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牡丹亭与汤沈之争.ppt_第1页
汤显祖·牡丹亭与汤沈之争.ppt_第2页
汤显祖·牡丹亭与汤沈之争.ppt_第3页
汤显祖·牡丹亭与汤沈之争.ppt_第4页
汤显祖·牡丹亭与汤沈之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汤显祖与牡丹亭,汤显祖,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自署清远道人,晚年号茧翁。江西临川人。与莎士比亚(15641617)同时。,(日)青木正儿:“东西曲坛伟人,同出其时,亦一奇也。”,汤显祖21岁中举。由于拒绝权相张居正的笼络而落选。直到张死后的34岁(万历11年,1583)才中进士。万历19年(1591),上论辅臣科臣疏被贬广东徐闻典史,后调浙江遂昌知县,终因愤世嫉俗,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弃官回临川闲居,寓所号“玉茗堂”,致力戏剧和文学创作,淡泊守志。,1、“左派王学”的影响其老师为罗汝芳,罗是左派王学重要人物泰州学派之祖王艮的三传弟子。王艮提出了“日用良知说”,以百姓为主体,强调“安身立本”、“明哲保身”。,【哲学思想】,2、李贽的影响李贽的诸多论说带有市民阶层强烈的个性解放色彩。对汤显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李贽,汤还结识了著名禅僧紫柏大师,紫柏名真可,字达观,号紫柏,吴江人。与莲池、憨山、蕅益并称“晚明四大高僧”。达观与李贽同为晚明反传统、反礼教的斗士,被称“二大教主”。他与汤显祖有着多年的神交。另外,汤与把李贽“童心说”运用于文学创作的“公安三袁”之首的袁宏道亦有来往。,【“至情”理论】1.宏观上,世界是有情的世界,人生而有情。2.程度上,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至情3.途径上,最有效的感悟方式戏曲,汤显祖牡丹亭题词:“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汤显祖之墓,汤显祖纪念馆,最早的作品为万历初年所写的紫箫记,未完,后于万历15年改编为紫钗记。其余三剧为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均作于辞官以后的晚年。合称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汤显祖戏剧创作】,(一)紫钗记,此剧与霍小玉传最大的不同,是把李益负情、霍小玉含情而死的悲剧故事,改写成霍、李两情相悦,结为夫妇,李益中状元,权臣卢太尉欲强招他为婿,使两人久不能相会并产生误解,后有得到皇帝信任的黄衫客相助,才重新团聚。剧中用许多笔墨描绘霍小玉的痴情,有感人之处,表现了汤显祖以“情”为核心的文学观。,(三)南柯记,南柯记共44出,本事据唐代李公佐的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改编。南柯记也是写一场人生幻梦。它着重表现一般既有功名欲望也有政治理想的士大夫在这种丑恶的政治中走向幻灭和觉醒的过程,同时强调了情爱对于人生的价值。,剧中写淳于棼,耽于人世的功名利禄,为之所摄,终日希望出人头地。有一天,他躺在槐树下做了一个美梦,梦见自己在大槐安国,与瑶芳公主相爱,结成美满婚姻。同时在仕途上步步发达,任南柯太守多年,政绩显著,自己也享尽荣华富贵,后又因公主的关系升迁为左丞相。然而就在他志满意得之时,瑶芳公主病逝,他也因失去有力的后援,在政敌的诬害下断送了前程,被遣返乡,于是梦醒,乃知大槐安国原来是自家庭前大槐树下的蚁穴。但他情根未断,于是清斋燃指,终于破生死之隔、人蚁之隔,与公主的幽魂重晤。