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子集国学文库:史部·地理·安平县杂记_第1页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史部·地理·安平县杂记_第2页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史部·地理·安平县杂记_第3页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史部·地理·安平县杂记_第4页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史部·地理·安平县杂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学知识文库史部地理: 安平县杂记安平县杂记 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 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 安平县杂记 以供大家参阅。 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 由于部分古籍有损,并且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 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 安平县杂记安平县杂记 字数:5270 安平县杂记 节令 正月元旦,各家均梳洗更换新衣服。自子刻起,至卯刻止,开门焚 香点灯烛烧纸(俗名烧金。用半粗幼纸裁长六寸、阔四寸、盖苏木膏寿 字印于其上,中间安锡箔约二寸许,拭以槐花,使成黄色,名曰寿金。 有大花、二花之分,每百叶大钱十六文至十四文不等)。贴新桃符,放 爆竹,列各样糖料于盒以供神(糖料有寸金枣、花生粒、桔红糕等名 目)。名曰开正。然后长幼序次向祖先神牌行礼,有备牲醴菜碗以供 者。礼毕,向长辈序次叩贺。早饭后,冠服往各亲友家拜贺。名曰拜 正。有乘轿者,有步行者。若亲友多,初二、初三方拜贺完遍。主人若 在家,则冠服出迎。近时多不亲行,仅遣家丁持帖往贺,两便故也。而 礼已简矣。凡元日及初二、初三,各铺户皆歇业,四处遨游,街市间惟 肩挑之辈作小生意而已。又自元日起,至初四日止,朝夕灯烛辉煌,燃 放大小爆竹。至初五停止,名曰初五隔开。又自初一起,至初三止,各 衙门放假三天。初四日,寺庙及人家备牲醴烧纸放爆竹以祀神。名曰接 神。初三晚,先焚黄纸,印幡幢舆马仪从,一张于庭。名曰云马总买。 初六日妇人均往父母家归宁,俗名做客。 初九日,玉皇上帝诞。盖取阳九之义。是日子刻起,家家焚香、点 灯烛、放爆竹、烧尺楮以祝寿(比花金有大两倍者,大三、四倍者,式 样均同。惟中印天官及财子、寿星不同耳)。俭约者仅馔盒而已(随意 装各色糕饼麻米枣于上,名曰馔盒)。豪放之家,牲牢粿品请然前陈, 演线戏(傀儡,名曰线戏。祀玉皇以此为大礼)、大戏,延道士讽经, 名曰请神。