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经济区培训资料_第1页
非洲经济区培训资料_第2页
非洲经济区培训资料_第3页
非洲经济区培训资料_第4页
非洲经济区培训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或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古籍解释1、经世济民。2、指治国的才干3、谓耗费少而收益多4、指财力、物力5、指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6、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也指国民经济的某一部门,西方经济1.经济是财富2.经济是人类和社会选择使用自然界和前辈所提供的稀缺资源;3经济是指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4经济是指人类生活事务;8经济指社会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9经济是指我们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进行选择,这些选择决定社会资源被利用;10经济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确定劳动、资本和土地的价格,以及运用这些价格配置资源;11经济是指金融市场行为,金融市场将资本配置到其他经济部门;12经济是指收入分配,以及不损害经济运行的前提下对人给予帮助;13经济是指经济周期中失业与生产的波动,并改善经济增长的政策;14经济是指各国贸易模式贸易壁垒的影响;15经济是指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资源有效利用的方式;16经济是指一定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17经济是指有限资源在不同用途上的运用;18经济是指资源配置的全过程及决定影响资源配置的全部因素,分类1.从研究的范围来看:宏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2.从历史发展来看:家庭经济学、政治经济学。3.从政府参与经济发展的方式看:市场经济、计划经济。4.从经济的主体来看:政府经济(又称公共经济或公共部门经济)、非政府经济(包括企业经济等)。5.从经济的研究对象来看:金融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等。,影响经济1自然因素,气候环境条件,自然资源2、人口数量:劳动力3、科学技术4、文化教育: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是通过人力投资实现的,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体力投资,一是智力投资.。5、交通6、政策和对外开放程,“阳光灼热之地”非洲非洲经济区,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里面充满了太多的新鲜和秘密的大陆.,非洲,一、非洲的地理位置,非洲的全称是“阿非利加洲”,意思是“阳光灼热的地方”。非洲(拉丁文:Africa),全称阿非利加洲,位于地球东半球西部,欧洲以南,亚洲之西,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纵跨赤道南北,面积为30,221,532平方公里,占全球总陆地面积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时也是人口第二大洲(10.325亿)。非洲大陆东至哈丰角(东经5124,北纬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东经2002,南纬3451),西至佛得角(西经1733,北纬1445),北至吉兰角(本赛卡角)(东经950,北纬3721)。,(1)、概况,世界第二大洲非洲的沙漠面积约占全洲面积1/3,为沙漠面积最大的洲,其中,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非洲东部还有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另外,除了沙漠,非洲也有郁郁葱葱的森林和一望无际的草原。非洲最大的岛是马达加斯加岛。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尼罗河下游的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在建筑、雕刻和绘画等艺术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至今巍然屹立(wirnyl)在尼罗河畔开罗附近的宏伟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公元前(BC)27世纪前后古埃及人的杰作,它们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非洲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国家分别为阿尔及利亚和群岛国塞舌尔;而非洲大陆最小的国家则是冈比亚。,非洲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4000年便有最早的文字记载。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在非洲被发现。