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雨花区规划报告书15年版_第1页
长沙市雨花区规划报告书15年版_第2页
长沙市雨花区规划报告书15年版_第3页
长沙市雨花区规划报告书15年版_第4页
长沙市雨花区规划报告书15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环境规划报告书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二O一五年十二月编辑人:许嘉鑫指导老师:刘丽目录1. 总则11.1 任务由来11.2 编制依据11.3 规划范围与期限21.4 规划的指导思想与技术路线31.5 规划与评价执行标准61.6环境保护目标和主要指标92. 区域概况与经济、人口发展预测112.1自然环境概况112.2社会环境概况122.3区域总体规划概况132.4社会经济、人口发展预测133景观生态环境规划143.1景观生态环境现状评价143.2环境功能分区203.3绿地规划及原则203.4生态工程建设投资估算213.5景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224大气环境规划234.1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234.2规划区燃料结构与污染源现状244.3区域污染气象特征分析274.4环境空气功能区划与规划目标284.5污染物总量控制计算与规划指标284.6规划目标可达性分析304.7大气环境规划的综合防治措施305地表水环境规划325.1水资源评价325.2污染源调查与评价335.3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355.4污水及其污染物排放量预测375.5圭塘河水环境容量395.6水环境规划目标可达性分析415.7圭塘河综合整治规划方案426环境噪声控制规划446.1规划区噪声源分布现状及影响调查446.2环境噪声质量现状评价486.3 噪声污染源及影响预测506.4声环境功能区划与规划目标546.5环境目标可达性分析556.6环境噪声控制与综合整治方案557固体废物控制规划637.1固体废物现状637.2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637.3规划区固体废物控制指标647.4控制措施657.5固体废物规划项目与经费估算658结论与建议658.1结论658.2建议71附件72731. 总则1.1 任务由来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和湖南省政府“长株潭三市经济一体化”战略构想的提出,作为地处长沙市东南大门的雨花区,在长沙市发展规划中及长株潭三市经济一体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为实现城区、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确保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落实贯彻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精神,并为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进行环境建设和管理及制定经济发展规划与城区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积极配合与服务本区域创建环境优美城区活动,提升本区域生态文明水平,受长沙市雨花区人民政府委托,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于2015年9月完成长沙市雨花区东片建设环境规划报告书的编制。1.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2015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全国人大2008年6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全国人大2015年8月29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全国人大2008年6月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全国人大1997年3月1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全国人大2011年3月1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年1月1日;(8)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2000年11月;(9)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1年12月;(10)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国家环保总局 