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园林植物病原细菌 学习关键点:园林植物上常见的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的症状类型;细菌的侵入途径和侵入条件;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植物的细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被子植物上,裸子植物上很少发生,其数量和为害性次于真菌和病毒性病害,居第三位。在园林植物上,比较常见的细菌性病害有:核果类树木的细菌性穿孔病唐昌蒲、鸢尾、秋海棠、天竺葵的细菌性叶斑病、球根花卉的软腐病、菊花和大丽花的青枯病、多种花木的根癌病等。,(一)植物病原细菌的一般性状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界。 为原核单细胞生物,有细胞壁,但没有真正的细胞核(仅有核质而无核膜)。 繁殖方式为裂殖 (即由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每 20 min就分裂一次,产生一代,所以细菌的繁殖速度是惊人的)。,作为植物病原细菌来说,除了具有细菌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植物病原细菌都是杆状的,即为杆菌,大小为13um0.50.8um。,2、绝大数植物病原细菌有鞭毛,着生在细菌一端、两端或周身。这种鞭毛可以在水中游动。鞭毛的数目和着生位置,是植物病原细菌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植物病原细菌(杆状),细菌鞭毛的着生方式1.单极鞭毛 2、3.极鞭毛 4.周鞭毛,极鞭,周鞭,大多数植物病原细菌有 鞭毛,番茄内生细菌,3、植物病原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反应,绝大多数为阴性(G),少数为阳性(G)。 细菌个体很小,通常要经过染色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由于不同的细菌对相同染料的反应不同,所以细菌的染色也就具有鉴别作用。 所谓革兰氏染色,就是鉴别细菌的一种常用的染色方法。即用一些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根据细菌被染成不同的颜色,可以把细菌区分为两大类:被染成红色的细菌,为G菌,染成紫色的,为G菌。,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染色反应:多数植物病原细菌为阴性(G-),个别为阳性(G+)。,革兰氏染色反应的不同,表明了不同种类的细菌在细胞壁的结构和组成上是有很大差别的(G菌的细胞壁为单层, G菌的细胞壁为两层)。而这种差别又进一步导致了细菌其它性状的差异,如在对抗生素的反应上, G细菌对青霉素敏感 ,G细菌对链霉素敏感。 了解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反应,对于细菌的分类,对于筛选防治细菌的有效药物,具有重要意义。,4、植物病原细菌都可以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其生长的最适温度一般为 26 30。植物病原细菌能耐低温,但对高温较敏感,当温度上升到 50 以上时,即可杀死各种植物病原细菌。植物病原细菌要求的pH值,为中性微碱性(pH 7.2)。,(二)植物细菌性病害的特点1、症状 细菌侵入寄主植物后,即可在植物组织(包括薄壁细胞组织和维管束组织)中繁殖和蔓延,同时,破坏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导致植物的外表出现症状。 植物细菌性病害的症状主要有 4 种类型,即:斑点、腐烂(软腐)、枯萎、畸形(肿瘤)。, 斑点 通常发生在叶片、果实和嫩枝上。 由细菌造成的病斑,病斑周围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半透明、水渍状、淡黄色圈,称为晕圈。这是由于细菌分泌的毒素破坏了植物细胞膜的半渗透性,使细胞中的水分渗透到细胞间隙的结果。 