陷入窘境,甚至导致破产。货币短缺的时间对于整个历史来讲很短,但对某个人来讲却是致命的,这就促使人们想方设法改进做生意时对黄金和白银的依赖。,(二)商业银行的借贷业务,(1)商业银行出现的原因第一,国家与民间金融家的借贷。政府财政紧张引发的包税制和派税制。包税制是将某项征税权授予“包税人”政府的贷款人,他有权向所有应就某一税种纳税的人征收该税,包税人不必申报他所征收的税额,只要向中央政府国库缴纳一笔固定的现金,超过部分归其所有,不足部分由其负责补足。派税制是给政府提供借款的债权人被指派担任某项税收工作,直到税收偿清政府的债务为止,或者债权人从政府收税人那里取得一项赋税的全部税款,直到债务偿清。第二,私人之间的借贷。,相关连接:富格尔家族的兴衰:谈信贷的作用信贷这一工具能够带来什么,我们可以从近代欧洲的富格尔家族的发展史中得到答案。时间:1416世纪。创建者:雅格布富格尔。经营方法:紧靠哈布斯堡家族,把商务和金融结合在一起,钱变成了资本。,当时在提罗尔首府的统治者是公爵西格蒙德封哈布斯堡,外号是“钱币富有者”。年轻的雅格布富格尔巧妙并无情地利用了西格蒙德的弱点,借给公爵很多钱,作为担保把提罗尔银矿的开采权作为抵押。由于西格蒙德无法偿还债务,所以这个银币来源,也就落入富格尔的手中。在哈布斯堡就称为欧洲最强大的统治者家族的过程中,富格尔就是它的付款人和业务伙伴。从1487年到1494年,富格尔家族向哈布斯堡家族提供了62万古尔登的支持,这在当时是一个天文数字。一方面,富格尔家族同需要钱的君王们打交道,另一方面,他又与对自己财富保密的富人们保持往来。富格尔家族,作为银行家和商人的结合体,就可以利用这些资金长期做生意。,公司由雅格布和他的两个哥哥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与城市学的协同创新-洞察及研究
- 金融租赁公司业务模式创新与风险管理在2025年的市场风险管理策略优化报告
- 区块链设计资源调度-洞察及研究
- 农产品冷链物流优化与管理方案
- 医药电商协同机制-洞察及研究
- 提高物流效率与降低仓储成本的策略研究与实践
- 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综合提升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a卷)
- 石膏晶须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高档会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重难点自考专业(行政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综合卷】
- 湖北省圆创高中名校联盟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测评 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5秋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附目录)
- 巡察整改工作课件模板
-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理论试题
- 2025年城镇燃气条例竞赛题库
- GB/T 22030-2025车用乙醇汽油调合组分油
- 肺癌的护理新进展
- 2025年煤炭矿山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综采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100道单选题合辑)
- 车务段安全培训课件
- DB42T 1891-2022 人防工程防护及防化通风设备安装标准
- 定额〔2025〕1号文-关于发布2018版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2024年度价格水平调整的通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