环发200256号;(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3-93、/T2.4-1995、/T19-1997制定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12)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94; (13)湖南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湖南环境保护局,2002年1月;(14)湖南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湖南省环境保护局,2002.3;(15)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十五”发展规划湖南省计划委员会,2001.2;(16)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长沙市规划设计院,2003年7修订;(17)长沙市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纲要长沙市人民政府2000年2月;(18)长沙市生态市建设规划文本湖南大学 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等 2003.3;(19)长沙市环境保护“十五”规划,长沙市环境保护局,2001.4;(20)长沙市建筑色彩管理规定长沙市人民政府2009年5月1日(21)长沙市规划管理局关于加强建(构)筑物夜景亮化规划设计管理的通知 -长规发20071号(22)长沙市建筑与环境规划设计管理规定 -长政发200534号(23)当地政府、环保部门提供的该区自然、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有关资料。1.3 规划范围与期限1.3.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以雨花区东片为主,以韶山南路、香樟路、湘府东路、万家丽路为界的区域。总面积约9.24 Km详见附图1。附图1 雨花区东片规划范围1.3.2规划期限近期:20152017年远期:2018-2020年1.4 规划的指导思想与技术路线1.4.1指导思想(1)面向未来,站在新世纪的高度,从区域范围进行战略分析,按照起点高、立意新、机制全、环境美的规划思想,确保规划的超前性、科学性,以增加环境规划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2)贯彻长沙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及长株潭三市经济一体化战略构思。重点突出,统筹兼顾,以建制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建设为重点,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局部与总体、近期与远期的发展关系,实现与长沙市总体规划相协调。(3)在充分利用现有规划成果的基础上,拓宽规划思想,细化地域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区域人口规模、用地类型,明确今后的社会经济、环境保护发展方向、目标模式以及城乡各项用地布局,完善各项配套设施等重大建设问题,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4)以城市生态理论为指导,合理布局,坚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增殖并重的原则,保护生态环境,控制环境污染。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努力实现城区环境保护一体化。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景观,朔造一个既具有现代文明内涵,又具有绿绕城厢、城中泛绿、织绿成园、天人合一的长沙市生态缓冲地带和后备地带。形象地展现出雨花区东片作为长沙市城乡结合部的新型风貌。(5)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针对本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特征、功能定位,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确定本区域的功能区布局、产业结构和发展规模,制定的环境目标、区域规划与污染防治措施既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方针、政策和法规、标准的要求,又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6)坚持长沙市环境规划服从区域环境规划。注意环境规划与其他专业规划的相互衔接、补充和完善,充分发挥其在环境管理方面的协调作用。