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级财务管理实验报告主题均为(整理版)一家公司正在制定明年的财务计划。 相关信息如下(一)公司明年银行贷款利率为8.93%;(2)公司债券面额为1元,面额利率为8%,期限为10年,分期付款,现在市价为0.85元,以本期市价发行新债券,发行成本为市价的4%(3)公司股价1元,现股市价5.5元,本年现金股息0.35元,EPS增长率7%,股息支付率25%。(四)公司目前的资本结构为银行150万元普通股400万元长期债券650万元留存利润420万元(五)公司所得税率为25%(6)公司普通股的值为1.1(七)目前国债收益率为5.5%,市场普通股平均收益率为13.5%求: (一)银行借款和债券资本成本;(2)分别利用现金流量法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估算内部所有权资本成本,计算其平均值作为内部所有权成本。如果不增加外部融资,仅内部融资明年的平均资本成本是多少答: (1)银行借款资本成本=8.93%(1-25%)=6.70%债券资本成本=18%(1-25%)/0.85(1-4%)=7.35%(2)现金流量法:普通股成本=0.35(1 7 %)/5.5 7%=13.81%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普通股成本=5.5% 1.1(13.5%-5.5%)=14.3%普通股的平均成本=(13.81% 14.3%)/2=14.06%(三)留存收益额:明年的EPS=(0.35/25% ) (1 7%)=1.498 (元/股)保留盈馀=420 1.498400(1-25%)=869.4 (万元)2、万通公司年销售额1000万元,变动成本率60%,利息税前利润250万元,总资本500万元,负债比率40%,负债平均利率10%。 求求你:一)计算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联合杠杆系数;2 )如果预测期间万通公司的销售额预计增加10%,则计算利息税前利润和每股利润的增长幅度。答: (1)边际收益=销售*(1-变动成本率)=1000*(1-60%)=400万元负债利息=500*40%*10%=20万元经营杠杆系数=边际收益/利息税前收益=400/250=1.6财务杠杆系数=利息税前利润/(利息税前利润-利息)=250/(250-20)=1.09总杆系数=1.6*1.09=1.74(2)2011年利息税前利润增长率=销售增长率*经营杠杆系数=10%*1.6=16%2011年利息税前利润=250*(1 16%)=290万元3、甲方公司的有关资料如下:资料1 :甲方2007年度产品销售10000万件,产品单价100元,单位变动成本40元,固定成本总额万元,所得税率40%。 2007年度利息费用50000万元,留存利润万元。下表列出了2007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简表)甲方资产负债表(简表)资料2 :甲方2008年度相关预测数据显示,销售额增加到12000万件,产品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净销售利率、股息支付率均维持在2007年水平。 现有生产能力已经饱和,需要增加价值万元的生产设备。资料3 :甲方公司2008年需要从外部筹资时,有两个方案(不考虑筹资费用)。方案一:以每股发行价20元发行新股。 股息的固定增长率为1%。案例2 :以票面发行债券,债券利率为12%要求:(一)根据资料一,计算甲方企业的以下指标:2007年的边际贡献2007年利息税前利润2007年的净销售利率2007年股息支付率2007年每股股息。2008年的经营杠杆系数(用简略式计算,留下小数点后2位)。(二)计算甲方企业2008年的以下指标或数据:利息税前利润增长率采购的外部资金。(3)根据资料3和前两题的计算结果,向甲方企业完成以下计算计算计划1中需要增发的普通股数计算每股收益无差异的点的利息税税前利润;利用每股收益差距法确定最佳筹资方案,并说明理由。【答案和分析】(1)2007年销售额=10000100=(万元)边际贡献=-1000040=(万元)2007年利息税前利润不足(万元)2007年净利润=(-50000)(1-40%)=(万元)销售净利率=(/)100%=27%2007年保留利率=(/)100%=60%股息支付率=1-60%=40%2007年股价=/10=20000 (万股)股息=40%=(万元)每股股息=/20000=5.4 (元)2008年经营杠杆系数=2007年限贡献/2007年利息税前利润=/=1.2(2)生产销售额增长率=(12000-10000)/10000 100%=20%利息税前利润增长率=20%1.2=24%增加的流动资产=(2222222222222222222652 )增加的流动负债=(30000 )20%=26000 (万元)供应的外部资金=-26000-1200010027%=(万元)(3)增发的普通股数=/20=6000 (万股)每股收益无差别的利息税前利润为EBIT;方案1普通股=20000 6000=26000 (万股),利息50000万元方案2普通股份数为20000万股,利息费用为50000 12%=64400 (万元)(ebit-50000 ) (1- 40 % )/26000=(ebit-64400 ) (1- 40 % )/20000计算EBIT=(万元)2008年利息税前利润=(1 24%)=(万元)实际利息税前利润万元每股利润差异超过万元,应采用发行债券的方法,即方案二。