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_第1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_第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_第3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_第4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教材中三年级教育的主题是:我在成长。在这一教育主题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设计了七个单元教育主题:1.我和我的同学;我想安全地成长。3.我的成长和家庭;4.我的邻里生活;5.我的成长和学校;6.我的成长和其他;我的家乡养育了我。这七个单元主题与各种社会互动(如儿童自身、家庭、学校、邻里和家乡之间的互动)相关,对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有重要影响。)这本教科书由最后四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主要是关于邻里生活的教育。第二个单元主要是学校生活的教育。第三个单元主要是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教育。第四单元侧重于爱家乡的教育。“我的成长和其他”的教育主题是本教材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一点。该主题以儿童成长与他人的关系为教育内容,从自我劳动体验出发,激发对劳动和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最终实现对公共劳动成果的保护。二,教学目标三年级是小学生形成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己、他人、家庭和社会有一些简单的了解,并养成了一定的良好能力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了解社会和道德的形成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因为这门课程是开放的、积极的、实践性的,所以绝大多数学生都愿意学习这门课程,并且能够积极参与这门课内外的学习活动。我们学校三年级有四个班。每个班的学生都有强烈的集体主义和荣誉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积极、努力、能够互相帮助、互相讨论问题、努力思考、有勇气说话、能够听从老师的指导、遵守学校纪律、遵守课堂规则,并且能够虚心接受错误并积极改正。Iii .学生分析总体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打下基础,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能力、习惯和人格的合格社会主义公民。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培养文明、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团结、合作和负责的品质。2.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见,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平等地与他人交流和合作。3.努力理性地、创造性地探索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会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4.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了解个人和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一些社会组织和社会规则,并初步了解规则和法律对社会和公共生活的重要性。5.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了解不同群体、民族和国家在社会生活中和谐共处的意义,理解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四.教学措施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能力习惯,掌握必要的知识,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的能力。2.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充分发挥艺术形式的有效性,重视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灵活选择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生动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3.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应用。强调评价的过程,关注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和能力表现,关注儿童在活动中的努力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和创造力。重点是评价的多样化,如主体、角度和尺度的多样化;重点放在定性评估、日常观察过程、专题询问过程、建立成长记录4.开发教学资源,从教材拓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将教学内容与当地实际有机结合,同时关注社会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增强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和力,使课程教学走向家庭和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课程的开放性和实用性。5.扩大教学空间,不仅限于学校和教室,并创造条件尽可能延伸到社会。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接受理解和感知的教育,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6.注重教学反思,在反思中与学生共同成长。五、教学进度月日周末教学内容和时间2.17 2.181邻居的小伙伴2.21 2.252邻居的小伙伴2.283.43不会给邻居带来麻烦3.73.114快乐的邻里生活3.14 3.185让我向你介绍我们的学校3.213.256我是一名教室美容师。3.28。4.17我给了老师一朵花。4.44.88我的劳动感觉4.114.159有多少人支持我4.184.2210沉默的“朋友”4.254.2911我的家乡在哪里5.55.1312请到我的家乡来5.165.2013请到我的家乡来5.235.2714可爱的家乡人5.306.315可爱的家乡人6.66.1016我们共同的家6.136.1717我们共同的家6.206.2418回顾总结第一课邻居的小伙伴第一节课教学目标:1.情感:愿意与小邻居交往,在活动中不以个人为中心,能够友好相处,和睦相处,体验邻居的关爱,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邻居做一些事情。2.能力:学习一些与同龄人相处的技巧,增强为他人服务的意识。3.知识:理解并珍惜邻居和小伙伴之间的友谊,不要为每一件小事斤斤计较,要有耐心。学习情况分析:小伙伴之间的交流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小伙伴之间的交流和邻里感情的感受和体验是他们心理发展的需要。邻里关系和交往是社会教育的缩影,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们当代的城乡邻里生活中,有许多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因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学习,学生们可以体验邻居之间的亲密关系,触动他们的心灵,提高他们的素质,并将其转化为行动。教学过程:第一节课教学过程:首先,谈论邻居的小伙伴。1.显示图1和22.你的邻居中有好朋友吗?