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辅导2019 年检验技师精选体验课本章内容一、糖代谢简述二、高血糖症和糖尿病三、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四、低血糖症五、糖代谢先天性异常一、糖代谢简述(一)糖代谢途径1. 糖酵解途径 无氧条件供能2. 糖的有氧氧化途径 主要供能方式3. 磷酸戊糖途径 生成 5- 磷酸核糖、 NADPH4. 糖原的合成分解途径 糖的储存、调节血糖5. 糖异生 调节血糖、饥饿时供能6. 糖醛酸途径 生成葡萄糖醛酸1. 糖酵解概念: 在无氧 情况下,葡萄糖分解生成乳酸 的过程。要点:( 1)无氧 条件、胞液进行;( 2)产能少;( 1 分子葡萄糖 2 分子 ATP)( 3)产物 乳酸( 4)关键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生理意义:( 1)是机体在 缺氧或无氧状态迅速获得能量 的有效措施;( 2)是某些组织细胞获得能量的方式,如红细胞 ;( 3)糖酵解的某些中间产物与其他代谢途径相联系。2. 有氧氧化概念: 葡萄糖在 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要点:( 1)第一阶段在胞液,第二阶段在线粒体;( 2)经过 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过程(呼吸链)彻底氧化为CO2和 H2O。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蛋白质彻底氧化的共同通路 。第 1 页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辅导糖的有氧氧化基本过程( 3)产能多: 1 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产生36 或 38 分子 ATP。( 4)关键酶: 乙酰 COA合成酶 、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 - 酮戊二酸脱氢酶生理意义 :有氧氧化是糖氧化提供能量的主要方式 。3. 磷酸戊糖途径产物: 5- 磷酸核糖、 NADPH。关键酶: 6-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生理意义:( 1)提供 5- 磷酸核糖,用于核苷酸和核酸的生物合成。( 2)提供 NADPH(还原型辅酶),参与多种代谢反应,维持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等。4. 糖原的合成途径( 1)葡萄糖通过 -1 , 4 糖苷键 和 -1 , 6 糖苷键相连而成的具有高度分支的聚合物。( 2)糖原主要分为 肝糖原和肌糖原 ;( 3)糖原是可以迅速动用的葡萄糖储备。肌糖原分解可供肌肉收缩的需要, 肝糖原分解提供血糖 。短期饥饿 后,血糖浓度的恒定主要靠 肝糖原 的分解。肝脏有 葡萄糖 -6- 磷酸酶 使肝糖原分解, 肌肉 组织缺乏 该酶。第 2 页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辅导5. 糖异生( 1)概念 :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 2)肝脏 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 3)原料: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 4)生理意义:补充血糖,维持血糖水平 恒定。防止乳酸中毒。协助氨基酸代谢。6. 糖醛酸途径生理意义:生成有活性的 葡萄糖醛酸 ,它是生物转化中重要的结合剂。葡萄糖醛酸是蛋白聚糖的重要组成成分。糖代谢途径葡萄糖在肌肉内的代谢如下,但除外的是A. 糖酵解产生大量乳酸B. 糖酵解主要在肌肉内进行C. 糖酵解是氧供应不足情况下的一种供能方式D. 