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市东山外国语学校 高中物理教研组教研活动二次培训记录时间_2018年_11月2日(第十周星期_五_)地点高三班主任办公室主持人谢礼平记录人谢礼平参加人员高中物理组组全体成员请假人及原因无活动主题教研活动学习再研讨活动记录1、 按照学校高中部教务处教学计划的安排,物理组于2018年11月2日进行二次培训教研活动.2、 本次研讨主题为如何更高效的进行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这是在9月初在区教研室举行的高中物理教研组长会议上,由区教研员郑永圣老师提出的“提高高考一轮复习效率,再提升我区高考达B率至南京市中上水平”的目标而拟定的。活动主题为:将物理知识点的复习有机地融入到具体问题中,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成绩。3、 由物理组谢礼平老师开设公开课一节,课题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公开课的研讨,主要针对如何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将知识点(考点)有机地柔和到物理习题中去,以提高复习效率,提升学生成绩。4、 课例展示课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见后面所附教学案例5、 课例再研讨针对谢礼平老师上的两节课,本组教师展开了激烈的研讨,学习成功之处,分析不足,详细见教学案例后的课堂点评部分6、 学习郑永圣老师的开学初教研组长会议上的要求谢礼平老师在上课中物理组教师在研讨中附活动记录: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理解感应电动势的两个公式和的区别和联系,并在解决问题时能够有选择的使用它们。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建模能力以及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2、 教学重、难点:深刻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灵活使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 教学过程:(1) 教师引出今天的复习内容并提出问题: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师生回顾、讨论,明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此过程约4分钟。(2) 学生练习:导学案4道例题,学生练习时间不超过15分钟。典题演示1如图所示,一正方形线圈的匝数为,边长为,线圈平面与匀强磁场垂直,且一半处在磁场中.在时间内,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变,大小由均匀的增大到。在此过程中,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A. B. C. D.【答案】 B典题演示2如图所示,边长为的导线框处于磁感应强度为的匀强磁场中,边与磁场右边界重合.现发生以下两个过程:一是仅让线框以垂直于边界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二是仅使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变化.若导线框在上述两个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相等,则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为()A. B. C. D.【答案】 B典题演示3如图所示,为水平放置的平行“”形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导轨间有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导轨电阻不计.已知金属杆倾斜放置,与导轨成角,单位长度的电阻为,保持金属杆以速度沿平行于的方向滑动(金属杆滑动过程中与导轨接触良好)。则()A.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 B.电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为C. 金属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 D.金属杆的发热功率为【答案】 B典题演示4如图所示,一均匀导线弯成边长为的正三角形闭合回路.虚线右侧有磁感应强度为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回路所在的平面。回路以速度向右匀速进入磁场,边始终与垂直。从点到达边界开始到点进入磁场为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感应电流方向在点刚进入磁场时发生改变B. 感应电动势平均值B. 感应电动势最大值 D. 段直线始终不受安培力【答案】 B(3) 师生互动部分(此过程约25分钟)1、教学预设1基础部分:(1)典例1,不知道如何使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解题中,代入公式时不注意面积大小。(2)典例2,不知道如何使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不知道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联系。(3)典例3,对于导体棒的运动方向不与导体棒本身垂直的情况下,不知道如何使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关系到学生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深一层次的理解。典例1,典例2为典例3的基础。