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 主备人:王 娟第六单元 单 元 教 学 要 点单元教学内容:在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围绕“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主题,向师友、母校告别。一起追忆自己成长的足迹,一起在离校之前为母校贡献自己的力量。综合性学习要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主,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活动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的特点,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环节,使这次综合性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真正成为学生难忘的回忆。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的主题是“难忘小学生活”。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分为“回忆往事”和“依依惜别”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教师可以根据“活动建议”引导学生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可以激起学生对六年小学生活的回忆,激发对学校、老师及同学的情感。这两个板块之间的活动前后承接,紧密相连,学生通过活动向师友、母校告别,既能表达情感,也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了机会。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回忆六年小学生活的点滴,在往事中感受对母校、老师、同学,对美好校园生活的留恋。2.采用多种形式、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3能在老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填写时间轴,写临别赠言,制作成长纪念册,师生共同组织划一场毕业联欢会。活动方案: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鉴于我们既要回忆小学生活,学会表达情感,学会感恩,又要通过活动培养合作精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还要学会整理资料的方法,整个活动大致可以采用这样的流程1浏览本组材料,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注意把开展活动的内容时间、地点、形式、参加人员分工等情况写清楚(1)阅读单元导语、联系实际,激发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兴趣(2)阅读“活动建议”,明确可以开展哪些活(3)浏览“阅读材料”,了解可以参考哪些材料。2“回忆往事”板块可以围绕“制作成长纪念册”这一主题开展活动。(1)阅读老师领进门和作文上的红双圈,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之情,学习作者表情感的方法,并借助时间轴激发回忆,将零散的回忆整合起来(2)回忆小学生活,说一说令你难忘的老师和同学,难忘的校园生活片段,难忘的一节课,难的一次活动等,策划活动分享自己难忘的回忆(3)与同学合作,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制作成长纪念册。3“依依惜别”板块可以有选择地开展活动。(1)举办一场毕业联欢会,学写活动策划书,根据分工组织活动或排练节目,进行联欢(2)学写书信、诗歌,在班级联欢会上相互赠送。(3)在离校之前为母校做点事。如,为学校图书馆修补图书;为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浇水培土班级为单位给学校写倡议书、建议书。单元教学要点:1.引导学生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老师的深情;激起学生回忆自己的校园生活的兴趣。2.采用多种形式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分享感人的点点滴滴。激发学生制作成长纪念册的兴趣,掌握方法。3.引导学生制订活动计划,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合作制作成长纪念册。4.了解书信的格式,体会抒发真情的写法。5.了解演讲稿的语言特点,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6.品味诗歌语言,揣摩诗歌表达的感情。7.了解毕业赠言的特点,掌握写法。8.指导学生合作策划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表达惜别之情。9.引导学生抒发真情实感,关注学校发展,展望美好未来。单元课时分配: 回忆往事 2课时依依惜别 3课时玉门市第三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回忆往事执教日期教学目标1.认真阅读“阅读材料”中的两篇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留恋、不舍,对母校、老师、同学的真挚感情。2.借助时间轴来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记录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3.选取时间轴上有代表性的内容与同学分享,为制作成长纪念册做好准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阅读“阅读材料”,感悟真情。2.回忆小学生活,记录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教学难点 : 分享难忘的回忆,感悟小学生活的美好,激发对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真挚情感。 教学策略1.“读、思、议、导”结合法。2.“读、写”结合法。课型新授学情调查六年级的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借助时间轴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记录值得他们细细回味的点点滴滴,可以在老师的提示,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把印象最深刻的人或事填写在相应的时间点上,还会把照片贴在旁边。