纸糊玉皇帝阙一座,俗名天公纸。是日各庙宇均一体庆祝, 就境内鸠金,供演戏牲牢粿品之用。天坛尤为热闹。 十三日,关帝君诞,各铺户均备牲醴、烧纸以祝。 十五日,上元佳节,天官大帝诞。人家及各庙宇均如庆祝玉皇仪 式,演大小戏,延道士以讽经。纸糊三官帝阙三座(俗名三界纸。三官 者,天官、地官、水官也)。俭约之家,不用道士、备馔盒烧纸而已。 各大庙宇均悬挂灯牌,额曰庆祝上元。是日,人家及各商业另备馔 盒牲醴以祀神。惟寒素者无之。晚间,均以年糕祀其祖先。豪侈之家, 有悬花灯、放烟火者,有吹箫、唱曲、宴饮终宵者。各街境或闹龙灯、 或装故事迎花灯、弦管锣皷、四处游行者。或至月余始罢。大抵数日之 间,烟花火树,在在映带。是日,各衙门放假一天。俗例,已嫁妇女元 夕更阑结伴游行,名曰行大肚,取生子之义。又,妇女多在门前听 行人言语,向神前焚香定筶,是以卜休咎,名曰听香,即镜听遗 意。中秋亦然。又,元夕、中秋,妇人及孩童多焚烧纸,请紫姑神,以 供笑乐(俗名请棹神、椅仔神、簸箕神、米筛神、笤帚神)。 十六日,延平王诞。六合境及各会社,排日庆祝。 二月二日,各街境里堡鸠金备牲醴粿品演戏,为当境土地祝寿(里 社之神,一名福德正神)。是日,各商业竞备牲醴,在家庆祝。佣工皆 餍酒肉,名曰做头牙。 初三日,文昌诞。各社文会及里塾学徒均供馔盒烧纸庆祝。有备牲 牢酒醴演戏者。 十九日,观世音诞。人家均吃素斋,列素品以供。妇女有到各寺烧 香者。 清明日,各家祀祖先,祭扫坟墓。惟漳州及同安人不做清明节,祀 其祖先于三月初三日,名曰三日节。又,台人多于正月巡视坟墓, 名曰探墓厝。祭扫坟墓不专在清明及三日节。大凡二、三两月,南 北纸钱四处飞扬。又,清明日请城隍神到厉坛祭无主鬼魂。牲牢席品粿 粽,由义冢董事办理,府县宪亦亲往行礼。 三月初三日,玄天上帝诞。郡人多备馔盒到庙焚香庆祝。 十五日,保生大帝诞。阖城内外及里堡妇女均到庙叩祝。数日前焚 香烧纸络绎不绝。 二十三日,天上圣母诞。上而嘉义,下而凤、恒以及内山屯番,或 夫妇偕来,扶老携幼,自二月初旬起,络续到庙叩祝,锣鼓笙弦,不绝 于道。总在神诞前,昭其诚敬。 二十八日,东岳大帝诞。郡人多到庙叩祝。 四月初八日,释迦如来文佛诞。开元寺广设斋筵,别寺亦间有者。 二十日,府城隍诞。郡人到庙叩祝。 五月五日,为端午节。各衙门及里塾皆放假一天。学徒送节敬于塾 师。清晨,门楣间插艾叶、菖蒲、龙船花并榕叶一枝,谓老而弥健。彼 此以西瓜、肉粽、糖粽、菠萝、白糖、香珠相馈赠。届中午时候,家家 竞向井中汲水。名曰午时水。储在磁罐,以备解热毒之用。例于午 间备牲醴、大面、肉粽、糖粽、西瓜、菠萝、番檨、白糖、桃李以祀神 及祖先。俭约之家,不备牲醴。祀神后,以雄黄和酒用榕枝或艾叶醮酒 遍洒壁间;又用黄烟书大字于门扉、或于榻下熏之,以除五毒。自五月 初一起,至五日,寺庙及海岸各船鸣锣击鼓,名曰龙船鼓。好事 者,于港口结巾扇等物为标,划小船争相夺取。土人亦号为斗龙 舟。亲友往来贺,略如元旦。 十三日,关圣诞。商业叩祝,与正月十三日同。 二十日,县城隍诞。邑人到庙行礼。 六月初六,龙神诞。俗名是日天门开,人家竞曝衣服,谓不虞霉 烂。 十五日,各家杂红曲于米粉为丸,名曰半年丸,以祀神及祖 先。 