,(四)邯郸记,邯郸记共30出。本事据唐代沈既济的传奇小说枕中记改编。写卢生一贫如洗,学成一身文武艺,一心售与帝王家,于是得到仙人吕洞宾的帮助一枕入梦。在梦中,他历尽悲欢离合,锦衣朝堂,忽而招致谗言,窜死荒野。卧枕时旅舍主人方蒸黄粱。卢生在梦中得娶名门女子,中进士,当了20年宰相,封国公,食邑五千户,官加上柱国太师。他的子孙也一齐高升。最后享尽荣华富贵后,一蹶而亡。一哭而醒,客店里的黄粱米饭还没有熟,卢生遂悟破人生,随吕洞宾出家。,从题材上看,紫钗记和牡丹亭属于儿女风情戏。南柯记和邯郸记属于官场现形记戏或曰政治问题戏。从审美倾向看,风情戏基点是对人物发自内心的肯定,充满热情的赞颂,政治戏基点在于对主要人物及其所处环境的整体否定。,从哲学主张和思想皈依上看,风情戏时刻高举真情、至情的旗帜。政治戏反映出矫情、无情的可曾可恶。从曲词风格上,汤显祖的风情戏妙在艳丽多姿,政治戏则显得尖锐深刻。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牡丹亭,牡丹亭共五十五出。生:柳梦梅,旦:杜丽娘剧中“柳”和“梅”都是爱情的象征,是女子的心象。“柳”又代指柳梦梅,“梅”又代指杜丽娘。上本:“梅”梦“柳”杜丽娘由生到死因情而死(梦生情,人鬼情);下本:“柳”梦“梅”杜丽娘由死到生因情而生(人间情)牡丹亭主题:以情反理。杜丽娘体现为“至情”,【故事原型】作者题词: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李仲文事晋时武都太守李仲文年仅十八之女不幸夭亡,葬于郡城北。后张世之为太守,其子梦李女前来相就。仲文“发棺示之,女体已生肉,颜姿如故”。(太平广记卷三一九引法苑珠林),冯孝将事东晋时广州太守冯孝将之子,夜梦一女子,年十八九,自谓太守北海徐元方之女,不幸为鬼所杀,现许更生,应为冯子之妻。于是相从数日,约期开棺,见女尸完好如故,复活后结为夫妇,生二男一女。(太平广记卷二七六引幽明录),相传江西大庾(今大余)的杜丽娘墓与汤显祖创作依据的牡丹亭,故事梗概,南宋时江西南安府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在梦中见一书生手持柳枝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从此之后,她便为相思所苦,伤情而死。此时,杜宝转官淮安,乃葬杜丽娘于牡丹亭畔。三年后,广州书生柳梦梅去临安应试,路过南安,拾得丽娘画像,悦其貌美,终日把玩。丽娘幽魂出现,又与柳梦梅相会,并得再生。丽娘复活后,与梦梅同往淮安求其父母许婚;杜宝见了大怒,视女儿为妖孽,诬梦梅盗掘女坟。正好梦梅得中状元,乃上书自辩,杜丽娘也登朝申诉。终于得到皇帝承认,夫妻父女团圆。,主题:1、以情反理2、寄托政治理想3、讽刺科举制度,以情反理,牡丹亭一剧的创作意图体现在题词当中:“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汤显祖要用因情而死,又因情复生的爱情故事反映以“情”反“理”的主题。,寄托政治理想,汤显祖“在遂昌任上灭虎清盗、劝学兴教。每逢除夕、元宵,还令狱中人犯回家团圆或上街观灯,成为两浙县令中政声极佳的官员。”当他辞官南下时,遂昌黎民代表在扬州苦苦挽留。汤显祖为百姓开办了相圃书院,百姓也他建了供奉的生祠。第三出训女有一段自叙:“满庭芳,西蜀名儒,南安太守,几番廊庙,一生名宦守南安,莫作寻常太守看,自家南安太守杜宝,表字子充,乃唐朝杜子美之后,流落巴蜀,年过五旬,想廿岁登科,三年出守,清名惠政,播在人间。”这一段自叙非常重要,虽然这是在讲杜宝本人的仕途经历,但是从中我们可以隐隐约约看到到汤显祖本人的影子。,讽刺科举制度,通过柳梦梅状元及第揭露科举之弊,讽刺和嘲弄的倾向十分明显。剧中柳梦梅“二十出头,志慧聪明”,后来迟迟没有考中进士,多次感叹时运不济。谒遇一出中,柳梦梅就表达了这一感叹。