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能说说关于时间的故事畅言智慧课堂 教学流程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明确任务1.谈话导入。导语:不久后,我们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敬爱的老师,告别亲爱的同学。在这即将离别之际,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回首往昔的快乐时光。2.明确学习任务。(1)学习老师领进门和作文上的红双圈,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情感。(2)借助时间轴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事,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二、研读材料,体会情感过渡:老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路上的领路人,老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你的小学生活中,有没有哪位老师的教导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下面两篇文章,看一看小学生活给两位作者带来了怎样的影响。1.研读老师领进门。(1)了解作者。刘绍棠(19361997) 我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代表作品有京门脸子蒲柳人家青枝绿叶等。(2)读文章,识记生字新词,把文章读通顺。认识生字:后殿(din) 生涯(y) 描摹(m )娓(wi)娓动听衣襟(jn) 念叨(do) 戛(ji)然而止 开窍(qio)辨别多音字:喝 h(喝水) shng(盛大) H(喝彩) 盛 chng(盛饭)理解词语:桃李比喻所教的学生。串讲语文教学中逐字逐句解释课文的意思。引人入胜引,引导,吸引。胜,胜景,美妙的境界。引人进入佳境(指风景或作品等)。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婉转生动,使人爱听。(3)指名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本文回忆了“我”童年时代在启蒙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受到文学的感染,在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的故事,表达了“我”对老师的尊敬、热爱和感激之情。(4)梳理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我”进入邻村小学读书,并介绍了学校的概况。第二部分(第512自然段):写“我”回忆往事,深深感到启蒙老师对人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第三部分(第1314自然段):写启蒙老师对“我”的恩情让“我”终身难忘。(5)理解重点句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这句话是本文的点睛之笔。作者用格言式的语句说明了教育对人的巨大影响,表达了对老师的启蒙教育的感激之情。2.研读作文上的红双圈。(1)朗读文章,圈画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2)同桌合作学习生字新词,教师巡视课堂,相机点拨。认识生字:征(zhng)文 矜(jn)持 寂(j)静 贼(zi)赫(h)然 鼓励(l) 折腾(tng) 轨(hu)道运用多音字:弟弟在我的书桌上瞎折(zh)腾,把我刚买的铅笔弄折(sh)了。他广博的见闻和深刻的思想让我深深折(zh)服。理解词语:矜持拘谨,拘束;庄重,严肃。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形容大怒。折腾反复做(某事);翻过来倒过去;折磨。(3)齐读文章,说说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明确:本文讲述了“我”学生时代在一次征文比赛中获得了成功,作文补考被老师打了九十八个红双圈,后被陆续刊载。在这次成功的激励下,“我”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最终成为一名作家。(4)交流讨论本文抒发的情感。(5)梳理文章脉络。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对学校举办的“红五月”征文比赛记忆犹新。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写“我”的补考得到老师的赞许,后来被正式发表,以及“我”由此开始创作,成为作家。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对老师、母校的感激之情。(6)思考问题。作者为何说“人生的路上有无数条轨道可走,之所以选择了其中的一条,是偶然,更是必然”?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两篇文章,感悟小学生活的美好,体会老师的恩情。4.小结:通过学习“阅读材料”中的文章,从作者书写的关于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或事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小学生活的留恋、不舍,对母校、老师、同学的真挚感情。三、回忆过去,分享快乐过渡:成长的过程中,有鲜花,也有荆棘;有欢笑,也有眼泪。这六年中,发生过多少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事啊,但无论酸甜苦辣,都将成为我们珍贵的回忆。让我们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畅谈自己成长的故事,与同学分享快乐吧!1.了解什么是“时间轴”。预设:教师出示一幅典型的时间轴,引导学生了解时间轴的形式和特点,让学生认识到填写时间轴就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记录我们过去值得回味的点点滴滴。明确:时间轴最主要的特点是记录的时间必须准确无误且有顺序;记录的事件要有意义、有代表性,引导学生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分组交流回忆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填写时间轴。