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安考察之旅,佛教組,序,今次西安洛陽秦漢歷史考察團考察的地點有西安,洛陽和鄭州。從這幾個地方,我們會參觀很多佛教的寺廟,例如相國寺、有白馬寺、少林寺和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龍門石窟。透過參觀中國著名的寺廟,我們希望可以對中國有深遠的佛教有所了解,而且還冀望學習到一些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在這次考察旅程中,我們佛教組搜集有關佛教的資料,例如佛教是從何時傳入中國、中國的佛教寺廟建築、中國的佛教有什麼特色等。在這份報告裡,我們還會討論一下佛教的來源和佛教對中國的影響。因此,以下的資料是我們今次旅程中得到的成果。,佛教的傳入,佛教是世界四大宗教之一。它起源於公元前六世紀,是從印度傳入,由釋迦牟尼(釋達多)所創,直至公元前三世紀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時期始被定為國教,並逐漸向外傳播。佛教流入中國後和中國的傳統文化相互影響與吸收,成為中國封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佛教的教祖是釋迦牟尼佛,前名叫釋達多.他生於公元前565年,出身自皇室家庭,是淨飯國國王的獨生子,自小便對佛教感到興趣,在二十九歲時,感到人世有生老病死的各種苦惱,三十五歲,在菩提樹下成道,創立佛教,佛教早在東漢時期已傳入中國,後來即受部分皇室及貴族子弟所信仰.據說佛教的傳入好像有一個故事話說在東漢明帝永平年間(58-75年),東漢四十二章經序說,永平七年(64年),漢明帝劉庄有一天晚上做夢見到了一個身體高大的金人,頭上閃耀著太陽般的光芒。第二天上朝時,漢明帝把這件事告訴了群臣。有一位大臣上奏道:在我們國家的西方有一位神,人們都叫他佛。他的身體據說有一丈六尺高,表面呈現出黃金色。我想,陛下夢見的,很可能就是這位佛了。漢明帝於相信他確實夢見了佛,就派遣了幾位使者(包括竺法蘭和攝摩騰)前去印度看看情況。漢朝的使者從印度以及西域地區獲得了一些佛經和佛像,用白馬馱回了東漢的首都洛陽。漢明帝一看到佛像,就說那正是他在夢中遇見的神人,不由得內心肅然起敬,立即下令建造了一座白馬寺,作為佛教徒們活動的場所。另外在西晉,惠帝(二九三六年)崇信佛教,在洛陽建興聖寺並供養僧人百名,原來在敏帝時,他亦保護過佛教,在長安建造通靈與白馬兩寺,當時的洛陽與長安已經有佛寺一百八十座,僧尼三千七百餘人了.佛教傳入中國後,先後有大乘和小乘佛教,佛教建築的起源,中國的寺院是隨著佛教的傳入而出現的。佛教傳入中國v始於漢朝。記載最早的佛寺是東漢永平十年的洛陽白馬寺。相傳東漢明帝時期,西域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被請到洛陽,朝廷在當時洛陽西門外造了一座房屋,讓他們居住。並以他們帶來的白馬來命名。公元二世紀,符融在徐州建浮屠寺,下為重樓,上累金盤,這便是中國樓閣式木塔的由來。由於最初的佛寺是按照漢朝接待外賓的官署鴻臚寺佈局建造的,還有不少達官貴人施捨現成的住宅為寺,因此,佛去建築融進了府第和住宅的建築形式,在中國漢族地區的佛寺的佈局,基本上採取了中國傳統的院落形成,形成了特有的民族風格。,從三國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統治階級的提倡,興建佛寺逐漸成為當時社會的重要建築活動之一,唐人杜牧詩句”南詩四百八十寺”就是這時的寫照。北魏正光以後有佛寺300多所,不只在城市,廣大鄉村也建造了很多寺、塔。這一時期的佛教建築活動,對後世中國的建築發展有較大的影響。,佛教寺廟的佈局,從兩晉南北朝到唐朝的數百年間,佛教在我國有了很大的發展,寺院遍佈全國,建築的構造佈局也基本上定形了。兩晉、南北朝的佛寺,多數成平面方形,圍牆四面各開一門,其中南門樓三層,東西門樓各兩層。這種平面方形,四面開門,中央建造主體建築的佈局方法,是從印度的佛寺得到啟示,同時結合漢以來的禮制建築而發展起來的。,隋唐佛寺的建築繼承了兩晉、南北朝以來的傳統,佈局同樣以殿堂門廊等組成,以庭院為單位的組群方式。寺院的正門,一般都是三門並立,中間一大門,兩旁各一小門,以象徵空門,無相門,無作門”三門解脫”。正門的兩面多有鐘樓和鼓樓,一重殿是天王殿,中間是供彌勒菩薩,彌勒像兩旁是四大天王像。大雄寶殿是正殿,中間供釋迦牟尼佛像,有的大殿內有佛像三尊。大殿兩側多有十八羅漢像。大殿之前,左右又有伽藍堂和祖師堂三對。大殿之後為和尚集會念經說法的法堂或藏經樓。