乳酸可以直接变成 6- 磷酸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恒定E. 肌肉收缩做功主要靠肌糖原氧化供能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称为有氧氧化,有氧氧化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绝大多数细胞都通过有氧氧化获得能量。肌肉进行糖酵解生成的乳酸,最终仍需要在有氧时彻底氧化为水及二氧化碳。肌糖原可供肌肉收缩的需要,肝糖原则是血糖的重要来源。对葡萄糖的代谢叙述错误的是A. 有氧氧化是葡萄糖在体内供能的主要方式B. 磷酸戊糖途径可生成 NADPHC. 糖原分子中主要的化学键是 -1,4 糖苷键D. 肌糖原分解可直接补充血糖E. 糖异生可以调节血糖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肌肉中缺少葡萄糖-6- 磷酸酶,不可以直接分解补充血糖。第 3 页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辅导考纲 红细胞 ABO血型系统 红细胞 Rh 血型系统 新生儿溶血病检查 自动化血型分析仪 人类白细胞抗原检查 血小板血型系统检查 血液保存液 输血与输血反应红细胞 ABO血型系统(一) ABO血型系统的抗原及抗体血型:指红细胞表面抗原的差异,血小板和白细胞表面抗原也存在差异,因此,血型是抗原抗体系统的遗传特征。Karl Landsteiner1.ABO 血型抗原( 1)ABO抗原的遗传:第9 号染色体的长臂3 区 4 带,显性基因A、 B,隐性基因O。第 4 页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辅导六个基因型:O0、 AA、 A0、 BB、 B0、 AB。四种表现型:A、 B、 O、 AB。( 2) ABO抗原的发生( 3) ABO分泌型ABH血型特异物质存在于唾液(含量最丰富)、尿、泪液、胃液、胆汁、羊水、血清、精液、汗液、乳汁等体液中,但不存在于脑脊液。 这些可溶性抗原又被称为血型物质。血型物质意义测定唾液血型物质,可辅助鉴定血型。中和 ABO血型系统中的“天然抗体”,有助于检查免疫性抗体,鉴别抗体的性质。检查羊水,可预测胎儿ABO血型等。2.AB0 系统抗体( 1)天然抗体与免疫性抗体天然抗体:在没有可觉察的抗原刺激下而产生的抗体,以IgM 为主,又称完全抗体或盐水抗体;也可能是由一种无觉察的免疫刺激产生而得。免疫性抗体:有IgM、IgG、IgA ,但主要是IgG 。抗 A 和抗 B 可以是 IgM 与 IgG ,甚至是 IgM、IgG 、IgA的混合物,但主要是IgM,而 O型血清中以IgG 为主。( 2)天然抗体和免疫抗体的主要区别见下表。特性天然抗体( IgM)免疫抗体( IgG )抗原刺激无察觉有(妊娠、输血)相对分子质量100 万16 万与红细胞反应最适温度42537第 5 页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辅导被血型物质中和能不能溶血素效价较低较高耐热性不耐热(冷抗体)耐热(温抗体)在盐水中与相应红细胞发生肉眼可见凝集能不能对酶处理红细胞的反应变化不大能反应通过胎盘不能能与巯基乙醇或二硫苏糖醇的反应灭活不被灭活(二) AB0 血型系统的亚型亚型是指属同一血型抗原,但抗原结构和性能或抗原位点数有一定差异。A 亚型:最多见, A 亚型主要有A1 和 A2 ,占全部 A 型血的 99.9%,其他 A 亚型( A3、 AX、 AM)为少数;作AB0血型鉴定时,应加O型血清,以防对A 亚型误定型。B 亚型:( B3、 BM、 BX)比 A 亚型少见,临床意义不大。1.A 1、 A2 亚型基本特征A1 亚型:红细胞上具有A1 和 A 抗原,血清中含有抗B 抗体。A2 亚型:红细胞上只有A 抗原,血清中除含抗B 抗体外,还有少量抗A1 抗体。2.A 1、 A2 亚型的鉴定方法A1 和 A2 表型鉴别3.A 1、 A2 亚型鉴定的意义目的是防止误定血型。