方法指导: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填写,;时间轴上记录的形式要多样,时间轴上记录的内容可以从一年级一直记录到六年级,也可以每个年级单独用一个时间轴。学生自主设计、填时间轴,在班级展示,评选出最美时间轴。2.分享难忘的回忆。过渡:现在请大家根据自己填写的时间轴来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和同学分享,一起来感受小学生活的难忘和有趣。(1)明确要求:选取时间轴上有代表性的内容与同学分享,如:令人难忘的集体活动、舍不得的人、有特别意义的物品,或者一两个关于成长的关键词(2)确定分享的内容。(3)指导方法。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讲述。引导学生把要分享的内容讲得清楚、生动。注意讲述时的语气、语调,举止大方,富有情感,能调动大家的情绪。(4)学生自由交流,分享难忘的回忆。分组讲述,教师引导学生先构思,再有条理地讲述。教师提示要求,组织学生全班交流。(5)引导学生把印象最深的内容记下来,作好准备。四、活动总结,提高认识:这许许多多难忘的成长经历是我们人生道路上一串串坚实的脚印。正是有了这么多难忘的经历,我们才不断长大、不断成熟,感谢母校让我们对校园生活有了那么多美好的回忆!第二课时一、研读材料,掌握方法1.谈话激趣,了解成长纪念册及制作成长纪念册的意义。导语:即将离开生活了多年的母校,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和老师,大家必定会依依不舍。为了珍藏这份美好的记忆、给母校留下永久的纪念,老师建议大家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把珍贵的点点滴滴汇集成一本成长纪念册。(1)教师简单介绍成长纪念册。明确:顾名思义,成长纪念册即记录下成长过程中值得纪念的点点滴滴,留下成长的足迹。(2)指名说说制作成长纪念册的意义。2.学生快速浏览阅读材料,初步了解制作的要求和步骤。3.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制作的具体方法,记录疑问。4.教师解答疑问,引导学生掌握具体方法。(1)掌握搜集、筛选资料的方法。指名读课本上列举的示例,教师课件出示。有纪念意义的照片与成长相关的习作、书法、美术作品等各种获奖证书、奖牌(复印件及照片)老师和同学的寄语、祝福出示学生写的时间轴,引导学生说还可以选择哪些资料。示例:同学和老师的笑脸、运动会上同学们拼搏的身影、某次活动中精彩的瞬间、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某次家庭作业、让人感动的话或事等都可以作为制作成长纪念册的资料。(2)掌握给资料分类的方法。了解给资料分类的必要性。读课本内容,交流方法,教师归纳整理、板书。方法一:“编年体”。即把搜集到的资料按一年级到六年级的顺序进行分类,给每个年级取一个恰当的名字,如:一年级我上学了,二年级我进步了,三年级我长大了,四年级我学会了,五年级我做到了,六年级我毕业了。每个年级内的资料也要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分类。方法二:“栏目式”。即按照设定的不同栏目把搜集到的资料分成几个部分,如可以设置以下栏目:“发展足迹”“多彩生活”“才艺集萃”“班级之最”“毕业赠言”。引导学生说其他的分类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分类方法。学生按照确定的分类方法给自己搜集的资料分类。(3)掌握编排成长纪念册的方法。过渡:同学们给自己搜集的资料分类的方法都很有特色,现在我们就可以用这些资料来编排成长纪念册了。教师出示一本成长纪念册,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成长纪念册的组成部分。读课本上的文字,了解编排成长纪念册的方法。预设:出示相关文字,指名读,教师板书步骤:“确定名字,设计个性化的封面创作扉页用语编排正文”。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富有创意的想法。二、分工合作,精心制作过渡:现在,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想把自己成长的足迹保留下来吧!让我们分工合作,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成长纪念册。1.学生分组合作,制订活动计划。预设: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制作成长纪念册的方法,为了让全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教师可以采取分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制订计划,合理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2.小组讨论制作成长纪念册的设计方案。3.搜集、整理资料,为制作成长纪念册作好准备。4.精心制作成长纪念册,教师相机指导。(1)学生根据分工,开始实施计划,完成各自的任务。(2)教师留意学生的制作进度,随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3)将制作好的成长纪念册装订成册,方便展示交流。三、展示成果,交流心得1.在班级开展一次成长纪念册成果展。预设:在教室里布置展台,展示学生制作的成长纪念册。2.组织学生参观展览,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预设:引导学生在参观成果的过程中感受自己的成长历程,分享自己的成长乐趣,享受自己的创作成果,并让学生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四、课堂回顾,总结方法1.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2.学生总结、积累方法。(1)交流总结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方法。(2)交流合作学习的心得体会。教学策略:从学生对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事,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用这样的回忆和交流,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为下面的活动打下基础。教学策略: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更是学习的主人,主体地位回归,内在潜能被激发,学生会无拘无束的交流。思维引导:谈话导入引发思考核回忆思维引导:抓住重点词语,通过对比体会书写的特点,掌握多音字的读音。