法堂前東西相向的是齋堂和禪堂,其他庫房、廚房、客房、客房分佈四周。,大相國寺,所在地:開封簡介:相國寺是中國十大名寺之一,始建於北齊天保六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餘年的歷史。該寺原名建國寺。唐時,寺院重建,唐睿宗為紀念自己舊封相王並以相王即位,乃賜名相國寺。北宋是相國寺的全盛期,屬於皇家寺院,也是北宋皇帝祭天、祈福之地。並有大相國寺天下雄的美譽。建築特色:進了寺門,左鐘樓,右鼓樓,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八角琉璃殿(又稱羅漢殿)及藏經閣,依次序排列,佈局規範,是為早期佛教寺院的代表。,天王殿:供奉四大天王,有風調雨順之意。大雄寶殿:是寺內最大的建築,殿內供奉藥師佛(掌東方世界,保佑人們身體健康)、釋迦牟尼佛(佛教始祖)、阿彌陀佛(掌西方極樂世界,引導世人死後前往極樂世界)。羅漢殿:即八角琉璃殿,其因大殿造型屋簷為八角,琉璃瓦鋪成屋頂而得名、外觀上色彩艷麗,造型特出。殿內供有清製千手千眼觀音菩薩、貼金木雕巨像,全像高七公尺,以整株大銀杏樹雕成。千手由六隻大手和1048隻小手組成。每隻佛手掌心刻有一隻眼睛,佛相四面相同,巧奪天工。藏經閣:正門題匾為法輪常轉,寓意佛法如車輪一般,永遠保佑世人。殿內奉有用緬甸玉雕刻而成的釋迦牟尼佛。舊時此殿為擺放經書之地,如今也是寺內大師講經佈道的場所。,白馬寺,所在地:洛陽簡介:該去為中國第一古剎,乃佛教傳入中國後由官方建造的第一所寺廟。始建於東漢永平八年,即西元68年,距今1900多年歷史、被中外佛教界譽為釋原、祖庭。白馬寺的興建,傳說是東漢明帝派大臣前往西域求經,在大月氏國遇到來自天竺的攝摩騰與竺法蘭二僧,便以白馬駛釋迦牟尼像及回洛陽、白馬寺因此得名,迦、竺二僧也在該寺譯出,成為中國第一部漢語佛經、門前白馬為北宋魏賢信墓前之物,後移至此。建築特色:此寺原是模仿天竺建築,後來歷代均加以修建,唐武則天時規模最大。,山門:共有三座門,左門為無相門,右門為無作門,表示看破紅塵,遁入空門,與世相隔之意。天王殿:進山門後第一座大殿,旁邊有四大天王,表示風調雨順。中間則有供奉彌勒佛。中國有出入山門,參見彌勒之說。彌勒佛是中國漢化的佛祖,在世人眼中他慈悲為懷,又稱歡喜佛。俗語中開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所講的就是彌勒佛。大佛殿:殿內供奉釋迦牟尼佛,左面為他的小弟子阿南佛.右面是他的大弟子迦葉佛。三人合稱為釋迦三尊。其中釋迦牟尼的手為蘭花指狀,比較特別,意思是拈花示眾,不語說法。佛法要靠自己用心去領悟,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大雄寶殿:供奉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及藥師佛。四周則是十八羅漢像。墻壁上更有5056個小佛像,是用香客上香的香灰而做成,外刷金漆製成。可見白馬寺自古以來香火旺盛。,嵩山少林寺,所在地:河南登封縣簡介:少林寺位於嵩山西麓,面對少室山,背倚五乳峰,群山環繞,誠為地靈之地。該寺乃北魏太和19年(西元495年)孝文帝所建,距今有1500多年磋史,當時是為安頓西域僧人跋陀傳教而建,寺名則因坐落於林木茂密的少室山而起名少林寺。北魏孝明帝時(西元527年),印度僧人達摩在此傳教。他是釋迦牟尼的第28代弟子。當時佛教分為大乘、小乘派系。大乘強調普渡眾生,而小乘則強調自我修行。達摩為大乘派系,他在少林寺開創禪宗,所以少林寺有中國禪宗祖庭之稱,達摩也成為禪宗初祖。他主張寂坐修心,為加強運動,他創造羅漢十八手和心易拳等武功,是少林派武術少林拳之始。至唐代初年,少林寺因派僧兵助太宗李世民平亂,威名大震,成為馳名中外的天下第一剎,而禪宗與武術及兩大特色。,建築特色:山門上掛有清康熙御筆天下第一名剎的名牌閣。山門之後,道邊種了搓棵銀杏樹。由於雌雄一株,連成一體,又稱夫妻樹。特別的是在樹幹上有很多一個個的小孔,據說此乃少林武僧修煉二指禪功時用手指在樹幹上插出來的痕跡。藏經閣:又稱法堂,是說法講經的地方,並且存放經書。殿內供奉一尊釋迦牟尼的臥像,是佛祖去世時的姿態。方丈室:寺內主持方丈起居、理事的姿態。立雪亭:又名達摩亭。這裡有一段典故。相傳達摩的弟子神光法師,即後來的二祖,原本都沒有收其為弟子,直至有一天,天降鵝毛大雪,神光在立雪亭外站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清晨,達摩發現神光站在門外,希望達摩能收他為弟子。於是達摩說到:如果你能使天降紅雪,我就收你為徒。神光仰望天空的白雪,抽出刀來砍斷了自己的左臂,將雪染成了紅色。