(4)典例4,进一步加深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学生不能理解本题的感应电动势大小在变化,不能注意到电动势的平均值和瞬时值。2、教学预设2感悟提升部分:(1)教师提问:典例2中的两种电动势有何不同?它们各是怎样产生电动势的?(2)教师提问:磁通量的变化,可以有几种形式?进一步由学生得出:在产生的电动势的大小上,它们是等效的。(3)典例3中,导体棒的运动方向不与导体棒本身垂直,如何计算其电动势大小?学生中如果出现等效长度的概念,要反问有什么根据能这样解决问题?要由老师启发,由学生自己得出:这种情况下,可以由磁通量的变化(扫过磁感线面积的变化)来求解电动势大小,改正其僵硬带公式的缺点。(4)典例4,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电动势是变化的。如直接提出问题:你能看出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动势是变化的吗?(5)提出问题:如何求解电动势的瞬时值?(列出磁通量随时间变化的函数,求其导函数)3、教学预设3教学参考:(1)定律的原始表达:感应电动势(2)感应的两种方式: 动生电动势 感生电动势(3)表达的相互关系感应电动势 = 动生电动势 + 感生电动势 (4)关系的简要说明EEdEg=+(5)说明的几何类比xyS=xyxyS=xyyxS1S0S2S0=xy 0S1=xyS2=yxS=xy + yx(5)公式的精细表达(四)课堂小结:随堂验收:1. 如图所示,、两个闭合正方形线圈用同样的导线制成,匝数均为匝,边长,图示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且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增大,不考虑线圈之间的相互影响,则()A. 两线圈内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B. 、线圈中感应电动势之比为C. 、线圈中感应电流之比为 D. 、线圈中电功率之比为2. (多选)法拉第圆盘发电机的示意图如图所示.铜圆盘安装在竖直的铜轴上,两铜片、分别与圆盘的边缘和铜轴接触.圆盘处于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圆盘旋转时,关于流过电阻的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圆盘转动的角速度恒定,则电流大小恒定B. 若从上向下看,圆盘顺时针转动,则电流沿到的方向流动C. 若圆盘转动方向不变,角速度大小发生变化,则电流方向可能发生变化D. 若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变为原来的倍,则电流在上的热功率也变为原来的倍3. 如图甲所示,一个圆形线圈的匝数,线圈面积,线圈的电阻线圈外接一个阻值的电阻,把线圈放入一个方向垂直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B. 电阻两端的电压随时间均匀增大C. 线圈电阻消耗的功率为D. 前内通过的电荷量为4. 如图(a)所示,平行长直金属导轨水平放置,间距,导轨右端接有阻值的电阻,导体棒垂直放置在导轨上,且接触良好,导体棒及导轨的电阻均不计,导轨间正方形区域内有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连线与导轨垂直,长度也为,从时刻开始,磁感应强度的大小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b)所示;同一时刻,棒从导轨左端开始向右匀速运动,后刚好进入磁场,若使棒在导轨上始终以速度做直线运动,求:(1)棒进入磁场前,回路中的电动势;(2)棒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最大安培力,以及棒通过三角形区域时电流与时间的关系式答案:1B 2AB 3C 4 0.04v,0.04N水平向左,i=t-1(1st1.2s)听课点评:1.本专题是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也是高考热点和重点之一.考查频率极高,这两年高考中都有试题,而且都是计算题.2.主要考查感应电动势的计算,且要求较高. 常出与磁场、电路、力学、能量等问题相联系的综合问题.来源:学3.在这部分试题中,考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综合能力差,乱代公式,解题没有章法,没有形成知识和方法体系.不能理解磁通量、磁通量的变化率、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和瞬时值等主要概念,不能应用数学中导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圆的面积课件教学评价
- 2025年医院护理部主任竞聘面试经验与题目预测
- 2025年心理治疗师初级面试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 课与课件融合案例
- 2025年安全操作规范知识题库
- 2025年农机长助理笔试核心考点精解
- 2025年无人机航拍技术初级复习手册
- 2025年干部学院教师招聘笔试模拟练习题及答案
- 乌塔课文教学课件
- 2025年新疆安全生产培训考试强化训练
- 数据中心负荷计算方法
- 水箱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 YY/T 1851-2022用于增材制造的医用纯钽粉末
- GB/T 20858-2007玻璃容器用重量法测定容量试验方法
- 纪委案件审理课件教材
- 生活中的会计课件
- 辽宁大学学生手册
- 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 酒水购销合同范本(3篇)
- 师说一等奖优秀课件师说优质课一等奖
- 学习罗阳青年队故事PPT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携手拼搏奉献PPT课件(带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