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资源学野生蔬果植物资源,一、野生蔬菜植物资源二、野果植物资源,二、野果植物资源,野果植物资源是指一些提供人类食用的鲜、干果品和作为饮料、各种食品加工原料的野生果树植物,(一)、概述,2.1果树的分类主要根据果实形态结构特征以及生态分布情况进行分类,即园艺学分类法。主要有:1、仁果类2、核果类3、浆果类4、坚果类5、柑果类6、热带及亚热带果树类,2.1.1、仁果类,苹果、梨、木瓜等,2.1.2、核果类,桃、李、杏、梅等,2.1.3、浆果类,葡萄、猕猴桃、草莓、树莓,2.1.4、坚果类,板栗、锥栗、核桃、银杏,2.1.5、柑果类,橘、橙、柚,2.1.6、热带及亚热带果树类,龙眼、荔枝、椰子、杧果等,1、种类繁多,遗传多样性丰富2、纯天然,无公害3、口味独特,营养丰富4、具有较强的抗逆性5、具有广泛的综合利用价值,2.2野果植物资源的特点,我国果树种类1282种(81科,223属),之中有1076种是野生果树2,2.3我国的野生果树种质资源,2.4果树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1、开发利用现状2、开发前景,野果开发工作:开展种质资源调查、发展新兴果树等。存在问题:野生资源分布缺乏研究缺乏科学管理,导致浪费对野生资源的保护不够保存方式较为单一,以露地田间种植保存为主。3,2.4.1、开发利用现状,1、做好野果调查工作2、可持续开发和利用野生果树3、加大科研力度,对野生果树进行优良性状改造4、因地制宜、综合开发5、绿色发展、建立品牌,2.4.2、开发前景和发展,1、野果的采收2、野果的贮运,2.5野果采收与运输,采收期确定采收方法:人工采收、化学采收、机械采收,2.5.1、野果的采收,1、贮运前工作:分级、包装等2、运输:快装、快运、轻装轻卸、防热防冷3、贮藏:降低呼吸作用,延缓衰老,延长贮藏时间,2.5.2、野果的贮运,1、野果预处理2、野果的加工,2.6野果的加工利用,1、原料的选择:罐装糖制选肉厚可食部分大等特点的野果;果汁果酒选汁液丰富、取汁容易等特点的野果;干制品选择水分低、纤维少等特点的野果。2、原料的洗涤:机械洗涤、化学药物洗涤。3、原料的精细处理:去皮、去核、去心、分切与破碎。4、热烫:用热水或蒸汽进行短时间处理。,2.4.2、野果预处理,1、野果罐藏:2、野果制汁:,2.4.2、野果的加工,3、野果干制:4、果酒酿造:5、野果糖制:,(二)、常见的野果植物,桑 Morus alba L.桑科桑属植物形态特征:乔木或小乔木。叶片长心形,全缘或裂叶;花单性,雌花为穗状花序,雄花为葇荑花序。分布及生境:广布于我国华北至西南地区。果期:5月下旬-6月上旬,营养成分富含葡萄糖、果糖、鞣酸、苹果酸、亚油酸、维生素、氨基酸及矿物质元素。采收加工人工采摘、果剪剪、果实成熟后可即采即食或加工,若要贮运,可提前采摘。开发利用制桑椹酒、桑椹汁、桑葚口服液、桑葚晶、桑葚干,山楂 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蔷薇科山楂属植物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枝有刺或无刺;单叶互生,叶片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圆形;花为伞房花序,花瓣白色或淡粉红色。分布及生境:主要分布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北方地区果期:,营养成分维生素C、维生素B、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蛋白质和微量保健元素。采收加工9月上、中旬开始采收。一般用棒打或手摘,化学方法亦可。开发利用制果糕、果冻、果汁和果酒。,李 Prunus salicina Lindl.蔷薇科李属植物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具枝刺。叶长圆状倒卵形。花常三朵簇生,黄色或红色。分布及生境:长江流域和西北地区,南北各地栽培。教职工生活区有栽培1果期:,营养成分糖、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烟酸、微量元素、氨基酸。采收加工采收时用手握住李果, 手指按着果柄与果枝连接处, 稍用力扭动或向上轻托,使果实与树枝分离。开发利用制作果脯、果酒、无核加应子,金樱子Rosa laevigate蔷薇科蔷薇属形态特征:常绿攀援灌木,高约5m;小叶椭圆状卵形或披针状卵形,果倒卵形具刺分布:华中、华东、华南果期:,营养成分内含糖类、柠檬酸、苹果酸、鞣质、维生素、20余种氨基酸,18种矿物元素以及树脂、皂甙等成份,尤以维生素C和还原糖含量较高采收加工人工采摘、棒打。开发利用金樱子酒、金樱子膏、金樱子肉。,蓬蘽 Rubus hirsutus Thunb蔷薇科悬钩子属形态特征:叶互生,边缘锯齿,有叶柄;花两性,聚伞状花序、花萼;果实为由小核果集生于花托上而成聚合果分布:产河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果期:6-7月,营养成分富含糖类、K、Mg、Ca等微量元素4。采收加工人工采摘。开发利用制桑椹酒、桑椹汁、桑葚口服液、桑葚晶、桑葚干,沙枣 Elaeagnus angustifolia L.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植物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712m;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花被外面银白色,里面黄色,芳香;核果黄色.椭球形。分布:东北、华北及西北果期:9-10月,营养成分富含糖类、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游离酸、维生素C等。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后采收,可人工采摘、果剪剪,春季可采收树皮;夏季采收树叶;花盛开时可采摘花朵制蜜炙。开发利用制果酒、果醋、饮料、沙枣密、沙枣干,山葡萄 Vitis amurensis Rupr.葡萄科葡萄属植物形态特征:木质藤本,长达15米;叶宽卵形;花小,雌雄异株;浆果球形,直径约1厘米,黑色。分布:东北、山西、河北、山东果期:7-9月,营养成分含糖10%20%、单宁、总酸、维生素A、C等。采收加工人工采摘、果剪剪、长距离运输需要铺好垫衬物。开发利用果酒、生食、果汁,参考文献:1 季春峰 . 江西农业大学校园树木图鉴M.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