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工程_第1页
康复工程_第2页
康复工程_第3页
康复工程_第4页
康复工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康复工程,本章主要内容,康复工程的定义。矫形器的定义、基本功能、分类和命名。使用矫形器的适应证。低温热塑板材矫形器的设计原则和制作步骤 。假肢的定义、分类。临床常用假肢的特点及装配要求。助行器的定义、功能及分类。各类助行器的临床及选用原则。轮椅的功能及种类。适应证普通轮椅的选用原则、适用范围。,学习目的,通过学习矫形器、假肢、助行器、轮椅的定义、分类、功能与临床应用以及低温热塑矫形器的制作,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基础。,学习要点,矫形器、假肢、助行器、轮椅的功能与作用;矫形器、假肢、助行器、轮椅的临床应用范围和选用原则;低温热塑矫形器的设计原则和制作步骤;,康复工程的定义,康复工程是采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代替和补偿功能的减退与丧失,是工程技术人员在全面康复和有关工程理论指导下,与各个康复领域的康复工作者、残疾人、残疾人家属密切合作,以各种工艺技术为手段,帮助残疾人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恢复其独立生活、学习、工作、回归社会、参与社会能力的科学。,康复工程的产品,康复工程的产品包括:康复评定、训练和治疗所需的设备和器具;残疾人使用的假肢、矫形器、轮椅和助行器等个人移动用的辅助器具;生活自理和防护用的辅助器具;家务操作和管理用的辅助器具;残疾人使用的家具及其配件;通讯、信息及信号用的辅助器具;物品管理用的辅助器具;环境改造用的设备和辅助器具;休闲和娱乐用的辅助器具等。,第一节,矫形器是用于改变神经肌肉和骨骼系统的功能特性或结构的体外装置。目的是预防、矫正畸形,治疗骨折和关节、肌肉、神经、血管等组织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疾患,并起到功能代偿的作用。,第一节 矫形器,定义,矫形器的基本功能,稳定与支持固定与矫正保护与免负荷代偿与助动,矫形器的基本分类,按装配部位分:上肢矫形器、下肢矫形器及脊柱矫形器。按治疗阶段分:临时矫形器、治疗用矫形器及功能性矫形器。按作用及使用的目的分:固定性矫形器、矫正性矫形器、免荷式矫形器、装饰性矫形器、保护性矫形器、功能性矫形器、站立矫形器、夜间用矫形器、牵引矫形器等。按主要制作材料分:石膏矫形器、塑料矫形器、金属矫形器、皮革矫形器、布制矫形器等。按所治疗疾病分:小儿麻痹矫形器、马蹄内翻足矫形器、脊柱侧弯矫形器、截瘫矫形器、偏瘫矫形器、抗痉挛性矫形器等。按其他原则分:外动力矫形器、模塑矫形器、标准化矫形器等。,矫形器的命名,各类矫形器的特点,分类:根据功能分为两大类。 固定性(静止性):没有运动装置 ,用于固定、支持、制动。 功能性(可动性):有运动装置 ,可允许肢体活动或控制、帮助肢体运动。,上肢矫形器,使用目的:主要是保持肢体于功能位;提供牵引力以防止关节挛缩;预防或矫正上肢畸形;补偿上肢肌肉失去的力量;辅助无力肢体运动;替代手的功能等。,下肢矫形器,使用目的:支撑体重;辅助或替代肢体功能;限制下肢关节不必要的活动;保持下肢稳定;改善站立和步行时姿态;预防和矫正畸形等。,选用下肢矫形器注意事项:穿戴后对肢体没有明显的压迫。对下肢有水肿的患者矫形器不宜紧贴皮肤。,脊柱矫形器,使用目的:固定和保护脊柱;矫正脊柱的异常力学关系;减轻躯干的局部疼痛;保护病变部位免受进一步的损伤;支持麻痹的肌肉;预防和矫正畸形。,手功能位分指矫形器,踝足矫形器,脊柱矫形器,临床应用,使用矫形器的适应证:制动关节。