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4课外文言文复习结合模拟题型.ppt_第1页
上海2014课外文言文复习结合模拟题型.ppt_第2页
上海2014课外文言文复习结合模拟题型.ppt_第3页
上海2014课外文言文复习结合模拟题型.ppt_第4页
上海2014课外文言文复习结合模拟题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课外文言文考点阐释,一般是一篇100-200字左右的浅显文言文。所有知识点均与课内所学的知识有关,但要求考生能在新语境进行灵活运用,要求能分析文章、概括文意、体现迁移能力。,材料选自课外,大多选段为记叙类作品(一个或多个故事组成)知识点来自课内。依据课标和考试大纲说明,主要是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积累,借助注释(试题中对课内未出现的字词会加以注释)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二、近三年课外文言文试题分值,趋势:题型基本稳定;侧重整体理解内容。2015(考纲):题量,分值12。,3(选择),2,3,三、如何快速整体把握全文?解题三小步:,第一步:浏览标题(有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会给出标题。)一模浦东:鲁学士祝寿“将往寿也”中“寿”的理解有的标题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一模虹口:吕蒙正不受镜“其弟伺间从容言之”中“之”所指代的内容有的标题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第二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圈划人物、主要情节、故事结局。一模长宁:惠子相梁“鹓鶵”为凤凰;“鴟”为猫头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p.s.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第三步:仔细阅读题目,“对症下药”解答问题。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下列理解最恰当的一项(用原文语句回答)=“_”(用自己的话回答)*试卷上关键词语圈划,回答有的放矢,减少失误和冗余。,四、专题专项分析:,(1)加点字解释题:,一模徐汇:柳开张景“主司说”中“说”的解释三模杨浦:周敦颐为官“有狱久不决”中“狱”的解释,先套用我们学过的文言实词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搭配合理,则为正确答案。,选择题型:一模金山:郑玄下列对划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融召令算,一转便决,众咸骇服”A马融就叫他来算,郑玄一转动算具立刻就解出了结果,大家都害怕佩服。B马融就叫他来算,郑玄一下子就解答出了结果,大家都感到害怕和佩服。C马融就叫他来算,郑玄转动算具,一推算就解出了结果,大家都惊讶佩服。D马融就叫他来算,郑玄一转身立刻就解答出了结果,大家都惊讶佩服。答案:C排除法:找出四个选项的相同和不同部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理解,找到恰当正确选项。代入原文检验是否相符。,(2)句子翻译:,翻译题型杨浦三模:周敦颐为官翻译“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答案:同乡人吃惊地说:“年老的官吏也比不上(他)啊。(!)”文言翻译:要求直译,也就是字字对译、字字落实。重点落实“采分点”的解释。*注意三字:“留”,凡指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调”,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增”,即补出古代简练说法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3)内容理解题,一模杨浦:张齐贤明察简析文中“奴”两次哭泣的原因“因泣下不止”是因为_“泣拜而去”是因为_答案:因“唯此奴不占禄”而委屈;因听闻张言而感羞愧惊恐。*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结合个人理解回答;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准确率较高。(根据题目要求)原因归纳题:内因(主观、主要、根本)+外因(直接、客观),一模嘉定:刘氏善举“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刘氏的“善举”具体表现在(1)_(2)_答案:“以斗升相济”;“以己之衣遗之”。情节梳理题:弄清事情的前后经过,了解文章主要人物的各个故事情节。找出关键步骤,然后整合信息作答;*做题时可根据已给出的N个情节空格,将其对应到文章内容中理清思路,然后概括对应的内容。,(4)主旨理解(人物评价),一模市区C:曹斌下列对文章作者写作意图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赞扬曹斌的爱物。B歌颂曹斌的仁爱。C表现曹斌的勇敢。D暗示曹斌的节俭。答案:B二模市区A:鲁肃结友吕蒙下列对主旨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赞扬吕蒙办事严谨认真B讽刺鲁肃的轻敌与轻率C要善于与人结为好友D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答案:D主旨理解(写作意图)类:主要人物,情感倾向,积极方面,概括提炼。细致分辨各选项的差别,剔除明显错误选项。从主要人物角度出发,把握作者情感倾向(一般是积极方面),有一定概括性。从中选择最重要的或最有把握的。*注意中心句、首括句、总结句、议论句、抒情句。,一模普陀:欧阳文忠公从文中可以看出欧阳修是个_的人。答案:有自知之明。一模杨浦:张齐贤明察从选文看,张齐贤为官处事方面的美德是_、_。答案:宽容大度、任人唯贤。人物评价类:对作品的内容倾向、作者的思想观点、情感态度作出评价。要实事求是,不能无中生有,不能无限拔高或贬低;可对人物作评价。可从几个人物的不同侧面去发散分析。(题中是否给角度),一模市区D:桑中生李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下列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要避免盲目迷信B要遵循规律办事C要透过现象看本质D千万不能以讹传讹答案:A二模普陀:浴肆避鬼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做事要小心谨慎B不要害怕有鬼C凡事要细心观察D不能轻信传言答案:D道理启示类:道理或启示必据原文在领悟文章的内涵的基础上,拔高概括;回顾文章,检验是否符合作品的内容、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情感态度。,课外文言文并不难理解,只要我们掌握方法,消除思想上的畏惧感,多加练习,一定会解答好的。,2012年上海市中考闻公有一册历,自记日行事,纤悉不遗。每日阴晴风雨,亦必详记。如云某日午前晴,午后阴,某日东风,某日西风,某日昼夜雨。人初不知其故。一日,民有告粮船失风者,公诘其失船为何日?午前午后?东风西风?其人不能知而妄对,公一一语其实。其人惊服,诈遂不得行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盖亦公事,非漫书也。【注】公:文中指周忱,明朝官员。册历:记事簿。失风:行船遇恶风失事。漫:随便。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人初不知其故()(2)公诘其失船为何日()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那人震惊佩服,行骗于是没有成功。B那人震惊佩服,于是就不再去行骗了。C其中一人震惊佩服,行骗于是没有成功。D其中一人震惊佩服,于是就不再去行骗了。14从文中看出“民”有诈的语句是(用原文语句回答)(分)15对本文写作意图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希望官员做事认真,一心为公。B称赞周忱留心公事,做事细密。C赞赏周忱学识超群,慧眼独具。D讽刺“民”自作聪明,贪图钱财。,2013年上海市中考太祖视事东阁,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者。参军宋思颜曰:“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大祖喜曰:“此言甚善。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乃赐之币。【注】视事东阁;在东阁处理政务。浣濯:洗涤。参军:官名。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此言甚善()(2)而虑我不能行于后()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随从另外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B随从交替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C随从另外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D随从交替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14太祖“”的神情和“”的决定,表明他对宋思颜的赞赏。(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15对宋思颜谏言的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赞扬太祖躬行节俭B表明对太祖的忠心C希望太祖始终节俭D暗示太祖给予奖赏,上海市2014年中考韩生料秦王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前日,民皆徙避之。有韩生者止之曰:“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已而果然,或问之曰:“吾宿卫王宫,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子何以知之?”韩生曰:“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吾登丘而望王宫之上,三日不见纸鸢矣,是以知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