尽管我国A2、A2B 型在 A 与 AB型中所占比例少于1%,但定型时易将弱A 亚型误定为 O型,如果给其输入0 型血,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如果把弱A 亚型误定为0 型,并输给O型人,则受血者的抗A 抗体就可能与输入的弱A 亚型的红细胞起反应,引起血管内溶血性输血反应。(三) AB0 血型鉴定1. 原理 常用盐水凝集法检测红细胞上存在的血型抗原,以及血清中存在的血型抗体,依据抗原抗体存在的情况判定血型。常规的方法有:正向定型:用已知抗体的标准血清检查红细胞上未知的抗原。第 6 页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辅导反向定型:用已知血型的标准红细胞检查血清中未知的抗体。结果判定:凡红细胞出现凝集者为阳性,呈散在游离状态为阴性。红细胞的常规AB0定型正向定型反向定型血型抗 -A抗 -B抗-ABA 细胞B细胞O细胞-+-O+-+-+-A-+-B+-AB2. 鉴定方法( 1)生理盐水凝集法 玻片法操作简单, 适于大量标本检查 ,但反应时间长; 被检查者如血清抗体效价低, 则不易引起红细胞凝集,因此,不适于反向定型。试管法由于离心作用可加速凝集反应,故反应时间短, 借助于离心力可以使红细胞接触紧密,促进凝集作用,第 7 页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辅导适于急诊检查。玻片法凝集结果判断呈一片或几片凝块,仅有少数单个游离红细胞呈数个大颗粒状凝块,有少数单个游离红细胞数个小凝集颗粒和一部分微细凝集颗粒,游离红细胞约占1/2肉眼可见无数细沙状小凝集颗粒。于镜下观察,每凝集团中有58 个以上红细胞凝集可见数个红细胞凝集在一起,周围有很多的游离红细胞可见极少数红细胞凝集,而大多数红细胞仍呈分散分布混合凝集外观镜下未见细胞凝集,红细胞均匀分布( 2)凝胶微柱法是红细胞抗原与相应抗体在凝胶微柱介质中发生凝集反应的免疫学方法。血型抗体为单克隆抗体,加入试剂、 标本,用专用离心机离心后可直接用肉眼观察结果或用血型仪分析。此法操作标准化,定量加样,确保结果准确性。3. 抗 A、抗 B 和抗 AB标准血清标准血清均采自健康人,并应符合下述条件:特异性:只能与相应的红细胞抗原发生凝集,无非特异性凝集。效价:我国标准抗 A 和抗 B 血清效价均在 1:128 以上 。亲和力:我国标准要求抗A 对 A 、A 及 A B 发生反应开始出现凝集的时间分别是15s 、30s 和 45s;122抗 B 对 B 型红细胞开始出现凝集的时间为215s 。凝集强度为 3min 时,凝块不小于 1mm。冷凝集素效价:在 1:4以下。无菌。灭活补体。(四)交叉配血法最重要的AB0 血型配合试验之一。必须在AB0血型相同,且交叉配血无凝集时才能输血。1. 目的:检查受血者与供血者是否存在血型抗原与抗体不合的情况。2. 原则:第 8 页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辅导主侧加受血者血清与供血者红细胞;次侧加受血者红细胞与供血者血清,观察两者是否出现凝集。3. 方法( 1)盐水配血法:简便快速。主要缺点是只能检出不相配合的完全抗体,而不能检出不完全抗体。( 2)抗球蛋白法配血法:又称 Coombs试验。是最可靠的确定不完全抗体的方法,但操作繁琐。抗球蛋白法配血法是最早用于检查不完全抗体的方法。直接抗球蛋白法:可检查受检者红细胞是否已被不完全抗体致敏。间接抗球蛋白法: 可用于鉴定 Rh 血型及血清中是否存在不完全抗体。 本法虽较灵敏, 但也有一定限度,且操作复杂,不利于急诊检查和血库的大批量工作。( 3)聚凝胺法配血法:可以检出 IgM 与 IgG 两种性质的抗体 ,能发现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几乎所有规则与不规则抗体,故本法已逐渐推广使用。配血原理聚凝胶分子是带有高价阳离子多聚季铵盐,溶解后带有很多正电荷,可以中和红细胞表面负电荷,有第 9 页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辅导利于红细胞凝集,低离子强度溶液也能减低红细胞Zeta 电位,可进一步增加抗原抗体间的吸引力。