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的现状与困难分析 _第1页
农民增收的现状与困难分析 _第2页
农民增收的现状与困难分析 _第3页
农民增收的现状与困难分析 _第4页
农民增收的现状与困难分析 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农民增收的现状与困难分析农民增收的现状与困难分析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是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明确目前农民增收现状与难点,是研究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本文试对陕西省农民增收的现状、面临的困难进行分析,以期为有关部门研究农民增收问题提供参考。一、农民收入现状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目前全省农民收入增长变化呈现如下特点从增长趋势看,由缓慢增长步入快速增长轨道。据抽查,2003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67566,比上年增加7941元,增长496。与1999年相比,净增收入21947元,年均增加5487元,增长36。2004年上半年抽查结果,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96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8,是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一年。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5从数量结构看,表现为“两升一降“。即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份额逐年上升。据抽查,2003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61593元,占到纯收入的368,与1999年相比,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提高了67,年均增加4445元,年均增长89。2004年上半年我省人均工资性收入为344元,同比增长16,贡献率达358;现金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上升。19972002年,现金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618上升为775。实物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382下降为225。家庭经营性收入对农民纯收入的贡献下降。2003年,我省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纯收入为91969元,占纯收入的比重由1999年的6325下降为2003年的549。2004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960元,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为521元,贡献率为542。从增收成因看,价格和政策因素对农民增收拉动效应较大。1997年以前,粮食价格连续提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现成效,全省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农民收入保持较高增长速度。1997年2003年,乡镇企业发展减速,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农产品相对过剩,价格持续回落,农民收入进入低速增长期。2004年,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我省积极实施税费改革和粮食补贴政策,同时加强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普查和管理工作,有效地拉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5动了农民收入增长。据抽查分析,上半年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96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8,是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一年。从收入水平看,不同区域、不同群体收入差距拉大。19972003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3914元,最高的杨凌示范区农民人均收入增加1447元,最低的商洛市增加496元,两者增幅相差951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1997年的311扩大到2003年的4061。二、农民增收面对的主要困难小农模式分散经营,增产不增收。我省农户多以家庭经营为主,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差,农产品科技含量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缺乏市场针对性,生产容易盲目跟风,农产品达不到优质、高产、高效的要求;市场体系建设滞后,信息渠道不畅,经常出现农产品“卖难“问题。再加上从长期看,农产品需求弹性几乎不变,供给相对过剩,价格持续回落,经常会出现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滞后,“公司农户“模式未能充分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5发挥作用。我省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数量少,生产产品附加值低,整体实力不强。截至2002年年底,全省仅有1012个龙头企业,其中规模以上365个,省级重点企业32个,国家级龙头企业9个。在实践中,由于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不能组织起来维护自身的整体利益,在与企业的谈判博弈中往往处于被动吃亏的地位。一些龙头企业出于利益驱动,当某种农产品俏销时,往往抢先以其地缘、信息优势从农户手中以低价抢购农产品。而当市场低迷时,由于缺乏与农户之间紧密相连的利益机制和契约关系,这些企业又会率先收回订单,退出购方市场,造成农产品大量积压,不但不能发挥其连接市场和农户的纽带作用,和农户一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恶化了市场风险。“公司农户“模式亟待完善。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不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空间不大。一是乡镇企业发展减速,效益下滑,农民从乡镇企业得到的收入增幅下降。从全省看,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明显放慢,19952002年期间,总共增加了63万家企业,年均增长速度为11,其中2001年为06,2002年为267。乡镇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不足。19952002年,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年均增长仅为15。其中,2001年乡镇企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