矫正身体畸形。功能代偿。改善步态。减免肢体承重。保证骨折愈合。手术后保护肢体。关节的牵拉、固定和保护 。用于减少因长期卧床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减少挛缩 。,临床应用程序检查及诊断矫形器处方装配前治疗矫形器制作 包括设计、测量、绘图、取模、制 造、装配程序。训练和使用: 试穿(初检) 终检,应用范围矫形器在骨关节疾病上的应用;矫形器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上的应用;矫形器在周围神经及肌肉疾病上的应用;矫形器在烧伤上的应用;,低温热塑板材矫形器的制作,低温热塑板材是一种特殊合成的高分子聚酯,目前已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多用于矫形器的制作,特别是在康复医疗中临时性使用的手指、手、腕手等矫形器的制作。逐渐代替了过去以皮革、金属为主的矫形器。,定义,低温热塑板材矫形器是指利用低温热塑板材作为制作材料的一类矫形器的总称。,低温热塑板材的性能,加热软化充分,冷却时间短,制作快速,硬化后不易变形。有不同的厚度,体现不同的强度,适合于不同部位。可塑性、粘性好,可任意成形,便于修改和反复塑形。透明性好,便于观察和制作。X线治疗时佩戴支具不阻挡射线。耐脏,不怕水,便于清洗、穿戴方便。,低温热塑板材矫形器的设计原则,考虑个体因素。考虑矫形器的功能。尽量简单。尽量令患者达到最佳手部功能及避免妨碍知觉。尽量使矫形器易穿脱。制定矫形器的穿戴和活动程序。注意外观。,低温热塑板材矫形器的制作步骤,低温热塑板材矫形器的制作常需要水温箱、剪刀、热风枪、缝纫机、尺子以及绘图工具等。其制作步骤如下:取样 加热、塑形 修整、边缘磨滑 加固 安装附件,低温热塑板材矫形器制作的注意事项,制作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状况,注意与患者沟通以取得其配合。应根据部位和损伤情况,选择适合强度板材。注意医患的操作与摆放体位,按需画图、裁剪制作,遵循安全稳定,设计简单,方便穿戴的原则。检查修整矫形器,以达到配戴舒适,减轻负荷,安全稳定的作用。指导患者配戴与使用,定期复查与调整。,低温热塑板材上肢矫形器,低温热塑板材下肢 矫形器器,低温热塑板材脊柱矫形器,第二节 假肢,概述,假肢是为恢复原有四肢的形态或功能,以补偿截肢造成的肢体部分缺损而制作和装配的人工手、足,使截肢者恢复一定的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定义,分类,按结构:壳式假肢(亦称外骨骼式假肢)和骨骼式假肢(亦称内骨骼式假肢)。按用途:装饰性、功能性、作业性和运动假肢 ; 按康复时间:临时性和正式假肢;按截肢部位:上肢、下肢假肢。按装配目的:装饰性假肢、功能性假肢和专用假肢(包括运动假肢和作业用假肢)。按材料:木质假肢、铝质假肢、皮革质假肢、塑料质假肢、复合材料和碳素纤维质假肢。按动力来源:体外力源式假肢(包括电动假肢、肌电假肢)和自身力源假肢。 按消费水平分类:低档假肢(普及型假肢)、中档假肢和高档假肢。,假肢的临床应用,目的是为了在上肢截肢后,用类似于上肢外观的假体改善外观形象,并利用残存机能或借助外力,代替部分功能。上肢假肢一般是由残肢接受腔、假手、仿生的人工关节、悬吊装置、控制装置和连接部件构成。,上肢假肢,临床常用的上肢假肢,功能假手:又称索控式假手或机械假手,分随意开手、随意闭手二类。装饰性假手:亦称为美容手。只起到装饰及平衡身体作用。多用于部分手截肢、上臂高位截肢、难以安装功能性假手者。工具手:为从事专业性劳动或日常生活而设计制作。没有手外形,但坚固、实用。外部动力假手:分电动假手、气动假手二类。前者以可重复充电的镍镉蓄电池为能源,后者是以压缩气体为动力源的外部动力手。