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周年电力征文演讲材料_第1页
改革开放30周年电力征文演讲材料_第2页
改革开放30周年电力征文演讲材料_第3页
改革开放30周年电力征文演讲材料_第4页
改革开放30周年电力征文演讲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3改革开放30周年电力征文演讲材料某县电力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县电力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特别是经过近10年来大规模的农网改造,电力供电能力不断提高,电网建设日益完善,全县实现了村村通电,户户通电,彻底摆脱了以前经常拉闸停电的严重缺电局面。三十年前,我县的供电状况非常差,全县的供电只是靠汤溪电站、坪溪电站的水电和部分乡镇集体经营的小火电(厂)发电供给,电力建设基本上一片空白,农村的大部分家庭还不能用上电。电力员工改革开放初期,的电网是独立的,外来的电无法进来,所以只能靠小水电,供电极度困难紧张,经常是无电,缺电,工厂无法生产,居民无法照明,居民对用电紧张有“今晚肯定无电,明晚不一定有电”这样的说法。而且电价非常高,农村在后期的电价最高的达到每度电元,相当多的群众无法用上电,用煤油灯照明。直到1989年黄冈11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产,我县电网才实现与省电网的联接,形成了水电、火电和省电三位一体的电力供应格局。从此全县电力供应比以前更加充足,供电可靠性也大大提高。之后的10年,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县的电力建2/13设特别是电网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原县电力局副局长张庆源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从89年到98年的十年时间里,我县共投入近亿元,完成了黄冈、新丰二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城东、九村、上饶等三座35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建设以及一大批电力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为彻底消灭了无电村,实现了村村通电,户户通电,降低线损率,提高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和电能质量。自1999年实施农电“两改一同价”以来,我县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加大了对农村电网的建设力度,共投入农网改造资金32115万元,共架设(改造)35千伏线路公里,10千伏线路1075公里,低压线路1597公里,改造台区1189个,更换高能耗配变1145个,改造35千伏变电站4座,新装和更换主变3台,容量15300千伏安;架设10千伏线路公里,低压线路公里,改造台区40个,更换高能耗配变39台。经过30年来的建设,目前,全县拥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安装主变压器2台,容量30万千伏安,110千伏变电站4座,容量196000千伏安,35千伏变电站11座,容量79600千伏安。初步形成了以220千伏变电站为中心,以110千伏为主网架,与潮州电网连接的供电网络。日臻完善的电网结构,使全县供电能力和供电的可3/13靠性大大增强,城乡群众电气化生活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工厂企业的用电量也飞速增长。据统计,去年,全县的供电量亿度,其中工业用电亿度。全县的供电量比实施农电“两改一同价”前的亿多度增加了近4亿度,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据介绍,目前,110千伏所城和井洲变电站正在加紧建设,不久将建成投产,加上计划建设的110千伏城南和三饶变电站,到时电网的供电能力将更进一步得到提升。我所体验的改革开放30年来的电力发展我体验的电力发展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国家经济在三十年间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也在这三十年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哪一样都是翻天覆地。先说衣、食和住吧,计划经济时期凭证供应的年代,“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每一个经历过那个时期的同龄人都有过的愿望吧,如果能在没有过年就穿上新衣裳,让在家羡慕时的那种满足和得意4/13让现在的年轻人不能理解,更不要说现在的小天使们每个至少都有多套样式和质地都很好且四季分明的衣物了。那么在这三十年间电力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我没有那么多的数据,只能说说自己所体验的这三十年的电力工人的衣食住行三十多年前,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发电工人,母亲是农家妇女,而与父亲工作的电厂一墙之隔的是宝鸡市最大最好的医院,宝鸡市中心医院,为了在条件好的地方生我,母亲掂着大肚子,步行了十里地,坐上到父亲单位的车跑到宝鸡市中心医院,母亲在医院住了几天不贝动静,那天晚上医院停电了,而父亲又在单位忙着上夜班,半夜母亲忍着疼痛,在医院的油灯下生下了我,而这时父亲也下夜班了,母亲当时可生气了,说父亲把她扔在医院不管我们母子的死活,只知道工作,早知道这样就不用费劲跑这么远,为这事母亲认为我命不好,常常哞声叹气,说我长大了肯定磨难多,只因为她步行了十里是奔着灯光去的,可是却在油灯下生了我。