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自我监测_第1页
糖尿病自我监测_第2页
糖尿病自我监测_第3页
糖尿病自我监测_第4页
糖尿病自我监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自我监测才健康典慧娟,自我监测是指导血糖达标的重要措施自我监测也是减少低血糖发生的重要手段,自我监测的重要性,监测的内容,血糖,血糖值时刻都在改变,饮食、运动、药物随时会影响血糖值,即使患者感觉良好,但血糖值可能已经处于危险区域了。,自我血糖监测发现患者危险区域,空腹/餐前餐后2小时睡前夜间有低血糖症状时剧烈运动前,监测血糖的时间点,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最常用的四个时间点,血糖监测时间,空腹血糖指禁食8小时以上,一般测定隔夜晚餐至早餐前的血糖,采血前不用降糖药、不吃早餐、不运动情况下的血糖情况。餐后血糖从进第一口餐时计时(不能从餐中或餐后计时),满两小时的血糖情况。夜间凌晨血糖一般指凌晨0-3点血糖,各时间段监测的意义,空腹血糖测定,餐前血糖测定,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反应人体基础胰岛素分泌的水平了解夜间血糖控制情况帮助调整睡前药物剂量和/或加餐多少,有利于发现低血糖寻找原因,区分是饮食问题还是药物剂量问题指导患者调整进食量和餐前胰岛素剂量,反应人体在进餐后体内制造或注射胰岛素能否有效控制进餐后摄入的葡萄糖帮助调整饮食计划,调整药物种类,各时间段监测的意义,睡前血糖测定,预防夜间低血糖保证夜间的安全性,夜间凌晨血糖测定,有效发现夜间低血糖,帮助发现无症状低血糖,保证夜间的安全性,判断早晨高血糖的原因,以便调整药物剂量,低血糖测定,有效发现/区分低血糖及时治疗低血糖,保证患者安全,状态理想一般差空腹4.4-6.17.07.0非空腹4.4-8.010.010.0睡前7.8,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监测血糖的目标,监测血糖的频率,血糖控制差或病情危重者每天监测47次,病情稳定,达到控制目标时每周监测12次开始胰岛素治疗者每日至少测血糖5次,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测24次口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每周测血糖24次,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别不拿“餐后血糖”当回事,监测血糖的误区,张先生,45岁既往病史:2型糖尿病2年治疗方式;口服降糖药血糖监测:空腹正常或略高,偶尔测餐后血糖。本次就诊:糖尿病神经病变,别不拿“餐后血糖”当回事,糖友一:,王师傅,60岁既往病史:2型糖尿病10年治疗方式;口服降糖药血糖监测:空腹血糖控制满意,很少测餐后血糖。本次就诊:心肌梗死,别不拿“餐后血糖”当回事,糖友二:,NakagamiT,etal.Diabetologia2004;47:38594.,餐后高血糖是大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DECODA研究,餐后高血糖危害大,随着HbA1c升高发生并发症风险增加,0%,10%,20%,30%,40%,50%,60%,70%,80%,5,6,7,8,9,10,11,心肌梗死,微血管终点事件,平均的HbA1c(%),StrattonIM,etal.BMJ2000;321:405412,监测HbA1c的意义,降低HbA1c减少糖尿病相关并发症风险,14%,14%,12%,37%,糖尿病相关死亡,总死亡率,心肌梗死,卒中,微血管病变,21%,UKPDS35,BMJ2000;321:405-12,HbA1c降低1%显著减少,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结果以百分率表示,指的是和葡萄糖结合的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比例人体内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在细胞死亡前,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保持相对不变。与抽血时间,病人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HbA1c水平反映患者近23个月内整体血糖控制水平,反映一段时间的血糖,是平均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作用,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监测目标,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控制情况4%6%:血糖控制正常。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7%8%:血糖控制一般。8%9%:控制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多注意饮食结构及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9%: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监测HbA1c的目标和频率,HbA1c6.5%,高血压与糖尿病紧密联系,心血管病、脑卒中肾病、视网膜病,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监测血压的重要性,目标值130/80mmHg,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监测血压的目标,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监测血压的时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监测血脂的目标,监测血脂的时间,诊断糖尿病后每年应至少检查一次,用调脂药物治疗者,需增加检测次数,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糖尿病要降糖又护,监测心脏,每年一次心脏检查,每天自己检查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糖尿病足预防重于治疗,每46个月由专科医生检查一次,监测足部,一经诊断糖尿病,就应一年一次眼底检查。,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糖尿病是发生眼病的高危人群,监测眼底,监测肾脏功能,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每46个月测量一次,标准体重男性体重(kg)=身高(m)100女性体重(kg)=身高(m)105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理想BMI(Kg/m2)19-25,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监测体重,自我监测的目的达标,目前的达标现状,不容乐观,北美,HbA1c的均值是9.0%,HbA1c,5.0,9.0,15.0,HbA1c10.0%25%,欧洲,HbA1c的均值是8.0%,HbA1c,5.0,8.0,15.0,HbA1c10.0%12%,HbA1c,亚洲,9国家,HbA1c的均值是8.8%,5.0,8.8,15.0,HbA1c10.0%25%,日本,HbA1c的均值是7.5%,HbA1c,5.0,7.5,15.0,HbA1c10.0%6%,Source:NNRE/NNIcurvesderivedfromUK-curve(IMS);CoDiC(Japan),EuropeCode2,DiabCare-Asia,US12clinicalstudiesentryHbA1cforinsulintreatedpatients,HbA1c,血糖控制不达标是各国的普遍现象,中国糖尿病患者HbA1c达标的比例仅有25%,中国糖尿病健康管理调查20041华北、华南、华东、华西和东北5个地区49家市级中心医院参与分析的患者2248例,中国糖尿病健康管理调查20062中国18个城市60家医院登记治疗超过12个月的糖尿病患者参与分析的患者2779例,达标率%,25.9%,29.5%,44.6%,0,10%,20%,30%,40%,50%,6.5%,7.5%,达标率%,25%,35%,0,10%,20%,30%,40%,50%,6.5%,7.5%,40%,潘长玉等.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4;20:420-424DiabCareStudy2006,Dataonfile,平均HbA1c:7.6%,平均HbA1c:7.7%,糖尿病足,心肌梗死,脑梗死,糖尿病治疗不达标的后果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并发症,危害很严重,监测失败的原因可能存在下面的问题,监测失败的原因可能存在下面的问题,与您的血糖仪和平共处监测血糖不是“考验”,它只是一次测试血糖值没有“好”或“坏”,它只是一个数值面对高的血糖值您应该想的是“我需要对它做什么?”,克服障碍,坚持自我监测,合理地期望您的血糖结果向医生咨询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