在核果类树木上,叶片上的坏死病斑往往脱落,形成穿孔。,示病斑周围的晕圈半透明、水渍状、淡黄色圈,穿 孔,桃细菌性穿孔病,桃细菌性穿孔病,杏穿孔病,杏穿孔病,杏穿孔病,杏穿孔病,由细菌造成的各种病斑,到了发病后期,病斑内部已积累了大量的细菌。在潮湿的环境条件下,病斑表面可溢出黄色或乳白色的脓状物(细菌粘液),称此现象为溢脓现象。这是细菌性病害在病症上的最主要特点,也是宏观上诊断细菌性病害的可靠依据。,脓状物(菌脓),也可以切取几块冲洗干净的病组织(叶片病斑、病茎、病根),投放到盛有少量清水的透明玻璃杯内。等待几分钟,若水由清渐变浑浊,也可以证明是细菌性病害。 属于斑点类型的病害有:桃细菌性穿孔病,唐菖蒲、天竺葵、栀子花的细菌性叶斑病,丁香细菌性疫病 等。, 腐烂(软腐) 通常发生在幼嫩、多汁的植物组织上。 由细菌引起的植物器官腐烂,主要表现为湿、软、黏,有恶臭味等一些特点。 属于腐烂类型的病害有:,仙客来、君子兰、百合、马蹄莲的细菌性软腐病 等。, 枯萎 发生在植物的根、茎上。 有些细菌侵入植物的维管束组织(导管),破坏输导系统,引起植株枯萎。 这同真菌引起的枯萎病基本相似。受害的维管束组织变成褐色。在潮湿的环境下,受害茎的断面有细菌粘液溢出。 属于枯萎类型的病害有:香石竹细菌性枯萎病、大丽花、菊花以及茄科植物的青枯病。, 畸形 发生在植物的根、茎或枝干上。 在这些部位长着一些肿瘤。肿瘤坚硬,表面粗糙,小的如核桃,大的比两个拳头还要大。 属于畸形类型的病害有:樱花、紫叶李、梅花、月季的根癌病。,根 癌,2、侵入途径和条件 细菌不象真菌的孢子那样能萌发产生芽管,因此细菌无法穿透植物表皮。细菌的侵入途径,只能是植物体表的自然孔口(气孔、皮孔、水孔、蜜腺、芽眼等)和伤口(冻伤、虫伤、机械伤等)。 细菌的侵入还必须在有 水 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这是因为只有在水滴或水膜中,细菌才能活动或扩散。如果植物的感病部位表面没有水滴或水膜,细菌便无法活动和侵入,植物也就不可能生病。 所以,植物细菌性病害的发生,与降雨和高湿的环境密切相关。而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是不可能发生细菌性病害的。,3、防治 主要讲一下细菌性病害的药剂防治。 目前,生产上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就是抗生素类,主要有:链霉素、春雷霉素、土霉素、四环素、中生菌素。 其中,链霉素和春雷霉素是主要作用于G细菌的抗生素,其余三种均为广谱抗生素。还有一种复合型抗生素 新植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第二类就是铜制剂(有机铜类、无机铜类),如噻菌铜(龙克菌)、松脂酸铜(绿乳铜)、二元酸铜(又名琥胶肥酸铜、DT)、喹啉铜(海正千菌、必绿)、噻森铜、春雷氧氯铜(又名加瑞农)、波尔多液及其它含铜杀菌剂【氢痒化铜(可杀得101、可杀得2000、冠菌清、冠菌铜、瑞扑2000等)、氧化亚铜(铜大师、靠山等)、碱式硫酸铜、氧氯化铜(王铜等)】。 第三类就是某些防治真菌性病害的杀菌剂,如代森锌、代森锰锌、福美双等,对细菌性病害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三、 园林植物病原病毒 知识重点:园林植物上常见的病毒病;植物病毒的一般性状;植物病毒病的症状特点及类型;植物病毒病的传播;防治,由病毒引起的植物病害,称病毒病。这类病害的数量和为害性仅次于真菌,占第二位。 据报道,花卉上的病毒病已达 300 余种,几乎每种花卉上都有一种或几种病毒病。受其为害,花卉品种逐年退化,产量、质量不断下降,已对花卉生产构成潜在威胁。 这里举两个具体的例子:,仙客来病毒病。该病发生后,可使仙客来植株矮化;球茎退化变小;叶片变小、皱缩;花少、花小、花畸形,严重影响了仙客来的观赏价值和商品价值。,仙客来斑萎病毒病,仙客来花叶病,仙客来花叶病,又如香石竹病毒病,该病发生后,可使香石竹植株矮化,生长衰弱;叶片变小、卷曲,叶色偏淡;花小,花色暗淡并常有杂色斑,降低了香石竹的切花产量、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花卉上常见的病毒病,还有月季、牡丹、美人蕉、唐菖蒲的花叶病,郁金香、菊花等多种花卉的病毒病。 树木(果树)上的病毒病也已在百种以上。