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复习要点解读_第1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要点解读_第2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要点解读_第3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要点解读_第4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要点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文地理学(赵嵘)第二版评介/u/2012-01-06 21:223:27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征是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德国的发源地,拉泽的环境决定论系统理论(人文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赫特尔区域学派(地理学:其历史,自然和方法),鲁特尔景观学派,区位理论学派(杜恩农业区位理论,韦伯工业区位理论,克赖斯特勒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区位理论,廖氏市场区位理论),法国的维达尔关系学者,布鲁纳(人文地理学原理)英国,麦金德(历史地理枢纽),罗的适应理论。美国,简单环境决定论(地理环境的影响,美国历史及其地理条件),亨廷顿(气候与文明),巴罗斯人类生态学。哈特向索尔文化景观学院(地理的本质,地理的自然视角)。俄国,经济地理,地理学校巴兰斯基和索斯金,经济学校法甘和君士坦丁。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古代思想萌芽了,禹贡 徐霞客游记等等。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李、吴传军、鲍觉民等。成立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创办人文地理学术期刊,翻译和介绍国外人文地理著作和论文,出版一系列教材和著作,逐步实现人文地理的普及。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课题一、人文事项的空间表现文化区形成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地方文化区二、文化时间现象文化扩散扩展和扩散:指某一文化现象通过其居民从一个地方向周围环境的持续传播,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在增加。人文地理学的特征: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它占据了越来越多的空间。接触传播或传染性传播:这是指一种易于被接受者接受的中国文化现象。几乎接触到文化现象的人,就像接触到传染性细菌一样,自然会接受文化现象,从而实现其传播。等级传播:这是指这种文化现象的传播或等级现象在空间或面对接受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时的存在。刺激扩散:指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在另一个地方存在的某种文化现象,它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的文化现象,使之存在于该地方。迁移和扩散的特征:1 .它的传播速度比扩散速度快;2.文化现象的孤立点或区域与其原始文化区域在空间上是不连续的;3.随着时间的流逝,范围逐渐扩大,逐渐减弱,最后完全消失。4.周期性是存在的。文化与环境的关系:一、生态文化关系的类型:直链、网络、社会系统与和谐。第二,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本条件;环境加速或延缓文化发展;环境条件的差异导致文化差异;人类生活动态文化改变了自然景观,形成了文化景观。文化景观: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特定的自然环境下,人类活动形成的表层文化形态的地理综合体。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如下:第一,人地关系理论:环境决定论、可能性理论、适应论、生态学理论、环境知觉理论、文化决定论和和谐论。第二,其他学科的理论:汤因比的“挑战和挑战”理论,韦伯的宗教思想,和年鉴学派。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经验主义方法;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让你问地理的主要研究方法:地理社会调查法;科技文献法;新技术和方法(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地理区域法(描述、比较、归纳)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空间模型方法1.主要数学模型:1。统计分析模型;2.规划管理模型(线性规划法、多目标规划法、随机决策法、层次分析法、网络分析法)3。系统分析模型(控制论、模糊数学方法、灰色系统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第二,数学方法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1、分布分析2、相关性分析3、类型研究4、网络分析5、趋势面分析6、空间交互分析7、系统模拟研究8、过程模拟和预测研究9、空间扩散研究10、空间行为研究11、地理信息优化和控制研究人口转变的理论与模型一、人口转变理论:1 .法国,迪伦,1934 人口革命。人口再生产的类型随着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阶段而变化。2.美国的诺特斯坦在1944年提出了人口转变的概念,它包括三个阶段:高与低、转变与低与低。