1.4.2技术路线确定任务现状分析预 测资料收集确定规划目标编制规划大纲可达性分析费用预算制定规划方案制定实施计划编制规划报告书编制规划附图编制规划文本 修改完善 图1-1 环境规划技术路线图1.5 规划与评价执行标准1.5.1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2012 二类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声环境质量标准30962008 2类表1-1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单位:mg/m3)污染物名称年平均日平均一小时平均SO20.060.150.50CO/410O3/8h平均0.160.2NO20.040.20.2PM100.070.15/PM2.50.0350.075/依据: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类区表1-2 地表水质量评价标准(单位:mg/L,除PH外)项目名称V类PH69高锰酸盐指数15CODcr40氨氮2.0石油类1.0粪大肠杆菌(个/L)40000BOD510执行水体圭塘河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表1-3环境噪声评价标准(等效声级LAeq:dB)类别昼间夜间适用区域15545居住、文教26050商业、居住、行政办公47055交通干线两侧依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5.2污染物排放标准废水: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废气:大气物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 18483-2001噪声: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 2类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 2类固废: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其施工作业及厂界噪声限值详见表1-4、1-5。水污染排放标准见表1-6;大气污染排放标准见1-7;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详见表1-8;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详见表1-9;社会生活噪声排放限值见表1-10。 表1-4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dB(A)噪声限值昼间夜间7055依据: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表1-5厂界噪声标准 等效声级LeqdB(A)类别昼间夜间26050依据: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 2类 表1-6水污染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单位mg/L,PH除外)污染物名称排放浓度污染物名称排放浓度PH69SS70色度50BOD530石油类10COD100硫化物1.0氨氮15依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二级表1-7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综合排放限值污染物名称SO2NOX烟尘排放筒高度204060802040608020406080最高允排速率(单位:Kg/h)4.325551101.37.516315.93985120最高允排浓度(单位:mg/m)有组织550无组织0.4有组织240无组织0.12有组织120无组织1依据: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 表1-8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单位:mg/m3)污染物名称烟尘SO2NOX林格曼黑度燃煤锅炉200900/1级燃油锅炉9005004001级依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II时段表1-9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规模小型中型大型基准灶头数1,33,66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2.0净化设施最低去除率(%)607585依据: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 18483-2001表1-10 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噪声排放限值单位:dB(A)噪声限值昼间夜间6050依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 2类1.6环境保护目标和主要指标1.6.1环境保护目标 区域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有效的保护,维护和改善先进技术支持系统的环境管理体系,保进城市的综合防治,控制环境污染 ,社会经济活动以最佳的形式利用环境资源,空气新鲜、水源清洁、水清道幽、城市环境形成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创建一个是与居住、旅游、商贸和劳动的优美环境和有现代化风格的都市。重点环境保护目标为:红星水库等中小型水库和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水体:圭塘河生态:山林地文物单位:待查类别功能区执行标准规划目标 备注2017年2020年水环境圭塘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类景观气环境万家丽路、香樟路、湘府东路、韶山南路范围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02二类二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声环境文教、居住、商贸混合区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2类2类交通干线两侧区4a类4a类文教卫生:井圭路小学、井湾子中学、长沙环保学院、湖南女子大学、湖南交通职院、湖南科技职院等。