,(一)植物病毒的一般性状 病毒(Virus)是一类比细菌还小的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 植物病毒的形态主要有球状、杆状、线条状三种类型。其大小用纳米(1nm = 10-6mm)表示。病毒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1. 杆状病毒 2. 球状病毒 3. 线条状病毒,单个病毒叫病毒粒体。病毒粒体主要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核酸在粒体的中间形成核心,蛋白质则包围在核酸外面,形成一层衣壳,对核酸起保护作用,防止核酸被酶分解破坏 。,烟草花叶病毒结构示意图,蛋白质外壳包裹着核酸链,烟草 花叶病毒 模型,(二)植物病毒病害的症状 植物病毒病害在症状上有 2 个特点: 植物病毒病害几乎都是属于全株性侵染(系统侵染)的病害。当寄主植物感染病毒后,迟早都会在全株表现出症状。这是病毒病害的一个重要特点。 植物病毒病害只有明显的病状,而不表现病症。这在诊断上,有助于把病毒病害和其它病原物引起的病害区分开来。 植物病毒病害的症状,常见的有 3 种类型,即花叶、畸形、坏死。, 花叶 发生在叶片上。这是病毒病最常见的症状。 花叶又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叶片上黄色和绿色相混杂,像美人蕉花叶病、月季、牡丹、一串红的花叶病;另一种则是深绿色和浅绿色相混杂,如紫藤花叶病等。 所有的花叶型症状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叶片上的其他变色现象,还有脉明、沿脉变色、各种形状的 变色线纹 或 环斑 等等。,苹果花叶病,苹果树 斑驳型 花叶病,苹果树 斑驳型 花叶病,苹果树 斑驳型 花叶病,月季花叶病,月季花叶病,月季花叶病,牡丹花叶病,菊花病毒病,花叶,山茶花叶病,美人蕉花叶病,叶片变色,界限模糊,观赏椒病毒病,桃花叶病(由桃潜隐花叶类病毒引起),Peach Flowers,Peaches,Plums,发 病,健 康,枣树花叶病,枣树花叶病,枣树花叶病,2. 畸形 在叶片上,主要表现为皱叶、卷叶、线叶、小叶、蕨叶(叶肉生长受抑制,或仅剩叶脉的,称蕨叶)、扇叶(叶片变为扇形,叶缘缺刻比正常叶浅的,为扇叶)等。 在花上,表现为花少、花小、花畸形。 在茎上,则表现为丛簇、枝条扁平和肿枝(枝条局部肿大成棒状)症状。 在全株上,则表现为植株矮化、生长衰弱。,皱缩,亮绿爬山虎病毒病,卷叶,大丽花病毒病,葡萄扇叶病,葡萄扇叶病,番茄病毒病,番茄病毒病,番茄病毒病,【拓展阅读】对症状的一点说明: 带毒现象 有的植物受到某种病毒侵染后,病毒虽然也在植物体内正常增殖,但寄主植物并不表现任何症状。这种现象称带毒现象。这种受病毒侵染而不表现症状的植物,称为带毒植物。 带毒植物虽然本身并未受害,但却可以成为其它植物病毒病发生的侵染来源。因此,在病毒病的发生和防治中,我们应该注意到带毒植物这种病毒病的隐性传染源,对它们应该及时地加以铲除。,(三)植物病毒的传播 共有 4 种传播方式或途径,即介体传播、接触传播、无性繁殖材料传播、种子和花粉传播。 介体传播 能够传播植物病毒的生物,称为介体生物。介体生物中又以昆虫为最重要。昆虫中又以蚜虫为主,其次为叶蝉。此外还有飞虱、粉虱、粉蚧、蓟马、网蝽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 接触传播 摩擦接触传播 有病植株同健康植株的枝、叶接触时,因相互摩擦而产生轻微伤口,病毒随着病植株汁液从伤口流出,然后传染给健康植株。 在花木的栽培管理中,如移苗、整枝、打杈、摘花以及切取无性繁殖材料等,接触过病植株的 手 和 工具,因沾染了病株的汁液,也能将病毒传染给健株。所以,接触传播又称汁液传播。 嫁接接触传播 嫁接时,如果接穗、接芽或砧木一方带有病毒,就可以通过嫁接传染给整个植株。几乎所有的病毒都能通过嫁接传染。, 无性繁殖材料传播 无性繁殖材料,包括球根类(块茎、球茎、鳞茎、块根等)、根蘖、插条、接穗、接芽、砧木和种苗等。带有病毒的无性繁殖材料,就可通过人们的栽培和贸易活动传播到各地。 这是花卉病毒病极为重要的传播方式和途径。如郁金香碎锦病、美人蕉花叶病、水仙花叶病以及百合、唐菖蒲、香石竹的病毒病等,都是通过这条途径传播的。,2006年11月,连云港局销毁了90万粒进口的带毒荷兰郁金香种球。