柳梦梅最后高中状元,不全是因为才华横溢,更多因素是与主考官苗舜宾有旧,如果不是谒见于前,也不可能如愿以偿。,人物形象,1、杜丽娘的形象:千金小姐:才貌端妍,聪慧过人。四书能逐一记诵,摹卫夫人书法几可乱真。作为掌上明珠般的独生女,对父母非常孝顺,作为女学生,对老师十分尊敬。对美和爱的强烈追求:女红过人,在衣裙上绣上成双结对的美丽花鸟。步入充满着生机、流淌着春意的后花园中,对自己深闺寂寞的无比苦恼。,杜丽娘性格发展的三阶段,第一度发展:由唯唯诺诺的官宦之家的千金小姐发展到勇于决裂、敢于献身的深情女郎。第二度发展:为情而死,死后面对阎罗王据理力争,身为鬼魂而对情人柳梦梅一往情深,以身相慰,历尽险阻为情而复生。第三度发展:对历经劫难、终得团圆之胜利成果的保护与捍卫。,明末王思任在牡丹亭叙中说:杜丽娘隽过言乌,触似羚羊,月可沉,天可瘦,泉台可瞑,獠牙判发可狎而处;而“梅”、“柳”二字,一灵咬住,必不肯使劫灰烧失。当时有娄江女子俞二娘,因读牡丹亭断肠而死。还有杭州女伶商小伶,演牡丹亭至“寻梦”一场,联想到自己的不幸,伤心而死。,冯小青,广陵人,年十六嫁杭州冯生为妾,丈夫窝囊,大妇悍妒,离居孤山,两年后便抑郁死去。留诗云:“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如我,岂独伤心是小青?”内江一女子,才色出众,一心觅快婿,读牡丹亭后,愿许配作者,汤以年老辞,女不信。一日,汤游西湖,女得知往观,见汤皤然一老翁,喟叹命苦,投水自尽。,2、柳梦梅形象:是一个既热中功名又忠于爱情的人物。一方面才华富丽,不愧为杜丽娘的理想情人。另一方面又日夜盼望功名,终于博得个“状元及第”,为叛逆的爱情换取了一个虚伪的“金殿封赠”,把本来不可调和的爱情草草调和。因此,这个形象既体现了时代的理想,也反映了作者思想上的局限。,3、杜宝形象:杜宝是个矛盾人物。一方面,他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表,坚定的正统主义者。他束缚女儿的思想,耽搁女儿的青春。另一方面,他又忠心耿耿,勤政爱民,公而忘私,为国忘家。这两者同样是出于维护封建制度这了个总的目的。,4、陈最良形象:他六十多岁了,却从不晓得伤春,是个“从不曾游过花园”的“老村牛”,也是封建礼教培植出来的活标本。他自己的整个灵魂早已被封建礼教吞噬了,还要帮助封建统洽者去吞噬别人。作者用近乎漫画的笔法,写出了他的迂腐和虚伪,以揭露封建礼教违反人性和虚伪可笑。,牡丹亭的艺术特色,首先,浪漫手法引入传奇创作并取得巨大成就。牡丹亭一剧,无论在全剧构思和人物塑造上,都能大胆采用浪漫的创作方法,那种超越三界、“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情”,就是剧本浪漫构思的基础。其次,富有特色的语言风格。汤显祖善于运用生动的词语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或描写自然景物,以造成鲜明的形象。如牡丹亭惊梦中,用“袅”来形容晴丝的飘动,用“闲”来描述庭院之寂静,用“偷”来表达无意中照镜见影,用“明如剪”来描绘燕语之尖利,用“溜的圆”来形容莺歌之婉转。雨称之为“丝”,风状之为“片”,都极新奇而又确切。,牡丹亭特殊的文化意义,一、以情反理,反对处于正统地位的程朱理学,肯定和提倡人的自由权利和情感价值。二、崇尚个性解放,突破禁欲主义。三、在商业经济日益增长、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新形势下,对于正在兴起的个性解放思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游园文本鉴赏,游园是牡丹亭中的一出重戏。从情节看,“游园”是杜丽娘冲破礼教牢笼的第一个实际行动,是杜丽娘由生到死的关键。,如果没有“游园”,杜丽娘就不会受到美好春光的强烈刺激,也就不会做那样离奇的梦,不会有“寻梦”、“写真”、“诘病”、“闹病”等一系列的戏剧情节。