教学策略:自学集体交流、补充完善教学策略:读与思结合,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有机地进思维的训练。从作者书写的关于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或事中,引发学生对小学生活的留恋、不舍,对母校、老师、同学的真挚感情。积累写作素材。教学策略:让学生以时间为轴心,打开回忆的闸门,交流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与同学们交流分享,拓宽语文的学习领域,培养有目的地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运用语言,用情感支配语言,从而更深刻的体会到写文章的本质。教学策略:作业的布置是有层次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其中的一项或者两项。教学策略:制作成长纪念册的过程,可以唤起学生对往事的回忆,往事的重现又激发了惜别之情,从而使学生在开展“依依惜别”板块活动时有了更深的感情基础。思维引导:编排方式以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提供了具体的活动任务、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教学策略:作业的布置是有层次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其中的一项或者两项教学策略:从临近毕业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策划的平台,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计划、组织、协调和实施活动的能力。教学策略:利用一定的课内时间与学生共同讨论成长纪念册的制作,明确纪念册的基本要素、基本制作步骤、呈现形式等,并形成成长纪念册的评价标准,引领学生实践。板书设计 收集 筛选照片 证书 寄语如何制作成长纪念册 资料分类编年体 栏目式 编排纪念册封面 扉页 正文教学反思建议: 教研组长签字: 检查时间: 分层作业:1完成语文配套练习。(全班)2. 开校初进行学生结对或结组,互相商讨、互助完成“成长纪念册”,定期由组长或主管人检查进度,教师不定时抽查,提出整改意见,不断完善,在教学本单元时达到最佳效果。(全班)玉门市第三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 课题依依惜别执教日期教学目标1.阅读“阅读材料”中的四篇文章,进一步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留恋、不舍,学会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对母校、老师、同学依依不舍的感情。2.学写毕业赠言,表达自己对母校、老师、同学的依依惜别之情。3.指导学生策划并举办一次毕业联欢会,锻炼学生的策划能力。4.创编节目在联欢会上展示才艺。5.留下对母校的美好回忆,增进师生情谊。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写毕业联欢会策划书,锻炼学生的策划能力。2.了解书信的格式,写真话,诉真情。教学难点: 创编节目展示才艺,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培养合作意识。教学策略指导诵读法、直观感悟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课型新授学情调查六年级学生在毕业之前都希望开展一些他们喜欢的活动,因为这样才能为自己的小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所以各项活动的开展之前,如何策划,如何组织,如何实施,他们都会表现的很积极,情绪高涨,所以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准备畅言智慧课堂教学流程设计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导语:亲爱的同学们,时光飞逝,六年的小学时光是那么短暂,那么快乐。共同成长的岁月里,留下了多少难忘的记忆。分别的日子越来越近,我们就要带着对母校的眷恋,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了,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依依惜别之情。(教师板书:依依惜别。)二、研读材料,体会深情1.研读给老师的一封信。过渡:人们常用红烛、园丁、绿叶、春蚕来赞美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的确,在这六年的时间里,是老师伴随我们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是老师教会我们怎样学习、怎样生活。每一位老师都甘心做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每一位老师都期盼我们快乐成长,在离别之际,你有什么话想对老师说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给老师的一封信。(1)默读文章,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语。难字预设:稚(zh)嫩 忐(tn)忑(t)不安 娟(jun)秀 沮(j)丧 熏(xn)陶呐(n)喊白皙(x) 洋溢(y) 懵(mng)懂 叮(dng) 咛(nng) 铭(mng) 记难词预设:清瘦婉辞,指人瘦。 高挑(身材)瘦长。娟秀秀丽。 端庄端正庄重。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熏陶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好的)。洋溢(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懵懂糊涂,不明事理。叮咛反复地嘱咐。(2)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看看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崇敬、感激之情的。(3)引导学生说一说读完这封信后的感受。2.研读把握自己,把握美好未来。过渡:除了写信这种方式外,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我们将要学习的这篇演讲稿。(1)学生快速浏览文章,圈画不理解的地方,自学。(2)出示词语,指名读,注意加点的字,教师纠错。疲倦 猝死 叹息 拓宽 途径 深渊 铤而走险歧途 憧憬 奴役 告诫 锻炼 滋养 便捷(3)学习近、反义词。近义词:疲倦疲惫 沉迷沉溺 憧憬期待 滋养滋润反义词:疲倦活跃 兴奋消沉 亲近疏远 便捷麻烦(4)理解词语。