该批郁金香种球是从荷兰进口的,被检出携带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烟草环斑病毒。, 种子和花粉传播 有些植物病毒可以进入种胚和花粉,因此,带毒的种子和花粉就可以传播病毒。 由种子传播病毒,在豆科、葫芦科和菊科植物中最为普遍。仙客来病毒病也能通过种子传带,其种子带毒率的达 82 %。,(五)植物病毒病的防治 植物病毒病的防治,远不如真菌、细菌等病害来得容易。原因之一,就是它们对一般杀菌剂和抗菌素的抵抗力都很强,而且目前又没有防治它们的特效药剂。 因此病毒类病害的防治,关键在于预防!病毒病发生以后再去治疗,就很困难了。 目前应用的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种:,1. 消灭侵染来源。凡是有病的寄主或转主寄主(包括带毒植物),均应铲除。 2. 防止介体传染。通过防治介体昆虫,来达到阻止病毒传播的目的。对于一些容易接触传播的病毒,在进行农事操作时,应尽量避免手和工具将病株的病毒传到健株上。接触过病株和带病材料的手和工具,应及时用肥皂水清洗。,3. 选用健康无病的繁殖材料,特别是无性繁殖材料,诸如块茎、球茎、鳞茎、块根、接穗、插条、砧木、种苗等。 4. 培育无病毒母本植株,繁育无病毒种苗。这是防治植物病毒病的根本途径。 近年来,采用植物组织脱毒技术生产无病毒种苗,在我国和很多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脱去病毒的花卉质量好、产量高。 植物组织脱毒技术主要有 3 种:热处理脱毒法、茎尖培养脱毒法、热处理和茎尖培养相结合脱毒法。,热处理脱毒,是指将感病植株或处于休眠期的种子、鳞茎、球根等,在适当的高温下处理一段时间,使植物体(或者植物器官)内的病毒被钝化,失去致病性,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目前,主要是利用热空气对感病植株或有关器官进行热处理。热空气的温度在 371 ,处理时间为 13 个月。 茎尖培养脱毒,是指把 0.10.2 mm的 茎尖分生组织(此处细胞内一般不含病毒)剥取下来,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组织培养,使其产生出完整的无病毒植株。 热处理和茎尖培养相结合脱毒,则能提高脱毒效果。但所要求的技术也更复杂,脱毒时间也相对延长。,5. 培育抗病耐病新品种。 6. 加强植物检疫,杜绝植物病毒病的传入和扩散。 7. 病株化学治疗。目前,用于防治植物病毒病的化学药剂较少。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主要有以下 5 种: 5%菌毒清水剂300 20%盐酸吗啉胍铜可湿粉(病毒A、毒克星)500600 10%83增抗剂水剂(混合脂肪酸)100 抗毒剂1号水剂(菇类蛋白多糖)300400 1.5%植病灵乳剂 1000 ,四、园林植物病原植原体 知识重点:园林植物上常见的植原体病害;植原体在形态和结构上的特点;植原体病害的特点、症状类型及传播;防治。,植原体(Phytoplasma)是植物菌原体的简称。是植物筛管内的专性寄生菌。在我国,由植原体引起的植物病害就有 100 多种,主要包括各种丛枝病(疯病)和黄化病等。 在花卉上,由植原体造成的病害有:锦菊、天竺葵、金鱼草、矮牵牛、仙人掌、荷包牡丹的丛枝病,紫菀、唐菖蒲、菊花、秋海棠、美人蕉、福禄考的黄化病,长春花、扶郎花的变叶病;锈球、丁香、紫罗兰、月季、菊花和牡丹的绿花病。 在林木上,发生最广、为害最严重的植原体病害要数枣疯病、泡桐丛枝病和桑萎缩病等,它们已给林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植物细胞(筛管或伴胞细胞)内的植原体,(一)植原体的主要性状 形态和结构 植原体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它比病毒大,比细菌小。 植原体形态多变。常见的有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有的则变异为哑铃状、丝状、马鞍状、蘑菇状、出芽酵母状等。植原体的大小多数在 80800 nm。 植原体的结构也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它具有细胞结构,但没有细胞壁,外面只有一层细胞膜所包围。