( 4)凝胶配血法:又称微管(板)凝胶抗球蛋白试验,此法在凝胶中进行,保持了传统抗球蛋白试验的准确性、同时具有简便、可靠的特点,全自动血型分析仪进行交叉配血,也是利用凝胶配血。其他可检出不完全抗体的方法有蛋白酶法、胶体介质法等。4. 质量控制( 1)血液标本:交叉配血的血液标本,受血者标本应为新鲜血,供血者标本应为血袋两端刚剪下小管中的血液。( 2)选用方法:用试管法做交叉配血。( 3)溶血现象:配血管出现溶血现象,为配血不合。(五) AB0 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中常见错误1. 分型血清方面的原因( 1)自制分型血清抗体:效价太低、亲和力不强,造成定型不准确。( 2)患者纤维蛋白原增高或为异常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可产生缗钱状假凝集。( 3)患者输入了高分子血浆代用品或静脉注射造影剂等药物:可引起红细胞聚集,易误认为凝集。( 4)血清中可能存在的不规则抗体:如A2 和 A2B 型患者血清内有抗 A1 抗体,能凝集 A1 红细胞。有些癌症患者(如胃癌、胰腺癌等)血中含有大量可溶性A 或 B 物质,这些物质可中和抗血清的抗体,从而抑制反应,造成假性不凝集。克服的办法是红细胞先洗涤后再试验。( 5)婴儿尚未产生自己的抗体或有从母亲获得的血型抗体:新生儿不宜用血清作反定型。( 6)老年人血型抗体水平下降:某些免疫缺陷的人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遗传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以及有些用了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由于免疫球蛋白下降, 血型抗体也下降甚至缺如。 可出现反向定型错误。2. 红细胞方面的原因( 1)用近期内输过血的患者血液做对照红细胞:此时,患者血液中红细胞为混合型细胞。( 2)患者红细胞被大量抗体包被:例如某些自身免疫疾病或新生儿溶血病患者的红细胞,或红细胞悬浮于高浓度蛋白的介质中,红细胞都会自发地发生凝集。( 3)红细胞膜有遗传性或获得性异常。( 4)抗原变异: A 或 B的弱抗原易判为不凝集(假阴性),而由细菌引起的获得性类B 抗原易误判为阳性。有些细菌含有乙酰基酶,能使特异性A 型物质末端的N- 乙酰氨基半乳糖水解成半乳糖,从而使A 型获得类 B 抗原后易误定为AB型。由于患白血病或某些恶性肿瘤(如Hodgkin 病)使 A 或 B 抗原变弱。婴儿及老年人的红细胞抗原也较青壮年为弱。( 5)血清中有高浓度血型物质:当用血清配制红细胞悬液时,血型物质则会中和分型血清中的抗体,而不再与红细胞抗原起反应。( 6)红细胞被细菌污染:细菌的酶消化了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暴露了人人都有的T 抗原,被具有抗T 活性的 IgM 凝集。( 7)嵌合体现象:混合细胞群见于异卵双生子。如:有98%O型红细胞, 2%B型红细胞会定为O型,但血清中只有抗A 抗体。第 10 页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辅导3. 操作方面的原因:是最常见原因。( 1)操作器材:玻璃器皿不洁或使用了严重污染的血清、红细胞,可出现假阳性。试管污染洗涤剂会造成假阴性。( 2)红细胞与血清比例和离心: 红细胞与血清比例不当、 过度离心或离心不足可引起假阳性或假阴性。( 3)溶血现象:误认为溶血现象为阴性结果。( 4)试验温度:温度过高会造成假阴性。 AB0 血型系统的 IgM 抗体最适温度为 4 22 ,如达 37凝集力即下降。( 5)信息记录差错:标本、试剂、标签、加样弄错,或出现记录错误。大批标本检查时搞错标本号,张冠李戴最易造成错误。(六) AB0 血型系统主要临床意义1. 输血 是治疗与抢救生命的重要措施。输血前必须检查血型,选择血型相同的供血者,进行交叉配血,结果完全相合才能输血。2. 