时隔这么久了,母亲想起来还会唠叨。二十年前,我上学了,父亲也从发电工人成了供电职工,因为有了弟弟,母亲没有时间管我,我就跟着父亲在离单位不远的学校上学,据说是当时教学质量好的学校之一,父亲同事的好多孩子们都在那个学校上学。虽然现在那个学校已经不存在了,但记忆当中晚上上自习的时候每个人桌子上都点一根蜡烛,回到父亲宿舍后我们一群孩子5/13要到院子的水管上洗黑黑的鼻孔。当时他们办公室和宿舍都在院子的平房,大房子就是他们办公室,早上大家从房间出来一边吃早饭一边安排当天的工作,而小小年纪的我们边吃早饭边听父辈们的工作安排,然后就一起搭伴去了学校,每个月的月初,风雨无阻,做饭的奶奶会给父亲们准备很多锅盔,早早的吃过饭就听站长安排,背上干粮,拿上在后院砍的竹子出去抄表,留一个年青阿姨值班,天气晴朗骑自行车当天晚上就能回来,要是天阴下雨不能骑自行车的话,晚上都回不来,而这个值班的阿姨晚上要照顾我们这群没人管的孩子。那时候我们经常悄悄的趁父辈们不在的时候玩,学他们的样子也到后院砍一根细竹子,象是出门去要饭的样子,后来才知道他们是怕碰到蛇呀之类的动物,那时候他们每个人去的方向不同,人太少了不可能让他们两人一起工作。十年前我上班了,我成了一个抄表收费员,单位给每个供电站配一辆摩托车,和以前不一样的是,我们不用背着锅盔,也不用自己骑着自行车了,站长把我们每个人都送到工作地点不远的公路边,然后我们自己去抄表,抄完后在公路边等,站长再把我们每个人接回去,这样差不多一天早早就抄完了,但是那时候还是一个人去抄,秋天的时候,走在半山坡上,高高的玉米地边的小路上除了自己的呼吸就是沙沙的玉米叶子响,时常边走边跑,从来就没想过不去抄这块表了,抄回来后大家6/13当晚都坐在办公室用算盘或简单的计算器算电量,那时候虽然都住在还是平房的宿舍,但是我们已经觉得非常高兴了,办公室不但有电,还有黑白电视了,一天的工作完了大家都坐在办公室聊天,但最多的还是总结工作中的问题,师傅讲评徒弟的工作,完了才打开电视看仅有的几个节目。现在的情况大家都能感受到,真是翻天覆地,日新月异我们不会忘记,正是凭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紧跟党中央的步伐,一路走来,,一路规范,我们的企业发展成今天一流的县级供电企业。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不实行电力市场化改革,就不可能从以前的厂、网合一到现在的厂、网分开,政企分开,建立自己企业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地位,诚然,也就不可能有宝鸡供电今日的成就和辉煌。然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发展依然任重道远。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重要的公用事业,是服务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飞速发展的保障,也就不会有响彻大江南北的“二保服务”也不可能给宝鸡人民提供更安全,更可靠,更充足的电力供应。想想父辈刚工作的那个时候,单位领导与职工是朋友,师兄弟感情胜亲人,我所感受的当时生活与现在生活的不是纵向比较,而是一种态度、一种情感、一种场面和一股劲头。生活就是这样,最为原始、最为初级的总是印象最深的,实际上如果让我们坐上时间穿梭机回到三十年7/13前,我想那种日子就成受煎熬了。没有超市,没有卡拉OK,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动车组,没有高速公路,没有私家车、没有运动场、没有,总而言之,现在有的那时都没有,但是今天纵横交错的电网不会让我们回到从前,因为我们电力工人是光明的使者,我们的未来和电网一样是通向光明的。霍利琴2016年8月30日某县电力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县电力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特别是经过近10年来大规模的农网改造,电力供电能力不断提高,电网建设日益完善,全县实现了村村通电,户户通电,彻底摆脱了以前经常拉闸停电的严重缺电局面。三十年前,我县的供电状况非常差,全县的供电只是靠汤溪电站、坪溪电站的水电和部分乡镇集体经营的小火电(厂)发电供给,电力建设基本上一片空白,农村的大部分家庭还不能用上电。电力员工改革开放初期,的电网是独立的,外来的电无法进来,所以只能靠小水电,供电极度困难紧张,经常是无电,缺电,工厂无法生产,居民无法照明,居民对用电紧张有“今晚肯定无电,明晚不一定有电”这8/13样的说法。而且电价非常高,农村在后期的电价最高的达到每度电元,相当多的群众无法用上电,用煤油灯照明。直到1989年黄冈11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产,我县电网才实现与省电网的联接,形成了水电、火电和省电三位一体的电力供应格局。从此全县电力供应比以前更加充足,供电可靠性也大大提高。