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09版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_第1页
吉林大学09版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_第2页
吉林大学09版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_第3页
吉林大学09版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_第4页
吉林大学09版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2009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立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文明进步而奋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有关企业、科研单位、国家机关和高等院校从事设计、制造、管理、营销、科研和教学等工作。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坚实的数学、力学、外语和计算机基础,掌握机械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组织管理和社会活动能力训练。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能在以下几方面获得相应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现代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有较强的自动化技术应用能力,能够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初步具有综合运用机械、电子、液压等知识进行机械产品设计的能力。2熟悉现代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技术和装备,能够制定机械产品的加工和装配工艺规程,正确选择和设计工艺装备,具有加工质量及产品性能的检测、分析与控制的基本知识和能力。3. 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熟悉数控技术,初步具有现代机械制造系统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柔性制造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能力。4.初步具有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能力,懂得机械产品及其制造过程的技术经济分析与生产组织管理。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掌握独立获取、消化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6具有一定的市场经济知识与管理知识;懂得一定的法律知识和国防知识。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主干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图学、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基础、电工学、控制工程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测试与传感技术、机电传动控制、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工程机械设计等。四、专业特色及专业方向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是集机械、电子、信息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知识结构先进,综合性强。培养的学生知识面宽,思路开阔,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适应面广阔,发展迅速,需求巨大。 五、学制一般为四年六、学位授予工学学士七、毕业合格标准1具有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2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按照规定内容取得212学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及其进程表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其 中建议修读学期及学分分配备注实验上机12短一34短二56短三78内外内外普通教育课程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40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403课外8中国近代史纲要2302课外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966课外36-6形势与政策III23211课外32-4大学英语BIIV162564444-4体育 IIV41281111大学计算机基础368203-5高等数学BIII101604055线性代数B3543+12习题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3.5683.5+12习题-微积分课程实验1-21320.50.5-2大学物理BIII712843.53.5+16实验演示-4大学物理实验BIII1.5545410.5普通化学及实验B34883军事理论1161课外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322选修课要求学生在普通教育核心选修课程(或)、类中各选修2学分;在、类中任选一类,选修2学分;其它课程任选4学分,总计选修不能少于10学分。学科基础课程必修课工程图学AI34810103工程图学AII34810103必修一门工程图学AII(双语)46010104理论力学A58045必修一门理论力学A(双语)69646材料力学A580845必修一门材料力学A(双语)696846工程热力学B23422必修一门工程热力学B(双语)23422机械原理A3.56064必修一门机械原理A(双语)4.57264.5机械设计A46464必修一门机械设计A(双语)4.57264.5工程流体力学B23082机械精度设计基础232622电工学AIAII61002433工程材料2.54082.5材料成型技术基础232242制造技术基础A4.57264.5必修一门制造技术基础A(双语)5.58865.5控制工程基础1.52841.5机械工程测试技术2.54062.5液压与气压传动23682机电传动控制2.54062.5-3机械工程综合实验 -354111机械工程综合实验IV1181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368203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350103注:直接修读大学英语B的学生需另在第四学期选修大学英语提高课程4学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及其进程表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其 中建议修读学期及学分分配备注实验上机12短一34短二56短三78内外内外学科基础课程限定选修课CAD118101至少选修4学分CAE118101CAM 118101虚拟样机技术232102虚拟样机技术(双语)2.540102.5有限元方法B232102至少选修4学分机械优化设计23262机械可靠性设计2322嵌入式微机技术232462数控技术基础23242任意选修课机械创新设计23262至少选修2学分智能控制基础2322微机电系统概论1161仿生机械概论1161先进制造技术导论1161机器人的现状与发展1161工程基础(双语)2322工业工程导论23262设备资产评估2322市场营销学2322人力资源管理2322机械动力学2322信息技术与未来机械1161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及其进程表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其 中建议修读学期及学分分配备注实验上机12短一34短二56短三78内外内外专业课必修机械制造装备设计35063机械系统设计2362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236102限定选修课工程机械设计2363至少选修5学分先进制造技术23642先进制造技术(双语)34843数控加工与编程34863机电一体化设计23242微机测控技术23242发动机原理236442任意选修课教授专题讲座1161在教师指导下至少选修3学分重大技术装备1161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1161切削原理与数控刀具2322液力传动23262现代精密特种加工技术1161液压技术及应用2.54082.5现代制造系统2322特种加工23242电液伺服控制23242机器人学23642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实践环节类别实践环节编号实 践 环 节 名 称学分周数建议修读学期备 注大类共同环节入学教育011军事训练331公益劳动0114集中或分散进行毕业教育018金工实习66第2学期和短I分散进行工程图学综合实践22短I第1短学期材料力学课程设计115第5学期分散,短开机械原理A课程设计11短II第2短学期机电产品构造(课程与实习)55短II第2短学期机械设计A课程设计336第6学期开学生产实习33短III或 7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22短III或7专业课程设计(机制)338选其中一专业课程设计(机设)338专业课程设计(机电)338专业实践环节毕业设计(含毕业实习)14148合计4346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课内学时、学分分配表纵向结构学时百分比学分百分比横向结构学时百分比学分百分比(%)(%)(%)(%)普通教育课程144249.68147.9必修课245884.614183.4学科基础课程121441.87343.2选修课44815.42816.6专 业 课2508.6158.9合 计2906100169100合 计2906100169100实践教学环节43学分课外培养计划8学分合计212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课外培养计划表类别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项目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考核要求学分负责单位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报告校一等奖3学工办校二等奖2校三等奖1负责组织社团活动或其它专题活动(学习经验交流、学术报告会、演讲会等)1组织科普宣传活动1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提供证书2其它社会实践活动1-2科技活动科技论文在全国性刊物发表论文1著每篇论文3全国性刊物2-3著,省级刊物1-2著每篇论文1学年论文导师评定合格1参加学术性会议、论文被录入论文集每篇论文1科研实践参加教师科研课题,独立完成一部分工作,并提交相应报告者(项目书或导师证明)由导师按工作任务确定1-3CAI课件、网络课件等制作并被采用(1-2名)由名次确定1-2技能训练活动辅修二专业或二学位获得证书3英语、计算机或专业等级考试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获六级证书2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获二级以上证书2全国计算机软件考试、水平考试获程序员证书3获高级程序员证书4获系统分析员证书5普通话考试获合格证书2第二外语四级获合格证书3其它专业等级考试获合格证书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