,装饰性假手,肌电前臂假肢,上肢假肢装配要求(1),长度确定从医学角度要求:假肢的长度应在两肩保持水平状态,使假手拇指末端或钩状手的末端与健手拇指末端平齐。从假肢装配角度要求:前臂假肢,自肘关节到假手拇指末端的长度,应比健侧短1cm;上臂假肢,肘关节轴与肱骨外上髁的位置一致,上臂长比健侧短12cm。,上肢假肢装配要求(2),按受腔及取型:接受腔对悬吊和使用假肢有重要作用,除了装饰手对接受腔要求不严外,各种安装能动的上肢假肢,其接受腔必须与残肢很好地服贴,而且要符合运动解剖学要求。前臂接受腔:接受腔的四周应和残肢全面接触,但根据残肢的长度,接受腔上缘的高度不同。短残肢时接受腔的上缘要高些,长残肢时其上缘要低些。上臂接受腔:同前臂接受腔,其上缘高度随残肢长度而不同,残肢愈短,接受腔的上缘愈高。,下肢假肢,使用下肢假肢的目的在于使截肢者尽可能地恢复失去的正常外形,重建已失去的站立和行走等功能。下肢假肢的基本构成包括假脚、关节、连接件等功能部件和下肢假肢接受腔及悬吊装置两部分。,常用的下肢假肢(1),部分足假肢(假半脚) 赛姆假肢小腿假肢:适用于膝关节间隙下8cm到内踝上7cm范围内截肢的患者。传统型小腿假肢 髌韧带承重小腿假肢(PTB小腿假肢)包膝式小腿假肢(PTS小腿)髁部插楔式小腿假肢(KBM小腿)全接触式小腿假肢,常用的下肢假肢(2),膝离断假肢:适用于膝离断,大腿残肢过长(离膝关节间隙8cm以内)和小腿残肢过短(膝关节间隙4cm以内)的截肢患者。大腿假肢:适用于从坐骨结节下10cm至膝关节间隙5cm范围内的截肢患者。 髋关节假肢:适用于股骨粗隆以上的截肢,髋关节离断和半侧骨盆切除的患者。,赛姆截肢假肢,足套式足假肢,髋离断截肢假肢,壳式小腿假肢,骨骼式小腿假肢,下肢假肢装配要求,较好的下肢代偿功能。接受腔设计制作合理。轻便灵活且经久耐用。便于维修、更换、调节。外形要逼真,双腿长短一致。特殊需要的专用假肢要符合患者要求。,第三节 助行器,定义及分类,定义 辅助肢体障碍患者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行走的器具称为助行器,也可称为步行器、步行架或步行辅助器等,分类:助行架、拐杖。,功能,保持肢体障碍患者身体平衡。支持肢体障碍患者体重。增加肢体障碍患者肌力。辅助行走扩大患者行走时的支撑面,增加步行时的稳定性。肢体障碍患者用来代偿畸形、缓解疼痛、用作探路器、社会上的考虑等。,临床应用,种类:根据杖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分为四大类 。手杖肘杖(洛氏拐或前臂杖 ) 腋杖前臂支撑拐(类风湿拐 ),拐杖,手杖:为一只手扶持以助行走的工具。单足手杖:适用于握力好、上肢支撑力强的患者。多足手杖:适用于平稳能力欠佳、用单足手杖不够安全的患者。,肘杖 :适用于握力差、前臂力较弱但又不必用腋杖者。优点:轻便、美观,使用时,该侧手仍可自由活动。缺点:稳定性不如腋杖。,腋杖:可靠稳定,用于截瘫而上肢功能正常或外伤较严重的患者。前臂支撑拐 :又称类风湿拐。用于关节损害严重的类风湿患者或手部有严重外伤、病变不宜负重者。,单足手杖,多足手杖,前臂杖,腋杖,前臂支撑拐.,长度选择:选择适合长度的杖是保证患者安全,最大限度发挥杖的功能的关键。手杖长度测量:患者站立时大转子的高度即为手杖的长度。让患者穿上鞋或下肢矫形器站立,肘关节屈曲30左右,腕关节背伸,小趾前外侧15cm至手腕背伸时掌面的距离即为手杖的长度。若是卧位时测量,应让患者采取仰卧位,双手放置于身体两侧,测量尺骨茎突到足跟的距离,再加上2.5cm(穿鞋时鞋跟的高度) 即为手杖的长度。,肘杖长度测量:测量方法与手杖的测量方法相同,同时杖柄与臂托之间的距离应小于患者前臂的长度,即应小于掌心到肘关节的长度。腋杖长度测量:自然站立,身长减去41cm的长度即为腋杖的长度。站立时大转子的高度即为把手的位置。