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支持广东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_第1页
银行信贷支持广东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_第2页
银行信贷支持广东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_第3页
银行信贷支持广东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_第4页
银行信贷支持广东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银行信贷支持广东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摘要本文利用广东省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据分析,回归结果表明,企业金融活动的主要内容。我国金融业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份额,仅按照2016年A股IPO融资额和2016年前11个月新增贷款额简单计算,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为。而广东截至2016年末,贷款余额与GDP的比值达到了,可以推测,总体上广东仍然是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占据了融资总额的绝大部分。因此,现阶段的金融作用于产业结构主要是通过银行信贷途径。本文试图通过实证检验广东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1模型的建立相对国外的研究来说,国内研究者对金融发展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实证研究较少,范方志等借鉴GOLDSMITH的思想,选取金融相关比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以第二、三产业的产值除以各年实际GDP为解释变量,分析了中国地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施卫东以金融机构存贷款占GDP的比重作为被解释变量,探讨了上海市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周立认为,就地区层面的金融资产而言,全部金融机构的存贷款相关指标对金融发展水平的代表性在95以上。基于此,为了深入研究银行信贷对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及相关性程度,本文拟借2/7鉴施卫东等的研究方法,以存贷款作为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建立回归模型对信贷相关的指标与三个产业产值进行实证分析。以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来反映金融机构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占GDP的比重来表示金融体系提高储蓄对产业产值的影响作用,以它们为自变量分别对三次产业的产值进行分析,建立回归方程LNYIII1F1I2F2I其中YI表示第I产业各年的产值,F1表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F2表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占GDP的比重,I为残差项。LOCALHOST考虑到YI是绝对数,而F1,F2均为比值,相对数,为使两边数量级更合理、对称,因此对YI值取对数处理。F1金融机构贷款余额/GDPF2金融机构存款余额/GDP数据来源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经济制度下,我国的信贷市场逐步建立并发挥作用,与此同时,广东实现了超过三十年的飞速发展,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各省市之首。本文主要采集了广东省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数据具体来源于19782016年广东省统计年鉴和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图表分析3/7由图表数据来看,广东省产业结构变动趋势比较明显,三次产业的产值均逐年提高,但是第二产业的产值始终在三次产业产值中占的比例最大。这与广东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坚持的“三来一补”、“前店后厂”的以制造业为主的外向型发展模式是直接相关的。1985年以前广东省第三产业产值小于第一产业产值,而广东省1985年第三产业产值为亿元,首次超过该省当年第一产业为亿元的产值。自此以后广东省第三产业产值一直处于超过第一产业的趋势,在三次产业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也逐年显著提高。三次产业产值的比例由1978年的变为2016年的。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明显下降,由1978年占比近三分之一到2016年占比仅为5。从“二、一、三”到“二、三、一”的转变符合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说明广东经济的发展宏观上也依赖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尤其要注意的是2016年,二、三产业的产值已经相差无几,广东又即将面临1985年第三产业超过第一产业之后的又一个产业调整拐点,未来随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深化,现代服务业将成为广东经济“双轮驱动”中最重要的一轮,产业结构也将朝着“三、二、一”的方向发展和优化。珠三角作为广东经济的核心区,也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集聚的焦点,通过政策扶持,信贷支持,形成服务业的产业集群,提升珠三角的核心竞争力,对广东保持在全国经4/7济中的“排头兵”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另一方面,广东省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逐年增加,从1995年起,金融机构的存款余额就超过了GDP,且缺口逐年递增,2016年广东GDP为39,亿元,而该年末贷款余额和存款余额分别达到44,亿元和69,亿元,是GDP的倍和倍。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增加体现了金融系统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也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存款增长速度一直要远高于贷款增长的速度,存贷差缺口也在逐年增大,2016年末达到了25,181亿元。说明从总体上说,广东的储蓄是外流的,这一方面源于广东是外来务工人员集聚大省,很多资金被汇回了外来务工人员所在的省份;也可能随着广东资源、环境承载压力的增大,以及人工成本的提高,资本有向西部及内陆等省份出,寻找更高资本回报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广东本省的资金并没有被充分的利用,在信贷配置和挖掘方面,仍然有比较大的空间。回归结果分析选取广东省19782016年各年省GDP值、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以及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作为样本数据。根据公式,首先分别计算出F1、F,然后用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对应得到三个回归方程5/7LNY1LNY2LNY3应用统计软件对江苏省变量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11符号为负,P统计值都小于5的显著性水平,且均趋近于零,说明T值和F值都比较准确地通过检验,R2及调整的R2比较大(都在之间),说明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GDP的比例与三个产业产值负相关。之所以出现负相关,是因为货币政策逆经济周期操作,在经济上升时期减少信贷,在经济衰退时期增加信贷,减少经济波动。12符号为正,T值和F值都通过检验,R2及调整的R2也比较大,说明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占GDP的比重与三次产业的产值的变动正相关,广东储蓄存款的提高与三个产业的产值正相关。从数值上看,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占GDP的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产值的对数值增加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产值的对数值增加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产值的对数值增加个百分点。可见,金融机构存款的提高对广东省各个产业影响均比较大,其中,对第二、三产业影响尤为明显,而二、三产业产值的增加,以及占GDP比重的增加正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总体表现。由此可见,金融支持,特别是银行信贷的支持,对广东乃至珠三角的产业结构走向合理化和高级化都6/7有重大的意义。葛兰杰因果分析为了进一步探讨珠三角信贷支持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本文拟采用葛兰杰因果检验,对珠三角地区存款、贷款余额与产业机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因果检验。同时,采用的产业结构升级的变量为第二三产业值与GDP的比率,采用的信贷支持变量为贷款余额和存款余额。由表3的检验结果看,在5的显著度水平上,存款是贷款的葛兰杰原因,而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存款和贷款余额都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葛兰杰原因。由此可见,银行的信贷支持对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机构升级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当前,我省正在积极谋求通过产业升级来拉动广东经济的新一轮增长,对此,我们认为,应在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关注到银行信贷支持的作用,并在政策上给予适当的倾斜。参考文献1辛馨,袁洪泉广西金融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实证研究J产业市场,2016841432施卫东城市金融产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以上海为例J经济经纬,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