见表1-11 表1-11水、气、声环境规划目标及体系类别序号控 制 指 标单位近期(2017年)远期(2020年)环境质量标准1圭塘河水质高锰酸盐指数mg/L15152圭塘河水质BOD5平均值mg/L10103圭塘河河水质氨氮mg/L2.02.04圭塘河河水质总磷mg/L0.40.45二氧化硫(SO2)年/日平均值ug/m360/15060/1506PM10 年/日平均值ug/ m370/15070/1507二氧化氮(NO2)年/日平均值ug/m340/8040/808文教、居住区环境噪声平均值(昼/夜)dB(A)55/4555/459商贸、金融、(昼/夜)dB(A)60/5060/5010交通干线两侧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昼/夜)dB(A)70/5570/5511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909012生活污水排放量万m3/ d0.404040613生活垃圾产生量t/d50.45250.908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指标14森林覆盖率%424515道路绿化普及率%901001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人391517水土流失治理度%809018农用化肥施用强度Kg/ha26020019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90100环境管理指标20企事业清洁能源普及率%7095 21居民燃气普及率%9010022餐饮服务业油烟气治理达标率%8010023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709024SO2削减量t75.82176.9225烟尘削减量t028.9626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9010027环保投资占国民收入的百分率%1.01.528环保投资占基本建设和更改资金百分率%3529人口人表1-12雨花区环境保护主要控制指标 1.6.2环境保护主要指标根据长沙市雨花区域规划构思、建设定位、环境发展趋势预测,结合全国环境优美城市考核指标;长沙城市、环境等规划的环境保护指标以及湖南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等要求,为确保雨花区环境规划目标的实现,明晰雨花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目标与方向,雨花区环境保护指标体系确立如上表1-12.2. 区域概况与经济、人口发展预测2.1自然环境概况2.1.1地理位置 本规划区域位于长沙市雨花区东片,是以圭塘河为界,以环保学院为中心,香樟路、韶山南路、湘府东路、万家丽路为界的环境规划的范围。地理位置图详见附图1。2.1.2地形地貌 本区规划属湘中丘陵地,地形较为平坦,以建筑用地为主,境内农田、水田交错,偶有山丘分布,海拔高度33.5108.1之间。2.1.3气象与气候本区域属温暖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17.2,平均年降雨量1389.8mm,平均雨季两个月,年平均风速2.7m/s。全年主导风向为NW。2.1.4水文本区规划内地表水体有圭塘河。圭塘河河流长度为28.265km,流域面积125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0亿m3。2.1.5生物资源区域内生物资源丰富,植物覆盖率较高,主要树种为马尾松、杉木、香樟树,重要经济植物为蔬菜、花卉等。区域内动物资源贫乏,只要为人工饲养的家畜、家禽和水生动物(鱼类),野生动物有麻雀、鼠类较为常见。2.1.6矿藏资源本区规划区内没有贵重的矿藏资源。2.2社会环境概况长沙市雨花区地处长沙市的东南方向,下辖7个街道办事处、1个乡、1个镇,总面积115.2平方公里,人口50万。雨花区是长沙市的东南门户,占据了长沙市东南两个方向出城口的主通道,区中心地带距长沙火车站、黄花国际机场仅十多分钟车距,距株洲、湘潭两市均只有半小时车程。 雨花区内有银河信息、九芝堂药业、海利化工、长沙卷烟厂、浦沅机械等多家上市公司和国内外知名企业。近年来,宏生堂药业集团、亿利达中央空调、天剑服饰、泰宝制药、庐山实业、世达高新等大型企业相继落户雨花区投资创业。占地15平方公里的湖南环保科技产业园是我省重点投资项目,已被列入长沙市“二区六园”的基本规划。 雨花区既有友谊商城、通程百货等大型商业集团,也有家润多、新一佳、旺和等一批大型超市。区内现有29家专业市场,14家大集贸市场。雨花区的农业具有鲜明的都市特色。区内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出产丰富,素有省会“菜蓝子”的美誉,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南方城郊型高效农业综合发展示范区”落户区内,蔬菜、花卉、水产、水果等十大基地建设迅猛发展。占地5000亩的长沙花卉大世界是湖南最大的花市,是农业走集约化经营和产业化道路的成功典范。 