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近年来日本经济复苏动力_第1页
浅谈近年来日本经济复苏动力_第2页
浅谈近年来日本经济复苏动力_第3页
浅谈近年来日本经济复苏动力_第4页
浅谈近年来日本经济复苏动力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浅谈近年来日本经济复苏动力论文关键词日本经济复苏;动力;分析论文摘要从2002年初日本经济从低谷缓慢爬出到现在,日本经济得以持久复苏的主要原因就是外需、内需两大动力先后开动马力,推动日本经济。1日本经济复苏的主动力002年初日本经济从低谷缓慢爬出,XX年初才摆脱危机状态,经过XX、XX、XX三年的巩固与扩大,如今有可能成为战后日本经济复苏最长的一个周期。此次日本经济得以持久复苏的主要原因就是外需、内需两大动力先后开动马力、推动日本经济。复苏的第一阶段2002XX年,来自中国的外需推动了日本经济前期复苏。据日本海关统计。2002年日本出口总额仅仅增加亿美元,但是对中国直接出口竟然增加了亿美元,这意味着日本当年对其他国家出口总体是下降的,但是对中国出口足足抵消下降的损失之后还有富余。将日本对中国直接、间接出口增长因素全部估计在内,2/5可拉动2002年日本名义GDP增长个百分点。004年5月,我国政府出台宏观调控局部经济过热措施,当年10月从日本进口增长开始放慢,对日本经济拉动作用才趋缓。可以说2002XX年间中国因素对日本经济摆脱衰退、走出谷底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第二阶段为XXXX年,此时企业开始扩张经营。90年代日本经济进行结构调整、改革,企业严格限制新的投资。进入经济恢复增长第一阶段后,日本企业连续盈利,又看准了市场前景,投资逐步活跃,2002年企业实际投资增长为,至XX年则跃为,XX年为。LOCALHOSTXX、XX年仍然保持较快增长。这四年日本企业投资比90年代平均水平高出一倍。不仅如此,2002XX年日本在就业、薪金方面情况也有好转,2002年日本社会失业率为,XX年降至至XX年11月降至,出现明显好转,持续至目前最新统计,XX年8月已经降至,表明日本经济持续衰退带来的高失业率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考虑到日本企业雇用工增加,工作时间延长等,日本家庭可支配收入实际金额从XX年起转为小幅增长。如果认为2000XX年日本个人消费实际增长处在低水平的话,从XX年起个人消费实际增长幅度出现放大趋势。据日本政府统计,2002年内需同比增加万亿日元,而3/5外需同比增加万亿日元,外需带动日本经济实际增长,内需仅带动。XX年日本内外需分别增加万亿日元和万亿日元,自此日本内需带动经济增长作用才超过外需。但是内需不足、外需依然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日本经济此次复苏,第一动力来自外需。在外需持续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日本企业经营业绩出现根本性改观。然后企业才开始扩大经营,增加投资、增加雇员。进而从更加深层次分析,可以看到外需肯定先是带动出口产业复苏,再逐步扩大到装备制造业,又由制造业传递到服务业,实现三大产业全面复苏。实现日本经济再生产全过程复苏。可见外需带动日本经济走出10年泥沼,足足花赞了近三年时间,一直渗透到日本经济各个领域,发挥的是第一动力和原动力作用。而投资、消费带动日本经济复苏发挥的作用仅仅是第二动力和派生性动力,即在第一动力“点火、催生”之后产生的动力。通过这次分析日本经济复苏过程,我们还更加深刻地认识到,2002XX年外需启动了日本经济复苏,同时还启动了投资和消费,使其在经济复苏的第二阶段发挥作用。2000年XX年外需启动,XXXX年日外需和内需两大动力同时发挥作用,使日本经济复苏得以持久。而后期占日本国民生产总值7成以上的个人消费和企业投资持续增长,实现了内需为主、外需为辅带动增长的势头。但还没有形成以内需为主稳定增4/5长的模式,还不能称为内需主导型经济。美国作用何在如果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日本在中国投资或者租用企业,其制造的产品有部分销售到中国市场,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销往美欧市场,笔者称其为“面向美国市场的日本分支迂回出口”。不仅日本包括亚洲四小也模仿日本企业做法,将中国作为加工基地,将制造的产品转口到美国、欧洲。如前所述亚洲四小在大陆制造的产品其使用的零部件也有些相当部分来自日本,笔者称其为面向美国市场的“亚洲四小分支迂回出口”,类似还有“美国分支迂回出口”。也就是说,在21世纪初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在亚洲演变出一个全新的国际分工体系。在这个体系里中国内地扮演加工基地角色,提供廉价土地、劳动力、厂房等生产要素,参与分工;日本扮演零部件、中间产品供应商和全球战略经营角色;美则扮演市场吸收器和全球战略经营角色;亚洲四小则扮演少部分零部件供应商和全球战略经营者角色。而日本在新的国际分工体系里获取利益有三大类一类在中国加工、在中国销售,获取低成本制造和绕过中国贸易壁垒实现间接出口;二类在中国加工向美欧迂5/5回出口,获取低成本制造和扩大对美欧出口,以及规避与美欧发生贸易摩擦的风险;三类向亚洲四小分支、美欧分支、美欧分支等在华经营的企业提供零部件、中间产品,获取扩大出口、绕开贸易壁垒及分散贸易摩擦风险的利益。综上可见,亚洲新的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