科尔,五个阶段:原始静止期、前现代期、过渡期、现代期和现代静止期。第二,人口变化模式:1 .西北欧洲2。日本3。中国4。印度4中等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合的人口。这实际上是一个理想的人口。人口分布和迁移首先,人口分布规律主要表现在陆地和水域、南北半球、海岸和大陆、高原和平原;它在各大洲的分布也非常不均衡。趋势明显:倾向于温暖湿润地区(中低纬度)和低海拔地区的河岸(海岸和河岸)。人类的四大洲: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和北美东部。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对人口的分布主要通过温度和降雨量来实现。人口分布趋向于低平地区。原因是气温和气压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直接制约着人类的生理功能。土壤是发展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水体;矿产资源。2.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历史因素;政治因素。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拉文斯坦在美国的七条移民规则:1。大多数移民只是短途移民,而长途移民通常倾向于迁移到大型工业中心。2.农村人口向城市或其他地区的迁移分阶段进行。3.两地之间的净移民只占总移民的一小部分。4.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流动性更大。5.女性在短途移民中占大多数,而男性在高风险和远距离移民中占大多数。6.大多数移民是年轻人。全家从祖国移民是非常罕见的。7.移民的主要方向是从农业区到工业和商业中心。移民的主要动机是经济。人口迁移的机制:1 .环境;2.个人动机。经济是主要因素,还有政治、文化和生态因素。种族划分:标志:头发(亚洲直发、欧洲卷发、非洲羊毛卷);肤色;高度;头部形状;鼻型(白色窄黄色中黑色宽);血型。指纹四个主要群体和十二个种族,1。白人族群(北欧种族、南欧种族、印度种族)。2.黄色人种(蒙古人、美洲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3.黑人族群(黑种人、布须曼人)4。棕色人种(澳大利亚种族、美拉尼西亚种族、波利尼西亚种族、密克罗尼西亚种族)地理种族:亚洲地理种族。又称蒙古族地理人种。它是一群生活在亚洲大陆(西亚除外)及其附近岛屿以及北美北极地区的人,包括蒙古人种、西藏、华北、东南亚和爱斯基摩人。(2)欧洲地理种族。也被称为高加索地理种族。它是一个主要生活在欧洲、北非和西亚的人口,包括东北欧、西北欧、阿尔卑斯山和地中海的当地民族。1500年后,欧洲地理种族经历了异常迅速的扩张,并迁移到南美、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3)非洲地理种族。也被称为黑人地理种族。他们主要是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包括黑森林人、俾格米本地人、班图人、布须曼人和霍屯督人(即开普人)、东非本地人、苏丹人和南非人。1500年后,随着大量的欧洲地理种族迁入美洲,非洲地理种族也迁入北美、加勒比群岛和其他地区。(4)美洲印第安人地理种族。它是一群最初居住在南方、北美和加勒比群岛的人,包括北美印第安人、中美洲印第安人、南美印第安人和富根人(即火地岛)等。自1500年以来,欧洲地理种族的移民大大减少了美洲印第安人的数量,并迫使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离开原来的居住地。今天,北美的许多居民是非洲人和欧洲人的混血儿,南美的许多居民是印度人和欧洲人的混血儿,加勒比的许多居民是印度人和非洲人的混血儿。(5)印度地理种族。这是一群生活在印度次大陆的人,包括印度当地种族和德拉维达族。澳大利亚的地理种族。最初生活在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的人包括1876年灭绝的塔斯马尼亚地方种族、默里澳大利亚地方种族和卡彭塔澳大利亚地方种族。由于18世纪以来欧洲人的涌入,欧洲人及其与当地人的混血儿现在构成了澳大利亚居民的绝大多数。美拉尼西亚地理种族。也被称为美拉尼西亚-巴布亚地理种族。他们生活在新几内亚、斐济群岛和西太平洋的其他岛屿上。密克罗尼西亚的地理种族。生活在密克罗尼西亚和西南太平洋一些岛屿上的人。波利尼西亚地理种族。生活在东太平洋广大地区的人们,从夏威夷和波利尼西亚群岛到新西兰。种族歧视是指根据种族将人们划分为不同的社会阶层,从而对他们区别对待的行为。种族主义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认为种族差异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和文化发展。种族主义可以被视为一个社会问题,并且经常被政治家用作政治工具。从集体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种族主义可以被解释为一种情感现象。种族主义通常指基于种族的偏见、暴力、歧视和迫害。种族主义通常指基于种族的偏见、暴力、歧视和迫害。这个词有时有负面含义,很容易引起争议。民族特征:共同语言;共同领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心理素质。在美国,少数民族更集中、更大,被称为民族省,而较小的被称为民族岛。民族聚居区是指由少数民族组成的聚居区;一个国家在一定的压力和歧视下生活在城市的某个区域。这个地区被称为紧凑社区。农业起源:农业的发展和类型一、农业发展阶段:1 .原始农业迁徙农业2。传统农业,类型: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游牧产业。3.现代农业、种植园农业、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制品工业、市场园艺农业和牧场。六个农业区:自由农业区、林业区、轮作区、粮草农业区、三床农业区和畜牧业区。工业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中叶。