雨花区被誉为长沙市的生态城区。区内有被喻为天然氧吧,占地3000余亩的湖南省森林植物园。2.2.1基础设施规划区域内有香樟路、韶山南路、湘府东路、万家丽路等各级公路构成的交通道路网,交通快捷便利。通讯、金融、水、电设施齐全,工作生活便利,拟用表2-1统计。2.2.2社会经济2.2.2.1农业规划区涉及的农业区域范围不大,不是该地区的主要社会经济来源。表2-1 规划区基础设施调查表统计 项目行政区域名通电话已通公路已通电已通自来水圭塘街道办事处圭塘村已通已通已通已通圭塘委已通已通已通已通大塘委已通已通已通已通月塘村已通已通已通已通2.2.2.2工商、企事业单位规划区内行政、企事业单位分布广泛,拟用表2-2调查数量、性质、分布状况。表2-2 工商、企事业单位现状调查 分类区域政府机关(座)学校(所)医院卫生所(座)财政收入(万元)圭塘路以西11350韶山南路243867香樟路1215402.3区域总体规划概况根据长沙市总体规划来看,本区域的定位是:将雨花区东片组成以居住和公共设施及文教为主的区域。建设生态绿化用地,成为一片新型区。详见城市总体规划图。2.4社会经济、人口发展预测2.4.1社会经济、人口现状调查与评述2.4.1.1规划区行政区划与人口分布特征规划区包括以圭塘河、香樟路、湘府路、及韶山南路所围城的区域。人口主要是以非农业户口为主的居民,目前人口大概有10万左右。2.4.1.2规划区产业及结构经济本区域属城区,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独立的经济优势。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拟采用表2-3、2-4进行调查,对现状进行评述。表2-3 规划区域人口结构现状调查表 单位:万人 项目区域名称人口数量劳动力文化程度就业情况年龄结构高中以下高中大专以上务农三产业工业建筑企事业18岁以下18-60岁60岁以上圭塘路以西21.50.50.510.20.30.90.510.5韶山南路530.513.52.81.210.53.51香樟路320.511.50.70.310.51.51表2-4 产业结构调查统计表 单位:万元 项目行政区域总产值(收入)产业结构农业三产业(建、商、服)企业圭塘路以西350200150韶山南路两侧867610250香樟路两侧5403801602.4.2社会经济、人口发展预测根据长沙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及雨花区实际发展状况进行定性及半定量描述。预测分析区域人口结构、人口密度与劳动就业等的演变趋势;产业结构及经济结构、资源需求、能源耗量、服务与基础设施的人均拥有量等的发展趋势,以及各因素的变化对社会经济与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3景观生态环境规划3.1景观生态环境现状评价3.1.1景观结构调查规划区总面积为2468ha,根据收集的资料和现场调查,规划区内的景观结构见表3-1。表3-1 规划区内景观结构现状景观类型面积(ha)占规划区总面积的(%)林地41211.1园地2566.9地表水用地3379.1城镇建设用地97526.4道路用地2857.1未利用地2035.53.1.2绿地系统结构调查绿地拼块类型有林地、公共绿地、生产绿地、专用绿地、道路绿地等,主要绿地拼块类型为林地。林地主要为针阔叶混交林,主要分布在规划区的西南侧,而东北侧基本没有林地。各类绿地的面积减表3-2。绿地覆盖率为20.8%(不包括农田和菜地)和54.1%(包括农田和菜地),人均绿地170。由于规划区目前属于城乡结合部,绿地系统很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无公共绿地;街道绿地也很缺乏,一般为单行结构,树种也很单一,宽度不够;居住区绿地面积偏少;各绿地拼块之间像是海洋中的孤岛,相互之间缺乏联系。但区内各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绿化较好,绿地覆盖率平均在40%以上。表3-2 各类绿地面积及分布绿地类型面积(ha)占绿地总面积(%)分布林地41253.6省植物园生产绿地25633.3区内各村专用绿地9812.8学校及企事业单位道路绿地20.03韶山南路、香樟路、万家丽路3.1.3动植物资源现状3.1.3.1物种多样性规划区内植物资源比较丰富,特别是省植物园内。其中野生的木本植物主要有马尾松、樟树、枫香、杉木、日本黑松、檞树、构树、槐树、狭叶石栎、四川山矾、黑松、槭树、冬青、肉花卫茅、构骨、泡桐、大叶荨麻、山胡椒等;草本植物主要有狗尾巴草、车前草、野菊花、狗牙根、芒、蒲公英等另外还有多种蕨类。乔木植物的优势种类为马尾松、樟树、杉木、枫香。经济作物有茶、油、桔。区域内用于绿化的植物种类有广玉兰、大叶黄杨、小叶女贞、罗汉松、雪松、龙柏、桂花、红花檵木、悬铃木、侧柏、茶花、柑桔、杜鹃、竹、茶、紫荆、含笑、小叶黄杨、爬山虎、常青藤等。经调查,除水杉、樟树为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外,区内无天然分布的珍稀频危植物种类。杉树为人工引种,樟树为江南常见,分布普遍。引种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4种,如银杉、珙桐、水杉、秃杉等。区内植物以华中植物区系为主,物种丰富,但人工抚育种比例大。区域内野生动物分布较少,主要有蛇、蜥蜴、青蛙、壁虎、麻雀、八哥等。家畜主要有鸡、鸭、兔等。水生鱼类资源主要有草鱼、鲤鱼、鲫鱼、鲭鱼、鲢鱼等,调查未发现野生的珍稀濒危动物种类。