十九日,观世音菩萨诞。庆祝与二月十九同。 二十三日,火神诞。自六月初一起,郡中各街境排日到庙设席演戏 庆祝,至月终方止。 二十四日,关帝飞升,叩祝与五月十三同。 七月七日,名曰七夕。人家多备瓜果、糕饼以供织女(称曰七娘 妈)。有子年十六岁者,必于是年买纸糊彩亭一座,名曰七娘 亭。备花粉、香果、酒醴、三牲、鸭蛋七枚、饭一碗,于七夕晚间, 命道士祭献,名曰出婆姐。言其长成不须乳养也。俗传:男女幼 时,均有婆姐保护。婆姐,临水宫夫人之女婢也。临水宫夫人,陈姓, 名进姑,福州陈昌女。生于唐大历二年。嫁刘杞。孕数月,脱胎祈雨。 卒年二十有四。诀云:吾死后必为神,救人产难。以故台南亦奉祀 甚虔。庙在今之东安坊山仔尾旁。列泥塑三十六婆姐像。有初生子女 者,多到庙虔请婆姐回家供祀。子女长大,然后送回。故虽有泥塑三十 六像,无一存在,庙中仅存留壁间画像而已。又士子以七月七日为魁星 诞,多于是夜为魁星会。各塾学徒竞鸠资备祭品以祀,亦有演戏者,欢 饮竟夕,村塾尤甚。是日,各塾放假,学徒仍呈节敬于塾师。 七月十五日,各家皆祀祖先。县宪仍亲往北门外致祭厉坛。请城隍 神主祭。是日,地官大帝诞。相传为地官校籍之辰。台沿漳泉遗俗,作 普度盂兰会,甚形热闹。计自七月初一起,先竖灯篙,灯之四面,书 普照阴光四红字于其上。彻夜燃灯,家家有之,光耀通衢。至八月 初一方罢。各寺庙将作普度,寺僧及首事者数日前先向境内鸠金,沿街 或三、五十家为一局,张灯结彩,延僧侣诵经一天。亦有诵经三天者。 陈设牲牢、荤素食品、粿粽、糕饼、蕉蔗、菠萝、龙眼、杨陶等物,至 少亦数十盒,盘插少纸旗及小旛幢于其上,书普度值福等字。灯牌 额曰庆赞中元,并陈列花粉、生厚烟丝各样物件,演唱大小各戏, 锣鼓喧阗。亦有陈设七巧棹及花瓶玩器,供游人赏玩者。境众备菜饭、 两壶米膏、面线、粿粽等小钻,陈列庙前,俟夜分僧侣登坛演放焰口施 拯幽魂后收回。普度之明日,雇优人演戏一台以谢醮。名曰压醮 尾。作普度前夕,必先竖灯篙,放水灯,请大士(大士俗传观音菩萨 化身),各铺户皆出明灯一对。董事乘轿,皷吹前导,僧俗随后,到各 处请水陆幽魂到庙受享。境众有趁是夕在家中张灯结彩、陈设牲醴粿 品、自已作普度者,有另择一日或演戏或不演戏者,各随其便。就城内 而论,自七月初一起,至三十日止,普度者相续不绝。举烧纸一款言 之,所烧之纸,有值十金、八金者;至贫之家所烧纸币,亦值金数角。 相习成风,毫无吝惜。 八月十五日,祭当土地福神。由首事鸠金备办祭品,张灯演戏(首 事俗名炉主、头家,每逢诞日,在神前定筶。筶多者为炉主一人,次则 头家四人,以办庙内公事,定例一年更换一班,以筶为准),与二月初 二同;春祈而秋报也。是日为中秋节。亲友竞以月饼、时果相馈送。各 家均以月饼、时果祀神及祖先。商业及富裕者,多备牲醴以祀本家福 神。任佣工豪饮尽醉。是日,里塾放假,学徒仍送节敬。向夕,山桥野 店,歌吹相闻。士子有聚饮赏月者、请仙乩者、作灯谜者,罗列笔墨纸 砚巾扉香囊诸物以相赠。是日,各衙门放假一天,往来贺节略如元旦。 九月九日,重阳节。人家以麻糍、甘蔗、柿祀祖先及神。是日,里 塾放假,学徒仍送节敬。士人有载酒为登高会者。秋高风大,童子用纸 糊成如鸢、如宝幢、如八卦河洛图各样,于高原因风送之,以高下为胜 负。