其细胞质内含有DNA、核糖体、可溶性RNA、可溶性蛋白质及代谢物等。,植原体 发育阶段 示意图,【拓展阅读】2. 对四环素族抗生素(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和氯霉素敏感 植原体对四环素族的抗生素非常敏感,而对青霉素则具有抗药性。这一特性是植原体与病毒的又一重要区别。 通常由病毒和缺素症引起的植物黄化病,施用四环素族的抗生素后,不能减轻植物的症状,或使它恢复正常。但由植原体引起的黄化病,施用四环素族抗生素后,可明显使植物症状减轻,甚至恢复正常。因此,通常可利用这种特性作为诊断植原体与病毒病害的重要手段,也可利用四环素族抗菌素和氯霉素防治植原体病害。,(二)植原体病害的特点 植原体侵染植物都是全株性的,即植原体侵入植物后,能从侵入点扩展到整株,因此,植原体造成的植物病害都是系统侵染的病害。 它们侵入植物后,主要寄生在植物韧皮部的筛管和伴胞细胞中,并可随着筛管内的营养液上下流动。整个植株就是这样带菌的。, 症状 植原体病害的症状一开始表现在局部,最终表现为全株性症状。 主要症状类型有:丛枝、黄化、矮化、萎缩、花变叶和花色变绿等。其中,丛枝、花变叶和花色变绿是植原体病害的典型病状。,泡桐丛枝病,桑 萎 缩 病, 传播 植原体的传播和病毒相似。共有以下 3 种传播方式或途径。(1)介体传播 在自然条件下,植原体则主要是由介体昆虫传播的。 介体昆虫中,最主要的是叶蝉,它能传播大多数类菌质体病害,如翠菊黄化病、香石竹绿花病、桑萎缩病和桃树矮化病等;少数是木虱、蝽蟓、飞虱等,如木虱传播梨树衰退病,茶翅蝽传播泡桐丛枝病等。,(2)嫁接或菟丝子传播(和传染)(3)无性繁殖材料传播 植原体也可以通过带病的无性繁殖材料(如种根、接穗、种苗等)传播。生产中的一些植原体病害,如枣疯病、泡桐丛枝病等,就是通过这条途径传带的。,3. 防治(1)消灭侵染来源:及时清除病植株、病树和野生寄主。(2)防止介体传染:消灭介体昆虫。(3)选用健康无病的繁殖材料。(4)修除病枝(树木病轻时): 修枝时间:秋分前后,树液回流前; 修枝方式:“疯小枝,去大枝”。,(5)药剂防治(病轻时): 用四环素类抗生素防治。 但是,四环素对病害只起暂时的抑制作用,而不能根治,施药一段时间后还会复发,因此,要定期施药。施药方法有浸根、注射、喷雾等。如枣疯病发生较轻的枣树,用 1000 mg/kg的盐酸四环素 注射树干,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不能根治。,五、园林植物病原线虫,知识重点:园林植物上常见的线虫病;线虫的形态及为害特点;线虫病的症状类型;线虫病的药剂防治。,线虫为一类低等动物,和蛔虫同属一类。由线虫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线虫病。 园林植物上为害较严重的线虫病有:仙客来、牡丹等草本、木本花卉的根结线虫病,菊花、珠兰的叶枯线虫病,水仙茎线虫病,松材线虫病等。 其中,有的线虫病还是一些危险性病害,像松材线虫病,已被定为国家级检疫对象;花木的根结线虫病,则被山东省定为省级检疫对象。,(一)植物病原线虫的一般性状 1、形态和结构 植物病原线虫大多数为乳白色、透明线形体,两端稍尖,线虫体长一般不超过mm。绝大多数为雌雄异体,还有少数为雌雄异形,即雄虫为线形,雌虫在幼虫阶段为线形,成虫阶段则膨大成洋梨形或球形。,柑橘根结线虫病,根部受害状,雌性成虫,雄性成虫,黄瓜根结线虫病,花生根结线虫病病原线虫1.卵2.幼虫3.雄成虫4.雌成虫,桑树根结线虫1.桑树幼苗根部被害状 2.卵 3.卵内孕育的幼虫 4.性分化前的幼虫 5.成熟的雌虫 6.在幼虫包皮内成熟的雄虫 7.雄虫 8.含有卵的雌虫 9.产卵的雌虫,线虫之所以能够为害植物,与线虫的头部构造有关。 其头部包括唇、口腔、吻针等器官。线虫的口腔中央有一个空心的针状物,称为吻针,吻针的基部与食道相连。 吻针具有 3 方面的作用: 吻针是线虫吸取营养的器官,它能向外伸出,刺入植物体内取食; 为自身虫体进入植物体内而开辟通道; 由食道腺分泌的唾液,也是通过吻针排出的。,【拓展阅读】2、生物学特性及传播 植物病原线虫大都生活在土壤的耕作层中,适宜的土壤温、湿度是线虫生存、活动和侵染的必要条件。最适于线虫发育和孵化的土壤温度是 2030,最低为 1015,最高为 4055。植物病原线虫都是喜湿的,最适合于线虫活动的土壤湿度为 40%60%。