終於達摩被神光的誠心所感動,收他為弟子,而神光就是後來的二祖慧可。,千佛殿:殿內奉有毗盧佛銅像,東、西、北三壁繪有,鋪地青磚上至今仍有寺僧遺下的腳坑。塔林:是少林寺歷代主持埋葬佛骨的地方,最早至唐貞觀年間,一共244座塔,是中國最大的古塔群。塔層高度在一至七級間,七層為最高,表示此人的德行以達到七級浮屠的至高境界。和尚的屍骨及骨灰埋入地宮,上方造塔以示功德。塔的造型有六角、八角、四方、圓柱、圓錐形狀,表現了不同朝代建築的特色。,龍門石窟,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它和著名的山西雲岡石窟,甘肅敦煌莫高窟開稱我國古代三大石窟,大大小小的窟龕蜂窩似地密布于伊水河兩岸的峭壁上,南北綿延1公里許。石窟開鑿于北魏(公元488年)年間,現存窟龕2100多個,佛塔39座,造像10萬余尊,造像題記和碑刻3600多塊。石窟始開鑿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4年)前后,歷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國、隋、唐和北宋諸朝,其中尤以北魏和唐代,最大,規模營造達一百五十多年。沿西山石棧道緩緩而行,古陽洞、賓陽洞、萬佛洞,洞洞有典,總計造像十萬多尊,最大的高十七點一四米,最小的只有兩厘米。每個佛像,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另有題記和碑刻三千六百多件,都是中國書法藝術的珍貴資料。魏晉南北朝、唐代造像,代代不同。最顯赫最精美的是奉先寺群像和盧舍那石佛,充分顯示了唐代工匠巧奪天工的技藝,為后人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龍門最大的摩崖佛龕是奉先寺,供奉的盧舍那是佛的報身像,表現佛的智慧形象。佛像身披通肩式袈裟,面容豐滿秀麗,嘴角呈微笑狀,據說是依照武則天的模樣設計的,是龍門最大造像,也是龍門的代表,主佛盧舍那高一七點一四公尺,頭高四公尺,相傳是依武則天相貌雕刻而成,由於寶相莊嚴,氣派宏偉,所以遊客到此必合影留念。古陽洞是龍門石窟開鑿最早的洞窟,使鑿於西元四九三年,主佛釋迦牟尼的頭上被帶了一頂道冠,而成獨特的佛道雕像,南北壁則刻滿孝文帝的王宮貴族,高級官吏命令而造的塑像,為龍門石窟雕刻內容最豐富的洞窟,窟中文字視為魏體書法的代表,對書法有興趣的遊客可仔細端詳。藥方洞從北魏、北齊,一直到唐代陸續都有雕刻,因通道兩側刻有百餘藥方而得名,在敦煌莫高窟、雲崗石窟都未見類似作品,極為罕見。,由於歷史的原因龍門石窟展現在人們面前的多是無頭的造像就連幾厘米的小佛像頭部也不能幸免。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美國文物盜竊分子與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生态旅游项目单包建筑工程施工合同
- 2025年标准砖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采购合同
- 2025版公路桥梁施工安全保密协议书汇编
- 2025年度建筑工程居间合同协议书(新型城镇化)
- 2025版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投标标前合作合同
- 2025年金融产品代理推广合同
- 2025版机器人设计制作合同范本模板
- 2025版电子商务平台提前终止合作协议书
- 2025版顺丰快递快递服务质量考核合同
- 2025版电信企业员工试用期劳动合同参考模板
- 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西安交通大学
- 2023年泰州市高级教师职称考试试题
- 业余足球比赛技术统计表
- 社情民意写作基本知识要点课件
-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GMP培训专家讲座
- 2023年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辐射及其安全防护(共38张PPT)
- 金风15兆瓦机组变流部分培训课件
- 膀胱镜检查记录
- 沈阳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三联)
- 化工装置静设备基本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