新生儿溶血病母婴 AB0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常为第1 胎溶血),主要依靠血型血清学检查作出诊断。3. 器官移植 受者与供者必须 AB0血型相符才能移植。第一节 免疫原的制备免疫原指能诱导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在体内外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一、颗粒性抗原的制备细胞、细菌、寄生虫等皆为颗粒性抗原。细胞抗原(如绵羊红细胞)一般情况下经生理盐水或其他溶液洗净,配制一定浓度即可。细菌抗原多用液体或固体培养物,经集菌后处理。颗粒性抗原大多用静脉内注射免疫法。二、可溶性抗原的制备和纯化(一)组织和可溶性抗原的粗提蛋白质、糖蛋白、脂蛋白、酶、补体、细菌毒素、免疫球蛋白片段、核酸等皆为良好的可溶性抗原。1. 组织匀浆的制备( 1)高速组织捣碎机法;( 2)研磨法:组织匀浆液要离心沉淀,沉淀物为组织和细胞碎片,上清液为提取可溶性抗原的材料。2. 细胞的破碎( 1)反复冻融法: -20 冷冻, 30 37融化。( 2)超声破碎法( 3)自溶法( 4)酶处理法:胃蛋白酶或胰酶。( 5)表面活性剂处理法:十二烷基硫酸钠。3. 免疫球蛋白片段的制备( 1)非共价键解离法:改变 pH 环境或用变性剂。( 2)共价键解离法:还原法或氧化法解离二硫键。( 3)溴化氰裂解法:溴化氰裂解蛋白质肽链。第 11 页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辅导( 4)酶解法: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或胰蛋白酶。(二)可溶性抗原的提纯和纯化1. 超速离心法:适用于少数大分子抗原或比重较轻的抗原,不适用于大多数中小分子抗原。2. 选择性沉淀法:( 1)核酸去除法:核糖核酸降解法更简便。( 2)盐析法:常采用硫酸铵使蛋白抗原进行粗筛、提取丙种球蛋白及抗原浓缩。( 3)有机溶剂沉淀法:常采用乙醇或丙酮。( 4)聚合物沉淀法:常用非离子型聚合物,如聚乙二醇(PEG)。3. 凝胶过滤法:根据分子大小进行分离纯化。4. 离子交换层析法:利用一些带电离子基团的凝胶或纤维素,吸附带有相反电荷的蛋白质抗原。5. 亲和层析法: 与生物分子间不同的亲和性进行分离。如抗原和抗体、 酶和酶抑制物、 酶蛋白和辅酶、激素和受体等。6. 电泳法:蛋白质在同一 pH环境中,分子量和电荷不同,在电场中迁移速率不同进行分离。(三)纯化抗原的鉴定1.蛋白质含量测定:常用的是紫外光吸收法,该法测定280nm 和 260nm的吸光度( A)值。2.分子量测定: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凝胶过滤法等。3.纯度鉴定:采用醋酸纤维膜电泳、SDS-PAGE、毛细管电泳、等电聚焦、高效液相层析法等。4.免疫活性鉴定:双向免疫扩散法、ELISA 法等。三、半抗原性免疫原的制备半抗原指只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多见于分子量小于4000 的有机物质。 半抗原与载体相结合具有免疫原性。(一)载体1. 蛋白质:以牛血白蛋白最常见。2. 多肽聚合物:常用多聚赖氨酸。3. 大分子聚合物和某些颗粒。第 12 页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辅导(二)半抗原与载体的连接方法1. 物理方法:通过电荷和微孔吸附半抗原。2. 化学方法:通过功能基团将半抗原与载体连接。( 1)带有游离氨基或游离羧基的半抗原,脑啡肽、促胃液素、前列腺素等多肽激素,可直接与载体连接。( 2)无羧基和氨基的半抗原,如醇、酚、糖、多糖、核苷以及甾族激素等,需要用化学方法使其转变为带有游离氨基或游离羧基的衍生物后才能与载体连接。(三)半抗原性免疫原的鉴定20 个以上半抗原连接在一个载体分子上,才能有效刺激免疫动物产生抗体。方法有:1. 吸收光谱分析法2. 放射性核素标记半抗原渗入法第二节免疫佐剂一、佐剂的种类1. 化合物:包括氢氧化铝、矿物油、吐温-80 、弗氏不完全佐剂(羊毛脂与液状石蜡的混合物)以及人工合成的多聚肌苷酸:胞苷酸、脂质体等。