非洲北部的埃及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自1415年西班牙占领休达,欧洲列强开始进行对非洲殖民统治,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达到巅峰,约有95%非洲领土遭到列强瓜分,资源长期遭到掠夺。1847年后殖民地陆续独立,而非洲独立年(1960年)则象征非洲脱离列强统治,非洲殖民时代结束。由于长期种族冲突、热带疾病丛生、工业化引发的环境破坏,从前西方殖民主义,独立后腐败政权,教育、人民自律的不力,使非洲成为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全非洲一年的贸易总额仅占全世界的百分之一。,二、经济篇,农业资源:目前非洲国家尚有大量可耕地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如果加以开发将会产生巨大效益。能源资源:非洲多个国家拥有煤、石油、天然气和铀矿资源,是世界能源市场的供应者。矿产资源:非洲蕴含着大量的矿产,如铂、锰、钌、黄金等稀有金属,铜、锌、铁、钻石、磷酸盐等矿产资源。而且尚处于开发中。旅游资源:非洲国家丰富的人文、地理资源将成为未来的重要旅游地区。,(1)、非洲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大洲。目前近一半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整个非洲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仅占全球的1,贸易额仅占全球的2,制造业的出口份额几乎为零。就平均国民所得而言,每一位非洲居民每天的生活费用只有一美元。根据联合国在2006年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人类发展指数排名最低23位的都是非洲国家(第155位至第177位)。据统计,非洲大陆的难民人数已达600万人。在全球8亿多营养不良的穷人中,近一半人生活在非洲。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有49个,非洲占了34个。,位于627N,324E,处于西非东南部的国家,非洲几内亚湾西岸的顶点,邻国包括西边的贝宁,北边的尼日尔,东北方隔乍得湖与乍得接壤一小段国界,东和东南与喀麦隆(KMilng)毗连,南濒大西洋几内亚湾。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总人口1.73亿,占非洲总人口的16%,也是非洲第一大经济体,2013年,尼日利亚国内生产总值(GDP)5099亿美元。尼日利亚是非洲能源资源大国,是非洲第一大石油生产和出口大国。截止2014年已探明石油储量居非洲第二、世界第十;已探明天然气储量居非洲第一、世界第八;已探明76种矿产中有34种具备商业开采价值。尼日利亚政局基本保持稳定,自实行民选政治以来社会发展总体平稳。但随着国内种族和宗教冲突日益激烈,恐怖活动愈加频繁,使尼日利亚面临的安全风险不断升高,1、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尼日利亚国徽制定于1960年,它以黑色盾徽上的一个白色波纹状“Y”字母为尼日利亚国徽中心图案。字母“Y”形象地表明尼日尔河与贝努埃河在尼日利亚境内的汇合交融;纯黑的底色代表两河沿岸的千里沃土,这两条河是尼日利亚人民生命的摇篮;它们不仅给尼日利亚人民提供了饮用水源,而且还促进了国内航运业的发展,为尼日利亚人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盾徽两侧昂然挺立的白马是国家尊严的标志,顶端的鹰凝聚着民族的力量。一条黄色饰带跨过国徽下端的美丽田园,上面用英文写着尼日利亚格言:“团结与忠诚”。,交通,铁路:截止2014年尼日利亚铁路总长3557余公里,全国统一为1.067米轨距的单轨线。尼国家铁路公司在15个州有268个车站。机动车日运行能力为190辆。但因年久失修,运行能力低。公路:截止2014年尼日利亚公路总长19.3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9万公里。已基本形成一个连接首都阿布贾和各州首府的交通网,利用率逾90%。水运:截止2014年尼日利亚内河航线总长3,000公里,承担内河航运的主要是贝努埃河和尼日尔河。空运:在尼经营的外国航空公司有24家,国际航线基本被这些公司垄断。全国有37个主要机场,主要分布在联邦首都区和各州首府,其中5个国际机场,分别在拉各斯、阿布贾、卡诺、哈尔科特港和卡拉巴尔。尼与65家国际航空公司签有航空协议。,经济概况,尼日利亚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世界第六大石油出口国,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欧佩克)成员国之一。石油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尼原为农业国。20世纪70年代起成为非洲最大的产油国,为改变本国经济对石油工业的过多依赖,尼政府已实施天然气开发战略,大力开发国内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以达到推动经济发展和增加政府收入的目的。农业日渐萎缩。资源丰富。尼日利亚石油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自1970年代以来,石油出口逐渐成为该国最主要的经济来源。石油出口收入占出口总收入的98%,占国家总收入的83%。尼日利亚的是非洲第一大经济体。,1998年由于国际市场油价下跌和国内炼油厂停产,经济增速减慢。