其发展过程是:纺织工业-钢铁工业-煤矿工业-交通运输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食品工业。行业类型及其分布:一、第一产业的产业:1 .日志记录,2。钓鱼,3。采矿;二。第二产业中的工业:世界主要工业区分布:1.北美工业区(传统工业区:新英格兰区、大西洋中部工业区、莫霍克谷区、匹兹堡-伊利湖南岸区、五大湖西岸工业区、圣劳伦斯谷-安大略工业区;新兴工业区:东南工业区、海湾工业区、佛罗里达中部工业区、西海岸工业区)2.欧洲工业带(英国工业区、莱茵-鲁尔工业区、中莱茵工业区、意大利北部工业区)3.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工业带(中央工业区、伏尔加工业区、乌克兰工业区、库兹涅茨克工业区)4.日本工业带(景宾工业区、阪神工业区、仲景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5.其他国家的工业区(拉丁美洲工业区、亚洲工业区、非洲工业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工业区)三。其他行业第三产业是指传统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业、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公用事业。第四产业:以计算机和通信设备为主体的信息产业。第五产业:通过精神文化生产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业。产业区位理论:韦伯,韦伯的产业区位理论,1909;泰勒,中心理论,1933年;廖氏,市场学派;Isard,成本市场学派,20世纪60-70年代;艾伦斯科特,新工业区位理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普里特,汉密尔顿,社会学校。工业布局的新变化:钢铁工业的变化;纺织和服装业的变化;汽车制造业的变化;电子信息产业的出现。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城市化:将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将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并将农业活动转变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城市化的动力机制;首先,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驱动力。1.农业生产力水和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是城市形成的首要条件。2.剩余农业劳动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二个先决条件。第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驱动力。现代城市化始于工业革命。第三,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第四,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力量。五、人口和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集聚力(由众多便捷的服务设施和城市中心的社会条件优势所导致);分散的力量(由经济条件、过度的成本和负担造成);摩擦力(指阻碍工业和家庭生产集聚或扩散的力)。城市内部的区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部门模式、多核模式。城市系统:不同区域和层次的城市被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固定的关系和功能。城市系统的等级规则:等级尺度规则;第一城市规则。语言语言的本质属性:社会性、交际性和公共性。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语言是人类认知和交流的媒介。语言是人类发展智力的工具。语言是人类文化遗产的载体。语言是民族心理的寄托。语言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工具。汉语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语、湘语、越语、闽语、赣语和客家话。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印欧语系:1。日耳曼语(英语:世界,西日耳曼语:德国,北日耳曼语:瑞典,挪威,丹麦,冰岛)。2.浪漫主义(拉丁语、法语、法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意大利语:意大利语、瑞士语、其他语言:罗马尼亚语、罗马尼亚语、加泰罗尼亚语)。3.斯拉夫语(东斯拉夫语:俄语、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西斯拉夫语: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保加利亚,这些语言主要用于巴尔干半岛)4。印度-伊朗语(印度:印地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伊朗:波斯语、普什图语、库尔德语)(2)汉藏语系:1)汉语(七种方言和四种普通话:北方、西北、西南和低级普通话)。2.其他语言(藏缅语、苗瑶语、壮侗语)3。未确定语言(日语、韩语、越南语)(3)含闪语:1)阿拉伯语(北非和西亚)。2.希伯来语(巴勒斯坦、以色列)3。其他语言(阿姆哈拉语:埃塞俄比亚北部,柏柏尔语:西北非洲的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语,图阿雷格语:阿尔及利亚,马里,尼日尔交界处,库什语:东非,加拉语:埃塞俄比亚南部,索马里语:索马里)。(4)乌拉尔-阿尔泰语系:1)乌拉尔语(芬兰语、匈牙利语等。)。2.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