2. 生物制剂:经处理改造的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如卡介苗、脂多糖(LPS)和类脂A、源于分枝杆菌的胞壁酰二肽等;细胞因子及热休克蛋白等。最常用于免疫动物的佐剂是弗氏佐剂,弗氏佐剂分为弗氏完全佐剂(弗氏不完全佐剂加卡介苗)和弗氏不完全佐剂两种。 使用时加入水溶性抗原并充分乳化,使抗原与佐剂形成油包水乳剂。佐剂和抗原的比例为 1:1 。乳化的方法有两种:研磨法。搅拌混合法:本法优点是无菌操作,节省抗原或佐剂,且可用此注射器直接注射。缺点是不易乳化完全。二、佐剂的作用机制1. 改变抗原的物理性状,延缓抗原降解和排除,从而更有效地刺激免疫系统;2. 刺激单核 - 巨噬细胞系统,增强其处理和提呈抗原的能力;3. 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4. 改变抗体的产生类型和诱导迟发型超敏反应。第三节抗血清的制备抗血清的制备是将制备好的免疫原按照一定的免疫程序接种给所选择的动物,该动物在含有多种抗原表位的抗原刺激下,体内多个 B细胞克隆被激活并产生针对某一抗原多种不同表位的抗体,其混合物为多克隆抗体。采集动物血液,分离含有抗体的血清,即为抗血清。一、免疫动物的选择常用的有家兔、绵羊、豚鼠、鸡、山羊和马。1. 抗原来源与动物种属差异越大,免疫原性越强,免疫效果越好。2. 抗体需求量大时, 可选用马、 绵羊等大动物。 抗血清需求量少时, 可选用家兔、 豚鼠和鸡等小动物。3. 抗血清分为 R型和 H 型抗血清来源合适范围用途R 型家兔等小动物较宽诊断试剂H 型马等大动物较窄免疫治疗第 13 页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辅导4. 抗原的性质: 对于蛋白质抗原大部分动物皆适合,常用的是山羊和家兔。在某些动物体内有类似物质时,蛋白质抗原对这些动物免疫原性极差,如IgE 对绵羊、胰岛素对家兔、多种酶类对山羊,免疫后均不易产生抗体。二、免疫程序1. 免疫原的剂量:免疫原剂量过大或过小都可使动物产生免疫耐受,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免疫原剂量越大,产生的抗体效价越高。2. 免疫途径:有皮内、皮下、肌内、静脉、腹腔、淋巴结等途径。皮内或皮下免疫时一般采用多点注射。 初次免疫一般选择皮内接种,加强免疫和颗粒性抗原一般选择静脉注射。宝贵抗原可选择淋巴结内微量注射法。3. 免疫间隔时间: 间隔时间过短, 极易造成免疫抑制。 若间隔时间太长,则刺激减弱,抗体效价不高。第 1 次与第 2 次免疫间隔时间以10 20 天为好,第3 次及以后的间隔一般为710 天。三、动物采血法动物经免疫3 5 次后,如抗血清鉴定合格,应在末次免疫后5 7 天及时采血。1. 颈动脉采血法: 该法最常用 ,适用于家兔、 绵羊、山羊等动物。 最多可获 70 80ml,般 50ml 左右。2. 心脏采血法:家兔、豚鼠、大鼠和鸡等动物。3. 静脉采血法:家兔可用耳中心静脉采血,山羊和绵羊可用颈静脉采血。动物采血后,应尽快分离血清,分离血清的方法常采用室温自然凝固,然后置37或 4使血块收缩后,收集血清。第四节抗血清的鉴定和保存一、抗血清的鉴定1. 抗体特异性的鉴定常用双向免疫扩散法。( 1)粗抗原及纯抗原之间皆有一条沉淀线,且两者互相融合,则已产生单价特异性抗体;( 2)若纯化抗原出现一条, 而粗抗原出现多条线, 且一条沉淀线与纯抗原沉淀线相连接,需去除杂抗。( 3)若不出现沉淀线,表示免疫失败。2. 抗体效价的测定 颗粒性抗原采用凝集试验, 可溶性抗原采用双向免疫扩散试验 (棋盘滴定) 、ELISA等方法。3. 抗体纯度的鉴定 采用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PAGE)、双向免疫扩散试验、免疫电泳等。若只出现一条蛋白电泳区带说明抗体纯化已达到要求。4. 抗体亲和力的鉴定 以亲和常数表示。二、抗血清的保存1.2 8保存:用于短期保存;2. 冷冻保存:是常用的抗体保存方法。将抗体分为小包装,在-80 -20 保存,一般可保存5 年,但应避免反复冻融;3. 