1999年奥巴桑乔上台后,积极推行自由化和私有化改革,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严格限制举借新债,大力扶持农业,加强石油、天然气、矿业等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外资、外援和债务减免。由于国际市场油价持续上扬这一有利的外部因素,尼经济形势趋于好转。主要制造业为纺织、车辆装配、木材加工、水泥、饮料和食品加工,大多集中在拉各斯及其周围地区。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技术水平较低,多数工业制品仍依赖进口。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40%。全国7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农业主要产区集中在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方式仍以小农经济为主,粮食不能自给,每年仍需大量进口。,石油产业是尼日利亚最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2013年,尼日利亚石油工业产值约为14.09万亿奈拉(896亿美元),占GDP的14.4%;原油出口15.5亿万奈拉。尼独立初期为农业国,棉花、花生等许多农产品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随着石油工业的兴起,农产品产量逐渐减少。上世纪80年代起,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降至20%左右。2011年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40.2%。全国现有可耕地约3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32.3%。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数的70%。农业主产区集中在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有高梁、小米、玉米、小麦等。中南部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和木薯。农业生产能力较前有所提高,2001年粮食产量约10万吨,2011年约17.7万吨。粮食不能自给,每年仍需大量进口。主要进口农产品为大米、棉花,主要出口农产品为木薯、可可和腰果。,石油产业和农业,尼日利亚的通讯市场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主要新兴市场电信运营商(如MTN,Etisalat,Zain和Globacom)都在该国最大和最具利润的中心地区开展了业务。政府开发展卫星通讯服务。尼日利亚有颗宇宙卫星,由总部为于阿布贾的尼日利亚国家空间研究与发展局监控运行。尼日利亚国有金融服务相对落后,有本地和国外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证券经纪公司、保险公司和经纪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以及投资银行。,通讯和金融,尼日利亚的制造业包括皮革制造和纺织工业(集中在卡诺、阿贝奥库塔、奥尼查和拉各斯),汽车制造(比如法国汽车制造商标志和英国卡车制造商Bedford,是通用汽车的一个子公司),T恤、塑料制造和食品加工业。这个国家的国内收入相当可观,使尼日利亚电影在当地和国际上得到了销售,并且在非洲其他国家和部分欧洲地区得到了普遍欢迎。在国际贸易中,因为经常有拖欠货款或者骗货的情况发生,信誉极差,被大使馆和贸促会列入严重监控的黑名单中。,制造业,旅游资源丰富,如瀑布、海滩、赤道森林等。多数旅游点管理不善,游客很少。主要旅游景点有:奥逊州的奥索博神树林,阿达玛瓦州的宿库卢文化遗产,夸拉州的奥乌瀑布,博尔诺州的乍得湖寺院,十字河流州的奥布都大牧场,伊莫州的奥古都湖,翁多州的温泉和包奇州的杨卡里野生动物园。,旅游业,主要援助国和国际组织为美国、英国、加拿大、联合国、欧盟和世界银行等。2005年6月,巴黎俱乐部宣布减免尼180亿美元债务。2006年4月,尼向巴黎俱乐部偿还共45亿美元债务,得到90亿美元债务减免。尼不再欠巴黎俱乐部债务。2008年,尼接受外国官方援助约12.9亿美元。2011年,世界银行将向尼提供5000万美元援助,用于支持发展农业商业化发展项目8。外国投资领域主要是石油、银行、制造和建筑业。2010年外国对尼直接投资23亿美元,比2009年下降60.4%。,外国援助和外国资本,南非共和国,南非地处南半球,有“彩虹之国”之美誉,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陆地面积为1219090平方公里,其东、南、西三面被印度洋和大西洋环抱,陆地上与纳米比亚、博茨瓦纳、莱索托、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斯威士兰接壤。东面隔印度洋和澳大利亚相望,西面隔大西洋和巴西、阿根廷相望。南非是非洲第二大经济体,国民拥有很高的生活水平,南非的经济相比其他非洲国家是相对稳定的。南非财经、法律、通讯、能源、交通业发达,拥有完备的硬件基础设施和股票交易市场,黄金、钻石生产量均占世界首位。深井采矿等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然而,在国际事务中南非已被确定为一个中等强国,并保持显著的地区影响力。南非拥有三个首都:行政首都(中央政府所在地)为茨瓦内,司法首都(最高法院所在地)为布隆方丹,立法首都(议会所在地)为开普敦。,南非国徽,南非国徽启用于2000年4月27日。