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对联赏析 _第1页
中秋节对联赏析 _第2页
中秋节对联赏析 _第3页
中秋节对联赏析 _第4页
中秋节对联赏析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6中秋节对联赏析中秋节对联赏析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节“。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各种瓜果和熟食品,一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中秋节基本上没有贴对联的习俗。但古人在此日此夜举杯对月、饮酒赋诗,也产生了不少的佳联名作,流传至今,也是人们认识中秋佳节的宝贵资料。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6袁宏泛渚庾亮登楼。上下联所用典故都出自世说新语。上联故事出自此书的文学篇。袁宏少时贫困,为人江上运租。某秋夜清风朗月,镇西将军谢尚坐船过江,听闻江渚客船之上有诵诗声,觉其诗情优文美,又非前人旧作,赞叹不已。遣人询问,知为袁宏咏其作,遂相交焉。袁宏之名,于是大扬。下联故事出自前书之容止篇。庾亮镇守武昌,某秋夜气佳景清,遂遣名士殷浩、王胡之等人登楼咏诗。不久,庾氏飞屐而来。诸人欲避之,庾氏徐徐答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或则因月夜吟诗而名闻于世,或则人虽暮年而登楼秋咏之兴致不减,秋夜赏月吟诗看来确实是一件赏心乐事。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这是“鹤顶格“对联,即藏头联。上联首字“中“,下联首字“秋“,点明时节。联中虽不现“月“字,但“一轮满“已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16点出月满时的景观。中秋联颇多以“月“为题材者。如厦门虎溪岩是赏月胜地,“虎溪夜月“是厦门名景,其处对联曰虎踞迎风爽,溪流印月清。此联也属“鹤顶格“,“虎“溪“二字指明地点。一天秋似水满地月如霜。此联形容秋色用一“水“字,形容月色用一“霜“字,中秋月色,宛然可见,意境清幽,使人气定神闲。从形式上讲,简洁凝练,对仗工整,属小类工对。二仪含皎洁四海尽澄清。二仪,指天地。天地之所以皎洁,端在于月光之皎洁。四海之所以澄清,缘于月光如水。此联的妙处在于其含蓄,未尝一字及月而月在其中。至于以“二仪“对“四海“,“皎洁“对“澄清“,颇为工整。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16天上一轮满人间万家明。同为咏月,遣词不同,意境遂异,有此“明“字,心胸便起畅亮之感。若套用佛家“体“、“用“二字,上联为“体“,仅指名为圆月下联则为“用“,月之光满玉宇,灼然可见。流水对写到此境界上,着实有意思。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此联为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所撰。据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考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史称“生题死对“。上联两用“半“,下联以“中“对之,又有“二“、“八“之对,十字之中六者为数,且皆合于情理。若无才情者,难以成此对联。春秋多佳日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16山水有清音。上联为陶渊明移居二首的诗句“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下联为左思招隐诗的诗句“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集句成联,工稳妥贴处士情怀,悠然可见。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无。李白把酒问月诗有句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想来明月犹在,古人已逝,今之视昔,正如后之视今,怎能不唏嘘感慨此联意境正如李白诗,不同者在于,白诗豪情奔放,此联简约含蓄。然感叹明月长存、人生苦短的意绪,并无二致。从形式上讲,“青史“对“绿窗“,“在“对“无“,工稳且灵活,平仄上也无问题,乃佳对。泛渚怀袁子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16登楼学庾公。袁子,指袁宏,庾公,指庾亮,其事迹前已言之。正如重阳节联中屡用陶渊明与孟嘉,中秋节对联中也用袁宏与庾亮之事,以显得更具人文气息。不过相较而言,袁庾二人之于中秋,比起陶孟之于重阳,其重要性要略逊一筹。清光同会合秋色正平分。清光,一方面指月光,另一方面则指政治清明,所以说“同会合“。中秋乃秋季之中,所以说“秋色正平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此联为杜甫五律月夜忆舍弟诗句。白露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为农历八月节。杜甫化节气名以形容物候,得其本意之外,也添了清幽的意境。中秋本为家人团聚之时,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16故睹月思乡之念颇重。是以杜甫此句借为中秋联,分外合适。月静池塘桐叶影风摇庭幕桂花香。上联中池塘月静,实为静桐叶落而影动,是为动。下联风吹帘幕,实为动桂花飘香,则从视觉转而为嗅觉。此联对辞工稳,静中有动,意境优美,幽而不伤。占得清秋一半好算来明月十分圆。中秋乃三秋之中,自可称为三秋之半。上联据此“望文生义“,以为所谓“中秋“者,即是说此日拥有秋季一半的美好。下联“明月十分圆“前贯“算来“二字,将人仰头仔细察看月亮的行为,还有颇为奥妙的心绪,全写了出来。富于才情,于此可见。此联颇为流行。与此相似者,如“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如“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萧管乐中秋“,也都写得清新可读。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8/16叶脱疏桐秋正半花开丛桂树齐香。落者自落,开者自开,物有常则,不必悲秋。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上联为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名句,有人以为是绝对,后来宋代诗人石延年对以下联,可谓天衣无缝。