可见区内无珍稀濒危的野生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3.1.3.2植被类型和群落结构本地区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受人类活动影响,目前区域内主要植被类型有:森林、灌丛、绿篱、花坛、草地、树木、作物等。下面是对区域植物种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1) 针叶阔叶混交林:主要有马尾松-樟树混交林、马尾松-枫香混交林,在区内分布广泛,垂直结构一般为三层,上层为马尾松、樟树、枫香等;中层为小乔木和灌木;下层为杂草蕨类。主要分布在低矮的山丘。该群落目前发育良好,种群稳定、生活力较强。(2) 阔叶林:有樟树林及一些杂草木林。(3) 灌草丛:灌丛为林地破坏之后逐渐演替而成次生植被,种类主要有构骨、冬青、金缨子、檵木、肉花卫茅、大叶荨麻等。草丛为该区植被的逆向演替类型,主要种类有芒草、狗尾草、狗牙根等。主要分存在于一些低丘山地,成小块状分布,以白芒等禾草类为优势种,多混生大量的花竹,夹杂一些零星的灌木树种,高度多在1米以下,为人类强烈干扰衍生的劣质植被。(4) 竹林:为人工种植,以楠竹、吊竹等品种为主,形丛状分于一些居民房屋后的山脚、沟地上,为人工种植培育而成,面积很小。(5) 桔园:在居民房屋内有小面积分布,为人工栽培经济果园。(6) 农作物植被:分布于自家菜地,以蔬菜农作物为主。总体看,区内自然植被以马尾松、樟树等为主,间有针阔叶混交林,但植被类型比较单一,异质化程度不高,分布不均衡,不利于抗御内外干扰,通过人工抚育,使区内植被呈正向演替发展趋势。3.1.2.3生物群落与物种敏感性分析 由植被类型及动植物物种调查可见,评价区植被主要为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的暖性常绿针叶林,植物物种以华中植物区系为主,物种较为丰富,但多为普通种,除樟树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外,勘察和走访未见其他野生的国家保护动植物种类。樟树在江南一带分布十分广泛,属常见种,所以区内无珍稀濒危的野生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3.1.4景观结构评价3.1.4.1景观空间结构分析如前所述,规划区景观拼地类型有林地、园林、水域、各种建筑和道路以及未利用地。其中林地和水域为环境资源拼地类型;园地为种植拼块,是人类干扰比较严重的拼块类型;各种建筑和道路是人造的拼块类型。各类型平快的树木和面积减表3-3。表3-3 规划区主要拼块类型、数目和面积景观类型面积(ha)数目林地41212园地25615专用绿地9813各种建筑、道路116218未利用地20315在景观的三大组合中,模地是景观中的背景区域,是一种重要的景观元素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着主导作用。判定模地有三个标准,即相对面积要大,联通程度要高,具有动态控制能力。目前对景观模地判定的定量方法还不很成熟,人们多采用传统生态学中计算植被重要值的方法决定某一拼地类型在景观中的优势,也叫优势度值,由三种参数计算而得出,即密度(Rd)、频率(Rf)和景观比例(LP),三参数对模地判定中的前两个标准有较好的反映,第三个标准的表达不够明确,但依据景观中模地的判定步骤可以认为,当前两个标准的判定比较明确时,其中相对面积大,联通程度高的,即为我们寻找的模地。优势度计算的数学表达式如下:(以一千米乘以0.5千米为一个样方,对景观全覆盖取样,并用Merrington Maxine “t-分布点的百分比表”进行检验)计算结果见表3-4。表3-4 规划区各类拼块优势度值拼块类型Rd(%)Rf(%)Lp(%)Do(%)林地12.437.811.118.1园地15.540.56.917.5专用绿地13.481.12.624.9水域5.264.99.122.1建筑物、道路18.610031.415.4未利用地15.540.55.516.8由表3-4可见,园地拼块优势度高,为45.4%,且空间分布均匀,联通程度高,是区域绿地系统的主题。作为自然生态拼块的林地拼块的优势度仅为18.1%,空间分布不均匀。林地、园地、专用绿地都是对生态环境比较有利的拼块,组成该区域的绿地系统,以上四项相加共有面积占总面积的52%,切联通成都好。因此,可以认定绿地是评价区的模地,对该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各种建筑和道路拼地的优势度也很高,为45.4%,说明该区域人类干扰程度及较大,增强了区域生态景观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3.1.4.2景观稳定性分析a景观的生物恢复能力分析景观的生物恢复能力是由景观基本元素的再生能力来决定的。该区域的高压稳定元素是树木,该元素所占面积和发展动向对景观质量的维护其决定作用。在规划区,整个绿地系统的空间分布均匀,联通程度较高,但作为高压稳定元素的林地面积不是很大,仅占规划区的11.1%。因此,规划区内的自然体系有一定的生物恢复能力。当人为干扰不超过区域自然体系的生态承载力阈值时,人为干扰撤销后,植被的恢复速度较快;当人类干扰过大时,植被难以恢复。b景观异质性分析如前所述,规划区内植被类型趋于单一化和人工化,异质化程度不高。林地的异质性有利于吸收环境的干扰,提供一种抗御干扰的可塑性。然而目前趋向简单的林地组成不利于对内外干扰的抗御,因此其阻抗能力是有限的,火灾和虫灾等都很容易在区内扩散。3.1.5水土流失现状区域内在坡面、沟道、制砖厂取土及建设施工、地表开挖等地貌部位发生着不同形式的水土流失,主要有鳞片状面蚀、耕地面蚀、淋蚀等形式。