太阳象征光明的前程;展翅的鹭鹰是上帝的代表,象征防卫的力量;万花筒般的图案象征美丽的国土、非洲的复兴以及力量的集合;取代鹭鹰双脚平放的长矛与圆头棒象征和平以及国防和主权;鼓状的盾徽象征富足和防卫精神;盾上取自闻名的石刻艺术的人物图案象征团结;麦穗象征富饶、成长、发展的潜力、人民的温饱以及农业特征;象牙象征智慧、力量、温和与永恒;两侧象牙之间的文字是“多元民族团结”。,自然资源,南非以丰富的矿物资源驰名世界,截止2004年,已探明储量并开采的矿产有70余种,黄金、铂族金属、锰、钒、铬、硅、铝酸盐的储量居世界第一位,其中黄金储量占全球的60%,蛭石、锆、钛、氟石居第二位,磷酸盐、锑居第四位,铀、铅居第五位,煤、锌居第八位,铁矿石居第九位,铜居第十四位。钻石、石棉、铜、钒、铀以及煤、铁、钛、云母、铅等的蕴藏量也极为丰富,黄金、钻石、钒、锰、铬、锑、铀、石棉等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铁路:截止至2013年,总长约3.41万公里,其中1.82万公里为电气化铁路,有电气机车2000多辆。年度货运量约1.75亿吨。由比勒陀利亚驶往开普敦的豪华蓝色客车享有国际盛誉。目前正在修建连接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和约翰内斯堡奥立佛坦博国际机场的高速铁路,总长约80公里。公路:分为国家、省及地方三级。截止至2013年。国家级公路9600公里。双向高速公路1440公里,单向高速公路440公里,单向公路56967公里,收费公路2400公里。年客运量约450万人次,货运量310万辆。巴士有数家公司经营。海运:海洋运输业发达,约98%的出口要靠海运来完成,主要港口有开普敦、德班、东伦敦、伊丽莎白港、理查兹湾、萨尔达尼亚和莫瑟尔湾航空:截止至2013年,共有各类飞机10189架,其中南非航空公司拥有包括30余架波音飞机和15架空中客车在内的各类民航机共48架,是非洲大陆最大的航空公司,也是世界最大的50家航空公司之一。管道运输:截止至2013年,南非管道运输网络总长3000公里,输送全国85%的石油加工产品。,交通,经济状况,南非是非洲第二大经济体,人均生活水平在非洲名列前茅,南非工业体系是非洲最完善的,深井采矿技术是位居世界前列,矿产是南非经济主要来源。南非属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丰富。金融、法律体系完善,通讯、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完备。矿业、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是经济四大支柱,深井采矿等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国民经济各部门、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黑白二元经济特征明显。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受国际制裁影响,经济出现衰退。新南非政府制定了“重建与发展计划”,强调提高黑人社会、经济地位。,1996年推出“增长、就业和再分配计划”。2006年实施“南非加速和共享增长倡议”。1994年新南非成立以来,经济年均增长3%,2005年至2007年超过5%。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南非经济增速降至3.1%。南非自2008年12月以来6次下调利率,并出台增支减税、刺激投资和消费、加强社会保障等综合性政策措施,以遏止经济下滑势头。2009年南非经济逐渐回升向好,四个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为-7.4%、-2.8%、0.9%和3.2%。2010年一季度经济增长4.6%。此外,南政府还于2010年4月起实施“新工业政策执行计划”,以解决南经济中长期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失业率高企等结构性问题。,工业,制造业、建筑业、能源业和矿业是南非工业四大部门。2008年,制造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主要产品有钢铁、金属制品、化工、运输设备、机器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钢铁工业是南非制造业的支柱,拥有六大钢铁联合公司、130多家钢铁企业。南非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出口国。发电量占全非洲的60%。2008年矿产品产量如下:黄金204.9吨,铂族金属276吨,铬9863千吨(2007年),锰6807千吨,铁矿石4900万吨,煤1.97亿吨,铜97.2千吨,钻石12901千克拉,农业,2008年,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可耕地约占土地面积的13%,但适于耕种的高产土地仅占22%。农业、林业、渔业就业人数约占人口的7%,其产品出口收入占非矿业出口收入的15%。农业生产受气候变化影响明显。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甘蔗、大麦等。蔗糖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农林渔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在国民经济中作用不断减小。农业提供13%的正式就业机会。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各类罐头食品、烟、酒、咖啡和饮料质量符合国际标准,葡萄酒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林木覆盖面积占全部土地的6%。