真空干燥保存:用真空冻干机进行干燥,封装后可长期保存,一般在冰箱中可保存5 10 年。第五节抗血清的纯化抗血清纯化的目的是除去不相关成分,防止抗血清中的其他杂抗体干扰试验结果。最常见的是提取抗血清中的特异性 IgG 或单价抗体。一、特异性IgG 抗体第 14 页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辅导1. 盐析法 多采用硫酸铵盐析法或硫酸钠盐析法。2. 凝胶过滤法 蛋白质分子量不同, 通过凝胶介质时的洗脱速度不同。 血清蛋白的分级分离常用该法。按分子大小可分为 3 组:第 1 组:IgM 和一些脂蛋白; 第 2 组:IgG 和较少量的 IgA 、IgD 、IgE 等;第 3 组:白蛋白、血清黏蛋白、转铁蛋白等。该法过滤条件温和,不影响IgG 活性。常结合盐析法提取 IgG。3.离子交换层析法 常用的离子交换剂是 DEAE纤维素。该法可获得较纯的IgG,且不影响抗体活性。4.亲和层析法 将纯化抗原制成亲和层析柱,抗血清通过层析柱时,IgG 被层析柱吸附。然后改变洗脱条件,使IgG 从层析柱上解离。二、单价特异性抗血清单价特异性是指血清只与其特异性抗原发生反应。免疫得到的抗血清总是有抗白蛋白等杂抗体存在。杂抗体的去除有两种方法:1. 亲和层析法2. 吸附剂方法制备蛋白质抗原时破碎组织细胞最简便的是A. 反复冻融法B. 超声破碎法C. 表面活性剂处理法D. 自溶法E. 酶处理法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制备蛋白质抗原时破碎组织细胞最简便的是反复冻融法。需制备 10ml 抗血清,应选择何种动物A. 家兔B. 小白鼠C. 马D. 绵羊E. 猴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抗体需求量大时,可选用马、绵羊等大动物。抗血清需求量少时,可选用家兔、豚鼠和鸡等小动物。下列佐剂中具有免疫原性的是A. 脂多糖B. 氢氧化铝C. 石蜡油D. 羊毛脂E. 多聚核苷酸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生物制剂具有免疫原性,所以具有免疫原性的是脂多糖。厂家生产的抗IgG 制剂一般的保存方法为A. 液体 4保存B. 液体 -10 保存C. 真空干燥保存D.25 保存第 15 页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辅导E. 加叠氮钠保存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抗血清的保存: 2 8保存:用于短期保存;冷冻保存:是常用的抗体保存方法。将抗体分为小包装,在 -80 -20 保存,一般可保存 5 年,效价不会明显下降,但应避免反复冻融;真空干燥保存:用真空冻干机进行干燥,封装后可长期保存,一般在冰箱中可保存5 10 年。最常用的半抗原载体是A. 牛血清白蛋白B. 牛甲状腺球蛋白C. 人血清白蛋白D. 人甲状腺球蛋白E. 球蛋白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半抗原载体常用的有人血白蛋白、牛血白蛋白、血蓝蛋白、牛甲状腺球蛋白等。以牛血白蛋白最常用。A. 盐析沉淀法B. 有机溶剂沉淀法C. 凝胶过滤D. 离子交换层析E. 亲和层析1. 经典的蛋白质抗原纯化分离方法为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经典的蛋白质抗原纯化分离方法为盐析沉淀法。2. 根据抗原分子大小进行纯化分离的方法为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凝胶过滤法:根据分子大小进行分离纯化。3. 根据抗原所带电荷不同进行纯化分离的方法为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离子交换层析法:根据所带电荷不同进行纯化分离。