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_第1页
方剂学_第2页
方剂学_第3页
方剂学_第4页
方剂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方剂学,2018/2/17,2,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和方剂的理论、组方规律及其运用的一门学科。,第一章 概 述,2018/2/17,3,方剂学是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辨证之进行治疗的主要措施。,方剂学在中医学中的地位,2018/2/17,方剂学课件,4,方剂的组成是以中医学理和中药药理为依据的。,大量有效古方也是现代中药开发的重要资源库。,2018/2/17,方剂学课件,5,五十二病方,伤寒论,金匮要略,历代著名方书简介,现存最早的方书,载方283首。,成书于春秋战国,载方13首。,最早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是方书之祖。,113,262,314,集价廉易得,有效之方,以供急救之用,晋葛洪,肘后备急方,2018/2/17,方剂学课件,6,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孙思邈,5000余首2900左右,唐以前方剂之总结,保存了深师、集验、小品方等内容,唐王焘,6000余首,历史上第一部由国家组织编写的方书,宋王怀隐等 16834首,2018/2/17,方剂学课件,7,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赵佶,近20000,堪称为宋代的医学全书,270首,历史上第一部由国家组织编制的成方配本,2018/2/17,方剂学课件,8,伤寒明理论 药方论,普济方,清汪昂 约700,第一次以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的专著,开方论之先河。,金成无已 20首,明朱橚s 61739首,现存载方最多的方书,按功用(治法)分类方剂的典范,2018/2/17,方剂学课件,9,中医方剂一直散见于历代医籍中,逐渐从中医药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20世纪50年代初步系统化,2018/2/17,方剂学课件,10,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方剂是中医学中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辨证立法,依法统方,2018/2/17,方剂学课件,1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就是依据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理,凭借四诊所得资料,辨别疾病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机、病性、病位、病情。,就是依据辨证所得的综合判断,提出相应的治疗原则和具体的治疗方法。,理,法,2018/2/17,方剂学课件,12,就是依据治法进行合理的恰当的组方或选方。,就是选用适当的药物组合成方。,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药,2018/2/17,方剂学课件,13,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治法是组方的依据方剂是治法的体现。,二、方剂的组成和变化,组成原则 组成变化,2018/2/17,方剂学课件,14,2018/2/17,方剂学课件,15,组成原则:君、臣、佐、使,君:即方中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 要作用的药物,为一方中的 核心。,2018/2/17,方剂学课件,16,有两种意义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2018/2/17,方剂学课件,17,佐:其义有三 佐助药 佐制药 反佐药,2018/2/17,方剂学课件,18,使: 有两个含义调和诸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 用的药物。引经药,即引药直达病所的药物。,组成变化,药味加减的变化药物配伍的变化药量加减的变化剂型更换的变化,2018/2/17,方剂学课件,19,2018/2/17,方剂学课件,20,三、方剂的剂型1、汤剂 2、丸剂3、散剂 4、膏剂5、丹剂 6、酒剂7、栓剂 8、冲剂,第二节 常用方剂一、解表剂 麻黄汤,伤寒论,【组成】,外感风寒表实证,【主治】,风寒束表,肺气失宣,【病机】,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解】,君:,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臣:桂枝解肌发表,温经通脉佐:杏仁降利肺气使:甘草调和诸药,【使用注意事项】,其为辛温发汗之峻剂 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虽有表寒证,亦皆禁用风寒表虚自汗等症,亦禁用,银翘散温病条辨,【组成】 双花 连翘 桔梗 薄荷 淡竹叶 生甘草 荆芥 牛蒡子 淡豆豉 芦根【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银翘散温病条辨,【主治】温病初起卫分证及风热表证。 