畜牧业较发达,主要集中在西部三分之二的国土。牲畜种类主要包括牛、绵羊、山羊、猪等,家禽主要有鸵鸟、肉鸡等。主要产品有禽蛋、牛肉、鲜奶、奶制品羊肉、猪肉、绵羊毛等。所需肉类85%自给,15%从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斯威士兰等邻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一些欧洲国家进口。绵羊毛产量可观,是世界第4大绵羊毛出口国。,渔业,2008年,水产养殖业产量占全非洲5%和世界的0.03%。南非商业捕捞船队有各种船只500多艘。全国约有2.8万人从事海洋捕捞业。主要捕捞种类为淡菜、鳟鱼、牡蛎ml和开普无须鳕。每年捕捞量约58万吨,产值近20亿兰特。此外,南非养蜂业年产值约2000万兰特。,外贸,南非实行自由贸易制度,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创始会员国。欧盟与美国等是南非传统的贸易伙伴,与亚洲、中东等地区的贸易也在不断增长。出口产品有:黄金,金属及金属制品,钻石,食品、饮料及烟草,机械及交通运输设备等制成品。主要进口机械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化工产品,石油等。2009年前十大出口目的地国为:中国、日本、美国、德国、英国、荷兰、印度、津巴布韦、赞比亚、西班牙;前十大进口来源国为:中国、德国、美国、沙特阿拉伯、安哥拉、伊朗、日本、英国、法国、印度。,外国援助,1994年以来,各国政府、国际组织承诺向南非政府提供援助,用于支持“重建与发展计划”。主要援助国有美国、英国、德国等。多边组织如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均向南非提供援助。2002年南非共接受各类援助6.568亿美元,其中无偿援助5.049亿美元。,埃及共和国,埃及,全称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埃及位于北非东部,领土还包括苏伊士运河以东、亚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岛。埃及既是亚、非之间的陆地交通要冲,也是大西洋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战略位置和经济意义都十分重要。埃及是中东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非洲人口第二大国,在经济、科技领域方面长期处于非洲领先态势。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上最早的王国。但是如今的埃及阿拉伯人并不是古埃及人。文化也完全不同。埃及是一个非洲的强国,是非洲第三大经济体。埃及境内拥有很多的名胜古迹,例如国际知名的金字塔、帝王谷。虽然埃及在非洲和中东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但埃及的经济却不乐观,全国大部分人比较贫穷。埃及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由于历史的原因,英语、法语在埃及也被广泛使用。,国旗和国徽,埃及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红、白、黑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白色部分中间有国徽图案。红色象征革命,白色象征纯洁和光明前途,黑色象征埃及过去的黑暗岁月。埃及国徽为一只金色的鹰,称萨拉丁雄鹰。金鹰昂首挺立、舒展双翼,象征胜利、勇敢和忠诚,它是埃及人民不畏烈日风暴、在高空自由飞翔的化身。鹰胸前为盾形的红、白、黑三色国旗图案,底部座基饰带上用阿拉伯文写着“阿拉伯埃及共和国”。,资源,主要资源是石油、天然气、磷酸盐、铁等。已探明的储量为:石油44.5亿桶(2013年1月),天然气2.186万亿立方米(2012年1月),磷酸盐约70亿吨,铁矿6000万吨。此外还有锰、煤、金、锌、铬、银、钼、铜和滑石等。平均原油日产量达71.15万桶,天然气日产量达1.68亿立方米,国内消耗的天然气数量占天然气总产量的70%,其余30%供出口。,交通,交通运输便利,近几年海、陆、空运输能力增长较快。铁路:由28条线路组成,总长10008公里,共有796个客运站,日客运量200万人次。截止2014年3月,开罗共有两条地铁线路,总长64公里,共耗资120亿埃镑。地铁三号线分两段修建,第一段全长4.3公里,第二段全长7.12公里,总成本约64亿埃镑。公路:总长约49000公里。水运:有7条国际海运航线;内河航线总长约3500公里。现有亚历山大、塞得港、杜米亚特、苏伊士等62个港口,年吞吐总量为800万集装箱,海港贸易量为1.01亿吨。苏伊士运河是沟通亚、非、欧的主要国际航道。运河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使过运河船只载重量达24万吨,可容纳第四代集装箱船通过。2012年运河收入51.3亿美元。空运:有民航飞机55架。全国共有机场30个,其中国际机场11个,开罗机场是重要国际航空站。2008年,埃及航空公司正式加入星空联盟。,经济概况,埃及是非洲第三大经济体,属开放型市场经济,拥有相对完整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体系。服务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工业以纺织、食品加工等轻工业为主。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5%,农业占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