土壤过于潮湿(如积水)或干旱,均不利于线虫存活。多数植物病原线虫在沙壤土中容易繁殖和侵染植物。 植物病原线虫一般以卵和幼虫在植物病组织内或土壤中越冬。 线虫在田间的传播,主要通过灌溉水、耕作过程中土壤的携带等,而远距离传播,则是依靠感染线虫病的种子、球根及花木的调运来实现的。,(二)植物线虫病的症状 1、为害根部根结(根瘤)、根腐。代表性病害:仙客来、牡丹等多种花木的根结线虫病,君子兰根腐线虫病等。 根系受线虫为害后,根系的吸收功能显著衰退,不再吸水吸养,根系生长受阻;反映到全株上,则使植株生长衰弱、矮小,叶色变淡,甚至萎黄,类似缺肥造成的营养不良现象。,2、有些线虫也能为害植物的地上部分,如茎、叶、芽等茎、叶的(扭曲或组织)坏死(如枯斑),幼芽坏死等。代表性病害:菊花叶枯线虫病、水仙茎线虫病。 3、有的线虫可为害树木的木质部全株萎蔫、枯死。代表性病害:松材线虫病(又名松树萎蔫病)。,四季海棠根结线虫病,菊花根结线虫病,瓜子黄杨根结线虫病,番茄根结线虫,番茄根结线虫病,根结线虫病,菊花叶枯线虫病,松材线虫病,寄主,传病介体,松墨天牛,松材线虫,(三)存活场所 为害植物地下部的线虫,其存活场所为:田间病株的病根、病残根、根系周围的土壤。 为害植物地上部的线虫,其存活场所为:田间病株、病株残体等。,(四)防治 这里主要介绍一下线虫病的化学防治,即药剂防治。 目前,应用化学农药来杀死线虫,仍是防治植物线虫病的主要措施。用来杀线虫的农药,称为 杀线虫剂。所有的杀线虫剂都是用于土壤处理,即把药剂施入到土壤中。少数药剂也可用于处理种苗,如浸泡种苗的根部等。 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杀线虫剂,有涕灭威(铁灭克)、呋喃丹、苯线磷、丙线磷、克线丹、甲基异柳磷、棉隆、二氯异丙醚、滴一滴混剂等。,熏蒸剂:卤代烃类: 氯化苦(地乐尔,原液,熏蒸作用,广谱性的熏蒸性杀线虫、杀菌、杀虫、除草剂) 溴甲烷异硫氰酸甲酯类: 棉隆(必速灭,98100%微粒剂,低毒、广谱性的熏蒸性杀线虫、杀菌、杀虫、除草剂) 威百亩(维巴姆、线克,35水剂,熏蒸作用、广谱杀生)其它: 二氯异丙醚(低毒醚类杀线虫剂,80乳油、30%颗粒剂,熏蒸作用),非熏蒸剂:有机磷类: 丙线磷(10%颗粒剂,益舒宝、益收宝、灭线磷、灭克磷、虫线磷) 克线丹(硫线磷,10、20颗粒剂) 甲基异柳磷 噻唑膦(福气多,10WG水分散粒剂,有触杀和内吸作用,毒性较低) 米乐尔(氯唑磷,3%颗粒剂,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 苯线磷(力满库,克线磷,10GR颗粒剂,40EC,90TC)氨基甲酸酯类: 涕灭威(铁灭克,5、15颗粒剂) 呋喃丹(克百威) 丁硫克百威(好年冬)生物源杀线虫剂: 阿维菌素(爱福丁,1.8%乳油) 厚孢轮枝菌剂(线虫必克,2.5亿孢子的粉粒剂) 淡紫拟青霉,当然,药剂种类不同,杀线虫的作用方式也就不一样。有的药剂可同时具有内吸、触杀和胃毒作用,像涕灭威、呋喃丹、苯线磷;有的药剂则只具有一种作用方式,或者为触杀作用,或者为熏蒸作用等等。像丙线磷、克线丹只有触杀作用,棉隆、DD混剂则只有熏蒸作用。,中国菟丝子,日本菟丝子,日本菟丝子,寄主为三角梅,瘿螨类引起杨树皱叶病,杨树皱叶病瘿螨属、四足螨Eriophyes dispar Nal.,六、 非侵染性病原及其所致的病害,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主要是养分、水分、温度、光照和空气等)。当某些环境条件不适宜、而且超出园林植物的适应范围时,园林植物正常的生理活动就会受到干扰和破坏,其外部形态也就必然表现为发病状态。这种由不适宜的环境条件而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非侵染性病害,或称为非传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一、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 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营养条件不适宜、温度过高或过低、水分过多或过少、光照过强或不足、以及有毒物质的毒害等几种。