本章内容一、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二、培养基种类三、分离培养基的选择培养基人工配制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物制品。组成成分:1. 营养物质2. 凝固物质3. 抑制剂或指示剂培养基的组成成分营养物质:应含有氮源、碳源、无机盐类和生长因子等。( 1)蛋白胨提供氮源。第 16 页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辅导( 2)肉浸液可提供氮源和碳源。( 3)牛肉膏营养价值低于肉浸液,但因无糖可用作肠道杆菌鉴别培养基的基础成分。( 4)糖类除葡萄糖、蔗糖主要作为碳源和能源的基本成分外,其他糖类和醇类主要用于鉴定细菌所做的发酵反应。( 5)血液 既含有营养物质,又能提供生长因子,所以用于培养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另外,还可根据细菌在血液培养基中的溶血现象而进行鉴定。( 6)无机盐类提供各种元素,如:钾、钠、铁、镁、钙、磷、硫等。( 7)鸡蛋和动物血清 仅用于制备一些特殊的培养基。如培养结核分枝杆菌的鸡蛋培养基和培养白喉杆菌的吕氏血清培养基等。( 8)生长因子常在培养基中加入维生素、氨基酸、嘌呤、嘧啶等生长因子。凝固物质最常用的凝固物质为琼脂,特殊情况下也可用明胶、卵白蛋白、血清等。抑制剂和指示剂:用于选择、鉴定及判断结果。1. 抑制剂:必须具有选择抑制作用。目的在于抑制非检出菌(非目的菌)的生长,以利于检出菌(目的菌)的生长。常用胆盐、煌绿、亚硫酸钠、亚硒酸钠及一些染料和某些抗生素等。2. 指示剂: 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种类的指示剂,是为了观察细菌是否利用和分解培养基中的糖、醇类。常用的有酚红、中性红、甲基红、溴甲酚紫、溴麝香草酚蓝、中国蓝等酸碱指示剂。亚甲蓝常用作氧化还原指示剂。培养基种类1. 基础培养基:肉汤。 含牛肉浸液和蛋白胨。广泛用于细菌的增菌、检验,也是制备其他培养基的基础成分。2. 营养培养基: 基础培养基中加入特殊成分, 供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和需要特殊生长因子的细菌生长。如血琼脂平板、巧克力血平板。3.鉴别培养基:观察细菌生长过程中分解底物所释放的不同产物通过指示剂显示来鉴别细菌。如糖发酵管、克氏双糖铁琼脂( KIA)、伊红 - 亚甲蓝琼脂和动力 - 吲哚 - 尿素( MIU)培养基等。4.选择培养基: 加入抑制剂抑制标本中杂菌生长,有助于所选择的细菌种类生长( SS琼脂)。5.特殊培养基:厌氧培养基和细菌L 型培养基 (疱肉培养基、巯基乙醇酸钠培养基、高渗培养基)等。分离培养基的选择根据标本来源、培养目的、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联考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数学试题(无答案)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小数除法 检测卷(无答案)
- 财富广场租房合同范本
- 网贷还款合同范本
- 保安公司试用合同范本
- 钢构基础合同范本
- 冲压厂加工合同范本
- 木材加工企业合同范本
- 入股保本经营合同范本
- 装饰拆除施工合同范本
- T/CCS 025-2023煤矿防爆锂电池车辆动力电源充电安全技术要求
- 贴膜安装服务合同协议书
- 新疆遴选公务员笔试题及答案
- (高清版)DG∕TJ 08-2165-2015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规范
- 国企出纳笔试试题及答案
- 第3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答案
- 彩钢顶翻新施工方案
- 工地现浇楼板合同协议
- 《讲解员培训》课件
- 2022标准化数据中心机房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