4、某企业预测2008年度信用收入4500万元,信用条件为(N/40,N/40,N/40 ),其变动成本率为55%,企业资本成本率为15%。 占信用额50%的客户利用2%的现金折扣,占信用额40%的客户利用1%的现金折扣,其馀的在信用期间支付。 年以三百六十日计算。 要求:(计算2008年度应收账款的平均收款期间(计算2008年度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计算2008年度现金折扣成本。答案:(1)应收账款的平均收款期间=50 40 10=17 (日)。(2)应收款平均馀额=日贷的平均收款天数=4500/36017=212.5 (万元)。(3)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应收账款的平均馀额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率=212.555%=17.53 (万元)。(4)现金折扣成本=450050%2% 450040%1%=63 (万元)。5 .某公司预计年信用收入5000万元,信用条件为(3/10,2/20,N/45 ),其变动成本率为40%,资金成本率为10%,回收费用为120万元,注销损失率为2.5%。 占信用卡60%的客户使用3%的现金折扣,占信用卡18%的客户使用2%的现金折扣。 年以三百六十日计算。要求:(一)计算平均收款期限;(二)计算维持应收账款平均馀额和信用业务所需资金;(三)计算应收机会成本;(四)计算现金折扣成本;(五)计算信用成本;(六)计算信用成本前的收益;(七)计算信用成本后的收益。答案: (1)平均收款期间=60 % * 1018 % * 20 (1- 60 %-18 % ) * 45=19.5 (天)(2)应收帐款平均馀额=5000/360*19.5=270.83 (万元)维持信用业务所需资金=270.83*40%=108.332 (万元)(3)应收机会成本=108.332*10%=10.8332 (万元)(4)现金折扣成本=5000(60%*3% 18%*2%)=108 (万元)(五)坏账损失=5000*2.5%=75 (万元)信用成本=应收机会成本坏账损失收款费用=10.8332 75 12-=205.8332 (万元)(6)信用成本预收入=年信用额-现金折扣-可变成本=5000-108-5000*40%=2892 (万元)(七)信用成本后收入=信用成本前收入-信用成本=2892-205.8332=2686.1668 (万元)6、某企业每年需要消耗甲材5000公斤,其材料单位采购成本为8元,单位库存年变动保管成本为3元,平均订货成本为1200元。 年以三百六十日计算。 要求:(一)计算经济订货批次;(2)计算最佳订货次数(三)计算最佳订货周期;(四)计算经济订货批次的相关总成本;(五)计算经济进货批次的平均占有资金;(6)材料的移动时间为4天,保险储备量为50公斤,计算再订货点。 答案:(1)经济进货批量=(2*5000*1200/3 )平方=2000(2)最佳进货次数=5000/2000=2.5(次)(3)最佳进货周期=360/2.5=144 (天)(4)经济进货批次的相关总成本=(2*5000*1200*3)平方=6000(5)经济进货批次的平均占有资金=(2000/2)8=8000 (元)(6)日均需求量=5000/360=13.89(kg )再订购点=4* 13.8950=105.56 (公斤)7、一家公司计划根据现有证券,从乙、丙两种证券中选择风险小的证券和证券组合,资金比例为6:4,有关资料见表1。(2)假设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成立,证券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为12%,无风险利率为5%,选择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和系数分别是多少答:1)应选择丙方证券,丙方证券分散小于乙方,按最大最小原则,丙方风险明显小2 )结合预期收益率ri=0.6 * (0.5 * 15 % 0.3 * 10 % 0.2 *5% ) 0.4 * (0.5 *8% 0.3 * 14 % 0.2 * 12 % )=11.14 %ri=RF (RM-RF ) * b 11.14 %=5% (12 %-5 % ) * b风险系数B=0.8778、甲方股票的贝塔系数为1.2,证券市场线斜率为8%,证券市场线截距为2.4%,资本资产价格模型成立,乙方股票收益率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协方差为6.3%,市场组合收益率的标准偏差为30%。