根据词语的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向往。(憧憬) 深深地迷恋。(沉迷)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铤而走险)供给养分,补养;养分,养料。(滋养)(5)引导学生明白这篇演讲稿的主题及作者的演讲思路。明确:本文是在“科学、文明地使用网络”活动上的演讲,主题是“把握自己,把握美好未来”。文章开篇以一个悲剧引出“如何才能成为网络的主人”的思考,接着讲网络的利和弊,然后讲述青少年该如何认识和利用网络,最后深情呼唤青少年要与网络保持距离,享受其美好与便捷,把握自己,把握美好未来。(6)根据作者的演讲思路给文章划分层次。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由现实中发生的悲剧引出对“如何才能成为网络的主人”的思考。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讲述网络的利与弊。第三部分(第57自然段):讲述青少年应如何正确认识、利用网络。(7)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谈你的认识和感受。3.研读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1)作者:何其芳(19121977) 现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他的代表作品有诗集预言夜歌,散文集画梦录星火集一个平常的故事,论文集关于写诗和读诗。(2)学生齐读诗歌,教师正音,指导学生把诗歌读通读顺。(3)指名说说诗歌的主要内容。(4)引导学生品读诗句,体会情感。(5)教师小结。小结:是一首广为流传的现代抒情诗。以明快的思想鼓舞人,以炽烈的感情感动人,以优美的语言吸引人。在诗里,表现了作者对“少男少女们”的深刻认识,抒发诗人热爱新事物、歌颂新生活的深厚感情。我们从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4.研读毕业赠言。(1)朗读赠言,了解赠言的类别。(2)反复诵读赠言,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三、交流写法,撰写赠言1.学生大声朗读赠言,边读边体会赠言的特点。2.学生分组交流,归纳概括赠言的特点。3.交流写赠言的注意事项。方法指导:(1)明确对象,了解对象的特点,根据对象的特点来选择赠言的类型和风格。(2)赠言的基本要求是短小精悍,切忌长篇大论。(3)赠言要饱含情感,能给人以启迪。(4)写赠言时要灵活运用诗句、名言、俗语等,丰富赠言的文化内涵。(5)恰当运用修辞手法、表现方法,力求语言生动、有趣。4.学生动手写赠言,教师提供名言、俗语供学生选择使用。5.同桌交流赠言,相互评改,对不足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议。6.展示优秀赠言,供学生学习借鉴。7.互相赠送赠言,珍藏这份珍贵的情谊。第二课时 举办毕业联欢会一、激发兴趣,明确任务1.谈话激趣: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大家在老师的精心栽培和悉心教导下茁壮成长,你们懂得了感恩,学会了担当;明白了责任,学会了合作在即将离开母校的时候,我们一起来举办一次毕业联欢会。二、合作探究,写策划书过渡:为了办好此次毕业联欢会,我们要作好哪些准备呢?1.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课堂,记录学生交流的问题。2.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学生结合交流情况自由发言。(2)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写活动策划书。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办好毕业联欢会,怎样有效地解决问题?由谁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是一个难题。我的建议是先做好策划,然后按照策划书合理分工,合作解决以上问题。3.学生分组交流策划书的具体内容,在班级展示交流结果。4.学生根据交流结果,做好策划筹备工作。(1)推选活动负责人。 (2)拟定参加人员名单。(3)确定联欢会活动主题。(4)确定活动时间、活动地点。(5)做好联欢会活动分工。(6)设置活动流程。(7)制定活动表演节目单。5.学生根据筹备情况撰写毕业联欢会策划书。三、积极参与,办联欢会1.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创编节目。2.了解节目的类型。3.学生积极创编节目,排练节目。4.学生根据毕业联欢会策划书上的分工积极准备相关事宜。5.举办联欢会,表达对师友、对母校的惜别之情。三 写信第三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导语:“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离别终会到来。离开生活了六年的校园,心中难免不舍,对母校有什么建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间管理培训课程
- 时间的测量教学课件
- 创意美术夏季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监理合同
- 2025版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员工受伤赔偿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实体书店转让合同样本
- 2025版集装箱清洗消毒与保养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员工零用金补助与报销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木材现货交易市场准入合同
- 2025版青岛家居装饰装修工程临时设施租赁合同
- 2025年秋招:新媒体运营笔试题目及答案
- 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输电运维班)
- 2025内蒙古森工集团招聘工勤技能人员310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析集合
- 登销记以及运统46系统运用21课件
- 动物育种学第四章生产性能测定
- DB32T 4252-2021 民用建筑燃气安全规范
- 事务所合同管理制度
- 最新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 河蟹的营养需要与饲料优化技术
- GHTF—质量管理体系--过程验证指南中文版
- 数学用表A4(锐角三角函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