鳞片状面蚀主要发生在灌草坡和林地上,一些植被覆盖度低的地域,表层土壤在雨滴击溅和冲刷下随径流沿坡面向下移动造成流失;耕地面蚀主要发生在坡度30的农田上;淋蚀主要发生在挖掘地段,由于地表的开挖,土壤失去植被覆盖,在降水的直接击溅、淋蚀、冲刷下造成流失,是该区最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形式。随着地面的硬化和绿化,水土流失现象讲得到控制。3.2环境功能分区根据区域自然和社会环境特征与现状,结合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分析,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分见表3-5。表3-5 环境功能区规划功能区名称范 围商贸服务区万家丽路、香樟路、井圭路、韶山南路中意路两侧(如喜盈门)科体文教区香樟路以北、韶山南路和井圭路两侧(环保学院、科技职业学院、砂子塘小学等)居住区圭塘村、红星村一带(潇湘铭城、景湾小区东区、清溪小区等)生态区省植物园3.3绿地规划及原则3.3.1规划原则整体优化原则。本区域是由村镇建筑物、工矿企业及辅助用地生态系统和村镇中的“自然成分”,即林地生态系统、灌丛草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组成。第一类是人工干扰非常强烈的生态系统;第二类是趋向于自然的生态系统;两类生态系统或组分之间是异质性的,但相互之间关系十分密切。第一类体现着“发展”,第二类是“发展”的“基础”,体现着生存质量。整体优化的原则就是要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遵照景观生态学功能与结构相匹配的原则,进行优化设计,确保绿地系统上升到生态环境质量调控系统的地位。空间异质性原则。空间异质性是景观维护、管理和发展的核心问题,空间异质性主要指城市中的“自然成分”的内部异质性,对城市总体来说,也可以体现在组分的个性差异上,符合地域分异客观规律的要求。突出地方特色和景观美学要求的原则。利用当地的地理优势,尽量地突出当地的自然景观特色,再进行一些有地方个性的小品设计,使自然风情与人文景观融会贯通,互为衬景,为详细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3.3.2树篱廊道树篱廊道是动植物种移动的生物通道。人们希望城市接近自然,听到鸟儿的欢唱,鸟从种群源进入城市人居环境,一般需要进行树篱廊道的建设,除此以外,树篱廊道还可美化街道环境,防治污染和降低噪声。大量的研究证明,适宜物种迁移的树篱廊道应在12米以上。规划区域内树篱廊道的布设可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包括城市主干道,路宽60100m,有韶山南路、万家丽路等通道。两侧树篱廊道宽度3050米,使其成为生物物种在市区内移动的主要通道;第二等级:主要次干道,路宽4050m,有香樟路等道路,两侧树篱廊道控制宽度2030米。第三等级:规划宽度在1030米的其他道路,两侧各设10-20米宽的树篱。除树篱廊道外,在一些主干道交汇处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绿化广场,面积250020000m2,种以低矮灌木和花草。3.3.3专用绿地规划专用绿地主要指居住地和企事业单位、公共设施等用地的绿化地,这些区域与人们工作和生活关系最为密切,自然组分应占有一定的比例,其绿地规划指标详见表3-6。表3-6 专用绿地规划指标用地类型绿地率(%)林木覆盖率(%)居住用地3520企业用地3020医院、休疗养用地5040公共用地3520学校、科研用地5040各单位在建设时应采用开放式围栏,不再设置封闭式围墙,使该区域中的自然组分与周边的自然组分连通成一个整体,强化城市中“自然成分”的功能。专业绿地绿化的原则是见缝插绿,利用一切可以绿化的地方,搞好平面绿化、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使外表绿荫环绕,内部富丽现代。专用绿地的设计一要注意美观大方,照顾人们的欣赏需要,乔、灌、草合理配置;二要注意异质布局,即与周边的自然组分构成团块式的混交布置,这种差异可以增强城市中的“自然成分”,提高抗御内外干扰的能力。3.4生态工程建设投资估算根据以上绿地规划,其生态工程建设投资估算见表3-7。表3-7 生态工程建设投资预算表项目面积(ha)总投资(万元)圭塘河两岸风光带7213536006750树篱廊道1658250绿化广场5250观光农业500生态公园3805000合计62268517600207503.5景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在规划区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土地资源,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土地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规。严格用地审批,对于农业、林业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要严格控制,严禁绿化用地被挪作他用。2.严格执行规划区环境功能区划,控制引进项目和性质。3.规划区在建设中要保护好当地的自然风貌,强调自然景观。规划区的建设要随坡就势,不要随意改变地表的自然结构,最大限度的保护和利用城市大环境绿地系统。用地临近山体时严禁开挖山体,破坏环境,要在山脚、陡坡等周围进行重点绿化。4.