之后的10年,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县的电力建设特别是电网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原县电力局副局长张庆源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从89年到98年的十年时间里,我县共投入近亿元,完成了黄冈、新丰二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城东、九村、上饶等三座35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建设以及一大批电力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为彻底消灭了无电村,实现了村村通电,户户通电,降低线损率,提高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和电能质量。自1999年实施农电“两改一同价”以来,我县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加大了对农村电网的建设力度,共投入农网改造资金32115万元,共架设(改造)35千伏线路公里,10千伏线路1075公里,低压线路1597公里,改造台区1189个,更换高能耗配变1145个,改造35千伏变电站4座,新装和更换主变3台,容量15300千伏安;架设10千伏线路公里,低压线路公里,改造台区40个,更换高能耗9/13配变39台。经过30年来的建设,目前,全县拥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安装主变压器2台,容量30万千伏安,110千伏变电站4座,容量196000千伏安,35千伏变电站11座,容量79600千伏安。初步形成了以220千伏变电站为中心,以110千伏为主网架,与潮州电网连接的供电网络。日臻完善的电网结构,使全县供电能力和供电的可靠性大大增强,城乡群众电气化生活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工厂企业的用电量也飞速增长。据统计,去年,全县的供电量亿度,其中工业用电亿度。全县的供电量比实施农电“两改一同价”前的亿多度增加了近4亿度,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据介绍,目前,110千伏所城和井洲变电站正在加紧建设,不久将建成投产,加上计划建设的110千伏城南和三饶变电站,到时电网的供电能力将更进一步得到提升。我所体验的改革开放30年来的电力发展我体验的电力发展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10/13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国家经济在三十年间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也在这三十年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哪一样都是翻天覆地。先说衣、食和住吧,计划经济时期凭证供应的年代,“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每一个经历过那个时期的同龄人都有过的愿望吧,如果能在没有过年就穿上新衣裳,让在家羡慕时的那种满足和得意让现在的年轻人不能理解,更不要说现在的小天使们每个至少都有多套样式和质地都很好且四季分明的衣物了。那么在这三十年间电力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我没有那么多的数据,只能说说自己所体验的这三十年的电力工人的衣食住行三十多年前,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发电工人,母亲是农家妇女,而与父亲工作的电厂一墙之隔的是宝鸡市最大最好的医院,宝鸡市中心医院,为了在条件好的地方生我,母亲掂着大肚子,步行了十里地,坐上到父亲单位的车跑到宝鸡市中心医院,母亲在医院住了几天不贝动静,那天晚上医院停电了,而父亲又在单位忙着上夜班,半夜母亲忍着疼痛,在医院的油灯下生下了我,而这时父亲也下夜班了,母亲当时可生气了,说父亲把她扔在医院不管我们母子的死活,只知道工作,早知道这样就不用费劲跑这么远,为这事母亲认为我命不好,常常哞声叹气,说我长大了肯定磨难多,只因为她步行了十里是奔着灯光去的,11/13可是却在油灯下生了我。时隔这么久了,母亲想起来还会唠叨。二十年前,我上学了,父亲也从发电工人成了供电职工,因为有了弟弟,母亲没有时间管我,我就跟着父亲在离单位不远的学校上学,据说是当时教学质量好的学校之一,父亲同事的好多孩子们都在那个学校上学。虽然现在那个学校已经不存在了,但记忆当中晚上上自习的时候每个人桌子上都点一根蜡烛,回到父亲宿舍后我们一群孩子要到院子的水管上洗黑黑的鼻孔。当时他们办公室和宿舍都在院子的平房,大房子就是他们办公室,早上大家从房间出来一边吃早饭一边安排当天的工作,而小小年纪的我们边吃早饭边听父辈们的工作安排,然后就一起搭伴去了学校,每个月的月初,风雨无阻,做饭的奶奶会给父亲们准备很多锅盔,早早的吃过饭就听站长安排,背上干粮,拿上在后院砍的竹子出去抄表,留一个年青阿姨值班,天气晴朗骑自行车当天晚上就能回来,要是天阴下雨不能骑自行车的话,晚上都回不来,而这个值班的阿姨晚上要照顾我们这群没人管的孩子。那时候我们经常悄悄的趁父辈们不在的时候玩,学他们的样子也到后院砍一根细竹子,象是出门去要饭的样子,后来才知道他们是怕碰到蛇呀之类的动物,那时候他们每个人去的方向不同,人太少了不可能让他们两人一起工作。十年前我上班了,我成了一个抄表收费员,单位给每个供电站配一辆摩托车,和以前不12/13一样的是,我们不用背着锅盔,也不用自己骑着自行车了,站长把我们每个人都送到工作地点不远的公路边,然后我们自己去抄表,抄完后在公路边等,站长再把我们每个人接回去,这样差不多一天早早就抄完了,但是那时候还是一个人去抄,秋天的时候,走在半山坡上,高高的玉米地边的小路上除了自己的呼吸就是沙沙的玉米叶子响,时常边走边跑,从来就没想过不去抄这块表了,抄回来后大家当晚都坐在办公室用算盘或简单的计算器算电量,那时候虽然都住在还是平房的宿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