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 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 薄黄,脉浮数。,【方解】,君:双花、连翘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辟秽化毒臣:薄荷、牛蒡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解毒利咽 荆芥、淡豆豉辛温助君药解表,【方解】,佐:芦根、竹叶清热生津 桔梗开宣肺气,止咳利咽使:甘草调和诸药,助桔梗清利咽喉,二、祛风剂,川芎茶调散【组成】川芎 荆芥 薄荷 羌活 白芷 细辛 防风 甘草【功用】祛风散寒止痛【主治】外感风邪头痛。 偏正头痛或巅顶疼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2018/2/17,方剂学课件,29,【方解】君:川芎祛风活血止痛臣:薄荷 荆芥 防风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佐:羌活 白芷疏风止痛 细辛散寒止痛使:甘草调和诸药,2018/2/17,方剂学课件,30,三、祛湿剂,藿香正气散【组成】藿香 紫苏 白术 茯苓 白芷 大腹皮 厚朴 半夏 陈皮 桔梗 炙甘草【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霍乱吐泻,恶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胸 膈满闷,腹痛腹泻,舌苔白腻,脉浮缓。,2018/2/17,方剂学课件,31,【方解】君:藿香解表散寒,芳香化浊,理气止呕臣:紫苏 白芷辛温发散,解表散寒佐:半夏 陈皮燥湿和胃,行气降逆止呕 白术 茯苓健脾运湿止泻,2018/2/17,方剂学课件,32,【方解】 厚朴 大腹皮行气化湿除满 桔梗宣肺利膈解表使:甘草调和诸药 生姜 大枣调脾胃,和营卫,2018/2/17,方剂学课件,33,伤寒论,五苓散,【主治】外有表邪水湿停蓄证。 小便不利,小腹胀满,水肿,腹 泻,烦渴欲饮,水入即吐,舌苔 白,脉浮。,【组成】茯苓 猪苓 泽泻 白术 桂枝,【方解】,【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茯苓、猪苓淡渗利水,白术,桂枝,辛温通阳,化气以行水,臣:,佐:,泽泻,淡渗利湿,补气健脾,运化水湿,君:,三、清热剂,白虎汤【组成】石膏、知母、粳米、甘草【功用】清热生津【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2018/2/17,方剂学课件,36,黄连解毒汤【组成】黄连、黄芩、栀子、黄柏【功用】泻火解毒【主治】实热火毒、三焦热毒证。为苦寒直折的代表方,2018/2/17,方剂学课件,37,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寒热、表里双解等作用,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肝脾不和、寒热错杂,以及表里同病的方剂,统称为和解剂。,五、和解剂,即“主治”,适用范围,2018/2/17,方剂学课件,39,小柴胡汤【组成】柴胡 半夏 人参 甘草 黄芩 生姜 大枣【功用】和解少阳【主治】少阳证,方解,和解少阳,疏肝解郁,君:柴胡半斤(24g),君:柴胡半斤(24g),少阳,柴胡,方解,和解少阳,疏肝解郁,在柴胡的作用下,清泄少阳之热,臣:黄芩三两(9g) ,君:柴胡半斤(24g),臣:黄芩三两(9g) ,君:柴胡半斤(24g),二药配伍,恰入少阳,以和解少阳之邪,方解,和解少阳,疏肝解郁,在柴胡的作用下,清泄少阳之热,佐:人参三两(9g) 扶助正气,臣:黄芩三两(9g) ,君:柴胡半斤(24g),扶正达邪,御邪内传,一者扶正以御邪,防止邪气内传,二者扶正以达邪,正因人参之功,邪气不得内入,正气抗邪,邪有外散之机,故小柴胡汤服后可见汗出而解,方解,和解少阳,但偏于外散,清里热,在柴胡作用下,入少阳,清少阳之热,其力偏于清里,佐:人参三两(9g) 扶助正气,半夏半升(9g) 降逆和胃止呕,臣:黄芩三两(9g) ,君:柴胡半斤(24g),臣:黄芩三两(9g) ,君:柴胡半斤(24g),扶正达邪,御邪内传,人参升脾气,半夏降胃气,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半夏,人参,黄芩,柴胡,方解,和解少阳,但偏于外散,清里热,在柴胡作用下,入少阳,清少阳之热,其力偏于清里,佐:人参三两(9g) 