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手抄报内容 _第1页
九一八手抄报内容 _第2页
九一八手抄报内容 _第3页
九一八手抄报内容 _第4页
九一八手抄报内容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9九一八手抄报内容九一八手抄报内容九一八事件简介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攻击东北。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战争。当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称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从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进攻采取不抵抗政策。事变发生前,蒋介石于8月16日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9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当时,日本关东军不到两万人,中国东北军驻在东北的有165万人,在关内还有近十万人。东北军部队多次接受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违反蒋介石的命令负隅顽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此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继续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它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严重步骤。此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顶峰,使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九一八诗歌一个被埋葬的黑夜在邪恶的炮火里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9被撕裂那个佝偻的没落民族双膝沉重把头颅搭在祖先的墓碑上在敌人的屠刀下瑟瑟发抖逃吧逃吧软弱的民族逃亡吧让所有的荆棘沾满屈辱的血让他们的女人被蹂躏让他们的孩子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9死在母亲的怀里上苍诅咒胆小的民族危急危急危急把手伸向觉醒的儿女战火里请把母亲背起让我以巨大的仇恨唤醒身上暗置的刀要把自己连同敌人一起刺穿这个新生的力量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9在同归于尽的呐喊中证明了一个民族的勇气我们将以此迎接胜利九一八请在历史中倒下九一八请在我的心中升起九一八事件分析和总结七七事变前,国内各军系的地方政治势力,不论其主导者作为个人的道德或政治目标为何,其作为整体和地方政治力量,其第一政策目标都是自身利益,但当南京中央政府在抗日问题上稍有弛缓,他们无不以抗日大义进行标榜,既影响社会,巩固自身的软力量,也对中央政府进行道义要挟,甚至作为军事对抗中央政府的政治理由。非常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9讽刺的是,“六一事变“中的两广军阀暗中与日本联系甚多,而后来发动“西安事变“的张学良父子,其多年与日人合作的历史更是漫长,不过,热河事变后,汪精卫等也拿激进的抗日姿态攻击张学良。在1930年代,谁抗日喊得响,谁正确的现象只是历史上华夷之防的现代翻版而已,与现实、严肃的中日关系对策没什么关系。抗日或抵御外侮,除了作为现实的政策思维之外,在更多的时候,也是中国政治斗争中上对下、下对上进行攻防的杀威棒,大杀器,而且是一种低门槛核武器,人人可以方便使用。这些历史事实与当时由于民族意识觉醒,在普通知识青年中迸发的真诚爱国热情不是一回事,相反,各路私心自用的大小政客与政治和军事流氓,无不以利用和掌控这种青年的爱国真情为要务,为此,虚假和欺骗的政治一时成为风气。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最高国家任务乃是将古代形态的亚洲帝制和专制社会转型为现代化的社会,这既是民族生存的需要,但更是民族发展和新生的需要体现。内部的革命,外侮的抵御,均不能离开这一主线。因此,三民主义有民族一章,而中国的现代史运动民族的自由与独立乃为中心任务。然而,现代民族并非单纯基于文化的认同所能实现,何况中国古来即非单一民族国家,而是融合诸多民族的复合民族国家,因此,要实现现代民族再兴,则必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9须张扬个体意识与权利,这是民权主义与民族主义互为表里的原因。有民权,能新民,然后有新民,才能构成对民族国家的新认同,才能获致和确保民族的独立与自由,从而有安全的环境来实现发展,发展民族事业,参与世界文明,俾中国人过上无愧于古老文明荣誉和先进国家人民的生活,这是民生主义的终极目标。因此,抗战与建国,也即是新民,缔造中国新政治民族的进程互为表里,名二而实一。如此看1937年爆发的全面抗战,我们会有不同的认识。对抗外部威胁的根本手段和目的是内部的目标,所以,今日说抗战的人往往忘记了,当时抗战的口号实有四个字,而不是简单的军事战争行为抗战建国。整个社会的精英阶级明白日本侵略的目标不仅是追求类似蒙元和满清式的军事征服,而是借日本率先完成的现代化文明征服中国民族与文化。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威胁,所以,在建国以复兴民族,重建新民族政治的召感下,全民乃能奋起,并达成基本团结,于是可能进行艰苦卓绝的八年全面抗战。建国的政略高于抗战的军略,抗战之得由兴起,在建国政略的强大感召力,其颠簸则在此一政略实现的蹉跎。而建国的目标在于什么就在辛亥所揭橥的民主、自由、共和、宪政之中国。抗战必胜,建国必成,这样的信念支撑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8/9了中国人走过八年血水火山之路。抗战以建国,考虑到国家即是民族,所以,建国也就是新民,复兴的实质是构建新民族及其认同,因此,分歧与歧见也是在所难免的。而建国同时作为政治上下结构的重建,这包含的权力目标自然会诱发全社会沉睡的欲求,所以,今日当我们重温抗战的伟大,也不应该忽略在这一伟大进程之中所包含的各种人性与社会的丑恶。仁人志士奋而忘身,以求国族的生存和复兴,君子士民毁家靖难,以应国家民族光明未来的召唤,然其间也有小人借大义谋私利,在和战、中日之间依违两可,视小团体的利益高于一切,最后,以最高权力为目标。这是真实的历史。总括而言,对于中国而言,国人须要警醒的是,抗战虽早已胜利,但建国的任务迄今没有完成。无自由、民主、宪政和法治的中国,则内不能保障和声张民权,外不能保障国权,由此不能造成政治的民族,因而也就不会有真正坚实的统一国家认同意识,因此,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就还是处于半现代、半中古形态的国家和文明状况。处于此状况的国家,对外不能正确认知外部环境及世界的变化,不能体认自身处于实际何等的国际位置,对内经常会借助外部威胁或事务进行暗箱的政治手段,这都是必然和自然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