建筑物作为城市景观系统要素,对自然环境及认得生活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规划区建筑物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区域功能和地形地貌规划设计,从体量、高度、色相、布局等既要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又尽可能富有鲜明的文化意境和建筑风格。5.对于已开发地区应严格控制建设量,对已破坏的山体、植被应有计划的进行修复、疏浚、治理。圭塘河需进行疏浚、治理和修整河堤。6.加强自然资源生态群落建设,注重向物种多样性、景观复杂化趋势发展,并对生态格局影响大的地方进行重点建设个生态修复。7.省植物园一带规划为生态绿地,可适度开展生态旅游,但禁止在该区域内进行有损环境生态的各种活动。4大气环境规划4.1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4.1.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规划区及周边地域和长沙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的监测成果,作出统计分析和现状评价。对照评价标准,采用超标率,超标倍数的方法作出规划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4.1.2规划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调查收集长沙市环境空气质量常规监测历史资料及本规划区相邻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历史资料,在此基础上对本规划区环境空气现状监测薄弱地域进行补充布点采样监测。(1) 监测布点:雨花区环境保护局楼顶有长沙市环境空气常规监测点,覆盖面有长沙市南区,可基本反映本规划区西部情况;本规划区南面与雨花区东片接壤,同属一个大气场,2012年完成的雨花区东片环境规划项目对该区域做过每季度连续五天的环境空气现状监测,其监测结果仍可用。见下表4-1。 表4-1 2012年4季度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统计表 单位:mg/m3监测点位监测项目日 平 均 浓 度 值均值应取样本数有效样本数最小值最大值超标样本数超标率%标准值最大超标倍数 SO2 92910.0090.106000.15-0.033雨花区 NO2 92910.0270.08944.40%0.080.11 0.051 PM1092910.0120.2631718.68%0.150.75 0.106 (2)监测项目:SO2、NO2、TSP ,同时观测风向、风速、气压、气温等常规气象要素。(3)监测时间与频次:2012年4季度。每季度连续监测5天,每天4次。(4)监测及分析方法:按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执行。 由监测结果可知,本规划区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尚未达国家二级标准,影响该区域的主要环境污染物是NO2、PM10。4.2规划区燃料结构与污染源现状4.2.1燃料结构规划区目前主要企业单位以事业单位为主,工业主要为机械制造业及小型食品加工厂。区域内目前人口约为10万,中小型餐馆约1000多家,石油液化气的普及率较高,企事业单位主要用中小型锅炉。其燃料结构详见下表4-2。表4-2企事业燃料结构燃料类型耗用部门耗用量(t/a)百分率(%)天然气企事业310028.3%47.5%餐饮业8007.3%居民生活130011.9%石油液化气餐饮业310028.34%居民生活180016.45%柴油企事业8407.68%总耗量(t/a)规划区109404.2.2污染源与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区域内主要污染物有SO2、氮氧化物、粉尘和油烟废气。其中污染最严重的属圭塘路段,其次是韶山南路和香樟路。圭塘路段两侧有较多的厂,如制水泥管道厂、炼钢厂,其内都有间歇性排放的烟囱。此路段通过的车辆大都为大型货车和147路公交车,由于路段的路面情况不佳,且两侧大部分为泥面路面,因此在雨水较少的季节会产生大量的扬尘。韶山南路和香樟路车流量大也是SO2、氮氧化物、粉尘量大的原因之一。规划区域内,有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省科技职业学院、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民政学院等高校,井湾子中学、燕子岭学校等中小学,融城花苑、井湾子小区等新老居民区,人口数量大,因此造成油烟废气量大。区域主要污染源详见表4-3。主要企、事业单位污染源及面源线源污染物调查结果统计表,详见表4-4。表4-3 区域主要污染源污染源名称类别特点分布主要污染物备注仁和医院内的烟囱点源间歇排放环保学院的西北方向医疗废物燃烧产生的废气水泥管道厂点源间歇排放圭塘路西侧粉尘和烟囱排放的废气炼钢厂点源间歇排放环保学院的东北方向SO2、氮氧化物、粉尘圭塘路线源受车流量和天气的影响环保学院正东方向烟尘、粉尘、氮氧化物 扬尘、SO2汽车尾气线源受车流量和机车燃料的影响井圭路、香樟路、韶山南路等大道氮氧化物、SO2居民区、学校和路边小餐馆无组织排放源分布广整个区域油烟废气表4-4 主要企、事业单位污染源及面源线源污染物调查结果统计表单位名称锅炉型号吨位燃料种类用量(t/a)排放量(t/a)SO2烟尘氮氧化物化物城建中专锅炉气450.55井湾中学锅炉气750.75林业科技大学锅炉气2500.3仁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