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药的现代化应用途径_第1页
论中药的现代化应用途径_第2页
论中药的现代化应用途径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中药的现代化应用途径李佳宇 20153501 生科学院 生物工程152中药现代化研究应当走“整体理性”的研究路子 ,即在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手段进行理性分析研究,以揭示中医药理论的内在规律,使传统的医学由模糊走向清晰。 一、中药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 中药现代化必须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新理论,否则只是一席空谈,换言之, 就是与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学术思想和现代科学文化结合是中药现代化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目前已应用的现代科学技术有生物科学与技术(细胞、基因、酶和发酵等) 、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科学与技术等。借鉴国际通行的医药标准和规范 中医药要走向世界,要为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 ,要进入国际市场 ,就必须改变 “粗、大、黑”的面貌 ,国际通行的医药标准和规范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参考资料 ,是每位中医药工作者所应熟知的 ,因为它们构成了药品质量管理的完整链环3 。这些医药标准和规 范主要包括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 GLP) 、药品 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 GC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 、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 GAP) 、药品经营质量管 理规范 ( GSP) 、医院制剂质量管理规范 ( GPP) 、药品使用 质量管理规范 ( GUP)等。中国传统医药学有自己千百年的经验和用药标准 ,有很多是合理的 ,但缺乏“修旧为新”地融入国际范畴的标准 ,不为全球所公认或采纳 ,这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基础理论研究 ,既能继承传统 ,又能吸收人类今天的先进科学文明 ,知古知今 ,而不是“跟着跑”。2、 现代化利用途径 1、国外以转基因获得成功的药用植物已达8种;利用色谱技术建立了黄芪质量控制 ,对芍药、甘草的配伍机理进行了研究;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已在某些中药及其它天然活性物质萃取技术方面达到产业化规模 ,如青蒿素浸膏、 蛇床子浸膏等;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技术应用于天麻中天麻苷的分离,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应用于分离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 ,D 型大孔吸附树脂法用于测定三七及其制剂冠心宁总皂苷醇;毛细管电泳法用于白屈菜、柴胡、大黄、乌梅等几十种中药及香连丸等几十余种中成药的质量控制。 2、中药五味据研究辛:据统计辛味药中含挥发油成分最多,其次是苷类和生物碱,此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成分。其中挥发油及苷类成分的刺激性辛辣味是构成辛味药味感的物质基础之一。辛味药的发散解表作用与其所 含的挥发油、生物碱有关;其行气作用与其所含的挥发油有关;其活血作用与其中的挥发油、生物碱及苷类有关。酸:酸味药所含化学成分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含酸根部分,是酸味的共同成分,也是酸味的物质基础;二是含鞣质成分,鞣质味涩,是涩味的味感来源;三是含生物碱、挥发油及苷类成分。甘:甘类药物大部分都含有机体代谢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糖类,氨基酸、蛋白质、脂肪及其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