若患者下肢或上肢有短缩畸形,可让患者穿上鞋或佩戴下肢矫形器仰卧,将腋杖轻轻贴近腋窝,在小趾前外侧15cm与足底平齐处到腋窝的距离即为腋杖最适当的长度。屈肘30,腕关节背伸时的掌面处为把手位置。,前臂支撑拐长度测量:患者直立,双上肢自然放松,正视前方,测量自地面到尺骨鹰嘴的距离就是患者所用前臂支撑拐的长度。卧位测量时,足底到尺骨鹰嘴的距离就是患者所用前臂支撑拐的长度。需注意的是,直立和卧位测量所得的长度均相当于从托槽垫的表面到前臂支撑拐套头之间的距离。,使用方法截瘫患者的腋杖步行:交替拖地步行:方法是伸出左腋拐,再伸出右腋拐,然后两足同时拖地向前,到达腋杖附近 。,同时拖地步行:又称摆至步,即同时伸出两支拐,然后两足同时拖地向前,到达腋杖附近 。,四点步行:方法是先伸出左腋拐,然后迈出右脚,再伸出右腋拐,最后迈出右脚 。,三点步行:方法是先将肌力较差的一侧脚和两侧腋杖同时伸出,再将对侧足伸出。,两点步行:方法是一侧腋拐和对侧足同时伸出,再将余下的腋拐和足再伸出。,摆过步行:方法与摆至步相似,但双足不拖地,而是在空中摆向前,故步幅较大、速度快,患者的躯干和上肢控制力必须较好,否则容易跌倒。,偏瘫患者的手杖步行方法三点步行:绝大部分偏瘫患者的步行顺序为伸出杖,然后迈出患足,再迈出健足,少数患者为伸出手杖,迈出健足,再迈出患足的方式步行。,两点步行:即同时伸出手杖和患足,再迈出健足。这种方法步行速度快,适合于偏瘫程度较轻、平衡功能好的患者。,助行架,助行架可支持体重便于站立或步行,其支撑面积较杖大,故稳定性好。类型:框式助行架框式结构,有折叠式和固定式,四条腿的长度应根据患者的身高随意调节。具有很高的稳定性,需要抬起助行架前行。主要用于上肢功能健全,下肢平衡能力较差的步行困难者。,差动式进步助行架框架结构,助行架两边装有铰链,差动式前进。适用于上肢肌力较弱者,不需抬起助行架进行前移,而是靠单侧交替的推动助行架来实现前移。,轮式助行架前面装有固定脚轮,后面的支脚垫具有一定的摩擦力和防滑性能,具有很好的方向性。适用于下肢肌力低下、慢性关节炎患者、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步行障碍者使用,也可用于长期卧床者的步行训练。,平台式助行架带有臂支撑平台和两个活动脚轮与两个固定脚轮,其支撑面积大,稳定性能更好。利用助行架带动身体向前行进的。适用于全身肌力低下者,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步行障碍者,慢性关节炎患者以及长期卧床者的步行训练等。,轮式助行架,框式助行架,差动步进式助行架,平台式助行架,助行器的选用原则,明确应用助行器的目的;全面了解肢体障碍患者情况;对肢体障碍患者各方面的能力进行全面评估;符合肢体障碍患者所处环境要求;肢体障碍患者需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学会正确使用助行器的能力;考虑肢体障碍患者生活方式以及个人爱好;,第四节 轮椅,种类,按驱动方式分:手动轮椅和电动 轮椅。按构造分:折叠式轮椅和固定式轮椅。按使用的对象分:成人轮椅、儿童轮椅、幼儿轮椅。按用途分:普通轮椅、偏瘫用轮椅、下肢截肢用轮椅、竞技轮椅等。,手动轮椅,电动轮椅,轮椅的选用,普通轮椅一般由轮椅架、车轮、刹车装置及座靠四部分组成。选用轮椅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座位宽度:乘坐者坐下时两臀侧与轮椅坐位两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应各有2.5cm的空隙为宜。座位长度:乘坐者坐下时腘窝部与坐位前缘的间隙应以6.5cm为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