,(一)营养条件不适宜 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元素,不但需要氮、磷、钾、钙、镁、硫等大量元素,而且也需要铁、硼、锰、锌、铜、钼等微量元素。当土壤中的某些元素供应不足时,植物就会表现为缺素症。,产生缺素症的原因可能是:土壤中真正缺乏某种元素;由于土壤酸碱度的影响,致使某种元素处于不能利用的状态;由于某种营养元素过多,阻碍了对另一种元素的吸收;由于气象因素(如干旱)的影响,阻碍了植物对某种元素的吸收利用。 植物的各种缺素症在生产上是比较常见的。,蔓绿绒,下部叶片黄化、脱落,雀舌栀子,缺氮,缺磷,缺钾,植株矮小,叶缘变黄、变褐,老叶枯焦,缺钾,老叶枯焦,缺钾,老叶枯焦,缺钾,缺铁,新叶黄化,下部叶片黄绿相间,百合缺铁,上部叶黄化、尖端变褐坏死,百日菊缺铁,栀子缺铁症,八仙花缺铁症,杜鹃缺铁症,棣棠缺铁症,中下叶脉间变紫色,万寿菊缺镁,中下叶片叶脉间变黄、变紫,菊花缺镁,金盏菊缺镁,叶片呈花叶、黄化,缺镁,(二)温度过高或过低,低温,冷害,冬春季节,寒冷干燥,也容易造成苗木枯干。,寒冷、风害,日灼,高温,(三)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四)光照过强或不足,大花蕙兰,光照不足引起徒长,光照过强引起叶黄,苏铁盆景,(五)有毒物质的毒害,药害,药害,药害,烧伤,二、非侵染性病害与侵染性病害的关系三、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由于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不适宜的环境条件造成的,而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则主要包括不良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有害物质等,因此,在诊断非侵染性病害时,也应从这些方面去考虑。当某种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出现的时候,往往要发生相应的非侵染性病害。 例如,春季冷空气过后、晴朗无风的夜晚容易发生晚霜之害;土壤有机质含量少,保肥性能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外安全应急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校园防火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校园物业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校园应急知识培训课件会议记录
- 淄博驾照考试试题及答案
- 播音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 安东集团面试题及答案
- 铁军学院考试题及答案
- 光大证券财务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合肥肥东县招聘乡镇消防岗位人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ECRS原则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辽源市应急管理局招聘应急管理专员笔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大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试题(大学选修课)-创业:道与术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题)
- 易氧化有机碳的测定
- 压力性尿失禁专题宣讲PPT培训课件
- 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申报资料要求英文版-1类
- (完整版)100句搞定雅思阅读长难句——练习版
- 中国银监会关于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
- 矿山机电设备综述ppt课件
-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