把你最好的朋友介绍给每个人。第二,雅各布的故事。我让我的同学读雅各布的故事。这是改编自儿童电视连续剧外国孩子,中国爸的一个片段。你知道为什么雅各布和赵晓刚可以成为好伙伴吗?3.对交流和倾听的学生提出交流要求:慷慨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解释原因。听:仔细听别人的陈述,然后表达你的观点。三、他不理我,怎么办?1.逐一展示图片。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你认为做什么是正确的?2.你和你的朋友有过冲突吗?你是怎么化妆的?有什么矛盾不能解决吗?3.建议写下这封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理解和珍惜小邻居之间的友谊,学习一些与同伴相处的技巧,体验邻居的关爱。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体验邻里亲情,触动心灵,提高素质,并付诸行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学习,学生们可以体验邻居之间的亲密关系,触动他们的心灵,提高他们的素质,并将其转化为行动。第四,远亲不如近邻。1.逐一展示图片。2.你还记得邻居对你的爱吗?指导学生分组交流,然后给他们命名。你的家人如何关心邻居?4.多么温暖的画面和感人的故事。有句谚语说“远亲不如近邻”。是的,这里的真实感受令人感动。5.美国文学欣赏:好邻居是一棵老树。老师读了这篇文章并解释了一些背景。六、听听邻居和睦相处,互相帮助教学反思:第二课邻居不麻烦教学目标:1.情感: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建立正确的邻里关系,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理性。2.能力:培养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学会建立正确的邻里关系。3.知识:了解扫烟囱的孩子的第83条,一个人可以学会关心他人和正确处理邻居之间的冲突。1、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学会建立正确的邻里关系2.了解关于邻里第83条,学会关心他人,正确处理邻居之间的冲突。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建立正确的邻里关系。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和理性学习情境分析:从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来看,这一阶段的孩子正处于从心底开始考虑他人的感受和想法的阶段。随着邻里生活的逐渐适应和心理发展成熟程度的提高,儿童的自我中心倾向开始下降,逐渐认识到个人、家庭和社会是相互依存的,也能初步判断邻里中某些事物的是非、是非、好坏。在正常生活中,孩子和邻居总是有不同形式的接触,即使他们在楼梯上相遇打招呼,也是邻居之间的接触。然而,一些学生可以自由地做他们平时说的和做的事情,不管别人,不为别人着想,损害别人的利益,不知道如何道歉。他们认为与邻居相处是成年人的事。学生们肯定会讲述很多他们所看到或经历的事情,以及附近发生的事情。因此,他们应该在课堂上得到及时的指导。每个人都应该在生活中尽力帮助别人,少给别人添麻烦。当邻居发生冲突时,他们应该学会通过民主协商解决邻居之间的冲突。教学过程(1)如果你引入轻松的词汇,你家里的哪些活动会影响你邻居的生活?你家里的什么活动会影响你邻居的生活?1.在楼上跳绳2.看电视,把声音开得很大3、在阳台上挂衣服和拖把4.把垃圾倒进邻居的院子里学生们举的例子都表明这些活动会影响我们邻居的生活。因此,我们应该永远学会在心中有别人,在每件事上都有别人。二。学习课文如果有麻烦怎么办?看看这麻烦。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你给你的邻居带来麻烦了吗?(2)学生看图片,讨论并交换意见。1.不小心把水倒在邻居的衣服上,我会()2.把牛赶到邻居的稻田,我会()交换照片1.在楼上养鸽子,把凳子拉到我的窗前小组讨论小组讨论:(1)我家是忍一忍,把它扫干净(2)找到他们地理由如果他们忽视了呢?(四)学习民法通则第83条。1.这部民法告诉我们要正确处理邻居之间的冲突。2、阅读不同的钢琴声音通过名字阅读和交流(1)为什么:的声音不同?(2)看图,说点什么1、在公共走廊堆放杂物2.把垃圾倒在别人的门口小组讨论:学生们组成一个会议3.召集邻里大会你看到类似的情况了吗?邻居之间有很多事情需要一起解决,所以我们需要制定一个邻里公约。三、写一写你的邻居做了什么让你给他留下非常好的印象?请写一段话向他表达你的谢意。Iv .讨论请做个小法官。你知道吗?空调不应该打扰邻居。邻里关系相互依赖。五、读一读1.有时候邻居会给你的家人带来麻烦。我该怎么办?你的家人遇到了什么样的麻烦?当时是如何处理的?黑板上写着设计:2.不会给邻居带来麻烦多想想你的邻居及时处理麻烦每个人都遵守公约教学反思:第三课快乐的邻里生活教学目标:1.情感:体验一个人的生活和成长与他周围的人和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有一种初步的归属感;2.能力: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技能,并有能力3.知识:能够认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养对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正确态度。学习情况分析:如果同辈群体只是一个玩伴,孩子们对他们周围的人,也就是社区的人的关注,就更接近于社会学群体的意义。因此,很有必要引导他们的群体观念,让他们认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社会很复杂。虽然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积极地教育孩子,但是像* *工作、传销、赌博、麻将等不健康的事情经常出现在孩子的生活中,并且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受到影响。此外,孩子现在是家庭的中心,父母和长辈的宠爱可能会增加他们不健康的表现,所有这些都会对他们孩子的未来不利。孩子们肯定渴望幸福的邻里生活,但在具体的生活中,他们不会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在时间、父母的想法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所以他们肯定会有很多想法,而且我们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引导。课前准备:1.小练习:邻里游戏2.收集关于你的家庭和邻居的快乐故事教学时间:两小时教学过程:第一节课一、活动和春节的美好回忆1.讨论春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在城市和乡村举行,这是集体生活的集中反映。然而,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城乡差异巨大,不同地区的人们会有不同的活动和生活方式。即使在平时,由于民俗和地域的不同,也会有很大的差异。2.然后,老师会数数。我们班有多少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他们在哪里度过的?你开心吗?你和你的邻居在一起吗?告诉我你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4.学生们可以自由交谈。5.过渡:我们刚才在谈论春节。通常的时间呢?邻居喜欢一起做什么?6.言论自由。老师总结:很多社区都很和谐。看,这本书里有两张照片反映了邻居通常做的一些事情。如果他们是你的祖父母或叔叔阿姨,你能猜出他们的感受吗?第二:分清是非,热情帮助。1.转变:每个人都谈论了很多快乐的事情。现在老师想给你看两张图片。2.给我看一张15页的地图3.讨论:这种生活现象好吗?为什么?4.你认为还有哪些生活现象不好?5.是的,如果每个人所说的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那将是多么痛苦。老师有一个名叫刘梅的孩子,他非常生气。上周,她给我写了一封信。你想听吗?6.老师情绪激动地大声朗读。7、想办法,谁给刘梅提建议。8、选择集体智慧的方法,给县长写信(分组)9、吸烟群体演讲三。摘要健康的生活鼓励我们健康成长。虽然我们还年轻,但我们有责任、义务和权利去监督我们周围的人,找到让每个人都过上健康生活的方法。第二课时首先,故事清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