,剧照,游园刻画了杜丽娘的外在美,更注重其内涵。“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大胆的表白,对大自然、自由、生命的礼赞。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越发从侧面描写了杜丽娘的美貌,进入后园,震慑了自然界。伤春曲,感叹美貌无人欣赏,青春将逝的悲伤和哀怨。,【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皂罗袍】写杜丽娘步入后园,大自然灿烂绚丽把杜丽娘吸引了。杜丽娘情不自禁唱出了自己的心曲。,这是最美的一支曲子,曾让林黛玉神魂颠倒。作者通过场景的变换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姹紫嫣红”绚烂的百花是如此生机盎然,“断井颓垣”冷清的院落是如此破败荒凉,二者形成了鲜明对比,恰如深闺小院对杜丽娘的圈禁。强烈的极不协调的对比中,使杜丽娘不禁从心底发出感叹:“天哪,这么美丽的春光,这么迷人的景色,叫人怎么样才能不辜负于它呢?偌大的乾坤,那赏心乐事会落在谁家的院里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用杜丽娘想象中的广阔而壮丽的景色与眼前的断井颓垣进行强烈对比,主人公的这种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是不允许的。,【好姐姐】(旦)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蘼外烟丝醉软。春香呵,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贴)成对儿燕莺呵!(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好姐姐】曲进一步抒写杜丽娘惆怅的情怀。牡丹虽是天香国色,但开不逢时,又怎能占据春之首!成双成对的莺莺燕燕,在花底下逗着暧昧的眼神,唱着脆生生的恋歌,这更令她孤独、伤感,哀乐相依,欢快中又带着凄凉。,身居深闺大院的杜丽娘闷睡醒来,百无聊赖而游园赏春,消愁解闷,不料目睹了大好春光,闲愁未解,更增添了无限烦恼。,游园共六支曲子,前三支写出游之前,后三支写游园及回归。六支曲子,写出杜丽娘的惊春、惜春、恼春的感情变化过程,写景、写情、写人浑然相融。作者描绘了一幅幅万花璀灿,莺歌燕舞、烟水画船,雨丝风片浓重不一的彩墨画面。,既刻画了杜丽娘美丽娴雅的人物形象,又描写了她晶莹纯碧的内心世界,更细致地表现了一个少女心灵上的徬徨苦闷。“至情论”也因此而深深的切入到社会深层的心理,拨动人的心弦而触及灵魂。,游园在情景交融以及娇羞,惊喜,感叹,幽怨等感情的起伏变化中产生一种强烈的艺术效果。,通过杜丽娘游园时对周围景物的感受所发出的各种感慨,使读者看出封建礼教对青年女子毒害之深,束缚之严。,老版牡丹亭(梅兰芳),青春版牡丹亭,越剧牡丹亭,第二章汤沈之争,一、汤显祖“临川派”的戏剧理论,1、崇尚真情,反对假道学。2、在创作上主张“奇”,即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认为“天下创作有生气全在奇”。3、强调戏剧作品的形式必须符合戏剧内容。,二、吴江派及其戏剧理论,吴江派的领袖:沈璟代表人物有顾大典、吕天成、王骥德等。戏剧理论:要求作曲“合律依腔”,语言“僻好本色”编纂南九宫十三调曲谱厘定曲谱、规定句法,注明字句的音韵平仄,给曲家指出规范。,汤沈之争一、汤沈之争的起因,起因:改编牡丹亭。沈璟家居三十年,致力于戏曲创作和声律研究,他作为当时的曲坛盟主,特别重视音律,辨析阴阳,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