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知识点_第1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知识点_第2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知识点_第3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知识点_第4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复习题草原 1、草原的作者是老 舍,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茶馆等。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猫母鸡。2、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3、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4、草原的景:辽阔、碧绿;草原的人:热情,好客5、“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1、草原的作者是 ,代表作有: 、 等。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 、 。2、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草原时的 、 、 ,赞美了 和 。3、文章按 顺序,描绘了: 图、 图、 图,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 美、 美和 美。4、草原的景: 、 ;草原的人: , 5、“蒙汉情深何忍别, !”这句话的意思是: 。这句话是全文的 。白杨 1、“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句话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描述了白杨树的特点:a直,b生命力强,c坚强,不动摇,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献身边疆的精神。2、“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表白:解释说明。这是一个设问句。爸爸以白杨自勉托物言志,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3、“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高大的白杨树”指父亲和边疆建设者 ;“几棵小树”指边疆建设者的孩子们 。这句话的含义(或“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的意思):爸爸想到孩子们在父辈的影响和教育下能够扎根边疆,成为有用之才,建设边疆事业后继有人,心里感到十分欣慰 古诗词三首 1、牧童是唐代诗人吕岩的作品。诗的第一句话写原野,第二句写笛声,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上给人感受,诗的三四句写吃饱饭的牧童休息的情景,塑造了一个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牧童形象,表达了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一幕由远及近地出现在我们面前。2、舟过安仁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前两句话描写的是作者的所见,后两句描写的是作者的所悟。3、清平乐村居是一首词。作者是宋代诗人辛弃疾。其中“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冬阳童年骆驼队 1、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林海音。我们曾经学过她写的窃读记。2、课文围绕童年生活写了四个生活片断:学骆驼咀嚼、关于驼铃的想象、看骆驼脱毛、想念骆驼队。童年的发现 1、本文写了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2、费奥多罗夫是个有求知欲望、探究精神,敢于大胆想象的孩子。杨氏之子 1、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2、“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起到了总起全文的作用。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答:妙在他 说话婉转、礼貌、思维敏捷、语言机智幽默。晏子使楚 1、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2、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开头写楚王想侮辱晏子,这是故事的起因;接着写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机智对答,这是事情的经过;结尾写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这是故事的结果,首尾照应。 3、晏子是一个能言善辩、机智勇敢、热爱国家的人。再见了,亲人1、课文前3个段写作方法的共同点:以谈话的口气叙述,以请求的语句开头,反问句结尾,以回忆的形式进行叙述。2、课文最后3段以呼唤方式,抒发了志愿军战士的心声,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桥1、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他有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2、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含义?含义:老支书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跨越死亡的生命桥。这座桥梁正是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3、“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这是一个比喻句,把老汉比喻成“一座山”,表现了老汉的威严、冷静,与人们在山洪暴发时群众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