系以响弓,其声清越而远闻。夜或系灯于上,远望若炯炯巨星。又 九月初一日至九日止,人家吃九皇斋、拜斗母星君,朝夕讽斗母经,灯 烛辉煌,香烟缭绕。 十月十五日,下元,水官诞。人家多备馔盒、烧纸庆祝。 以上神圣诞辰,社会排日醵金庆祝演戏,或至数十台。又,郡祠庙 甚多,神诞不能备纪,每逢诞日,街境里堡之附近者,均醵金庆祝。若 临水夫人诞,凡家有子女年幼者,均抱之到庙叩祝。是日,焚香者拥挤 不开,庙前法师登场作法,招儿童过关,当谢赀一百文。 十一月初四,孔子诞。里塾均备馔盒、烧纸叩祝。 冬至节,家家作米丸及菜包以祀神及祖先。门扉各粘一米丸,俗名 饷耗。是日,长幼贺节,亦略如元旦。 十二月十六日,各铺户商业及人家皆备牲醴以供神。名曰做尾 牙。凡商业雇工,任其豪饮尽醉。计一年之间,二月二日、八月中 秋、十二月十六日三次而已。自是日起,各庙宇中门皆闭而不开,谓神 已于十五封印不莅事。至明年正月初一日始开庙门。 十二月尾牙前后数日,各家厝室均用竹竿扫去尘垢,棹椅亦一律拂 拭洁净。惟有服之家则否(牙者牙祭也)。 二十四日,各处寺庙及人家,均备茶果牲醴,买纸印旛幢舆马仪从 一张,焚而送之,名曰送神。 二十五日,各家斋戒焚香,莫敢狎亵。俗传天神下降。除夕前数 日,各亲友竞以糖粿(一名年糕)、红柑、甜料、鸡鸭等物相馈送。道 上往来不绝。 除夕之日,各家均备馔盒、牲醴、荤素、菜品、年糕等物以祀神、 祭祖。先焚香点灯烧纸,燃曝竹隆隆不绝,神前及祖宗位前均供甜料一 小碟、来年饭来年菜各一小锺(来年菜以波薐菜为之,一根而已,不折 断,名曰长年菜,过年每人须食一根)、发粿一小块,上插通草制丽春 花,有双蕊者(俗名双春);红柑磁盘,有用一碟者。至新年初五后撤 去。是晚,一家大小团圆聚饮,棹下安放小火炉,一炉边环以钱一两 串、洋银一两元(多少不等,此系约略言之),名曰围炉。围炉已 毕,长辈将银钱分与下辈及婢仆等,名曰过年钱。亥刻,祀灶,供 甜料,点烛,焚香,烧纸,亦有用牲醴、年糕、发粿者。是夜,内外上 下之地,须扫洁净。有不睡者,名曰守岁。家家灯烛辉煌,香烟不 绝。街上行人,灯光照耀,有买物者、有收账项者,至天亮方息。盖台 南老例,一年收讨账项三次,端阳一次,中秋一次,年底一次。商业收 讨账项尤紧。因各行铺年终须结数也。 风俗 台南之地,民非土著,原系移居。闽之漳泉、粤之潮惠,五方杂 处,皆无一姓。俗尚奢华,南北不同。另辫发,女裹足,犹其俗例;尚 黑齿而嗜槟榔,除老病而吃阿片,此则习俗之惯也。妇女知羞,以礼仪 为重;男儿戒欺,以忠信为本。老人守旧例,童子善歌谣。其它打干 辘、放纸鸢,俱是儿戏。祀神而焚香烛,祭祖而烧宝纸。上元夜共弄龙 灯,七月祭曰盂兰会。清明曰踏青。上已曰寒食。中秋制以月饼。端午 蒸以肉粽。至于迎神宴会,则以皷乐为重。除夕蒸年糕,迎春放爆竹, 均为台俗之流传已久。近山之庄曰客庄,粤籍人也。风俗与漳、泉之移 民小异。女不裹脚,男喜沐浴,语杏独别,均是潮、惠乡译。至于内山 生番,好酒喜杀,无冠履衣服之仪,无婚嫁丧葬之礼,实与人殊者,其 俗固不可言也。 安平县地属窄狭,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