扶助正气,半夏半升(9g) 降逆和胃止呕,使:甘草三两(9g) 调和药性,臣:黄芩三两(9g) ,君:柴胡半斤(24g),佐:生姜三两(9g),大枣十二枚(4枚),配柴芩调和表里;配参夏,调和脾胃,臣:黄芩三两(9g) ,君:柴胡半斤(24g),扶正达邪,御邪内传,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方解】君:柴胡疏肝解郁,条达肝气臣:白芍养血柔肝 当归养血活血佐:白术 茯苓健脾益气 薄荷 生姜助柴胡疏散条达使:甘草调和诸药,2018/2/17,方剂学课件,54,六、泻下剂 大承气汤【组成】大黄 厚朴 枳实 芒硝【功用】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证,2018/2/17,方剂学课件,55,【病机】,实热与积滞壅于肠胃,腑气不通,【治则】,峻下热结,釜底抽薪、急下存阴、通因通用,【方解】,君:,大黄,泻下热结,荡涤胃肠邪热积滞,臣:,芒硝,软坚泻热,助大黄泻下燥结,两者相须为用,其力倍增,为攻下之峻剂,以峻下热结,燥屎内结,腑气不通,肠胃积滞不去,【方解】,君:,大黄20,泻下热结,荡涤胃肠邪热积滞,臣:,芒硝10,软坚泻热,助大黄泻下燥结,两者相须为用,其力倍增,为攻下之峻剂,以峻下热结,君:,厚朴40,行气消满,臣:,枳实20,破气开痞,泻下以助行气,行气以助泻下,泻下则胃气下降,腑气通,则痞满消;行气则燥屎去,大便通而积滞除,二者相辅相成。,2018/2/17,方剂学课件,60,七、祛痰止咳平喘剂 二陈汤【组成】半夏 陈皮 茯苓 甘草 (生姜 乌梅)【功用】燥湿化痰 ,理气和中【主治】湿痰咳嗽,肺,痰,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肺,痰,橘红理气燥湿,健脾除湿1.助半夏燥湿化痰,橘红,痰,2. 理气,使气顺则痰消,半夏15,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君:,臣:,橘红15,理气燥湿,使气顺痰消,佐:,茯苓9,利湿化痰,以杜生痰之源,【方解】,茯苓,肺,半夏15,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君:,臣:,橘红15,理气燥湿,使气顺痰消,佐:,茯苓9,利湿化痰,以杜生痰之源,生姜七片,助半夏降逆之功,且解半夏毒,乌梅一个,敛肺气,与半夏相配,有散有收,恰适肺性,调和肺气,使:,甘草5,调和药性,【方解】,半夏辛散,肺,肺,乌梅酸涩,二药相配,有散有收,恰适肺性,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君:,臣:,橘红,理气燥湿,使气顺痰消,佐:,茯苓,利湿化痰,以杜生痰之源,生姜,助半夏降逆之功,且解半夏毒,乌梅,敛肺气,与半夏相配,有散有收,恰适肺性,调和肺气,有“欲劫之而先聚之”之意,使:,甘草,调和药性,益肺和中,【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方解】,八、温里剂 理中丸,为治疗脾胃虚寒之基础方,【组成】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主治】脾胃虚寒证,【方解】,君:,干姜,温中祛寒,臣:,人参,补中益气,温中补虚,健脾燥湿,助脾运化,一温一补一健,使寒气去,脾气健,运化有权,佐:,白术,使:,甘草,调药和中,【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四逆汤,为回阳救逆之基础方,【组成】附子 干姜 炙甘草【功用】回阳救逆【主治】阴盛阳衰寒厥证,血府逐瘀汤,【组成】当归 生地 桃仁 红花 甘草 枳壳 赤芍 柴胡 川芎 桔梗 牛膝【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主治】胸中血瘀证,【方解】,君: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当归活血化瘀 牛膝活血祛瘀,引血下行臣:柴胡、枳壳疏肝理气 桔梗开宣肺气佐:生地、当归养血活血使:甘草调和诸药,【组成】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功用】益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证,九、补益剂 四君子汤,【方解】,君:,人参,大补元气,臣:,白术,益气健脾,健脾渗湿,佐:,茯苓,使:,甘草,调药和中,合参、术助益气补中,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组 成,熟地黄八钱山萸肉四钱干山药四钱,茯 苓三钱泽 泻三钱牡丹皮三钱,方 解,君:,熟地黄24g,补肾填精,化生,肾阳,肾阴,肾精,方 解,君:,熟地黄24g,山萸肉12g,臣:,补肾填精,补肝肾,固精,干山药12g,化生,肾阳,肾阴,肾精,肝,山萸肉,熟地黄,化生,肾阳,肾阴,肾精,脾,肝,山萸肉,熟地黄,山药,肾,脾,肝,山萸肉,熟地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