释道皆以为人之所以有衰病,主要因为其有“情“,至如无情之物,自不会衰老,是以李贺所撰之句,深于理义,欲对孰非易事。石曼卿所对之句,恰好另明一意,以为“月“乃有情之物,若无情必无或圆或缺之态。对仗工整之外,意思相反相成,良佳良佳楼高但任云飞过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9/16池小能将月送来。这是上海豫园得月楼联。此联蕴含哲理“楼“虽“高“,犹有飞过之物“池“虽“小“,却能送来美景。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也。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这是台湾阿里山古月亭联。“风“月“之对,“满地“与“一亭“之对,“花阴“与“山色“之匹,皆十分工稳。“弄“与“窥“两字用得恰到好处,韵味无穷。宋人张先,人称“张三影“,其得名之因,其一就由于撰佳句“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显得原本无情之物活泼不已。下联“窥“字,将月色形容成羞涩少女,分外可爱。鱼戏平湖穿远岫雁鸣秋月写长天。此联暗用比喻,译释如下湖映远山,鱼戏其中,似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16在山中穿梭秋至雁飞,鸣声入耳,举头观之,雁群排序屡变,似作书于长天之上。语词优美,设喻巧妙,视野开阔,皆此联之长处。叫月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上联意境凄迷,几近残厉,正与秦少游名句“杜鹃声里夕阳暮“同。下联着色稍变,迷濛之中略有暖意。相对工稳,用辞美赡,然而意境终究显得幽冷,令人心魂怅然。轮影渐移花树下镜光如挂玉楼头。“轮“与“镜“皆指月亮,一写月影,一写月光,前者落地下,后者照高空,从不同角度描写月亮。中秋夜中专门咏月,且如此雕琢工稳,既华美瑰丽又紧切题旨,着实漂亮。桂子自金蟾而细落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16涛声逐白马以齐来。金蟾,指月亮。上联令人联想起白居易忆江南词句“山寺月中寻桂子“。传说月中有桂树,至中秋则桂子飘落而下。上联与白词同用此典。下联指钱塘江潮。传说伍子胥死后,魂魄常驾白马素车来往于钱塘江中,至中秋后一二日,江潮涌动,气势吞天。下联盖本此。此联妙在两个字“细“与“齐“,上联意境之静美,下联之意境雄浑,尽在这两个字。庾亮登楼,平分秋色袁宏泛渚,遍洗寰瀛。平分秋色,意指中秋。遍洗瀛寰,乃云月光如水。唐刘禹锡之诗八月十五夜玩月有句曰“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平分“与“遍洗“之对,最为醒目。天开清旷域,人在大明宫海上生明月,天涯共素风。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16清旷域,指月照天地,处处清亮。大明宫,一般指唐代宫名。唐贞观八年,建永安宫,九年改名大明宫。高宗龙朔二年增建,改名蓬莱宫,长安元年复称大明宫。此处不过借古典而另明新意,盖谓天地间皆光亮,世间宛如“大明“之宫殿耳。素风,秋风。此联化唐张九龄望月怀远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八月中秋月近人朱雀桥边桂花香。上联化孟浩然宿建德江诗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下联化刘禹锡乌衣巷诗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银汉流光,水天一色金商应律,风月双清。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3/16这是一副描写中秋节之夜景物的对联,极切题旨。“银汉“,银河,天河。北宋苏轼阳关词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元声转玉盘。“流光“,特指如水一般流泻的星光、月光。三国魏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水天一色“,水光与天光相接的辽阔景象。语本唐代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莺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用于描写秋景,非常合适。“金商“,指秋令,秋声。秋季于五行为金,于五音为商商为金音,其音凄厉,于时为秋。唐代白居易洛川晴望赋“金商应律,玉斗西建。“银“与“金“之对,“水天“与“风月“之对及“一“与“双“的数字之对,都极工稳。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地月缺“指人不团圆。中秋节本为团圆节,每逢佳节倍思亲,常惹起游子思乡之情,自然觉得在外种种不易,居家种种美好。上联所谓之“地月缺“,正缘于下联之游子在外,所以显得十分紧密。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4/16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此联是明代大学士杨廷和父子的杰作。相传杨廷和8岁那年,有一次,他父亲与客人对饮到深夜,出上句让客人对,可是无人对出,在一旁的小廷和随即应对,语惊四座。旧时,一夜分为五更,两小时一更,“半夜“自然是“五更之半“。秋季三个月为“三秋“,即初秋七月,中秋八月,晚秋九月,所以下联谓“中秋八月之中“。“一“与“三“,“五“与“八“,“半“与“中“,诸数量对,十分工整。且由于事理上的要求,颇为不易。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据传,一群书生,在中秋节欢聚一堂,饮酒赏月,其中一个秀才出此上联,让大家对下联。结果无人对上。到了除夕夜,这群书生又相聚饮酒守岁,还是那位秀才对出了下联。中秋夜出句,除夕夜成对,被称作“中秋出句年尾对“。此联也由于要求紧切于事理,限制故而严格,所以比较难对。上联指每月十五皆可,下联则非除夕不通。从事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16理上讲,正月初一似乎也可成对,但其平仄势必难调,这更彰显了此联之佳美。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此联乃二人合作所撰。清代徐稚幼时,老师出上句,他对出下句。上联中“寒节“谓二十四节气之小大寒,冬至为小寒之前一个节气。下联“月明“指每月十五,此处用来指“中秋“,用以与“冬至“相对。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