要求:(一)根据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市场风险溢价;(2)计算无风险收益率以及甲股的风险收益率和必要收益率(三)计算甲股的预期收益率;(四)计算股票指数的平均收益率;(五)计算b股贝塔系数;(6)资产组甲方的投资比率为0.4,乙方的投资比率为0.6时,计算资产组贝他系数和资产组的必要收益率(7)在第6题中,假设资产集团收益率与市场集团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为0.8,计算资产集团收益率的标准偏差(8)若甲股收益率标准偏差为18%、乙股收益率标准偏差为10%、资产组甲方投资比率为0.3、乙方投资比率为0.7、资产组收益率标准偏差为8.5%,则计算甲乙股收益率的协方差(9)根据第8题计算甲乙股收益率的相关系数(10 )根据第2题、第3题和第8题,计算甲股的风险价值系数。正确答案: (1)证券市场线的倾斜度=市场风险溢价由此可见,市场风险溢价=8%(2)证券市场线的切片=无风险收益率由此可见,无风险收益率=2.4%a股风险回报率=a股市场风险溢价=1.28%=9.6%甲方股票的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甲方股票的风险收益率=2.4% 9.6%=12%(3)因资本资产价格模型成立,甲方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必要收益率=12%(4)股票指数平均收益率=市场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市场风险溢价=2.4% 8%=10.4%(5)市场组合收益率的分散=市场组合收益率的标准偏差市场组合收益率的标准偏差=300%=9%b股=b股收益率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协方差/市场组合收益率的方差=6.3%/9%=0.7(6)资产组合的贝塔系数=0.41.2 0.60.7=0.9资产组合的必要回报率=2.4% 0.98%=9.6%或者资产组合必要收益率=0.4甲股的必要收益率0.6乙股的必要收益率=0.412% 0.6(2.4% 0.78%)=9.6%(7)资产组的贝塔系数=资产组收益率与市场组收益率的相关系数资产组收益率的标准偏差/市场组收益率的标准偏差:0.9=0.8资产组收益率的标准偏差/30%解:资产组合收益率的标准差=33.75%(8)资产组合收益率的分散=0.30.318% 20.30.7甲乙股收益率的协方差0.70.710%即,即8.5%8.5%=0.30.318%18% 20.30.7甲乙股收益率的协方差0.70.710%0.7225%=0.2916% 0.42甲乙股收益率的协方差0.49%解:甲乙股价收益率的协方差=-0.14%(9)甲乙股收益率的协方差=甲乙股收益率的相关系数甲的收益率标准偏差乙的收益率标准偏差-0.14%=甲乙双方股价收益率的相关系数18%解:甲乙股价收益率的相关系数=-0.08(10 )甲股的风险价值系数=甲股的风险收益率/甲股收益率的标准分散率=9.6%/股票收益率的标准分散率a股收益率的标准分散率=a股收益率的标准偏差/a股的预期收益率=18%/12%=1.5因此,甲方股票的风险价值系数=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没到期如何签约协议
- 口罩代加工居间合同范本
- 师德师风协议书2025
- pocib出口合同范本
- 联通5g网络共享协议书
- 2000押金转让协议书
- 劳动合同期满解除协议书
- 劳务费三方协议合同范本
- 合同买卖变更协议书范本
- 企业还款协议书2025
- JJF 1002-2010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
- GB/T 6663.1-2007直热式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第1部分:总规范
- GB/T 6344-2008软质泡沫聚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 GB/T 3836.4-2021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
- GA/T 1163-2014人类DNA荧光标记STR分型结果的分析及应用
- 蒸汽发生器设计、制造技术要求
- 全套课件-水利工程管理信息技术
- 施工员钢筋工程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 《阿房宫赋》全篇覆盖理解性默写
-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ppt全套教学课件
- 住建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解读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